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首先论证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必要性,其次论述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可行性,最后以江西省高校思政课网站建设和运营实践为蓝本,较为全面地阐述网络在高校思政课中应该完成的作为。
关键词 网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27-0124-03
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于无声处响惊雷,帮助美国在冷战中占领计算机技术高地;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信息大爆炸时代已然到来。时代使然,与抱着电视长大的80后一代不同,作为当今高校学生主力军的90后多是玩着网络长大的。因此,要紧贴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方法,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发展与创新。而立足南昌航空大学已创建并逐步推广的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对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进程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海量性,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目前的网络时代,新知识、新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庞大的网络向当代大学生敞开信息仓库的大门,这固然有利于他们更加便利地接受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但同时也对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出挑战,更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使尚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且思想活跃的高校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冲击和腐蚀并产生偏向和倾斜,甚至走向极端。
此外,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弱化了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网络的虚拟性带来网络世界的公开与自由,但是虚拟性在扩大公民言论自由度的同时,也释放了人性中的丑恶,如“泛娱乐化”倾向等。大学生群体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和网络监督管理的不完善,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出现许多新问题,网上游戏和黄色图片深深地毒害着当代青年,致使部分学生学业荒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全年新增网民7 330万,现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从网民职业结构上看,学生在网民中占比进一步增大,占整体网民的30.6%,仍然稳居首位;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交流等方面将与网络越来越密不可分。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的重要阵地。
2 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可行性
2.1 教学资源网络化
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海量性也从另一方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它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内容单一、形式枯燥乏味的不足,可以图画、动画或声音、场景的形式出现,直观、形象,趣味性、现场性强,许多难以言表的实例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动态模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上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活动整体性优化。可以说,网络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库。
2.2 校园网络建设
在新时期条件下,网络尤其是校园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是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是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而在当今众多高校内,较为完整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已经逐步建立起覆盖师生教育场所、生活场所等区域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2.3 个人网络设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高校教师、学生的大多数已经拥有个人电脑,没有个人电脑的也可通过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实现上网。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 网络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新模式创建研究
3.1 构建德育网站
在利用课堂以及校园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手段的同时,还应发挥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联系范围广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构建独具特色且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德育网站,当好高校思政课最新方针政策、科研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高校思政课网每天对教育部网站和江西省教育厅网站密集跟踪,坚持每天更新,实时把有关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方针政策发布到网站上的通知公告专栏,并把该专栏放置在首页醒目位置,做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思政类方针政策的“播音员”,让教师、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政策走向,紧跟形势,保持立场一致。
3.2 建立网上资源库
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积极开发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把各必修课程按照大纲、教案、课件、影像、音频、试卷、网址、图片、动画、教材等进行规格建设,构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网上资源“大超市”,成为资源中心,全方位、多层次支持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高校思政课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曾在2009年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高校思政课网利用“原理”“纲要”和“‘大思政’教育教学”栏目,宣传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开展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教育;“学科建设”“学术论坛”和“考试动态”等栏目则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具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加以正面思想引导;“基础”栏目包含精彩案例和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等,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把严肃的政治思想教育主题与生动形象的计算机娱乐结合起来,将网络德育的职能融入其中,寓教于乐。
通过建立网上资源库,把正面灌输教育与潜移默化影响熏陶相结合,通过信息传播表现出人格的感化力量、真理的征服力量、情感的打动力量、榜样的引导力量、事实的说明力量和娱乐的指引力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3 建立动态交互系统,形成新型教学套路
教与学不断交融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建立动态交互系统,随时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处理来自学生各方面的思想信息,动态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出根源、采取对策,实现网络德育决策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目前高校思政课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已然形成:拥有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试卷、教案、课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站等素材和资源2 200余条;同时资源库系统给每个注册用户30条免费下载权限,超过后用户每上传1条可下载2条,让广大师生参与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中来;此外,原理、概论、纲要、基础4门思政课,每门课程要求学生全程通过网络预习并自学课程内容,课程的一半时间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教授,1/4的时间在网上教学,1/4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如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和国有大型企业等)。同时高校思政课网正在逐步实现网上发布和批阅作业、在线考试和成绩评定、网上答疑、网上评教、网上评学等。
