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部分底水砂岩油藏是薄油层,油水厚度比大,采取水平井开发能有效提高采收率。由于储层非均质严重和水平井井段长,水平井在实际开发中水平段利用率低,在较低采出程度时进入中高含水期,本文从水平井提液控水机理出发,研究了水平井提液时机,对影响提液的主导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底水砂岩油藏 水平井 提液控水 提液时机
【分类号】:P618.13
底水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严重和水平井井段长,水平井在实际开发中水平段利用率低,在较低采出程度时进入中高含水期,采取动管柱治理施工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成本高。而油井提液控水是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的一项有效增产措施,同时油井提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增产挖潜手段,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为油田的稳产上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水平井水平段利用率评价
通过13口井16井次产剖测试研究得出:
1)水平段利用率低,平均出液段占水平段的32.6%,大部分井段未得到动用,影响开发效果及下步开发方式转换。
2)产液段主要与高渗段相对应,占出液段的71%。
2水平井提液控水机理
自喷井的扩嘴提液效果,与油水的相对阻力有极大关系。借用相对渗透率等流点的思想,绘制相对流度曲线,并将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如图1。
其中,Mr表示相对流度,其定义式为:
(1)
不考虑重力及毛管力的作用,则fw与Sw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2)
同时油井构造位置、油层厚度、避水高度、储层物性以及地层的非均质性等因素均会对提液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提液控水应综合考虑,找出最优的提液控水时间,才能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
3水平井提液时机研究
考虑到水平井底垂向渗流对渗流的影响增大,因此,采用直井与水平井分开处理的方法。
9区直井的“等流点”位于含水饱和度43%,其对应的含水率约为50%;在“等流点”左边,油相的流度大于水相的流度,说明油流的阻力小,水流的阻力大,当油嘴较小时,生产压差较小,提供的流体流动的动力较小,有利于油相的流动,而水相的流动需要更大的压差作为动力,当扩嘴提液时,生产压差变大,提供的动力增大,有利于含水的上升;相反,在“等流点”右边,油流阻力大,水流阻力小,油相的流动需要更大的动力,增大油嘴就有利于产油量的提高。因此,建议在含水达到等流点之前采用小油嘴生产,这样有利于控制水锥(脊)的突进,延长无水采油期,而在等流点之后,使用较大的油嘴,能够提高油相流动的动力,促进产油量的提高。
根据9区的生产资料,选择了两口井评价不同低、中高含水率的扩嘴提液效果。实际情况论证了前面提液控水机理和时机的正确性。
分析原因:
1)中高含水期时高低生产压差下的含水率变化不大,提液不会造成含水率大幅上升,而低含水率提液会造成含水率大幅上升。
2)在等流点附近提液对增油的影响不大,主要表现为对产水量的贡献。
4 单井提液控水动态分析
通过对9区单井生产动态分析,现对各油井情况进行简单如下分析:
A类井:有较长差油气层,调大油嘴后生产压差增大,调参效果好,油井是906H、907H、923H。
分析原因: 906H储层物性差,好油气层流度比也只有0.20,差油气层更低,油层驱动启动压力较大,在生产压差过小时,原油得不到很好动用,当生产压差增大时,低渗透油层得到充分动用,因而出现生产压差增大后产液量稍有增加,含水相对稳定现象。
B类井:调大油嘴,生产压差先增大后降低或生产压差没有多大改变井,调参效果不明显,有 909H井。
分析原因:909H构造位置低,油层较薄,区块底水已上升,油嘴增大后,底水锥进加快,油井含水上升,由于底水已锥进,缩小油井控制含水作用不大。
C类井:生产井段差油气层少的油井,放大油嘴生产效果差,有 912CH井。
分析原因:912CH储层物性相对均质,差油气层仅占全水平段的18.9%,隔层不发育,当生产压差增大时,底水锥进加快,含水不断上升,调参效果差。
5 结论与建议
1)油井中高含水期時高低生产压差下的含水率变化不大,提液不会造成含水率的大幅上升,而油井低含水率提液会造成含水率大幅上升。为改善该区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建议低含水率时采用小油嘴生产,控制底水脊进速度;中高含水率时可以适当增大油嘴提液生产,起到稳产效果。
2)该区层内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由于好、差油气层启动压力不同,对水平段有差油层的油井,其有放大生产压差动用差油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提高储层的动用,必须放大生产压差,动用差油气层。
3)处于油藏不同位置的生产井,由于构造位置、油层厚度、避水高度、储层物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合理生产压差存在差异,应在把握宏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 窦宏恩.预测水平井产能的一种新方法.石油钻采工艺,1996;18(1):76-81.
