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俄罗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晚年花费二十多年心血著成的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完成了对“白银时代”和诗人自我的纪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由于诗歌牵涉历史时空甚广且语句晦涩难懂,研究者因此相对较少。笔者在本文中对这首长诗的结构(三联诗)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以期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不朽诗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阿赫玛托娃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 结构分析 三联诗
一、创作过程
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俄罗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一生经历了数次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包括1905年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国内革命战争、大清洗等种种社会变动。其次,其个人命运也坎坷曲折:父母离异、妹妹早夭、婚姻不幸、儿子被捕、写作生涯屡屡受挫。但正如古人所说“祸福相倚”,因为这些遭遇,诗人也拥有了更多能打动人心的创作素材。对阿赫玛托娃来说,创作诗歌是她的生命,她对待诗歌总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圣神的、宗教信徒班的虔诚心态。常常因为某种刺激,诗人就会突然灵光闪现,下笔如神。而有时恰恰相反,阿赫玛托娃往往在心里反复酝酿、斟酌某个词,某个句子,最后才会书写,再反复修改,《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就掺杂了这两种创作方法。
阿赫玛托娃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经历在她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她晚年花费二十多年心血所著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对俄罗斯人民在两次世界大战及种种国内变革中的遭遇进行了回顾,并对这种种过往提出了质疑和思考。
长诗于1940年12月27日深夜动笔,之后历经修改。诗人曾经说:“那一晚,我写下了《在1913年》中的两小节和《献词》。一月初,出乎我自己的意料,我写出了《硬币的背面》,而在塔什干(分两次)写出了作为第三部的《尾声》,还对前两部进行了重要的增补。”这次完成的版本是长诗的第一个版本,诗人将它赠给了戏剧家什托克夫妇。但实际上,诗人后来又数次进行了改写,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对里面的人物、事件、用语进行了反复斟酌和修改,最终使整个诗歌的轮廓完全显现出来,诗人将最终版本赠送给了日尔蒙斯基。
长诗完成后,由于诗歌本身语言的晦涩,再加上读者对诗人所经历的年代并不了解。如何理解这首诗就成了摆在许多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鉴于这一情况,曾有人建议阿赫玛托娃将这首诗改写得更清晰些。但对于诗人来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修改,这已经是千锤百炼之作,因此它不包含任何其他含义。诗人认为它没有任何修改的必要,也不需要做任何解释。
二、结构分析
对于这首诗的整个结构,著名文艺理论家日尔蒙斯基将这首长诗确定为“三联诗”,他的根据是全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1913年”;第二部分,“硬币的背面”;第三部分,“尾声”。在述及这首诗的背景和过程时,我们曾提到,诗人自己也说过,她的这首长诗由三部分构成:《在1913年》《硬币的背面》和《尾声》。在这些大的结构里,诗人有机地插入了“代前言”、“献词”、“第二献词”、“第三——最后的献词”、“序曲”,以及类似于戏剧的场景交代、幕间词等。
诗歌一开始,诗人首先插入了“代前言”。在“代前言”中诗人交代了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她第一次来喷泉屋拜访我是在1940年12月27日深夜……我不曾呼唤过她。我甚至不曾等待过她……”在这里,尽管诗人说这首诗走进自己的脑海里是不期然的。可是笔者认为,在这个灵感来找她时,诗人已年过五十,有了足够多的、别人无法想象的人生经历。而所有的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终有一天会形成回忆。接着诗人又说,“我以这首诗来纪念它的第一批听众——牺牲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的朋友们和同胞们。”在这里她交代了创作这首长诗的目的。
紧接着,诗人在“代前言”后插入了“献词”“第一献词”以及“第三——最后的献词”。“献词”部分一般都是写给受献人的,它们可能与诗歌内容有直接联系,也可能没有。在这首诗里,由于阿赫玛托娃多次修改,各个献词的受献人也是不太统一的。对此,阿赫玛托娃数次强调这些人物的综合概括性,强调他(或她)们是艺术形象。所以,长诗的女主人公(科洛姆宾娜)绝不是奥·阿·苏杰伊金娜的肖像。由此可见,阿赫玛托娃的每一部分献词,都不是单单献给某一人的,而是针对某一时代或某一类人。
