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12月11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第三次保释听证会上,孟晚舟终获保释。
她的眼睛泛红,向一旁的家人报以微笑。
自中国公民孟晚舟被加拿大当局拘押后,华为保持一贯的冷静、克制。官方声明称,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后续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此时此刻,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国,正在剥夺华为的电信业务招标资格,背后隐现中美有关5G主导权以及全球科技制高点的争夺。
这是华为的危机时刻,但于出身草莽的中国巨人而言,却也只是一次普通的磨砺。
以悲辛为成长印记,华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屈服。
孟晚舟是任正非与第一任妻子孟军所生,女儿随母姓,弟弟任平随父姓。
孟晚舟的姥爷孟东波,曾任某省的副省长。任正非曾言,在老一辈身上看到广阔的视野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计荣辱、爱国爱党,值得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乃至下下一代人学习。
出身于这样的光荣家庭,加之本身也不是“富二代”,孟晚舟耐得艰苦。她曾在《华为人报》上撰文,回忆早年深圳岁月:住在漏雨的屋子里,四面透风,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
1993年,孟晚舟20岁,加入华为财务体系。她的老领导,是华为第一任CFO纪平。
华为是草莽出身,靠任正非、纪平等几个元老凑钱创立,原始资金有限。正是从纪平起,华为财务部主持了著名的“全员持股”,任正非得以把拖欠的工资、奖金转换为华为股份。
所谓的股权激励,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它造就的几千名百万富翁们更像一场意外。任正非曾讲,华为最初就像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拿了老百姓的粮食只能留下白条,革命胜利了再偿还。
华为的第一个十年,基于对以任正非为首的领导层的信任。这一阶段的公司治理就是放权、野性,能扛能打,团队作风是“狼狈为奸”:狼擅长集体进攻,狈擅长聪明算计。但是,随着公司越做越大,华为也出现了山头林立,内外矛盾交织。
今天,以华为作为研究对象、模仿对象的咨询公司、管理书籍不胜枚举,但是他们学习的不是1997年以前的华为。
1997年,任正非去美国考察,被IBM副总裁送了一本哈佛出版的大项目管理书籍。此后,任正非极为推崇IBM时任掌舵者郭士纳,不惜斥巨资引入IBM流程再造。
这套流程化管理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不信任,整个企业运行管理摆脱对人的依赖。
比如,交付有SD流程,从项目立项起就有交付经理全面了解运作过程,有预投入的阶段,也能兼具后端风险考虑,计划好交付成本、合同禁止条款。
2004年,华为在美国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建立了轮值主席制度,8位领导者轮值CEO。在这套制度下,任正非讲,每位轮值者不得不削小自己的屁股,否则就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公司的山头被削平了。
这些措施有利于华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除此之外,没有权威。
不过,华为对财务部动刀较晚。直到2007年,任正非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指出财务部门已成为华为的成长障碍:没有前瞻性的预算管理,没有参与定价和成本核算。
还是在IBM的帮助下,华为财务部启动IFS,即集成财务转型,把规范的财务流程插入销售、市场、研发、供应链等,实现收入与利润平衡发展。
孟晚舟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已是2013年1月21日、加入华为整整20年后—她以华为CFO的身份向外界介绍2012年业绩情况。
尽管是任正非的女儿,她依然没有特权。2015年,任正非曾以内部总裁办电子邮件形式,责难孟晚舟执掌的财务部门,流程拖沓,叫“颐指气使”,忘记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
