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宿昔”、“参差”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第三册《白马篇》有这样两句:“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对这两句,课文注释说:“宿昔秉良弓:平时手执良弓。宿,平时。昔,过去。楛矢何参差: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不整齐。”笔者认为,这两个注释中,对“宿”、“昔”和“参差”的解释都欠妥。因为一方面“平时”和“过去”这两个意思,在汉语里无论如何也揉不到一块,违背汉语的语义关系;另一方面“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参差不齐”,这个解释与作者要刻画的主人公的英武形象的意图相矛盾,甚至破坏了人物形象——箭囊中的箭尚且“那么参差不齐”——这不是要刻画一个无心练箭者的吊儿郎当、懒散马虎吗?从实际情况来看,箭竿必然是笔直的,而且长短也必然是整齐划一的,箭装在箭囊里也是整齐的,否则必然影响射箭的准确度和发射的迅疾,不可能是“参差不齐”;即使作者要从箭是否整齐这个角度来描写的话,那恰好就应该反过来说:“楛木杆的箭(装在箭袋里)是那么齐整。”所以说,这样的错误应属于常识性错误。
  汉语的构词习惯,两个表时间的语素一般只按并列或偏正关系组合成词,例如夙夜、晨昏、早晚,并列式;今天、翌日、旦日,偏正式。可是课文注释把“宿”解释成“平时”,把“昔”解释为“过去”,这样一来,从语义上看,“宿昔”不能构成并列、偏正或其他任何一种合乎汉语习惯的结构关系,即不能构成词或词组,当然也不能由它们组成句子,这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要弄清“宿昔”一词的意义和结构关系,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宿、夙二字的渊源关系。《逸周书·寤儆》:“戒维宿。”孔晁注:“宿,古文夙。”孔注是依照《说文解字》的说法。其实“宿”字本义为住宿,而甲骨文的“夙”字像人在月下做事,其本义是早的意思,二字的本义没有联系,所以,“宿”应是“夙”的同音假借字。例如,“夙愿”可写作“宿愿”,“夙儒”可写作“宿儒”,“夙世”可写作“宿世”等,就是这个道理。又如《辞源》“夙昔:《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玉台新咏》夙昔作‘宿昔’。”可见在古文献中“宿昔”与“夙昔”通用,“宿昔”即“夙昔”。另外,“宿昔”、“夙昔”是金文和《诗经》中的常用词。金文中“夙昔”多作“夙夕”、“夙夜”,如《大盂鼎铭文》中的“夙夕诏我一人燕四方”,《效尊》中的“效不敢不万年夙夜奔走扬公休”,《诗召南·行露》中的“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在这首诗中,“宿昔”应该是一个由反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的词。“宿”即“夙”,早。(《尔·释诂下》:“夙,早也。”)昔,晚。(《广雅·释诂四》:“昔,夜也。”)“宿昔”是日夜、一天到晚的意思。《汉语大词典》:“夙昔:朝夕,日夜。《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共夙昔而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文选》引作‘宿夜’。”张衡《思玄赋》中“共夙昔而不贰”一句,其源头应是金文《越王钟》“夙莫不贰”,“夙莫”就是“夙夜”之意,只是张衡把“夙莫(暮)”改为“夙昔”而已。由此可知“宿昔”、“夙夕”与“夙夜”、“夙莫”同义,这也就是《文选》把“夙昔”引作“宿夜”的原因。因此,“宿昔秉良弓”的意思,应该是“整日里手执良弓”。虽有“从前”、“往日”这个义项,然而与本诗意境不合,“往日手执良弓”只能表明主人公从前曾用过弓箭,却不能突出主人公酷爱练箭和练习射箭技术的勤苦,因此也就不能为后文的主人公具有高超的射箭技术作铺垫,后文所描写的高超的射箭技术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一句也就成了游离于主题之外的闲笔。并且,把“宿昔”理解为“从前”、“往日”,从时间上来说,又与前文“少小去乡邑”的“少小”相抵牾,因为“少小”一词限定了整个第一部分所描写的内容,有了“少小”限定时间,就不能有“从前”、“往日”这样的时间概念,这是很明确的。
  “参差”一词,一般词典中只有“长短不齐”和“乐器名”两个义项。除去“乐器名”这个义项以外,也就只剩下“长短不齐”一个义项了。这可能就是课文的注者注释失误的原因。其实“参差”一词的义项很多。它有“茂盛、繁多”的意思。例如,潘岳《闲居赋》:“灵果参差。”薛宗注:“参差,郁茂貌。”这个“参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累累”,形容果实丰硕。有“绚丽多姿”之意,明代金檀《诗词曲语正诠》:“参差,状多姿也。”例如,三国魏左延年《秦女休行》:“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另外,嵇康《赠秀才人军诗》:“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此处的“参差”形容罗网之密。顾云柳诗:“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此处的“参差”形容鲜嫩的样子。梁武帝咏烛诗:“待我光泛滟,为君照参差。”此处的“参差”形容明亮。韩愈诗有“袍笏光参差”,刘禹锡诗有“阴风猎白草,旗槊光参差”。“光参差”即光闪闪之意。白居易诗:“山张屏幛绿参差。”“绿参差”,相当于绿葱葱之意。卢照邻诗:“戍城聊一望,雪花几参差。”“参差”描写雪花的晶莹灿烂。归纳起来,自汉魏至唐宋,“参差”这个词多用来形容质地、颜色、光泽之美好,所以,“楛矢何参差”的“参差”也应是这类意思。
  原来,古代用来作箭竿的这种灌木“楛”,它的木质正是红色的。《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孔颖达疏:“楛,其形似荆而赤。”由此可知,“楛矢何参差”的意思应是:“(箭袋里的)楛木箭儿多红鲜!”这样,“整日里手执良弓”勤学苦练射箭技术,为后面的“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出神入化的射箭技能作了很好的铺垫。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诗歌的作者特别注意对人物形象的色彩调配——白马、金羁、赤箭——色彩多么鲜明,多么绚丽!所以,“(箭袋里的)楛木箭儿多红鲜”正好衬托了少年英雄的勃勃英姿和浪漫神采,这就与诗的意境和主题浑然一体了。
  
