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孙氏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口服扶他林片(眩晕者加服西比灵胶囊)并红外线照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测定疼痛的程度并进行评分,3个月随访后作最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积分比较及两组治疗前后积分之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疗效的优良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孙氏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枕下三角区综合征 手法治疗
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家庭电脑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出现头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的头痛、眩晕属颈源性,而且大多来自上颈椎。目前临床诊断尚无法统一,有“颈椎病”、“颈性头痛”、“颈源性眩晕”、“枕大神经痛”、“颈源性失眠”等称谓,中医属“头痛”、“眩晕”、“不寐”等范畴;治疗上亦各施其法,疗效不一。本人把来源于上颈椎椎管外因素作用的头痛或(和)眩晕患者,用吴树生的“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统一命名,采用孙树椿教授的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临床上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考吴树生、范炳华等学者的观点,结合临床,认为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头痛或(和)眩晕;②头部疼痛局限于一侧枕部、颞部、前额部和眼部,可有颈肩部反射痛;③眩晕呈阵发性,与颈椎活动有关,可伴耳鸣、眼胀、胸闷;④颈椎活动受限,旋转及屈伸活动时疼痛或(和)眩晕症状加重;⑤枕下三角区有明显压痛,局部可扪肌紧张及痛性结节;⑥颈椎x光片可显示上颈椎呈曲度改变或环枢关节关系不正常:⑦双上肢无感觉、运动、反射异常。
1.2排除标准①感染性、风湿性、外伤性、肿瘤性疾病等引起的头痛;②脑源性、心源性、眼源性、耳源性、颈椎先天性畸形、癔病等引起的眩晕:③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④对手法恐惧或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⑤有消化道溃疡或对扶他林片过敏者。
1.3一般资料本组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平均年龄41.6岁。病程平均7.8个月。对照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4岁,病程平均8.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其中28例患者伴有眩晕症状,6例患者伴有失眠;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孙树椿教授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隔天1次。2周为1个疗程。
孙氏手法包括:①预备手法:可用点、按、揉、捻、滚等理筋手法放松颈枕部肌群10-15分钟,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频率每分钟约50-100次,在压痛点或痛性结节做重点揉捻,时间应稍长一些,力量要轻柔。以患者不感觉到明显疼痛为好。②治疗手法:以向右侧旋转手法为例:患者取正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稍微侧身,用右手或右前臂置于患者颌下。左手托住枕部,轻提并且颈部旋转运动2—3次,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然后在中立位下上提牵引颈部,在保持牵引的同时将患者的头颈右旋至有固定感时,右前臂快速发力旋提颈部,此时即可听到一连串的弹响声,一般响声清脆者疗效为佳,之后以同样手法向左侧旋转1次,旋转手法完毕。③善后手法:最后应用提、拿、劈、散、归、合等手法再放松颈肩部肌群2-3分钟。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扶他林缓释片75mg,每天1次;红外线照射,每天1次;合并眩晕患者加服西比灵胶囊10mg,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
2.2观察指标与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测定的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患者的颈枕部疼痛在治疗前后及组间进行量化比较。其中0分:0cm无痛;2分:1-3cm,轻度疼痛,不影响生活工作;4分:4-6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cm,重度疼痛,影响生活及工作。
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头痛或眩晕等症状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工作,3个月内无复发;良:头痛或(和)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偶有复发,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工作;可:头痛或(和)眩晕等症状减轻,颈椎活动功能有改善,但经常反复,症状轻到中度;差: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2.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3、结果