华为通常给人的印象,就是不近人情,但这却是必须的。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华为仅研发人员就有近10萬人,按照一般经验,技术很容易超前或脱离实际。而用流程规范以客户为中心,华为的技术导向就变成两个轮子:一个轮子围绕客户需求,另一个轮子就是研究前一个轮子。
更为重要的是,流程、制度,必将反制人性,包括任正非自己。
据传,任正非曾有意让儿子任平当值华为决策层。但任平与华为主业务格格不入,也有自己的想法,2006年就与姐姐孟晚舟在外成立了一家房地产与酒店管理公司,与华为不碰房地产的风格相左。
在现有华为管理制度下,任平的升迁计划注定无法绕开华为的集体决策。2014年,孟晚舟也退出了弟弟的地产公司。
“孟晚舟事件”并非华为唯一的至暗时刻。华为经历风雨无数,以致华为人即便深谙领先者的位置,却从不敢妄言领导者的角色。
在至暗时刻也能保持平静与理性,取决于强大的内心与决心。
2002年,华为内外交困。
内部,李一男出走,与华为公开对抗,后被华为重新收编。外部,思科把华为视为头等大敌,采取了系列反制措施。
可以说,“美国人”对华为的不待见由来已久。
当时,思科给华为贴上盗版、侵权、山寨的标签,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指控华为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21项罪名。美国媒体甚至把该案视作中国政府是否执行WTO关于知识产权承诺的试金石。 面对思科近乎“外科手术式”的攻击,华为稍有不慎便会失去全部海外市场。任正非当时做出一个艰难而又勇敢的决定:用美国人的思维打美国的官司。
华为聘请了在知识产权方面顶尖的美国律所Heller Ehrman,从而快速抓住了私有协议可能构成行业垄断这一有利武器。在公共关系方面,华为打破过去闭门造车的风格,聘请了美国爱德曼公关公司,向外发布了大量解释工作,并促成3Com总裁布鲁斯科出庭作证。
这场官司終以和解告终,代价是巨大的:华为数据通信产品晚进入美国市场一年半,且只能销售修改过的新产品。
但是,华为收获了磨砺。
在引入IBM的IPD系统后,华为逐渐完善了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在产品研发的每个阶段都按照是否违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是否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企业利益而进行严格的自我检查,严格保证着技术上的“干净”。
20年前,思科是市值5 000亿美元的巨兽,华为只是卖便宜路由器的小公司;20年后的今天,思科已经衰落,华为走到全球5G产业的前沿,而对手换成了高通。
中、美在5G产业链上已难免一战。
在芯片、元器件领域,美国的高通、英特尔优势明显;在电信运营商领域,美国的AT&T、Verzion全球领先;在下游的互联网公司里,美国的谷歌、亚马逊、Facebook也不输中国的BAT。但是,在5G产业链的中游,华为已经是网络设备提供商里的老大,在移动设备领域又超过苹果,极有可能推出第一台5G手机。据统计,华为持有61项5G标准专利,全球占比22.9%,排名第一。
几年前,华为就与AT&T达成合作,但即便报价比竞争对手低70%,华为的通信设备在“有关部门”的“关照”下也进不了美国市场。2017年初,华为又与AT&T达成合作,独家销售mate 10,却在临近发布会时遭遇阻拦,上亿元广告费打了水漂。
《环球时报》在2018年12月6日的社论中评价:美方这样做(指“孟晚舟事件”),显然是在通过市场手段无法遏制华为在5G领域突出竞争力的情况下,使出了卑鄙的流氓做法。
与经历的历史上任何一次寒冬不同,华为要更显强大一些。
2018年12月5日,英国最大的电信集团BT宣布,不会再使用华为的4G和5G通讯设备,旋即发生数百万用户断网事件。华为董事长梁华通过媒体向BT喊话:“现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应商,那就是华为。”多家英国企业纷纷反水,表示将继续与华为合作。
经历过磨难,才更能体会强大的来之不易。华为的官网,始终没有“孟晚舟事件”的表述,有的只有产品、技术与服务。
但在私下里,华为仍有温情。在媒体见面会上,梁华说了一个细节,华为员工自发地做了一款杯子声援孟晚舟,咖啡杯上印有“灯塔在守候,晚舟早归航”的字样。
接着,梁华恢复了华为一贯的冷静:我本人也很牵挂她,我们应该更好地聚焦工作,华为内部应该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残酷现实的真实与无奈,或可概述为华为的“实事求是”,但这恰好也说明了,残酷的真实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她的眼睛泛红,向一旁的家人报以微笑。
