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w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主要依据笔者对辽宁省2009年应届毕业生1%样本的问卷调查和80余家企业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及对沈阳、大连人才市场的若干调查结果。试图从总量与结构相交织的新视角,就如何以可持续的政策措施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一新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F2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9-0106-08
  
  一、当前形势:一定程度的总量过剩与结构矛盾同时并存
  
  为了准确判断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我们在2009年5月上旬与中旬对辽宁省内24所高校的280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有关求职和毕业去向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 855份,回收问卷2698份,其中有效问卷2320份,有效问卷数量占全省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的l%略强)。由于毕业生本身不存在着虚报信息的激励,因此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1.总量态势
  目前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最重要总量指标是总体落实率。调查的样本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5月中旬,在被调查的2320名毕业生中,总体落实率为57.2%,其中已签约和已确定单位待签约人数(此两项可以视为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占30.56%,尚未找到工作的人数占37.37%,其余的5.43%为未来状态不明确者(如表1所示)。这个落实率应该说与2008年相比几乎没有1什么差别。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2008届毕业生在6月份的总体落实率是61%,而东北财经大学历年的总体落实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另外,5月与6月的时间差还会对总体落实率产生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态势与2008年的情况相差无几。而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和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从2004--2008年辽宁省大学毕业生历年的总体落实率分别为:91.9%、92.44%、89.6%、90.2%和89,07%可知,近年来我们的大学生就业一直处于“低警区”状态,即属于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或总量过剩。这就是说,尽管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依然是处在低警区的运行区间。这种情况表明,尽管最近大半年来的外部不利经济环境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从政府到高校乃至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尽量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这种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被化解和抵消了。
  
  2.结构特征
  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考察劳动力市场结构特征,但是最有意义还是专业结构。根据不同专业毕业生的供求状况,可以判断劳动力市场的职位匹配程度从而结构均衡与否。这里给出三组数据。
  其一是来自样本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如果将被调查学生的专业归为理科、工科、农学、医学、语言文学、经济、管理和法律八大类,那么各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签约情况呈现出明显差异(如表2所示),其中医科与工科最好,显著地高于样本平均签约率30.56%的水平。经济学科的毕业生与平均水平接近,其他学科则相对差些,而语言文学与法律专业类最差。不同专业毕业生签约率的差别,实际上也就反映了这些专业的“冷”、“热”程度。即使是在人才市场总体形势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各个专业也有冷热之分,从而其人才供大于求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专业可能是严重过剩,有的是一般过剩,有的则还可能处于暂时短缺状态。
  其二是来自企业的调查结果。在对80余家企业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冷”、“热”不均的信息。问卷中有一个问题:企业最偏好哪类专业的大学生?在给出的一般文科、一般理科、经济管理、工程技术以及其他五种类别中,选择不同类别的企业比例数明显不同,其中工程技术专业比例最高,一般文科专业比例最低(如表3所示)。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近年来企业是否有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的经历,以及企业人才短缺的主要岗位有哪些?结果有45%的企业回答有过此种经历,而这些企业人才短缺的类型也显著不同,在给出的管理岗位、生产技术、一般服务岗位和其他岗位这四个选择中,生产技术岗位人才短缺企业数最多,占总数57.5%,其余依次为管理岗位、一般服务岗位等(如表4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用人单位最偏好的专业(工程技术)、最短缺的岗位(生产技术)与上面应届大学毕业生(将医学专业排除在外,因为这里的用人单位是企业,不包括医院)签约率最高的专业(工科),是相当吻合的。
  其三是来自人才市场的调查结果。人才市场是供求的对接点,其信息更具有直接性。笔者以大连高新人才网作为调查数据源,集中考察2006--2009年各年度头两个季度的供求匹配情况,从6 000多个求职者和5000多个招聘岗位中按照11个专业逐一进行筛选,整理出在这4年有关这11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既包括应届,也包括往届)的供求关系(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有些专业(例如会计、英语、日语)人才始终处于过剩状态,有些专业(例如贸易、营销)人才则始终处于短缺状态,大多数专业(像电气工程、计算机、机械、建筑等工科,行政、管理、文秘等文科)则呈现人才供求逐年蛛网波动的情形。而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市场上不仅存在着人才失业与职位空缺同时并存的局面,而且这种“两缺口”同时并存的局面还长期得不到有效调整。
  根据上面的经验分析,我们可以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形势做出这样的基本判断:一定程度的总量过剩与一定程度的结构失衡相互交织,部分大学生就业难与部分企业用人难同时并存。虽然总量过剩依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结构错位问题也不能忽视。就当前情况看,工科与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紧俏,一般的经济与管理人才相对较平稳,纯理科特别是纯文科专业人才过剩较严重。
  