3.1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疼痛积分比较同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组t=29.34,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t=16.96,P<0.01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间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前t=0.79,P>0.50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t=14.71,P<0.01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参考吴树生、范炳华等学者的观点吲,枕下三角区位于枕骨粗隆两侧,由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头下斜肌(统称椎枕肌)之间围成的三角区。该区的浅层为斜方肌上部,第二层为头、颈夹肌和肩胛提肌,第三层为头、颈半棘肌和头、颈最长肌,从该区通过的血管、神经有椎动脉、枕动脉、枕下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当该区的肌群发生劳损、痉挛、无菌性炎症时,势必直接或间接影响与之相邻的血管、神经等,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常见的发病诱因有环枢椎的劳损、急性扭伤、下颈椎曲度消失或反弓、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症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一侧或两侧的椎枕肌发生痉挛、紧张、无菌性炎症、水肿;局部区域性张力升高,压迫神经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枕下痛、偏头痛、耳后及乳突部疼痛、耳鸣等;当椎动脉受刺激痉挛时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必须指出的是枕下三角区综合征可影响颈肩部的肌肉而出现疼痛、痉挛、活动受限等颈肩部症状。而下颈椎曲度不良及小关节紊乱、颈肩部肌劳损痉挛反过来也会影响枕下三角区的肌肉,导致该区综合征的出现,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基于上述的认识,要有效地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则应解除该区域肌肉软组织的痉挛,纠正颈椎骨关节解剖关系的紊乱,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神经及血管的卡压和刺激,打破恶性循环。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的孙树椿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研创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颈椎病治疗手法,其特点是轻巧柔和、筋骨并重,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小关节错位、松解粘连、解除滑膜嵌顿、滑利关节等作用;另外,生化研究证实手法还能减少局部PGE、PCE的生成,降低对缓激肽的敏感性,刺激脑干或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缓解疼痛:同时该手法还能减少血中NA(去甲肾上腺素)和ET(血清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降低对脑缺血的影响而达到治疗眩晕和失眠的目的。本组研究采用孙树椿教授的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之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疗效的优良率也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孙氏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相对于药物加物理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孙老经过几十年来总结研创的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安全性高,容易掌握,疗效显著。可一次同时完成对上颈椎软硬组织的治疗,并可对整个颈椎生理曲度系列起到良好的调整作用,集治疗、康复和预防于一身,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枕下三角区综合征 手法治疗
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家庭电脑的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出现头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其中有一部分患者的头痛、眩晕属颈源性,而且大多来自上颈椎。目前临床诊断尚无法统一,有“颈椎病”、“颈性头痛”、“颈源性眩晕”、“枕大神经痛”、“颈源性失眠”等称谓,中医属“头痛”、“眩晕”、“不寐”等范畴;治疗上亦各施其法,疗效不一。本人把来源于上颈椎椎管外因素作用的头痛或(和)眩晕患者,用吴树生的“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统一命名,采用孙树椿教授的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临床上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考吴树生、范炳华等学者的观点,结合临床,认为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头痛或(和)眩晕;②头部疼痛局限于一侧枕部、颞部、前额部和眼部,可有颈肩部反射痛;③眩晕呈阵发性,与颈椎活动有关,可伴耳鸣、眼胀、胸闷;④颈椎活动受限,旋转及屈伸活动时疼痛或(和)眩晕症状加重;⑤枕下三角区有明显压痛,局部可扪肌紧张及痛性结节;⑥颈椎x光片可显示上颈椎呈曲度改变或环枢关节关系不正常:⑦双上肢无感觉、运动、反射异常。
1.2排除标准①感染性、风湿性、外伤性、肿瘤性疾病等引起的头痛;②脑源性、心源性、眼源性、耳源性、颈椎先天性畸形、癔病等引起的眩晕:③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④对手法恐惧或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者;⑤有消化道溃疡或对扶他林片过敏者。
1.3一般资料本组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男12例,女15例;平均年龄41.6岁。病程平均7.8个月。对照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4岁,病程平均8.2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其中28例患者伴有眩晕症状,6例患者伴有失眠;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孙树椿教授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隔天1次。2周为1个疗程。
