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谱写了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忆,也是对未来的指引。解析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洗礼愈发朝气蓬勃的思想密码,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政治方向维度:强化政治建设,深刻回答历史之问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基本意涵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建设的新境界。
1.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分析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深刻揭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为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坚信共产党人的政治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重要论断充满对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美好憧憬,为人民争取解放和创造幸福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中,共产主义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他们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继承者,列宁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工人阶级“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政治斗争。列宁还言简意赅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又叫共产主义。”概言之,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基因”,实现共产主义应成为共产党的永恒的根本价值追求。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代表,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不仅在理论上“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从实践的维度考量,“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无产阶级政党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没有自己的私利,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并始终站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最前列、积极致力于推动运动前进,这正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是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强大力量之所在,也是对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列宁深刻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共产党人必须保持政治先进性、政治引领性,这样,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是阶级社会的重要政治特征,体现鲜明的阶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内在基本属性。在审视和批判以往阶级对立的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他们明确指出,尽管在以往的历史时期,“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但共产党旨在服务于无产阶级,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主要的政治力量。坚守人民的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体现。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从根本上体现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
2.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工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定秉承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将政治建设视为党的“生命工程”,贯穿于党的各个方面建设之中,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1939年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指明了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現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邓小平“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重要思想,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全党必须强化政治意识,要筑牢政治灵魂,“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行稳致远。
二、问题导向维度:勇于自我革命,深刻回答实践之问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可战胜,“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1.自我革命理论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鲜明革命话语。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力量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鲜明话语。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共产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革命性。恩格斯还进一步强调,“必须组织一个自觉的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他们认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政治本色。马克思恩格斯尖锐指出,如果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意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那么,这样的政党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纯洁的理论品质。为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要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保证无产阶级政党能进行严格自我监督、及时纠正自身错误。列宁认为这是辩证法,指出“真正的辩证法并不为个人错误辩护,而是研究不可避免的转变”。无产阶级政党要“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既是衡量一个党是否能履行其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重要遵循。
一、政治方向维度:强化政治建设,深刻回答历史之问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基本意涵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建设的新境界。
1.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分析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深刻揭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起点,为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讲政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坚信共产党人的政治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重要论断充满对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美好憧憬,为人民争取解放和创造幸福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中,共产主义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他们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继承者,列宁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工人阶级“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政治斗争。列宁还言简意赅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又叫共产主义。”概言之,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基因”,实现共产主义应成为共产党的永恒的根本价值追求。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代表,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不仅在理论上“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从实践的维度考量,“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无产阶级政党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没有自己的私利,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并始终站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最前列、积极致力于推动运动前进,这正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是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强大力量之所在,也是对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列宁深刻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共产党人必须保持政治先进性、政治引领性,这样,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是阶级社会的重要政治特征,体现鲜明的阶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内在基本属性。在审视和批判以往阶级对立的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他们明确指出,尽管在以往的历史时期,“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但共产党旨在服务于无产阶级,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主要的政治力量。坚守人民的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政党党性的体现。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从根本上体现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
2.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工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定秉承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将政治建设视为党的“生命工程”,贯穿于党的各个方面建设之中,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1939年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思想,指明了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現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邓小平“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重要思想,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全党必须强化政治意识,要筑牢政治灵魂,“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行稳致远。
二、问题导向维度:勇于自我革命,深刻回答实践之问
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可战胜,“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1.自我革命理论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鲜明革命话语。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力量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鲜明话语。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共产主义在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革命性。恩格斯还进一步强调,“必须组织一个自觉的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他们认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政治本色。马克思恩格斯尖锐指出,如果一个政党“宁愿容忍任意一个蠢货在党内肆意地作威作福,而不敢公开拒绝承认他”,那么,这样的政党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纯洁的理论品质。为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要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保证无产阶级政党能进行严格自我监督、及时纠正自身错误。列宁认为这是辩证法,指出“真正的辩证法并不为个人错误辩护,而是研究不可避免的转变”。无产阶级政党要“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既是衡量一个党是否能履行其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重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