3.4 建设教育教学3个“支持中心”
1)注重建设,打造高校思政课网政策和研究信息中心,使它成为思政课方针政策、教研、科研信息的集散地,让教师紧跟上级主管部门形势,保持立场一致,并学习和掌握全省乃至全国教研和科研动态,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研和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思政课业务素质。网络化带来的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手段的科技化,更是教育教学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拓宽视野,及时调整思路,掌握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开拓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新领域,创造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新方法,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队伍。
2)打造高校思政课网教师教学素质提升中心,开发信息化自学网站群(网络课程群),提供“从‘心’为师——洞彻和熟谙教育心理学”“学会教学——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手握教学利器——精通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理论和实践知识。每个子网按照自学教案、课程内容等栏目进行全面展现,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帮助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数码港”。
3)注重导向,打造高校思政课网学生学习技术和心理素质提升中心,开发信息化自学网站群(网络课程群),提供“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和“从‘心’为生——洞悉和调控大学生心理”子网,网站还要设置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专栏,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大学生搭建“网上学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思想交流和交锋,搞好网上舆论,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对人们的思想认识进行正确的导向。通过“网上学园”,不仅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更增强他们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3.5 依托网站打造精品课程
江西省高校思政课网站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大教研室,把“原理”“纲要”等4门必修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规格建设,设计开发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课程主持人介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大纲和计划、授课教案和课件、授课录像、习题和作业、考试和答案、教材和文献、讨论和答疑、博客和团队等,建设好高校思政课网精品课程群,为网络化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和研究“土壤”。
3.6 规范管理,完善考核
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中,每门课要求学生写一篇网上自学学习报告,写一篇实践教学学习报告,参加一次志愿者或公益活动;教师每学年开展一次多媒体网络教学公开课,每学年写一篇多媒体网络教学心得报告。针对学生开展网上自学、实践教学学习报告评比,评选优秀志愿者,这些成绩作为该课程平时成绩并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针对教师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公开课比赛、教学心得评比,这些成绩可以纳入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中,并和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等联系起来,逐渐形成激励制度。另外,师生这些报告和活动等资源,都可上传到高校思政课网站中,让教学更加公开和公平,同时便于师生共享,树立先进,激励落后。
参考文献
[1]王国炎.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9(2):58-60,67
[2]杨艳萍.网络德育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7-8)
[3]李韶宏,等.论网络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J].成功,2010(12)
[4]朱志刚.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0(13):242-246
关键词 网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27-0124-03
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于无声处响惊雷,帮助美国在冷战中占领计算机技术高地;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信息大爆炸时代已然到来。时代使然,与抱着电视长大的80后一代不同,作为当今高校学生主力军的90后多是玩着网络长大的。因此,要紧贴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方法,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发展与创新。而立足南昌航空大学已创建并逐步推广的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化教育教学新模式,对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进程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必要性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海量性,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目前的网络时代,新知识、新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庞大的网络向当代大学生敞开信息仓库的大门,这固然有利于他们更加便利地接受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但同时也对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提出挑战,更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使尚未完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且思想活跃的高校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文化冲击和腐蚀并产生偏向和倾斜,甚至走向极端。
此外,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弱化了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网络的虚拟性带来网络世界的公开与自由,但是虚拟性在扩大公民言论自由度的同时,也释放了人性中的丑恶,如“泛娱乐化”倾向等。大学生群体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和网络监督管理的不完善,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出现许多新问题,网上游戏和黄色图片深深地毒害着当代青年,致使部分学生学业荒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全年新增网民7 330万,现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从网民职业结构上看,学生在网民中占比进一步增大,占整体网民的30.6%,仍然稳居首位;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情感交流等方面将与网络越来越密不可分。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的重要阵地。
2 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可行性
2.1 教学资源网络化
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海量性也从另一方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它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内容单一、形式枯燥乏味的不足,可以图画、动画或声音、场景的形式出现,直观、形象,趣味性、现场性强,许多难以言表的实例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动态模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上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活动整体性优化。可以说,网络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库。
2.2 校园网络建设
在新时期条件下,网络尤其是校园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是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是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而在当今众多高校内,较为完整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已经逐步建立起覆盖师生教育场所、生活场所等区域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2.3 个人网络设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高校教师、学生的大多数已经拥有个人电脑,没有个人电脑的也可通过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实现上网。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 网络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新模式创建研究
