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十年文学路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我在《西宁晚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山路,那困惑的佛光》,算来已有三十多年。生命中的种种意外,以及我们对意外的反应,映衬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心灵的深度、以及个人修养。这种意外常常带给我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它是迫使我拿起笔写作的一个动因。写作能化解人的焦躁和不安。
  1987年,我调至西宁市文联工作,有大量的时间阅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样的阅读,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以至于迷上了伟大的诗歌艺术。1991年——1993我被选派到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文艺理论、文学创作的系统学习。在校期间,我写出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其中《心灵的方舟》入选1995年中国散文年鉴,散文《秋冬深处的古典情愫》获1997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奖铜奖。
  我深深地感到,行走与写作是一对无法剥离的姐妹。最重要的一次行走可算是2005年三江源之行,这是一次自由的、独立的、宽阔的浪漫之旅;但也是忧伤的、忧患的、不断地带给我们思考的一次有意义的行走。我们这次行程4800公里,我与高原上的牧民、藏客、歌手保持了一种自然而充满生机的关系,人类的美好情感从他们身上传递到我的身上,我庆幸在这里或那里遇见了他们,他们的生活在流动,同时流动了我的生活。这段时间,我最大成就莫過于撰写了报告文学《玉珠峰有多高》《千年血脉三江源》,出版文学作品集《心灵的方舟》,并荣获青海省第五届文学艺术创作奖。
  在历史和现实、远方和当下、人与世界的关系里,网络世界的兴起,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大趋势。当我努力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时,文学之于我的生命却显得格外古老、可靠和亲切。我想,这是文学具有沉思默想的特质所决定的。这个时候的写作,我总是要避开眼前的自己,将思维和经验放入时代的背景中,在想象和创造中描绘那最动人的瞬间。
  三十年的文学之路,离不开遇到的几位极有学识的老师和编辑,我的书架里至今摆放着他们送给我的许多书籍。这些书籍将我带入了一个辽阔、陌生而深邃的世界……我之所以没有远离文学,这都与老师们的最初哺育和教导密切相关。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我才悟出了其中真正的意义。
其他文献
计算练习,作为计算课堂教学的核心板块之一,是训练学生计算技能、培养学生数 学感 觉、锤 炼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人本教学理念的缺失,“计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肝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KAI1/CD82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异
20世纪60年代末,我出生在青南牧区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家庭,自6岁开始我就能帮妈妈照看弟弟妹妹们,揽牛粪等一般小家务活都不在话下。在儿时记忆中大人们总忙个不停,我爸爸有时在外面赶马车拉运东西,很多天回不了家,回家就又要去放生产队的马群漫山遍野地跑呀跑的。妈妈也每天都起早贪黑地挤牛奶、打酥油、磨炒面、参加会议等,每天的日子好像在同一个轨道里不变地重复着,几乎没有闲暇搭理自己的孩子们,所以家里的重任自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初期。青海高原柴达木西部出现了一支男人的队伍。驼铃声和歌声,喘息声和风声,鼓动起一顶顶帐篷、一面面旗帜。“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定义被改写了。当帐篷里有了女人,干瘪的土地开始湿润,单调的灰黄绽出鲜红。  她们的盛开经历过百般磨砺。狂暴的风沙很原始,比洞穴人的棍棒还要无情。它的肆无忌惮使平静的瀚海变成了魔鬼的世界。敢于涉足的女人与男人一样被重重地抽打。  她们是血做的骨肉是不屈的精灵。
期刊
会议
生活很像一条河。该结冰的时候结冰,该融化的时候融化,但是总能在阳光下反射出彩虹一样缤纷的颜色。能够徜徉在这样的河流里,享受红的热烈,绿的宁静,蓝的深沉,黑的忧伤,灰的无奈,是一件令人心满意足的事。就像广阔的人生,每个心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都能找到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天地。改革开放40年,对于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的中华民族,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面临着如何使自己的存在成为现实,让自己的努力变得更
期刊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迈进了改革开放后的第40个年头。40年,对于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河来说,可能只是刹那芳华,但对于我们这些亲历了时代巨变的70后而言,不仅人生已过大半,我们的个人命运和家乡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40年来,我们与改革开放后的青海一起成长,走过了一段艰辛与辉煌交织的砥砺岁月。  我仍清晰记得40年前自己五六岁时的瘦小模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满口三川土语,不会说一句汉话。
期刊
“三峡工程库区滑坡计算机智能仿真系统”是国内外第一个实时滑坡仿真系统。该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思路,及其参数化建模工具、工程数据库、数学力学分析、专家系统、智能
我已离开青海多年,很多时候,我都会惊异于自己来自一个发源了那么多江河的地域。我越来越清晰地知晓,青藏高原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存在,而我对它的了解和理解是多么有限。人的一生中可能有过的蒙昧,必要经历时间的磨洗,才能超越自身的障碍,看到曾经离弃的事物在黑夜的天空闪烁的极光。  2017年,我在山东荣获“齐鲁最美教师”称号。此后的多次采访和演讲中,我都会从“我是哪儿来的”说起:我来自青藏高原,那里是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