  二、矛盾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1.高校招生规模扩张过快是导致大学毕业生总量过剩的直接原因
  在10年前,甚至在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尚未出炉的本世纪最初两年,我国并没有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从2003年以后,随着扩招生的陆续出炉,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逐渐显示出来。由此可以认为,在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换言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量失衡的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即近年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主要是供给过度型失业。道理很简单:我国经济近年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周期性低谷时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没有出现大起大落。既然如此,对于连年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就首先应当从人才供给方面找原因。所以,大学毕业生供给过度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其直接原因就是高校扩招。这也正是近六七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地出现“高原”现象以后,尽管政府年年采取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政策,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却依旧年年有、并且与毕业生规模呈共振状态的原因所在。
  实际上,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来 置,更新教材与教学内容,以避免因人才供求错位向社会提供陈旧过时的人才“废品”。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调整是可以在政府政策与市场信号的双重作用下有效地展开的,从而通常不会出现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产业技术结构严重不相适应以及人才供求严重错位的情况。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宏观政策欠妥当,或者由于市场调节不通畅,也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人才供求结构失衡的现象。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便显示了这种特征。
  首先,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学校的发展政策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着追求“大而全”的倾向。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综合性大学总是比专业性大学的声望高,于是不论是高等院校本身还是相关的主管部门和政府官员,都力图通过各种方法努力使本学校或本地区的高校“升恪”,由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由专业性院校“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实在不能通过自身力量完成“升格”的,就采取机械式的、简单合并的办法完成“升格”目标。于是,原来的财经学院变成了财经大学,原来的理工学院变成了理工大学,原来的“大学”则变成了更大的“大学”。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院校合并与升格浪潮的真实一幕。这种盲目追求综合性和大而全的指导思想5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科专业重复设置,既然叫大学,就要尽可能地力求学科、专业结构完备,从而导致各院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尤其是对一些所谓热门专业的设置,出现攀比与重复建设的问题。以疗宁为例,63所高校中有21所院校开设法学专业,39所院校开设艺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科布点有47个。由此就忽略了不同高等院校在培养不同类型人才(诸如,究竟是通用型人才,还是专业型人才?是基础理科人才,还是工程技术人才?等等)方面的功能差别。
  其次,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也是导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产业技术结构发生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扩招骤然加大了高校日常运行在各方面的压力,导致了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使得一些高等院校连维持原有的教学计划正常运转都面临着困难,自然就更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相关专业结构的必要调整与教学改革和更新了。一些学校必修课比重仍然很高,因为现有的教师难以开出更多的选修课,特别是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经济实践新领域的新兴学科与专业,就更为缺少了。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扬长避短,自我塑造与自我选择的空间,从而必然会使高等学校本身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的产业、技术结构发展的要求,因而导致毕业生供求出现结构性矛盾也就毫不奇怪了。
  最后,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产业技术结构相脱节,还与目前高等院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当有关。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迁,中国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也在逐渐发生变革,近年来的主导方向是引入竞争机制,强调教师的职位、收入与其实际的学术绩效相挂钩,以便强化激励,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改革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现实中也存在着某种偏差,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目前各高校流行的学术绩效考核标准往往是重科研、轻教学,致使教师们进行教学改革、教材更新乃至专业调整的激励缺乏,因为人们是不愿意在这些与职称晋升、津贴发放没有直接联系的事情上投入更多精力的,尽管它们对于塑造大学生们全新的素质与就业能力也许是非常重要的。
  