  [作者通联:湖南怀化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2006年的高考题相比,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共有五大亮点:    一、取材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尤其关注奥运,关注文化现象    语言运用题的最大特点是生活化,而今年尤为突出,今年的试题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材料涉及的内容包括文教、体育、经济等多个领域,更加关注现实中的文化现象,尤其关注2008年的奥运会,今年有4份试题(下面的例1—例4)直接取材于奥运会,另外,文
在《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对“面”的注释大都为:①“面”通“偭”,以背相向。②面对、面向。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在《辞源》、《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等辞典以及《汉书·项籍传》里,大都把此句中的“面之”解释为“背向项羽”。如《康熙字典》里“面”的注解⑥:[韵会·霰韵]相背曰面。《史记·项羽纪》:马童面之。[注]如淳曰:面,不正视也。《前汉·项羽传》
1925年,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在进行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专注于“美文”的创作,给现代白话散文创作带来了一股充满诗意的艺术气息。1928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背影》,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导言)中曾下过这样的断言:“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擅长于运用工笔与重彩相配合的方法
高考作文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相较之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得分常在平均分上下徘徊,少有出彩文。  议论文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年的高考议论文学生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是:文体意识不强、论据陈旧奇缺、以叙代议、论点与论据不统一……但尤以“以叙代议”为最。那么,怎样突破学生“以叙代议”这一难点,变“证明文”为“议论文”呢?  我想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就例
2018年11月18日至2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中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暨观摩研讨活动,在观摩学习了很多优秀选手精彩表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选手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其中,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老师在点评时谈到的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文案方面存在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序号使用不当问题让我记忆犹新。张老师在点评时毫不客气地说:“这些问题很严重,不可饶恕,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文案高度负责
自“同课异构”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能一举两得:既发挥教师主动权,又让学生博采众长。然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乱象”层出不穷,这也证明“同课异构”并非到达最佳课堂效果的正确途径。此时“同题异构”针对“同课异构”极易导致对文本的挖掘往深处挖的缺陷,提出了“同题”下的“异构”,这样就能克服对文本的理解偏差,让学生在有效的范围内收获知识。   一、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   “同课异
备课《兰亭集序》前,我反复诵读着这一篇文章,一种原发的阅读感受引起我的注意。历来我们习惯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乐——痛——悲,将最后一段的今昔一契解读为“千古同悲”,以时间的纵横跨度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为人生终期于尽的痛感。然而,当我们一遍遍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似乎总不至于“满纸辛酸泪”,反倒会有一种清朗开阔的阅读感受。究其原因,我认为,本文的情感脉络并非乐——痛——悲,而是乐——悲——超脱。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只有直面文本,直面语言
语文整体教学应当以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训练为基础,通过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将课本中的文学(或文字)典范迁移成教学对象内在的文化积淀,并激发起教学对象内在主动摄取这种知识与文化的兴趣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定、兴趣激发、能力训练、迁移转化这四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在教授《十八岁和其他》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一、巧设对话节目情境,转换传统师生听讲关系  师:青春是美好的,是激情澎湃的。可正
一    越是优秀的经典,越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解读空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有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卖油翁》,对这篇短文的解读,传统的阐释长期囿于单一的定论——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酌油事例的描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笔者重读此文,认为这还只是滑行于文字表面得出的结论,是孤立的解读文本得出的结论,是以现成社会价值观念去套蕴含着丰富的联想空间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