3.1 构建德育网站
在利用课堂以及校园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手段的同时,还应发挥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联系范围广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构建独具特色且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德育网站,当好高校思政课最新方针政策、科研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高校思政课网每天对教育部网站和江西省教育厅网站密集跟踪,坚持每天更新,实时把有关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方针政策发布到网站上的通知公告专栏,并把该专栏放置在首页醒目位置,做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思政类方针政策的“播音员”,让教师、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政策走向,紧跟形势,保持立场一致。
3.2 建立网上资源库
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积极开发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把各必修课程按照大纲、教案、课件、影像、音频、试卷、网址、图片、动画、教材等进行规格建设,构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网上资源“大超市”,成为资源中心,全方位、多层次支持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高校思政课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曾在2009年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高校思政课网利用“原理”“纲要”和“‘大思政’教育教学”栏目,宣传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开展爱国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开展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教育;“学科建设”“学术论坛”和“考试动态”等栏目则针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具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加以正面思想引导;“基础”栏目包含精彩案例和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等,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把严肃的政治思想教育主题与生动形象的计算机娱乐结合起来,将网络德育的职能融入其中,寓教于乐。
通过建立网上资源库,把正面灌输教育与潜移默化影响熏陶相结合,通过信息传播表现出人格的感化力量、真理的征服力量、情感的打动力量、榜样的引导力量、事实的说明力量和娱乐的指引力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3 建立动态交互系统,形成新型教学套路
教与学不断交融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建立动态交互系统,随时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处理来自学生各方面的思想信息,动态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出根源、采取对策,实现网络德育决策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目前高校思政课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已然形成:拥有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试卷、教案、课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网站等素材和资源2 200余条;同时资源库系统给每个注册用户30条免费下载权限,超过后用户每上传1条可下载2条,让广大师生参与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中来;此外,原理、概论、纲要、基础4门思政课,每门课程要求学生全程通过网络预习并自学课程内容,课程的一半时间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教授,1/4的时间在网上教学,1/4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如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和国有大型企业等)。同时高校思政课网正在逐步实现网上发布和批阅作业、在线考试和成绩评定、网上答疑、网上评教、网上评学等。
3.4 建设教育教学3个“支持中心”
1)注重建设,打造高校思政课网政策和研究信息中心,使它成为思政课方针政策、教研、科研信息的集散地,让教师紧跟上级主管部门形势,保持立场一致,并学习和掌握全省乃至全国教研和科研动态,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研和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思政课业务素质。网络化带来的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手段的科技化,更是教育教学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拓宽视野,及时调整思路,掌握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开拓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新领域,创造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新方法,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队伍。
2)打造高校思政课网教师教学素质提升中心,开发信息化自学网站群(网络课程群),提供“从‘心’为师——洞彻和熟谙教育心理学”“学会教学——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手握教学利器——精通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理论和实践知识。每个子网按照自学教案、课程内容等栏目进行全面展现,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帮助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数码港”。
3)注重导向,打造高校思政课网学生学习技术和心理素质提升中心,开发信息化自学网站群(网络课程群),提供“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引论”和“从‘心’为生——洞悉和调控大学生心理”子网,网站还要设置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专栏,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大学生搭建“网上学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思想交流和交锋,搞好网上舆论,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对人们的思想认识进行正确的导向。通过“网上学园”,不仅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更增强他们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3.5 依托网站打造精品课程
江西省高校思政课网站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大教研室,把“原理”“纲要”等4门必修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规格建设,设计开发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课程主持人介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大纲和计划、授课教案和课件、授课录像、习题和作业、考试和答案、教材和文献、讨论和答疑、博客和团队等,建设好高校思政课网精品课程群,为网络化教学模式提供实践和研究“土壤”。
3.6 规范管理,完善考核
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中,每门课要求学生写一篇网上自学学习报告,写一篇实践教学学习报告,参加一次志愿者或公益活动;教师每学年开展一次多媒体网络教学公开课,每学年写一篇多媒体网络教学心得报告。针对学生开展网上自学、实践教学学习报告评比,评选优秀志愿者,这些成绩作为该课程平时成绩并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针对教师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公开课比赛、教学心得评比,这些成绩可以纳入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中,并和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等联系起来,逐渐形成激励制度。另外,师生这些报告和活动等资源,都可上传到高校思政课网站中,让教学更加公开和公平,同时便于师生共享,树立先进,激励落后。
参考文献
[1]王国炎.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9(2):58-60,67
[2]杨艳萍.网络德育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7-8)
[3]李韶宏,等.论网络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J].成功,2010(12)
[4]朱志刚.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0(13):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