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B超对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进行探测,为临床提供实用的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3~5月选择100例乳房及将其分为左、右乳房两组,每组50例,然后通过B超对两组乳房的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下象限及乳头旁的脂肪组织厚度进行探测,然后登记所探测的资料。对比两组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及不同年龄段皮下组织的厚度情况。结果:外上象限的皮下厚度04~15cm,内上象限03~17cm,内下象限04~17cm,外下象限02~17cm,乳头旁02~12cm,两组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年龄段方面,除了50~69岁组外(P<005),其他年龄段皮下组织厚度如20~29、30~39、40~49岁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行保留乳头或皮肤的乳腺癌术式时,保留相应的皮下组织可避免其血运障碍,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 乳房 乳腺癌 皮下组织厚度B超探测
保留乳头或皮肤的术式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体体现。要完成该术式首先必须了解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与腺体之间的解剖,这样既可避免皮瓣游离过薄性坏死,又按根治术原则完成了保留乳头或皮肤的术式。鉴于这方面的资料报道尚不多见,故我院在2008年3~5月通过B超对100位女性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进行探测,资料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0~69岁,平均3569±967岁。检查者均因乳房胀痛不适或扪及肿块等情况作B超检查,其中B超提示左乳房乳腺增生或合并囊肿28例,乳腺纤维瘤22例,右乳房乳腺增生或合并囊肿29例,乳腺纤维瘤21例。
研究方法:将100位女性分为左右乳房两组,每组各50例。检查B超为Povervison-6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MHz。检查者平卧位,按照设计方案对乳房皮下组织进行扫描。通常以乳头为中心,逆时针分别探测乳房的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下象限及乳头旁皮肤至乳腺腺体的组织厚度,探测范围包括全部腺体组织,其长度3~4cm。然后登记所探测的结果。
统计学采用X2或U值进行检验。
结 果
左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在外上象限为04~15cm,内上象限为03~17cm,内下象限04~17cm,外下象限04~17cm,乳头旁02~10cm;而右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在外上象限04~14cm,内上象限03~13cm,内下象限03~18 cm,外下象限02~16cm,乳头旁02~12cm。左右乳房不同方位的皮下组织平均厚度,见表1;不同年龄段的乳房皮下组织厚度比较情况,见表2。
**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的皮下组织相比,外上象限U=242,P<005;内上象限U=207,P<005;内下象限U=227,外下象限U=152,P>005;乳头旁U=134,P>005。
讨 论
通过本组B超的探测,可以了解到女性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情况。如左乳房的外上象限皮下脂肪的厚为04~15cm,内上象限03~17cm,内下象限04~17cm,外下象限02~17cm,乳头旁02~12cm。右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在外上象限04~14cm,内上象限03~13 cm,内下象限03~18 cm,外下象限02~16cm,乳头旁02~12cm。证明除了乳头借乳导管与其下的腺体相通外,整个乳腺均被一定厚度的脂肪组织所包裹,这就为分离一定厚度的皮下组织来确保皮瓣的血供提供了理论根据。在表1中可以看到,左右乳房的皮下组织厚度基本相同,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年龄段上,如在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之间的皮下脂肪组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50~69岁组与20~29岁组相比,除了外下象限及乳头旁皮下脂肪组织变化不大(P>005)外,余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及内下象限的皮下脂肪组织厚度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这可能由于年纪较大的妇女乳腺腺体萎缩及皮下脂肪组织相应增厚有关。从数据分析来看,乳房皮肤至腺体之间均有一层脂肪层,如果是肿瘤较小的早期乳腺癌,通常侵犯周围组织就较少,故在施行保留皮肤或乳头的术式时,保留一定的皮下脂肪组织则是安全可靠的。其一可避免皮肤血供不足造成皮瓣坏死的问题,其二又可完整切除全部腺体而完成根治术。这在其他的报道资料中也得到了证实[1,2]。
