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明治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由学生自己体验,在真实的环境下开展学习。这种体验是真实而非抽象的,有着生理、心理的双重感受。文章探讨在儿科护理“手足口病”中用三明治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手足口病;三明治教学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R-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63-0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儿科护理》中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结合中职人才培养需求、教学大纲、护士资格证考试、临床工作需要,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中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惰性大,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三、教法与学法
以三明治教学法为主线,贯穿CBL、PBL和交互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教师对章节知识重构,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备好案例,遵循教学客观规律规划课堂进度。
(2)分组准备吊牌、座位牌。课前组织学生(36名)随机抽选吊牌分组,共A—F六组,每组6人。学生按抽选的吊牌坐到对应的位置,熟悉小组成员。
2.开场白 时间:5min
告知学生本课设计脉络,强调课堂参与及守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性。
3.明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时间:5min
(1)以典型医案作为切入点,多媒体幻灯片呈现案例及图片:3床谭金芳之子,1岁,以“发热、口烂2天,皮疹1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0℃,脉搏120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80/46mmHg,体重10kg。精神一般,胃纳差,有流涕,伴有流涎,咽峡可见多量白色疱疹,足部见少许皮疹,无疱液。诊断:手足口病。
(2)教师提出A—F六道需要讨论的难易度均等的具体问题。
A:什么是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不同?B: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C:手足口病常见发病原因是什么?D: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及机制?E:请根据以上案例给出至少三个主要的护理诊断?F:针对该案例中的患儿,护理措施是什么?
4.第1次分组讨论 时间:10min
给A—F六组学生分配A—F问题。学生利用现有工具收集知识。教师督促各小组进度。引导学生快速对题目解析并分工。培养学生组织协调、信息检索、信息归纳和自主学习能力。
5.交叉分组讨论 时间:2min
将六组学生按编号1、2、3、4、5、6分组,交叉分组后,每个组员分享所获知识,了解所有问题的讨论结果。
6.第2次分组讨论 时间:15min
组织学生回到原来的小组,梳理自己在交叉分组中获得的信息,分享比对其他成员的信息,分析差异提炼总结。强化对手足口病的整体认知。
7.学生汇报、老师补充 时间:30min
随机抽取各组的代表上台发言,进行集中汇报。抽选时应避免A组的同学回答A问题,例如,C-1回答A问题,A-2回答B问题等,以此类推,以考核学生对其他问题答案的收集整理能力,考核学生对本次课教学任务的把握程度。
教师通过学生汇报了解學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薄弱处给予加强讲解。
8.总结反思 时间:8min
播放“手足口病”微课视频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脉络。
9.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自编“七步洗手法”快速记忆歌谣并在班级群分享。
参考文献:
[1]武立刚,王禹,周艳,等.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0).
[2]侯瑞芳,徐佩英,金涛,等.三明治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课程中的运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
关键词:手足口病;三明治教学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R-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063-0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儿科护理》中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结合中职人才培养需求、教学大纲、护士资格证考试、临床工作需要,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中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惰性大,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三、教法与学法
以三明治教学法为主线,贯穿CBL、PBL和交互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教师对章节知识重构,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备好案例,遵循教学客观规律规划课堂进度。
(2)分组准备吊牌、座位牌。课前组织学生(36名)随机抽选吊牌分组,共A—F六组,每组6人。学生按抽选的吊牌坐到对应的位置,熟悉小组成员。
2.开场白 时间:5min
告知学生本课设计脉络,强调课堂参与及守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性。
3.明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时间:5min
(1)以典型医案作为切入点,多媒体幻灯片呈现案例及图片:3床谭金芳之子,1岁,以“发热、口烂2天,皮疹1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0℃,脉搏120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80/46mmHg,体重10kg。精神一般,胃纳差,有流涕,伴有流涎,咽峡可见多量白色疱疹,足部见少许皮疹,无疱液。诊断:手足口病。
(2)教师提出A—F六道需要讨论的难易度均等的具体问题。
A:什么是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不同?B: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C:手足口病常见发病原因是什么?D: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及机制?E:请根据以上案例给出至少三个主要的护理诊断?F:针对该案例中的患儿,护理措施是什么?
4.第1次分组讨论 时间:10min
给A—F六组学生分配A—F问题。学生利用现有工具收集知识。教师督促各小组进度。引导学生快速对题目解析并分工。培养学生组织协调、信息检索、信息归纳和自主学习能力。
5.交叉分组讨论 时间:2min
将六组学生按编号1、2、3、4、5、6分组,交叉分组后,每个组员分享所获知识,了解所有问题的讨论结果。
6.第2次分组讨论 时间:15min
组织学生回到原来的小组,梳理自己在交叉分组中获得的信息,分享比对其他成员的信息,分析差异提炼总结。强化对手足口病的整体认知。
7.学生汇报、老师补充 时间:30min
随机抽取各组的代表上台发言,进行集中汇报。抽选时应避免A组的同学回答A问题,例如,C-1回答A问题,A-2回答B问题等,以此类推,以考核学生对其他问题答案的收集整理能力,考核学生对本次课教学任务的把握程度。
教师通过学生汇报了解學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薄弱处给予加强讲解。
8.总结反思 时间:8min
播放“手足口病”微课视频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脉络。
9.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自编“七步洗手法”快速记忆歌谣并在班级群分享。
参考文献:
[1]武立刚,王禹,周艳,等.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0).
[2]侯瑞芳,徐佩英,金涛,等.三明治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见习课程中的运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