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的不懈追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使三维目标达到最优化,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学生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离不开高效课堂,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与研究教材、精巧问题设计、教与学的结合点把握、思维能力训练的梯度以及课堂教学过程掌控相联系,使之最优化.
一、高效课堂基本点——研究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课程标准的领悟、三维目标的生成是培养创新思维,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点.教材处理的途径主要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确立教材的重难点,选择优质的教学方法,形成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框架体系,相互联系,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开发、创造和延伸,更好地发挥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始功能,扩大教学效果,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深度、广度和宽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所以上课前教师必须考虑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各个教学环节应该如何衔接,如何设计例题或习题,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
二、高效课堂生长点——问题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呈现的方式(如角度、时间、次序)不同,关键在问题的设计.首先找准在哪里设计问题,如何设计问题,从个体回答到集体讨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纵向到横向都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线索和结构相关联.通过承上启下、拓展延伸、前呼后应、环环相扣,达成知识认知的生长点,彰显精巧的问题设计,使思维容量与思考价值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贴、靠、移、画”的方法作平行线,然后提问: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哪个量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行线性质公理.然后让学生比较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异同,继而让学生猜想:平行线还有其他性质吗?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到关于平行线性质的另外两个性质,“你能说明为什么吗?”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设计,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高效课堂突破点——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结合点的把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硬功夫,只有抓住这个结合点,才能突破高效课堂教学的瓶颈,达到教学相长.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在设计时要预测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认知水平,充分考虑情感态度、适应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性,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二是在施教过程中要实时分析,真正的学情来自课堂,通过认真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教与学的结合点是否产生最优化的结合,并依据教情和学情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调控教学进程.三是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分析.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了解会更加准确,从课后完成练习的质量上既可以看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学习的效果,更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及思维品质.将这些所思所感及时总结,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借鉴,逐步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
四、高效课堂的关键点——思维梯度
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要体现思维的独创性、求异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征,要在教学流程中设计好梯度,课程内容安排好梯度,问题设计中讲究梯度,融合创新思维能力的求异性,即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达到创新思维的最优化,从而把握高效课堂的关键点.例如,在讲授《平行线的判定》前,对“三线八角”的回顾;在讲授《四边形的内角和》前,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可以作为有效的铺垫和过渡.这些内容的引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通过原有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和能力的提升.
五、高效课堂的着力点——过程精细化
课堂教学的精细化主要是教师重环节、抓细节;重方法指导,抓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学思结合,抓知行统一,实现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备、上、批、辅、考、研上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施教中达到“三动”,即“形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心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神动”(刺激学生思维方法的提高),才能将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支撑点,达到精准、细致、高效.
综上可知,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就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中深入细致地去探索,把握好五个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最优化.
(责任编辑黄春香)
一、高效课堂基本点——研究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课程标准的领悟、三维目标的生成是培养创新思维,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点.教材处理的途径主要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确立教材的重难点,选择优质的教学方法,形成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框架体系,相互联系,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开发、创造和延伸,更好地发挥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始功能,扩大教学效果,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深度、广度和宽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所以上课前教师必须考虑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各个教学环节应该如何衔接,如何设计例题或习题,从而有效突破重难点……
二、高效课堂生长点——问题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呈现的方式(如角度、时间、次序)不同,关键在问题的设计.首先找准在哪里设计问题,如何设计问题,从个体回答到集体讨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纵向到横向都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线索和结构相关联.通过承上启下、拓展延伸、前呼后应、环环相扣,达成知识认知的生长点,彰显精巧的问题设计,使思维容量与思考价值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贴、靠、移、画”的方法作平行线,然后提问: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哪个量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行线性质公理.然后让学生比较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异同,继而让学生猜想:平行线还有其他性质吗?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到关于平行线性质的另外两个性质,“你能说明为什么吗?”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设计,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高效课堂突破点——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结合点的把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硬功夫,只有抓住这个结合点,才能突破高效课堂教学的瓶颈,达到教学相长.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在设计时要预测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认知水平,充分考虑情感态度、适应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性,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二是在施教过程中要实时分析,真正的学情来自课堂,通过认真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教与学的结合点是否产生最优化的结合,并依据教情和学情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调控教学进程.三是教学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分析.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了解会更加准确,从课后完成练习的质量上既可以看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学习的效果,更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及思维品质.将这些所思所感及时总结,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借鉴,逐步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
四、高效课堂的关键点——思维梯度
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要体现思维的独创性、求异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征,要在教学流程中设计好梯度,课程内容安排好梯度,问题设计中讲究梯度,融合创新思维能力的求异性,即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达到创新思维的最优化,从而把握高效课堂的关键点.例如,在讲授《平行线的判定》前,对“三线八角”的回顾;在讲授《四边形的内角和》前,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可以作为有效的铺垫和过渡.这些内容的引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通过原有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转化和能力的提升.
五、高效课堂的着力点——过程精细化
课堂教学的精细化主要是教师重环节、抓细节;重方法指导,抓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学思结合,抓知行统一,实现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备、上、批、辅、考、研上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施教中达到“三动”,即“形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心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神动”(刺激学生思维方法的提高),才能将整个教学过程作为支撑点,达到精准、细致、高效.
综上可知,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就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中深入细致地去探索,把握好五个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最优化.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