自中国公民孟晚舟被加拿大当局拘押后,华为保持一贯的冷静、克制。官方声明称,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后续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此时此刻,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国,正在剥夺华为的电信业务招标资格,背后隐现中美有关5G主导权以及全球科技制高点的争夺。
这是华为的危机时刻,但于出身草莽的中国巨人而言,却也只是一次普通的磨砺。
以悲辛为成长印记,华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屈服。
基于不信任的任人唯亲
孟晚舟是任正非与第一任妻子孟军所生,女儿随母姓,弟弟任平随父姓。
孟晚舟的姥爷孟东波,曾任某省的副省长。任正非曾言,在老一辈身上看到广阔的视野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计荣辱、爱国爱党,值得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乃至下下一代人学习。
出身于这样的光荣家庭,加之本身也不是“富二代”,孟晚舟耐得艰苦。她曾在《华为人报》上撰文,回忆早年深圳岁月:住在漏雨的屋子里,四面透风,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
1993年,孟晚舟20岁,加入华为财务体系。她的老领导,是华为第一任CFO纪平。
华为是草莽出身,靠任正非、纪平等几个元老凑钱创立,原始资金有限。正是从纪平起,华为财务部主持了著名的“全员持股”,任正非得以把拖欠的工资、奖金转换为华为股份。
所谓的股权激励,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它造就的几千名百万富翁们更像一场意外。任正非曾讲,华为最初就像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拿了老百姓的粮食只能留下白条,革命胜利了再偿还。
华为的第一个十年,基于对以任正非为首的领导层的信任。这一阶段的公司治理就是放权、野性,能扛能打,团队作风是“狼狈为奸”:狼擅长集体进攻,狈擅长聪明算计。但是,随着公司越做越大,华为也出现了山头林立,内外矛盾交织。
今天,以华为作为研究对象、模仿对象的咨询公司、管理书籍不胜枚举,但是他们学习的不是1997年以前的华为。
1997年,任正非去美国考察,被IBM副总裁送了一本哈佛出版的大项目管理书籍。此后,任正非极为推崇IBM时任掌舵者郭士纳,不惜斥巨资引入IBM流程再造。
这套流程化管理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基于不信任,整个企业运行管理摆脱对人的依赖。
比如,交付有SD流程,从项目立项起就有交付经理全面了解运作过程,有预投入的阶段,也能兼具后端风险考虑,计划好交付成本、合同禁止条款。
2004年,华为在美国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建立了轮值主席制度,8位领导者轮值CEO。在这套制度下,任正非讲,每位轮值者不得不削小自己的屁股,否则就得不到别人的拥护,公司的山头被削平了。
这些措施有利于华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除此之外,没有权威。
不过,华为对财务部动刀较晚。直到2007年,任正非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指出财务部门已成为华为的成长障碍:没有前瞻性的预算管理,没有参与定价和成本核算。
还是在IBM的帮助下,华为财务部启动IFS,即集成财务转型,把规范的财务流程插入销售、市场、研发、供应链等,实现收入与利润平衡发展。
孟晚舟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已是2013年1月21日、加入华为整整20年后—她以华为CFO的身份向外界介绍2012年业绩情况。
尽管是任正非的女儿,她依然没有特权。2015年,任正非曾以内部总裁办电子邮件形式,责难孟晚舟执掌的财务部门,流程拖沓,叫“颐指气使”,忘记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
