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网络直播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壮大,在改变媒介格局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受网络直播的影响,传统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在这种新型媒介环境下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网络新闻视频直播报道。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条件与概况,随后就网络视频直播中如何影响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闻视频直播;媒体;受众
引言
自2016年开始,我国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自媒体的广泛应用,群众与新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在以往的生活中,群众只能单方面地获取新闻,不能直接对新闻所涉及的人和事产生直接的认识,随着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所关注事物的有效信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
1网络新闻直播的条件及其概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4G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推进了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发展,新闻记者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将其所在场地的突发事件进行实事的报道,打破了新闻直播只能在新闻直播间进行播报的固定形式,使受众的画面感更加具体和真切,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便捷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使其很快融入到群众的生活当中,成为群众获取新闻的一种重要媒介。在目前,网络新闻直播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媒体借助受眾规模大的平台进行直播,如虎牙直播平台等;另一种是媒体自主打造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如腾讯NBA直播。
2影响网络新闻视频直播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因素
2.1拍摄手法对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影响
2.1.1长镜头拍摄
与剪辑之后的新闻视频不同,网络新闻直播视频往往都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摄,这是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主要形式。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就在电影的拍摄中十分擅长长镜头的应用,通过对影片的长镜头的拍摄,整个视频片段能变得形象和立体,强化了对表达信息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的塑造。然而,电影中的长镜头是导演有意为之,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拍摄手法,是表达电影人物情感以及场景氛围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在电影当中的长镜头都是经过后期加工的。但在网络新闻视频直播中,将要发生的事情没有人可以预知,因而直播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探索,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受众可以对事件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可以对事件的结果进行更加理性的分析与探讨。2016年8月2日,北京新宫地铁站附近一家五金商城发生火灾,新京报派出多位记者前往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其中一部直播手机完整地记录了一位记者从出租车下车并一路小跑至火灾现场的全过程,记者的采访过程从“暗箱”式变成了透明式。另外,电视、电影这种仪式化的观看,是以设备或者场地为中心来设置观看的场景、方式、时间、进程等,受众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而网络视频直播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的形态,是一种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看设置,长镜头形成一种“陪伴性”传播。
2.1.2蒙太奇手法拍摄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含义是装配、构成。在引入到电影艺术后,蒙太奇被理解为对两个或多个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视频的剪辑播放,以此来营造观影氛围或是突出角色情感。然而在网络视频直播中,记者一般只是利用一架拍摄设备对新闻进行报道,虽然过程中会有镜头的移动,但是缺乏对新闻的多维度报道,难以满足受众的新闻体验。新闻当中的蒙太奇拍摄手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记者的体验为中心,它注重对空间的剪辑,将记者在某一时刻的所作所为从不同的视觉角度进行呈现,增加新闻的多样性,给用户更加多样化的体验,帮助观众产生全面的认知。另一种是以事件为中心,通过视角的切换以及场景的调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新闻的报道大多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视角的切换可以增加新闻的可看性,丰富受众的视觉感受。其实,多视角的直播在电视新闻时代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在体育赛事的直播当中有着重要体现。然而新闻赛事的直播有着特定的场地和特定的时间,拍摄设备的准备工作以及操作过程都已经非常充分。网络新闻视频直播是在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无论是设备还是专业程度上都与赛事直播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实现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多视角拍摄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弹幕对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影响
弹幕是群众意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的英文本意是指炮火集中攻击,在网络上指屏幕当中飘过的字幕评论。他最早起源起源于日本的弹幕分享网站,随着中国的弹幕分享网站ACFUN成功引入这一功能之后,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直播平台都很青睐于这种轻松的群众交流方式。通过弹幕的输出,受众可以更加便利地表达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和意见,增强了受众对新闻内的参与感。弹幕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强受众之间的交流,还可实现受众与新闻当时人的直接对话,互动的过程因媒介的便捷性而压缩,对新闻生产者形成一种更加直接的意见压力,影响媒体的议题走向。另外,网民的参与,也促进了话语层面上的多元,尤其是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不经把关人出现在直播平台上。但这会形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样多元、无序的海量信息,新闻生产者很难即时处理,往往在问题选择上还是有随机性,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琐碎化;另外,网民结构和素质本身会直接影响新闻内容,可能会出现偏离公共议题、弱化公共性的问题。比如2016年8月28日,北京北五环红星美凯龙两栋楼之间的廊桥发生坍塌。新京报记者程彦辉在直播时遭到阻止,直播信号中断。晚间,当程彦辉再次直播介绍信号中断时发生的情况时,部分网友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程彦辉本人的年龄、颜值等方面,忽视了公共安全、新闻采访受干涉等公共议题,这需要媒体反思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结束语
随着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在新的环境下,网络新闻视频直播应该做好与传统新闻媒体的对接工作,通过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对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促进新闻新闻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子夜.关于网络直播的理性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6):42-44+64.
[2]黄妍.网络新闻直播如何创新与规范[J].传媒,2017(13):52-53.
[3]何欣欣,王翔.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直播——以央视新闻微博直播为例[J].今传媒,2017,25(05):21-23.