  4.劳动力市场摩擦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矛盾的制度性原因
  失业与岗位空缺同时并存并不单单由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协调而引起,它也与劳动力市场的某些摩擦因素有关联。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的,由此导致“人找事”和“事找人”的过程并非像新古典模型描述的那样顺利通畅,而是充满了摩擦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双方信息不充分和不完备,它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有关,故而属于制度性因素。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交易的是作为有意识的人的主体的生产性劳务,它显然与一般产品市场上交易的普通物品不同,这里涉及到有关劳动者本人以及即将投入劳务的工作岗位性质的诸多复杂信息,所以在这里供求双方在达成一项劳动雇佣合同之前彼此可能要投入更多的信息成本(企业为了招到合适的雇员而进行筛选,劳动者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不断寻职)。市场信息越不完备,摩擦因素越大,双方的信息搜寻时间就越长,从而就越可能出现失业与职位空缺同时并存的局面。
  信息不完全或摩擦因素的存在会导致结构性失业,主要是地区间的结构性失业。例如,某一地区实际可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但是或者是由于虚假信息,或者是由于过时的信息,却涌现了大批的求职者,形成劳动力供给“扎堆”现象。而与此同时,就可能出现另一个地区的工作岗位空缺的现象。这种情况在简单劳动力市场上,特别是农民工群体方面,是最为突出的,因为他们信息搜寻的能力较差。但是,在大学毕业生的供求方面,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因为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而导致地区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总是首先瞄准省会大城市和沿海城市,这显然是由于这些地方的工作机会更多,同时也与其偏好有关,故此种行为应该说是理性的。但是如果在这些地方人才供给已经饱和甚至过剩的情况下,还继续往这里来,就与人才市场的信息不完备有关系了。
  信息不完全或摩擦因素的存在还会加剧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层的,诸如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高级复杂劳动力市场与简单初级劳动力市场,沿海大城市劳动力市场与中、西部中小城市乃至乡镇劳动力市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的劳动力市场与中小私营企业的劳动力市场,等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既包括了劳动力在同一层次市场内的(水平)流动,也包括了劳动力在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垂直流动。垂直流动有助于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这种流动既可以是向上的流动,也可以是向下的流动,它将起到调节不同层次市场的供求结构趋于平衡的作用。但是,如果信息不完备,从而市场的摩擦因素较大,那么将会抑制或减缓这种流动,从而就会固化或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例如,对于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工作,不愿意就职于城乡基层的工作岗位这种现象,人们往往习惯于用大学毕业生的价值观念或就业观念去解释。比如,有人就这样描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偏好:“宁在国企当职员,不当个体小老板”;“宁住城市一张床,不住农村一幢房”。表面看来,这好像是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偏好问题,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实际上还是一个信息不完全或市场摩擦因素起作用的问题。因为,如果市场信息是完全的,理性的求职者一定会权衡比较获得各种工作机会的成本与收益的,即使求职者最初具有偏好大城市或大企业的倾向,当他获得了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发现难以实现这种偏好以后,也会及时地加以调整,从而重新权衡各种工作机会的成本与收益。这样一来,“小”老板的净收益也许就不比“大”职员的净收益差了,而“一幢房”的效用价值也许也就超过“一张床”的效用价值了。如果再考虑到政府的各项鼓励性政策措施,诸如对于去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实行代偿学费、 减免贷款还款等等,就更不会出现上面所描述的情景了。因为这些政策措施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大学毕业生在基层等次级劳动力市场岗位工作的净收益。所以,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说到底主要还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备使得大学毕业生缺乏对于各种工作岗位的成本与收益的准确比较,包括对于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际理解。
  
  三、对策思路:应当坚持具有可持续性的政策措施
  
  1.采取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
  根据一些国家比较成型的经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和市场匹配政策。
  需求调节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来扩大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通过政府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例如日本的“全面就业支持计划”。第二,通过产业政策促进就业弹性高的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例如德国的经验。第三,通过就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环境较差地区和人才短缺岗位去就业,这在美国得到了最成功的运用。
  供给调节政策的着眼点是改进教育与培训体系,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经被广泛采用,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调整教育政策,适当控制高等教育的扩张规模。第二,完善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强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淡化专业边界,构建多样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以使毕业生能够发展综合技能去有效地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第三,促进高等学校与公、私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吻合性。第四,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创业支持体系。
  市场匹配政策的核心在于,减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给劳动力市场造成的效率损失,通过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加强职业服务和就业指导等项工作,尽可能地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壁垒和摩擦因素,减低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的有效匹配。
  上述政策措施涉及到社会经济的不同方面。例如,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是调节企业或产业方面,供给调节政策主要是调节高等学校本身的发展(包括总量与结构),至于市场匹配政策则主要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设相关联。同时,这些政策措施作用的时效也不尽相同。有些是属于短期应急性的政策措施,例如,政府的就业激励政策。有些则属于经常性的调节措施,诸如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系统等。有些则是属于长期性的政策措施,诸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与结构调整,等等。我们在借鉴这些政策措施时,需要充分认识它们的不同作用特点,综合地加以选择和运用。一般来说,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平稳或者没有太大的问题时,政府应该主要实施市场匹配政策,把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转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于某种临时性的原因或经济周期波动而出现困难局面时,应当主要实施需求调节政策。而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持续地出现困难从而长期处于某种非均衡状态时,则需要“双管齐下”,或“三管齐下”,同时实施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等各项措施的调节。但是在这时,既要注重采取各种应急性的政策措施,例如一些需求调节政策,以广开就业门路,解决燃眉之急,也不能忽略那些作用时效相对滞后、但是却具有根本性调节作用的政策措施,诸如供给政策,因为从长期来看,后者可能更为重要。进一步地说,我们在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应当既要关注当前,更要着眼于长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教育事业与整个社会经济之间的基本平衡关系。
  