[3]徐燕东,李冬梅,李江.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2011,32(2):167-169.
【关键字】底水砂岩油藏 水平井 提液控水 提液时机
【分类号】:P618.13
底水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严重和水平井井段长,水平井在实际开发中水平段利用率低,在较低采出程度时进入中高含水期,采取动管柱治理施工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成本高。而油井提液控水是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的一项有效增产措施,同时油井提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增产挖潜手段,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为油田的稳产上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水平井水平段利用率评价
通过13口井16井次产剖测试研究得出:
1)水平段利用率低,平均出液段占水平段的32.6%,大部分井段未得到动用,影响开发效果及下步开发方式转换。
2)产液段主要与高渗段相对应,占出液段的71%。
2水平井提液控水机理
自喷井的扩嘴提液效果,与油水的相对阻力有极大关系。借用相对渗透率等流点的思想,绘制相对流度曲线,并将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如图1。
其中,Mr表示相对流度,其定义式为:
(1)
不考虑重力及毛管力的作用,则fw与Sw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2)
同时油井构造位置、油层厚度、避水高度、储层物性以及地层的非均质性等因素均会对提液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提液控水应综合考虑,找出最优的提液控水时间,才能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
3水平井提液时机研究
考虑到水平井底垂向渗流对渗流的影响增大,因此,采用直井与水平井分开处理的方法。
9区直井的“等流点”位于含水饱和度43%,其对应的含水率约为50%;在“等流点”左边,油相的流度大于水相的流度,说明油流的阻力小,水流的阻力大,当油嘴较小时,生产压差较小,提供的流体流动的动力较小,有利于油相的流动,而水相的流动需要更大的压差作为动力,当扩嘴提液时,生产压差变大,提供的动力增大,有利于含水的上升;相反,在“等流点”右边,油流阻力大,水流阻力小,油相的流动需要更大的动力,增大油嘴就有利于产油量的提高。因此,建议在含水达到等流点之前采用小油嘴生产,这样有利于控制水锥(脊)的突进,延长无水采油期,而在等流点之后,使用较大的油嘴,能够提高油相流动的动力,促进产油量的提高。
根据9区的生产资料,选择了两口井评价不同低、中高含水率的扩嘴提液效果。实际情况论证了前面提液控水机理和时机的正确性。
分析原因:
1)中高含水期时高低生产压差下的含水率变化不大,提液不会造成含水率大幅上升,而低含水率提液会造成含水率大幅上升。
2)在等流点附近提液对增油的影响不大,主要表现为对产水量的贡献。
4 单井提液控水动态分析
通过对9区单井生产动态分析,现对各油井情况进行简单如下分析:
A类井:有较长差油气层,调大油嘴后生产压差增大,调参效果好,油井是906H、907H、923H。
分析原因: 906H储层物性差,好油气层流度比也只有0.20,差油气层更低,油层驱动启动压力较大,在生产压差过小时,原油得不到很好动用,当生产压差增大时,低渗透油层得到充分动用,因而出现生产压差增大后产液量稍有增加,含水相对稳定现象。
B类井:调大油嘴,生产压差先增大后降低或生产压差没有多大改变井,调参效果不明显,有 909H井。
分析原因:909H构造位置低,油层较薄,区块底水已上升,油嘴增大后,底水锥进加快,油井含水上升,由于底水已锥进,缩小油井控制含水作用不大。
C类井:生产井段差油气层少的油井,放大油嘴生产效果差,有 912CH井。
分析原因:912CH储层物性相对均质,差油气层仅占全水平段的18.9%,隔层不发育,当生产压差增大时,底水锥进加快,含水不断上升,调参效果差。
5 结论与建议
1)油井中高含水期時高低生产压差下的含水率变化不大,提液不会造成含水率的大幅上升,而油井低含水率提液会造成含水率大幅上升。为改善该区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建议低含水率时采用小油嘴生产,控制底水脊进速度;中高含水率时可以适当增大油嘴提液生产,起到稳产效果。
2)该区层内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由于好、差油气层启动压力不同,对水平段有差油层的油井,其有放大生产压差动用差油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提高储层的动用,必须放大生产压差,动用差油气层。
3)处于油藏不同位置的生产井,由于构造位置、油层厚度、避水高度、储层物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合理生产压差存在差异,应在把握宏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2] 窦宏恩.预测水平井产能的一种新方法.石油钻采工艺,1996;18(1):76-81.
[3]徐燕东,李冬梅,李江.塔河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J]. 新疆石油地质,2011,32(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