关键词:网络新闻视频直播;媒体;受众
引言
自2016年开始,我国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自媒体的广泛应用,群众与新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在以往的生活中,群众只能单方面地获取新闻,不能直接对新闻所涉及的人和事产生直接的认识,随着直播行业的不断发展,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所关注事物的有效信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
1网络新闻直播的条件及其概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4G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推进了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发展,新闻记者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将其所在场地的突发事件进行实事的报道,打破了新闻直播只能在新闻直播间进行播报的固定形式,使受众的画面感更加具体和真切,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便捷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使其很快融入到群众的生活当中,成为群众获取新闻的一种重要媒介。在目前,网络新闻直播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媒体借助受眾规模大的平台进行直播,如虎牙直播平台等;另一种是媒体自主打造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如腾讯NBA直播。
2影响网络新闻视频直播中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因素
2.1拍摄手法对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影响
2.1.1长镜头拍摄
与剪辑之后的新闻视频不同,网络新闻直播视频往往都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摄,这是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主要形式。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就在电影的拍摄中十分擅长长镜头的应用,通过对影片的长镜头的拍摄,整个视频片段能变得形象和立体,强化了对表达信息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的塑造。然而,电影中的长镜头是导演有意为之,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拍摄手法,是表达电影人物情感以及场景氛围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在电影当中的长镜头都是经过后期加工的。但在网络新闻视频直播中,将要发生的事情没有人可以预知,因而直播也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探索,通过对视频的观看,受众可以对事件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可以对事件的结果进行更加理性的分析与探讨。2016年8月2日,北京新宫地铁站附近一家五金商城发生火灾,新京报派出多位记者前往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其中一部直播手机完整地记录了一位记者从出租车下车并一路小跑至火灾现场的全过程,记者的采访过程从“暗箱”式变成了透明式。另外,电视、电影这种仪式化的观看,是以设备或者场地为中心来设置观看的场景、方式、时间、进程等,受众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而网络视频直播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的形态,是一种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看设置,长镜头形成一种“陪伴性”传播。
2.1.2蒙太奇手法拍摄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含义是装配、构成。在引入到电影艺术后,蒙太奇被理解为对两个或多个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视频的剪辑播放,以此来营造观影氛围或是突出角色情感。然而在网络视频直播中,记者一般只是利用一架拍摄设备对新闻进行报道,虽然过程中会有镜头的移动,但是缺乏对新闻的多维度报道,难以满足受众的新闻体验。新闻当中的蒙太奇拍摄手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记者的体验为中心,它注重对空间的剪辑,将记者在某一时刻的所作所为从不同的视觉角度进行呈现,增加新闻的多样性,给用户更加多样化的体验,帮助观众产生全面的认知。另一种是以事件为中心,通过视角的切换以及场景的调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新闻的报道大多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视角的切换可以增加新闻的可看性,丰富受众的视觉感受。其实,多视角的直播在电视新闻时代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在体育赛事的直播当中有着重要体现。然而新闻赛事的直播有着特定的场地和特定的时间,拍摄设备的准备工作以及操作过程都已经非常充分。网络新闻视频直播是在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无论是设备还是专业程度上都与赛事直播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实现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多视角拍摄对于新闻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弹幕对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影响
弹幕是群众意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的英文本意是指炮火集中攻击,在网络上指屏幕当中飘过的字幕评论。他最早起源起源于日本的弹幕分享网站,随着中国的弹幕分享网站ACFUN成功引入这一功能之后,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直播平台都很青睐于这种轻松的群众交流方式。通过弹幕的输出,受众可以更加便利地表达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和意见,增强了受众对新闻内的参与感。弹幕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强受众之间的交流,还可实现受众与新闻当时人的直接对话,互动的过程因媒介的便捷性而压缩,对新闻生产者形成一种更加直接的意见压力,影响媒体的议题走向。另外,网民的参与,也促进了话语层面上的多元,尤其是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不经把关人出现在直播平台上。但这会形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样多元、无序的海量信息,新闻生产者很难即时处理,往往在问题选择上还是有随机性,也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琐碎化;另外,网民结构和素质本身会直接影响新闻内容,可能会出现偏离公共议题、弱化公共性的问题。比如2016年8月28日,北京北五环红星美凯龙两栋楼之间的廊桥发生坍塌。新京报记者程彦辉在直播时遭到阻止,直播信号中断。晚间,当程彦辉再次直播介绍信号中断时发生的情况时,部分网友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程彦辉本人的年龄、颜值等方面,忽视了公共安全、新闻采访受干涉等公共议题,这需要媒体反思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结束语
随着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视频直播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在新的环境下,网络新闻视频直播应该做好与传统新闻媒体的对接工作,通过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对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促进新闻新闻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子夜.关于网络直播的理性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6):42-44+64.
[2]黄妍.网络新闻直播如何创新与规范[J].传媒,2017(13):52-53.
[3]何欣欣,王翔.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直播——以央视新闻微博直播为例[J].今传媒,2017,25(05):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