  2.必须坚持市场机制的效率原则
  政府实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旨在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干预来消除市场失灵,以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因此,其结果在正常的情况下必然是导致经济效率的改善。但是,如果政策措施不当,或者操作方式欠妥,也可能对市场机制的运行产生某种负面影响,从而出现政府失灵。这也是在实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时需要我们时刻注意的问题。
  首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不应对其他就业群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大学毕业生作为高人力资本的群体,解决其失业问题可以避免其人力资本的损失与浪费,固然应该被赋予较高的政策权重,但是其他失业群体特别是像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也不容忽视,更不能因为推行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措施而影响到其他群体的就业机会。比如,现在有些政策措施就公开提出在政府公务员招聘或其他岗位招聘中“优先”录用大学毕业生,这里“优先”的提法似乎有违市场竞争的公允原则。除非对于所招聘的岗位因为其工作性质而对于学历有特定的要求,否则是不应该强调大学毕业生优先录用原则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纳入到政府统一的、系统的就业政策之中。
  其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不能以经济效率的损失为代价。一般来说,在这方面供给调节政策与市场匹配政策不会有什么问题,它们的实施无论就其提高求职者的人力资本还是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而言,都意味着经济效率的改善。至于需求调节政策,则有一个最适度的问题。如果就业促进政策能够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其他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有机地结合,那么新的岗位的创造就会与就业增长和经济效率的提升同步完成。但是,如果超出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过高的毕业生就业率,甚至用简单的行政手段或者用“下死命令”的方式去实现作为政治任务的预定的就业率“目标”,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比如,现在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增加安置机会,有关方面号召高等学校与科研单位尽量吸收大学毕业生参加科研乃至重大科研项目,有的学校甚至实行了所谓“学士后”的制度。这里也有一个讲求实效的问题。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打下较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并不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少数的尖子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是他们大多或者选择出国留学、或者选择考研深造,一般也不存在就业压力的问题。也就是说,有能力从事科研的并不需要这项政策的支持,而需要这项政策支持的却又未必能胜任科研工作的能力要求。因此对于此项政策的实施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审慎地对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基于噪声交易理论对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的个人信贷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如果消费者效用函数是常相对风险厌恶函数,并且消费者的破产价值为正值,那么当房地产价格受到噪声扰动时,居民按揭贷款金额与房地产的价格泡沫成正相关,与房地产价格风险负相关,并且受居民主观风险偏好的影响。  关键词:噪声交易;个人信贷;按揭贷款;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能够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创新要素在区域层次上的聚集和整合,区域创新能力被认为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地区惟一的沿海区域和开发开放条件最好的地区,其整体开发战略自2005年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成效初显,成为引领辽宁乃至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借助相关指标从多方面对辽宁的
期刊
摘要:长期记忆性的存在不仅是对市场有效性的违背,为投资利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而且对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也是一个冲击。本文对中国内地A股和香港H股两个分割市场分别建立能够反映其收益率波动的分形单整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FIGARCH (1,d,1)模型,利用Teyssiere、Brunetti and Gilbert所倡导的双变量FIGARCH(1,d,1)模型框架,检验内地A股与香港H股市场的分
期刊
摘 要:质量调整是价格指数构建中最重要的实践问题之一,它是决定价格指数精确性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目前价格指数编制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质量调整方法,其中,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统计机构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开始使用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本文对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Hedonic方法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步骤,介绍了H
期刊
六省十村农民工调查项目由徐勇教授策划、邓大才教授主持,项目组最终成果为政府咨询报告《农民工:返乡、留乡及去向》。本文原为咨询报告的一部分,后在其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订而成。在文章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邓大才教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在此致以谢意。  摘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农民工流动出现异动状况,返乡农民工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全国六省十村的数据为基础,详细评估了当前我国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国20世纪以来主要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力图阐明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市场经济自身所蕴含的一种矛盾,即由需求推动的市场内在扩张力与抑制这种扩张力的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美国的经济发展史说明,市场自身的调节力量不仅无助于化解这种矛盾,反而可能使之加剧。从大萧条到次贷危机,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成熟的市场化国家,也仍然没有能力去避免危机的发生,这足以说明这种矛盾是市场经济所固
期刊
摘 要: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GARCH模型,分析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推出的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轻微地增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同时信息对现货市场的冲击更强;通过TARCH/EGARCH模型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大了现货市场的非对称效应。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利他主义经济学的研究非常繁杂,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本文提出利他行为的方向性问题,分析了基因决定论的局限,综合研究了基因选择、个体选择以及群体选择对人类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利他性研究的一个综合性理论。在解决利他行为方向性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利他行为实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从而提出了社会理性概念,扩展了利他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关键词:利他;基因选择;个体选择;群体选择;社会理性
期刊
摘要: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五点一线”;辽宁沿海经济带;腹地
期刊
摘 要:面对“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国情现状,追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历程,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几度变化,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论争一刻也没有休止过。本文在界定效率与公平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分配公平与公平期望的剖析,将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归并为三类,并获得启示: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效益原理或公平理论是正确处理经济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