“序曲”是诗人在1941年8月25日写的,置于“第三献词”之后,正文之前。当时列宁格勒正遭围困,诗人无意间躲进了战前经常前往的酒吧“浪狗”。熟悉的地方,不同的状况,这让诗人唏嘘不已: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担忧和感叹奔涌而出。也就是在序曲里,诗人用浓重的黑体明确交待了诗歌将要展现的主要内容:
我来自一九四○年,仿佛从塔楼上俯瞰一切。
仿佛再度告别那些早已告别了的事物,仿佛再度接受了洗礼,走向黑黢黢的穹顶。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看出,长诗是对过去的回忆、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担忧。至此,诗人将创作目的、过程交代清楚后,诗歌进入正文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是《彼得堡的故事》,但诗人却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1913年。诗人为什么把“在1913年”作为第一部分的描写核心呢?辛守魁先生认为,1613年沙皇专制统治开始,到1913年刚好是沙皇王朝三百年大庆,但女诗人却预感到了沙皇专制统治末日的来临。
我们只能梦见公鸡啼鸣,
窗外的涅瓦河雾霭朦胧,
无底的夜色深而又深——
彼得堡这鬼城……
也有学者认为,从1914年到1940年是26年;而从1940年到1966年又是26年。26等于13加13,所以作者此处以醒目的1913年为第一部分标题。
以上两种看法都很有见地,但笔者认为,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诗人本身。诗人于1910年高校毕业,之后就与古米廖夫成婚。1911年逐步接触阿克梅派,并成为核心人物。此后,诗人分别于1912年和1914年发表诗集《黄昏》和《念珠》,这使得诗人一时间声名鹊起。可以说这是诗人生命中美好的一段时光,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政治、经济混乱,使得一切美好都不复存在,可以说1913年是这段快乐时光的分水岭,故而这也是诗人以此命名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一核心前提下,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跳跃手法,用“新年化妆舞会”“女主人公卧室的剧照”、“1913年的彼得堡”“列宁格勒的玛尔索沃空地”四个场景对过去的时光进行了回忆。
过去的人、事、时间一一从脑海中闪现过后,诗人陷入了沉思,对自己、对他人在这些事件中的行为产生了疑问。这样,第二部分《硬币的背面》便跃然纸上。这一部分看似内容不多,只有二十二节,每节由六行诗组成。但它描写的“现在”的图景:是“伟大的沉默”与“寂静相对”;是“过节的”和“送殡的”烟尘和花;是安魂曲和幻觉的时代。“今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与“寂静”相互文的,是“孤独”的主题。诗人不为社会所理解“没有人来叩击我的门扉/只有镜子梦见镜子/只有寂静守卫着寂静”。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那第二部分就是诗人对过往的思考,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拷问:“难道我比别人犯下更多的过错?”这表现出了“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谁之罪?”“俄国到哪儿去?”“生命的意义、道德的价值”。作为那个时代曾经的一员,阿赫玛托娃的作品中始终以这些问题为核心。显然,这种思考在整个诗篇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诗人也道出了创作这首诗歌所选择的不同于平常的创作手法:
然而,我承认,我灌注了
需要显影的密写墨水……
我用反光镜式的语言写作,
没有其他道路可选择,
……
第三部分《尾声》则是对当下、对现实的描述。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自此,“卫国战争”爆发,由于种种原因,战争初期苏联屡遭挫败。在第三部分起始部分,诗人这样写道:“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白夜。城市在一片废墟中。……某些地方经久未熄的大火正在燃尽。”诗人把祖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都写进了诗里:“灾难一刻不离开我们/在大火燃烧过的森林里/连布谷鸟的声音也听不到……”
尽管这一切是如此令人痛苦,但诗人对未来仍然没有绝望,阿赫玛托娃式的执拗、倔强在诗歌里流露出来:
俄罗斯萦绕着死亡的恐惧,
也明白复仇的日期,
……
从一切已化作灰烬的地方,
朝着东方走去。
至此,诗人用一首长诗,回顾了俄罗斯国内革命,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对种种过往进行了反思。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的一首长诗,宛如一部历史画卷!
参考文献:
[1] 汪剑钊.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3.
