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大鼠肺组织中H-FABP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476789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急性肺栓塞(APE)肺组织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E组、NC-shRNA组、NC-shRNA+APE组、H-FABP-shRNA+APE组,采用自体血栓法建立APE模型,给予shRNA慢病毒尾静脉注射.检测血清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63(CD63)、血栓素A2(TXA2),肺组织病理改变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APE组大鼠肺组织中H-FABP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尾静脉注射H-FABP-shRNA腺病毒有效敲低APE大鼠肺组织中H-FABP的表达;NC-shRNA+APE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典型病理改变,血清CD62P、CD63、TXA2的含量及肺组织中H-FABP、NF-κB的表达水平、MCP-1、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NC-shRNA组(均P<0.05);H-FABP-shRNA+APE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改善,血清CD62P、CD63、TXA2的含量及肺组织中H-FABP、NF-κB的表达水平、MCP-1、TNF-α、IL-1β的含量显著低于NC-shRNA+APE组(均P<0.05).结论 APE大鼠肺组织中H-FABP高表达与发病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菊池病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诊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菊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结果:2例患者中1例无症状患者发病后3个月随访阳性体征(颈部淋巴结肿大)消失,3个月内未复发;1例患者有发热、颈部肿大淋巴结疼痛症状,经泼尼松等对症治疗后体温正常,肿大淋巴结缩小,泼尼松逐渐减量并随访5个月无复发.结论:菊池病为临床少见病,患者多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部分伴有发热,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确诊需要依靠淋巴结活检联合病理检
目的 分析我国肾癌发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5年中国肾癌的相关数据,运用Join point回归分析肾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负二项回归分析肾癌在人群水平的发病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5年我国肾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2007年为男性肾癌标化发病率变化趋势转折点,2007~2015年下降趋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国、女性、城市亚组的肾癌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2015年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8.6%、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