华为通常给人的印象,就是不近人情,但这却是必须的。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华为仅研发人员就有近10萬人,按照一般经验,技术很容易超前或脱离实际。而用流程规范以客户为中心,华为的技术导向就变成两个轮子:一个轮子围绕客户需求,另一个轮子就是研究前一个轮子。
更为重要的是,流程、制度,必将反制人性,包括任正非自己。
据传,任正非曾有意让儿子任平当值华为决策层。但任平与华为主业务格格不入,也有自己的想法,2006年就与姐姐孟晚舟在外成立了一家房地产与酒店管理公司,与华为不碰房地产的风格相左。
在现有华为管理制度下,任平的升迁计划注定无法绕开华为的集体决策。2014年,孟晚舟也退出了弟弟的地产公司。
至暗时刻的平静
“孟晚舟事件”并非华为唯一的至暗时刻。华为经历风雨无数,以致华为人即便深谙领先者的位置,却从不敢妄言领导者的角色。
在至暗时刻也能保持平静与理性,取决于强大的内心与决心。
2002年,华为内外交困。
内部,李一男出走,与华为公开对抗,后被华为重新收编。外部,思科把华为视为头等大敌,采取了系列反制措施。
可以说,“美国人”对华为的不待见由来已久。
当时,思科给华为贴上盗版、侵权、山寨的标签,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指控华为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21项罪名。美国媒体甚至把该案视作中国政府是否执行WTO关于知识产权承诺的试金石。 面对思科近乎“外科手术式”的攻击,华为稍有不慎便会失去全部海外市场。任正非当时做出一个艰难而又勇敢的决定:用美国人的思维打美国的官司。
华为聘请了在知识产权方面顶尖的美国律所Heller Ehrman,从而快速抓住了私有协议可能构成行业垄断这一有利武器。在公共关系方面,华为打破过去闭门造车的风格,聘请了美国爱德曼公关公司,向外发布了大量解释工作,并促成3Com总裁布鲁斯科出庭作证。
这场官司終以和解告终,代价是巨大的:华为数据通信产品晚进入美国市场一年半,且只能销售修改过的新产品。
但是,华为收获了磨砺。
在引入IBM的IPD系统后,华为逐渐完善了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在产品研发的每个阶段都按照是否违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是否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企业利益而进行严格的自我检查,严格保证着技术上的“干净”。
20年前,思科是市值5 000亿美元的巨兽,华为只是卖便宜路由器的小公司;20年后的今天,思科已经衰落,华为走到全球5G产业的前沿,而对手换成了高通。
中、美在5G产业链上已难免一战。
在芯片、元器件领域,美国的高通、英特尔优势明显;在电信运营商领域,美国的AT&T、Verzion全球领先;在下游的互联网公司里,美国的谷歌、亚马逊、Facebook也不输中国的BAT。但是,在5G产业链的中游,华为已经是网络设备提供商里的老大,在移动设备领域又超过苹果,极有可能推出第一台5G手机。据统计,华为持有61项5G标准专利,全球占比22.9%,排名第一。
几年前,华为就与AT&T达成合作,但即便报价比竞争对手低70%,华为的通信设备在“有关部门”的“关照”下也进不了美国市场。2017年初,华为又与AT&T达成合作,独家销售mate 10,却在临近发布会时遭遇阻拦,上亿元广告费打了水漂。
《环球时报》在2018年12月6日的社论中评价:美方这样做(指“孟晚舟事件”),显然是在通过市场手段无法遏制华为在5G领域突出竞争力的情况下,使出了卑鄙的流氓做法。
与经历的历史上任何一次寒冬不同,华为要更显强大一些。
2018年12月5日,英国最大的电信集团BT宣布,不会再使用华为的4G和5G通讯设备,旋即发生数百万用户断网事件。华为董事长梁华通过媒体向BT喊话:“现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应商,那就是华为。”多家英国企业纷纷反水,表示将继续与华为合作。
经历过磨难,才更能体会强大的来之不易。华为的官网,始终没有“孟晚舟事件”的表述,有的只有产品、技术与服务。
但在私下里,华为仍有温情。在媒体见面会上,梁华说了一个细节,华为员工自发地做了一款杯子声援孟晚舟,咖啡杯上印有“灯塔在守候,晚舟早归航”的字样。
接着,梁华恢复了华为一贯的冷静:我本人也很牵挂她,我们应该更好地聚焦工作,华为内部应该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残酷现实的真实与无奈,或可概述为华为的“实事求是”,但这恰好也说明了,残酷的真实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