[2] 辛守魁.阿赫玛托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 张冰.白银挽歌——安娜·阿赫玛托娃《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简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2(1).
关键词:阿赫玛托娃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 结构分析 三联诗
一、创作过程
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俄罗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一生经历了数次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包括1905年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国内革命战争、大清洗等种种社会变动。其次,其个人命运也坎坷曲折:父母离异、妹妹早夭、婚姻不幸、儿子被捕、写作生涯屡屡受挫。但正如古人所说“祸福相倚”,因为这些遭遇,诗人也拥有了更多能打动人心的创作素材。对阿赫玛托娃来说,创作诗歌是她的生命,她对待诗歌总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圣神的、宗教信徒班的虔诚心态。常常因为某种刺激,诗人就会突然灵光闪现,下笔如神。而有时恰恰相反,阿赫玛托娃往往在心里反复酝酿、斟酌某个词,某个句子,最后才会书写,再反复修改,《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就掺杂了这两种创作方法。
阿赫玛托娃一生所经历的种种经历在她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她晚年花费二十多年心血所著长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对俄罗斯人民在两次世界大战及种种国内变革中的遭遇进行了回顾,并对这种种过往提出了质疑和思考。
长诗于1940年12月27日深夜动笔,之后历经修改。诗人曾经说:“那一晚,我写下了《在1913年》中的两小节和《献词》。一月初,出乎我自己的意料,我写出了《硬币的背面》,而在塔什干(分两次)写出了作为第三部的《尾声》,还对前两部进行了重要的增补。”这次完成的版本是长诗的第一个版本,诗人将它赠给了戏剧家什托克夫妇。但实际上,诗人后来又数次进行了改写,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对里面的人物、事件、用语进行了反复斟酌和修改,最终使整个诗歌的轮廓完全显现出来,诗人将最终版本赠送给了日尔蒙斯基。
长诗完成后,由于诗歌本身语言的晦涩,再加上读者对诗人所经历的年代并不了解。如何理解这首诗就成了摆在许多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鉴于这一情况,曾有人建议阿赫玛托娃将这首诗改写得更清晰些。但对于诗人来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修改,这已经是千锤百炼之作,因此它不包含任何其他含义。诗人认为它没有任何修改的必要,也不需要做任何解释。
二、结构分析
对于这首诗的整个结构,著名文艺理论家日尔蒙斯基将这首长诗确定为“三联诗”,他的根据是全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在1913年”;第二部分,“硬币的背面”;第三部分,“尾声”。在述及这首诗的背景和过程时,我们曾提到,诗人自己也说过,她的这首长诗由三部分构成:《在1913年》《硬币的背面》和《尾声》。在这些大的结构里,诗人有机地插入了“代前言”、“献词”、“第二献词”、“第三——最后的献词”、“序曲”,以及类似于戏剧的场景交代、幕间词等。
诗歌一开始,诗人首先插入了“代前言”。在“代前言”中诗人交代了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她第一次来喷泉屋拜访我是在1940年12月27日深夜……我不曾呼唤过她。我甚至不曾等待过她……”在这里,尽管诗人说这首诗走进自己的脑海里是不期然的。可是笔者认为,在这个灵感来找她时,诗人已年过五十,有了足够多的、别人无法想象的人生经历。而所有的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终有一天会形成回忆。接着诗人又说,“我以这首诗来纪念它的第一批听众——牺牲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的朋友们和同胞们。”在这里她交代了创作这首长诗的目的。
紧接着,诗人在“代前言”后插入了“献词”“第一献词”以及“第三——最后的献词”。“献词”部分一般都是写给受献人的,它们可能与诗歌内容有直接联系,也可能没有。在这首诗里,由于阿赫玛托娃多次修改,各个献词的受献人也是不太统一的。对此,阿赫玛托娃数次强调这些人物的综合概括性,强调他(或她)们是艺术形象。所以,长诗的女主人公(科洛姆宾娜)绝不是奥·阿·苏杰伊金娜的肖像。由此可见,阿赫玛托娃的每一部分献词,都不是单单献给某一人的,而是针对某一时代或某一类人。
“序曲”是诗人在1941年8月25日写的,置于“第三献词”之后,正文之前。当时列宁格勒正遭围困,诗人无意间躲进了战前经常前往的酒吧“浪狗”。熟悉的地方,不同的状况,这让诗人唏嘘不已: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担忧和感叹奔涌而出。也就是在序曲里,诗人用浓重的黑体明确交待了诗歌将要展现的主要内容:
我来自一九四○年,仿佛从塔楼上俯瞰一切。
仿佛再度告别那些早已告别了的事物,仿佛再度接受了洗礼,走向黑黢黢的穹顶。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看出,长诗是对过去的回忆、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担忧。至此,诗人将创作目的、过程交代清楚后,诗歌进入正文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是《彼得堡的故事》,但诗人却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1913年。诗人为什么把“在1913年”作为第一部分的描写核心呢?辛守魁先生认为,1613年沙皇专制统治开始,到1913年刚好是沙皇王朝三百年大庆,但女诗人却预感到了沙皇专制统治末日的来临。
我们只能梦见公鸡啼鸣,
窗外的涅瓦河雾霭朦胧,
无底的夜色深而又深——
彼得堡这鬼城……
也有学者认为,从1914年到1940年是26年;而从1940年到1966年又是26年。26等于13加13,所以作者此处以醒目的1913年为第一部分标题。
以上两种看法都很有见地,但笔者认为,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诗人本身。诗人于1910年高校毕业,之后就与古米廖夫成婚。1911年逐步接触阿克梅派,并成为核心人物。此后,诗人分别于1912年和1914年发表诗集《黄昏》和《念珠》,这使得诗人一时间声名鹊起。可以说这是诗人生命中美好的一段时光,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政治、经济混乱,使得一切美好都不复存在,可以说1913年是这段快乐时光的分水岭,故而这也是诗人以此命名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一核心前提下,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跳跃手法,用“新年化妆舞会”“女主人公卧室的剧照”、“1913年的彼得堡”“列宁格勒的玛尔索沃空地”四个场景对过去的时光进行了回忆。
过去的人、事、时间一一从脑海中闪现过后,诗人陷入了沉思,对自己、对他人在这些事件中的行为产生了疑问。这样,第二部分《硬币的背面》便跃然纸上。这一部分看似内容不多,只有二十二节,每节由六行诗组成。但它描写的“现在”的图景:是“伟大的沉默”与“寂静相对”;是“过节的”和“送殡的”烟尘和花;是安魂曲和幻觉的时代。“今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与“寂静”相互文的,是“孤独”的主题。诗人不为社会所理解“没有人来叩击我的门扉/只有镜子梦见镜子/只有寂静守卫着寂静”。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那第二部分就是诗人对过往的思考,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拷问:“难道我比别人犯下更多的过错?”这表现出了“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谁之罪?”“俄国到哪儿去?”“生命的意义、道德的价值”。作为那个时代曾经的一员,阿赫玛托娃的作品中始终以这些问题为核心。显然,这种思考在整个诗篇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诗人也道出了创作这首诗歌所选择的不同于平常的创作手法:
然而,我承认,我灌注了
需要显影的密写墨水……
我用反光镜式的语言写作,
没有其他道路可选择,
……
第三部分《尾声》则是对当下、对现实的描述。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自此,“卫国战争”爆发,由于种种原因,战争初期苏联屡遭挫败。在第三部分起始部分,诗人这样写道:“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白夜。城市在一片废墟中。……某些地方经久未熄的大火正在燃尽。”诗人把祖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都写进了诗里:“灾难一刻不离开我们/在大火燃烧过的森林里/连布谷鸟的声音也听不到……”
尽管这一切是如此令人痛苦,但诗人对未来仍然没有绝望,阿赫玛托娃式的执拗、倔强在诗歌里流露出来:
俄罗斯萦绕着死亡的恐惧,
也明白复仇的日期,
……
从一切已化作灰烬的地方,
朝着东方走去。
至此,诗人用一首长诗,回顾了俄罗斯国内革命,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对种种过往进行了反思。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的一首长诗,宛如一部历史画卷!
参考文献:
[1] 汪剑钊.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3.
[2] 辛守魁.阿赫玛托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 张冰.白银挽歌——安娜·阿赫玛托娃《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简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