我院自2005年来,对“肿瘤直径<3cm、单个肿瘤;肿瘤距乳头2~3cm,乳头下组织术中冰冻切片证实无瘤生长”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了小切口保留乳头及皮肤的术式研究,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具体操作如下: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以肿瘤为中心作一梭形横切口,切口长度约10~12cm。由于乳腺的腺体分布上达锁骨下缘,内至胸骨旁,外为背阔肌边缘,下至腹直肌上缘1/3,并伸入腋窝。故必须按照传统根治术的切除范围来完整切除乳房下的全部腺体。乳腺腺体切除手术范围,当乳头及乳晕下组织完成游离时,随即取其下组织3~4点送冰冻病理检查,如果证实无瘤生长时,则完成保留乳头的术式。对于腋淋巴结清扫术,本组全部选用脂肪溶解液腋窝注射法行腋淋巴结清扫术,该法由于保留了腋窝的神经血管及高位淋巴管,故可避免术后患肢长期淋巴水肿等问题的发生。手术完毕后,用温生理盐水500ml冲洗术野,然后用5-FU 075+蒸馏水150ml泡浸腋窝创口15~30分钟,常规置引流管2条(自制输血管)。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皮下,皮肤切口用“000”Prolene线皮下埋线关闭,术后石蜡切片均无发现癌组织。本组共完成4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天。随访1~44个月,无1例发生局部肿瘤复发。由于患者保留了乳头,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另外,也为今后的乳房重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Dian D,Hemminger G,Janni W,et al.Management of skin-sparing mastectomy:results of a survey of German hospitals.Onkologie,2006,29(6):267-270.
2 Loewen MJ,Jennings JA,Sherman SR,et al.Mammographic distance as a predictor of nipple-areola complex involvement in breast cancer.Am J Surg,2008,195(3):391-394.
3 李瑞华,肖敬东,吕晔,等.小切口保留乳头或皮肤在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8(3):189-191.
4 李瑞华,吕晔,何慧君,等.梭形横切口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7,11(4):281-282.
5 李瑞华,何慧君,乳腺尾叶癌行保乳手术1例.中华乳腺病杂志,2008,2(2):220-223.
6 李瑞华,吕晔,何慧君,等.腋窝脂肪抽吸术在腋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解剖与临床,2008,13(1):55-56.
关键词 乳房 乳腺癌 皮下组织厚度B超探测
保留乳头或皮肤的术式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体体现。要完成该术式首先必须了解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与腺体之间的解剖,这样既可避免皮瓣游离过薄性坏死,又按根治术原则完成了保留乳头或皮肤的术式。鉴于这方面的资料报道尚不多见,故我院在2008年3~5月通过B超对100位女性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进行探测,资料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0~69岁,平均3569±967岁。检查者均因乳房胀痛不适或扪及肿块等情况作B超检查,其中B超提示左乳房乳腺增生或合并囊肿28例,乳腺纤维瘤22例,右乳房乳腺增生或合并囊肿29例,乳腺纤维瘤21例。
研究方法:将100位女性分为左右乳房两组,每组各50例。检查B超为Povervison-6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MHz。检查者平卧位,按照设计方案对乳房皮下组织进行扫描。通常以乳头为中心,逆时针分别探测乳房的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下象限及乳头旁皮肤至乳腺腺体的组织厚度,探测范围包括全部腺体组织,其长度3~4cm。然后登记所探测的结果。
统计学采用X2或U值进行检验。
结 果
左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在外上象限为04~15cm,内上象限为03~17cm,内下象限04~17cm,外下象限04~17cm,乳头旁02~10cm;而右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在外上象限04~14cm,内上象限03~13cm,内下象限03~18 cm,外下象限02~16cm,乳头旁02~12cm。左右乳房不同方位的皮下组织平均厚度,见表1;不同年龄段的乳房皮下组织厚度比较情况,见表2。