孙氏手法包括:①预备手法:可用点、按、揉、捻、滚等理筋手法放松颈枕部肌群10-15分钟,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频率每分钟约50-100次,在压痛点或痛性结节做重点揉捻,时间应稍长一些,力量要轻柔。以患者不感觉到明显疼痛为好。②治疗手法:以向右侧旋转手法为例:患者取正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身后、稍微侧身,用右手或右前臂置于患者颌下。左手托住枕部,轻提并且颈部旋转运动2—3次,使患者颈部肌肉放松。然后在中立位下上提牵引颈部,在保持牵引的同时将患者的头颈右旋至有固定感时,右前臂快速发力旋提颈部,此时即可听到一连串的弹响声,一般响声清脆者疗效为佳,之后以同样手法向左侧旋转1次,旋转手法完毕。③善后手法:最后应用提、拿、劈、散、归、合等手法再放松颈肩部肌群2-3分钟。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扶他林缓释片75mg,每天1次;红外线照射,每天1次;合并眩晕患者加服西比灵胶囊10mg,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
2.2观察指标与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临床疼痛测定的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对患者的颈枕部疼痛在治疗前后及组间进行量化比较。其中0分:0cm无痛;2分:1-3cm,轻度疼痛,不影响生活工作;4分:4-6cm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6分:7-10cm,重度疼痛,影响生活及工作。
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头痛或眩晕等症状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工作,3个月内无复发;良:头痛或(和)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偶有复发,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工作;可:头痛或(和)眩晕等症状减轻,颈椎活动功能有改善,但经常反复,症状轻到中度;差: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2.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3、结果
3.1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疼痛积分比较同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组t=29.34,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t=16.96,P<0.01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间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治疗前t=0.79,P>0.50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t=14.71,P<0.01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参考吴树生、范炳华等学者的观点吲,枕下三角区位于枕骨粗隆两侧,由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头下斜肌(统称椎枕肌)之间围成的三角区。该区的浅层为斜方肌上部,第二层为头、颈夹肌和肩胛提肌,第三层为头、颈半棘肌和头、颈最长肌,从该区通过的血管、神经有椎动脉、枕动脉、枕下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当该区的肌群发生劳损、痉挛、无菌性炎症时,势必直接或间接影响与之相邻的血管、神经等,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常见的发病诱因有环枢椎的劳损、急性扭伤、下颈椎曲度消失或反弓、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症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一侧或两侧的椎枕肌发生痉挛、紧张、无菌性炎症、水肿;局部区域性张力升高,压迫神经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枕下痛、偏头痛、耳后及乳突部疼痛、耳鸣等;当椎动脉受刺激痉挛时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头晕、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必须指出的是枕下三角区综合征可影响颈肩部的肌肉而出现疼痛、痉挛、活动受限等颈肩部症状。而下颈椎曲度不良及小关节紊乱、颈肩部肌劳损痉挛反过来也会影响枕下三角区的肌肉,导致该区综合征的出现,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基于上述的认识,要有效地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则应解除该区域肌肉软组织的痉挛,纠正颈椎骨关节解剖关系的紊乱,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神经及血管的卡压和刺激,打破恶性循环。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的孙树椿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研创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颈椎病治疗手法,其特点是轻巧柔和、筋骨并重,具有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小关节错位、松解粘连、解除滑膜嵌顿、滑利关节等作用;另外,生化研究证实手法还能减少局部PGE、PCE的生成,降低对缓激肽的敏感性,刺激脑干或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缓解疼痛:同时该手法还能减少血中NA(去甲肾上腺素)和ET(血清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降低对脑缺血的影响而达到治疗眩晕和失眠的目的。本组研究采用孙树椿教授的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之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疗效的优良率也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孙氏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相对于药物加物理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孙老经过几十年来总结研创的颈椎不定点旋转手法,安全性高,容易掌握,疗效显著。可一次同时完成对上颈椎软硬组织的治疗,并可对整个颈椎生理曲度系列起到良好的调整作用,集治疗、康复和预防于一身,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