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工程”莫忘倾听“民声”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媒体爆料,某地部分在建或已建民生工程存在建而无用、建后闲置现象:名为“留守儿童之家”,却几乎没有孩子会来;斥巨资建好的沼气池子,却基本无人使用。民生工程缘何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民怨工程”?当地政府也许可以为此祭出多重缘由,但倾听“民声”的缺失,却无疑是许多民生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难以接地气、可持续的致命硬伤。
  “民生工程”旨在惠民利民,自然少不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毕竟他们才是这一方土地的真正主人。就“民生”的本意而言,百姓最难的,正是民生工作最要帮的;百姓最苦的,就是民生工作最要解决的;百姓最需要的,才是民生最要干的。只有充分尊重和保障民众应有的知情权与话语权,才能真正让民生工程顺应民意、赢得民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德行善、排忧解难的惠民效应。
  改善“民生”先要倾听“民声”,不只是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事关权力观、政绩观和群众观的执政理念问题。确保民生工程的惠民效用,就要摒弃好大喜功“面子”思维和公权独大的官僚做派,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的宗旨意识,切实践行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民声不可塞,民心不可违。民意走向是检验民生工程接地气、求实效的晴雨表与试金石。□
  责任编辑:段培华
其他文献
平等,是哲学领域普遍关注的永恒问题,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各领域不断发生变化,平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理论界的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分析和探讨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实践能力培养意识淡薄,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组织形式松散等等,针对这些不足,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摘要] 绿色营销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然而,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观念
对风景名胜区产权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本文试图通过对产权概念、我国风景名胜区产权存在问题、内容等方面的解析,对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产权作一个比较清晰的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和社会管理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原则和逻辑对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法治思维的提出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为深化反腐倡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