**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相比,四个象限及乳头旁的皮下组织均为P>005;##与*的皮下组织相比,外上象限U=242,P<005;内上象限U=207,P<005;内下象限U=227,外下象限U=152,P>005;乳头旁U=134,P>005。
讨 论
通过本组B超的探测,可以了解到女性乳房皮下脂肪组织的厚度情况。如左乳房的外上象限皮下脂肪的厚为04~15cm,内上象限03~17cm,内下象限04~17cm,外下象限02~17cm,乳头旁02~12cm。右乳房皮下组织的厚度在外上象限04~14cm,内上象限03~13 cm,内下象限03~18 cm,外下象限02~16cm,乳头旁02~12cm。证明除了乳头借乳导管与其下的腺体相通外,整个乳腺均被一定厚度的脂肪组织所包裹,这就为分离一定厚度的皮下组织来确保皮瓣的血供提供了理论根据。在表1中可以看到,左右乳房的皮下组织厚度基本相同,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年龄段上,如在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之间的皮下脂肪组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50~69岁组与20~29岁组相比,除了外下象限及乳头旁皮下脂肪组织变化不大(P>005)外,余外上象限、内上象限及内下象限的皮下脂肪组织厚度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这可能由于年纪较大的妇女乳腺腺体萎缩及皮下脂肪组织相应增厚有关。从数据分析来看,乳房皮肤至腺体之间均有一层脂肪层,如果是肿瘤较小的早期乳腺癌,通常侵犯周围组织就较少,故在施行保留皮肤或乳头的术式时,保留一定的皮下脂肪组织则是安全可靠的。其一可避免皮肤血供不足造成皮瓣坏死的问题,其二又可完整切除全部腺体而完成根治术。这在其他的报道资料中也得到了证实[1,2]。
我院自2005年来,对“肿瘤直径<3cm、单个肿瘤;肿瘤距乳头2~3cm,乳头下组织术中冰冻切片证实无瘤生长”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了小切口保留乳头及皮肤的术式研究,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具体操作如下: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以肿瘤为中心作一梭形横切口,切口长度约10~12cm。由于乳腺的腺体分布上达锁骨下缘,内至胸骨旁,外为背阔肌边缘,下至腹直肌上缘1/3,并伸入腋窝。故必须按照传统根治术的切除范围来完整切除乳房下的全部腺体。乳腺腺体切除手术范围,当乳头及乳晕下组织完成游离时,随即取其下组织3~4点送冰冻病理检查,如果证实无瘤生长时,则完成保留乳头的术式。对于腋淋巴结清扫术,本组全部选用脂肪溶解液腋窝注射法行腋淋巴结清扫术,该法由于保留了腋窝的神经血管及高位淋巴管,故可避免术后患肢长期淋巴水肿等问题的发生。手术完毕后,用温生理盐水500ml冲洗术野,然后用5-FU 075+蒸馏水150ml泡浸腋窝创口15~30分钟,常规置引流管2条(自制输血管)。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皮下,皮肤切口用“000”Prolene线皮下埋线关闭,术后石蜡切片均无发现癌组织。本组共完成4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天。随访1~44个月,无1例发生局部肿瘤复发。由于患者保留了乳头,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另外,也为今后的乳房重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Dian D,Hemminger G,Janni W,et al.Management of skin-sparing mastectomy:results of a survey of German hospitals.Onkologie,2006,29(6):267-270.
2 Loewen MJ,Jennings JA,Sherman SR,et al.Mammographic distance as a predictor of nipple-areola complex involvement in breast cancer.Am J Surg,2008,195(3):391-394.
3 李瑞华,肖敬东,吕晔,等.小切口保留乳头或皮肤在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8(3):189-191.
4 李瑞华,吕晔,何慧君,等.梭形横切口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7,11(4):281-282.
5 李瑞华,何慧君,乳腺尾叶癌行保乳手术1例.中华乳腺病杂志,2008,2(2):220-223.
6 李瑞华,吕晔,何慧君,等.腋窝脂肪抽吸术在腋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解剖与临床,2008,1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