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网络web2.0时代,以网页设计课程为载体,运用教育技术学不同的研究方法,持科学技术观,对微课的相关理论和应用实践进行研究。探索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微课程设计模式策略,结合网页设计课程探讨微课设计技巧与构建思想,并从制作微课视频的实践经验中出发,设计制作一节微课。
关键词:微课程设计;网页设计;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步入web2.0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背景下,在非正式学习、微型学习形式倍受关注和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网络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移动”需求,不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被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类型,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现在的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微课程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教程,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其开放性及后续补充与开发的潜力也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满足了在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现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1 网页设计微课程设计原则
1.1 适度分解原则
《网页设计》这门课主要讲述HTML标签、CSS样式及一个优秀的网页开发工具使用。根据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潜在学习者的需求、能力及学习方式,将课程内容适度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并渗透到这些项目中去。每一节课以知识点为单位,时间长度控制在五到十分钟之内。
1.2 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考虑课程的发布平台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易于使用。在设计微课程视频时减少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在设计学习支持时,应提供网页素材、教学文档等丰富的资源对学习视频、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给予支持。总之,以学习者的认知、行为习惯及学习主动性和自发性为前提进行微课程设计。
1.3 社会性建构原则
网页设计微课程具有学习者多样性、课程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在设计课程时,要高效地帮助学习者解答问题,多方位地引导学习者展开交流,提供多种网络工具让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习者在强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
1.4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设计原则
学习者接收到的信息量以及种类非常多(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超载,从而阻碍学习者有效学习。在进行课程内容信息设计时,应遵循认知负荷理论,提高学习者相关认知负荷(如在关键内容展示时进行文字提醒等),降低学习者内在认知负荷(如将抽象内容图形化等)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2 网页设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以“DIV内边距”为案例,介绍微课程的设计,从教学视频的设计、学习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设计以及内嵌学习支持这四个方面介绍“网页设计”微课程的设计。
2.1 教学视频的设计
表1 教学视频的设计表
编号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习者行为
1 展示现实生活中网页的案例如网易首页的新闻栏目 以实际案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DIV内边距在网页中的应用 观看视频,思考那些网页使用的效果和网页新闻栏目相同
2 教师演示DIV内边距案例 教师以循序渐式的案例组织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DIV内边距使用方法 观看视频,跟着视频中的内容一起操作
3 DIV内边距知识总结 巩固知识 观看视频,思考
4 布置一个使用DIV内边距制作效果的网页练习 让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使之能灵活运用 自己动手操作制作网页
2.2 学习活动设计
表2 学习活动设计表
教学内容 CSS之padding内边距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与制作教学方法
界面呈现 媒体效果 音频旁白
2幅图片,分别渐进式进入画面 同学们经常在网页中见到新闻栏目板块如图所示
屏幕显示使用网页编辑器编辑DIV内边距案例 教师一遍编写代码,一遍解说代码的含义
屏幕显示网页运行效果,并有关键字提示 教师对运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规律(关键字提醒)
屏幕显示实际应用网页,并注释使用的DIV内边距参数,之后总结DIV内边距使用方法 教师讲解DIV内边距设置参数及运行效果
屏幕显示布置的作业 教师讲解作业的技术要求
2.3 过程性评价设计
微课程的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多数情况下是在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微课程的设计主要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课堂测试情况以及学习者作品完成情况而定。根据微课程视频的设计,针对其内容设计了过程性评价。
2.4 内嵌学习支持
具体学习支持材料,提供学习资源要素、要素媒介。如素材文件、PPT、视频、程序、网页、电子邮件等。
3 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制作微课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微课适合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合理使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师知识管理,既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也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制作的,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而掌握该知识点。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行巩固。
4 结束语
把微课程融入网页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得师生共同走进课程,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 以老年人学电脑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2).
作者简介:李可(1978-),男,吉林人,讲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800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研究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微课程”资源建设与研究---以静态网页设计课为例。
关键词:微课程设计;网页设计;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步入web2.0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背景下,在非正式学习、微型学习形式倍受关注和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网络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移动”需求,不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被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类型,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现在的微课,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微课程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教程,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拥有感,其开放性及后续补充与开发的潜力也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满足了在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现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1 网页设计微课程设计原则
1.1 适度分解原则
《网页设计》这门课主要讲述HTML标签、CSS样式及一个优秀的网页开发工具使用。根据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潜在学习者的需求、能力及学习方式,将课程内容适度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并渗透到这些项目中去。每一节课以知识点为单位,时间长度控制在五到十分钟之内。
1.2 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考虑课程的发布平台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易于使用。在设计微课程视频时减少学习者的外部认知负荷;在设计学习支持时,应提供网页素材、教学文档等丰富的资源对学习视频、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给予支持。总之,以学习者的认知、行为习惯及学习主动性和自发性为前提进行微课程设计。
1.3 社会性建构原则
网页设计微课程具有学习者多样性、课程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在设计课程时,要高效地帮助学习者解答问题,多方位地引导学习者展开交流,提供多种网络工具让学习者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习者在强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
1.4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设计原则
学习者接收到的信息量以及种类非常多(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因此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超载,从而阻碍学习者有效学习。在进行课程内容信息设计时,应遵循认知负荷理论,提高学习者相关认知负荷(如在关键内容展示时进行文字提醒等),降低学习者内在认知负荷(如将抽象内容图形化等)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
2 网页设计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以“DIV内边距”为案例,介绍微课程的设计,从教学视频的设计、学习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设计以及内嵌学习支持这四个方面介绍“网页设计”微课程的设计。
2.1 教学视频的设计
表1 教学视频的设计表
编号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习者行为
1 展示现实生活中网页的案例如网易首页的新闻栏目 以实际案例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DIV内边距在网页中的应用 观看视频,思考那些网页使用的效果和网页新闻栏目相同
2 教师演示DIV内边距案例 教师以循序渐式的案例组织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DIV内边距使用方法 观看视频,跟着视频中的内容一起操作
3 DIV内边距知识总结 巩固知识 观看视频,思考
4 布置一个使用DIV内边距制作效果的网页练习 让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使之能灵活运用 自己动手操作制作网页
2.2 学习活动设计
表2 学习活动设计表
教学内容 CSS之padding内边距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与制作教学方法
界面呈现 媒体效果 音频旁白
2幅图片,分别渐进式进入画面 同学们经常在网页中见到新闻栏目板块如图所示
屏幕显示使用网页编辑器编辑DIV内边距案例 教师一遍编写代码,一遍解说代码的含义
屏幕显示网页运行效果,并有关键字提示 教师对运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规律(关键字提醒)
屏幕显示实际应用网页,并注释使用的DIV内边距参数,之后总结DIV内边距使用方法 教师讲解DIV内边距设置参数及运行效果
屏幕显示布置的作业 教师讲解作业的技术要求
2.3 过程性评价设计
微课程的设计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多数情况下是在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微课程的设计主要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课堂测试情况以及学习者作品完成情况而定。根据微课程视频的设计,针对其内容设计了过程性评价。
2.4 内嵌学习支持
具体学习支持材料,提供学习资源要素、要素媒介。如素材文件、PPT、视频、程序、网页、电子邮件等。
3 学生和教师的影响
制作微课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微课适合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合理使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师知识管理,既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也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制作的,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而掌握该知识点。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行巩固。
4 结束语
把微课程融入网页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得师生共同走进课程,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 以老年人学电脑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2).
作者简介:李可(1978-),男,吉林人,讲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800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3年研究课题,信息化环境下“微课程”资源建设与研究---以静态网页设计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