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在抗凝血药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精心的细致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16例,男9例,女3例,年龄26~77岁。发生于左下肢12例,右下肢4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发病诱因:发病前有近期手术史10例,发病在术后3~20天。在原发病基础上并发DVT:恶性肿瘤2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1例,1例发生于瘫痪肢体;临床表现主要有患肢疼痛及肿胀,患肢髌骨上缘10cm处较健侧增粗5.98±4.24cm,髌骨下缘10cm处较健侧增粗6.00±3.48cm,增粗最明显者达20cm。其他表现有患肢广泛性肿胀,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淤血性皮炎、淤血性溃疡等。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静脉造影:静脉充盈缺损,全下肢(或节段)深静脉阻塞或狭窄;静脉再通,呈扩张状,管壁毛糙,管腔不规则狭窄,瓣膜阴影消失,侧支循环形成,呈扩张扭曲状。所有患者均给予患下肢抬高、制动,使用肝素及华法令抗凝、尿激酶溶栓及腹部皮下注射小剂量肝素等治疗,好转后出院。
临床观察:⑴积极预防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小剂量肝素治疗慢性DVT患者及应用溶栓剂治疗急性DVT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溶栓及抗凝治疗特别是剂量较大时易致出血并发症。在治疗前后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或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咯血等病史,此类患者不宜抗凝溶栓治疗。②用药后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牙龈、皮肤黏膜的自发或穿刺后出血,观察大小便颜色并及时送检常規及潜血检查,有无不明原因关节肿痛或痰中带血;因静脉注射溶栓剂可致脑出血发生,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③抗凝溶栓治疗时剂量及疗程的调整主要依赖出凝血机能检查,故要密切检测出凝血机能检测,一般保持KPTT、PT在正常的2倍左右,若超出2倍时应考虑停药,因抗凝剂的浓度直接影响检查结果,故应严格按1:9抗凝;穿刺时力争一针到位,避免过多损伤组织及血管壁而影响结果。④应用链激酶时要先做过敏实验,过敏者禁用;应用肝素时应准备好鱼精蛋白制剂,一旦过量可迅速用药以中和肝素;对于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出血倾向应事先向家属及患者交代清除,以免发生后引起患者恐惧或误解。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脉率、体温、呼吸频率和血压、出血倾向等。一旦出现出血症应立即停药,按出血情况和血液丧失情况补充新鲜全血。注意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不宜与大剂量的尿激酶同时使用,以免造成出血危险性增加。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不能用于肌肉注射,只能皮下注射。患者取卧位,注射部位为前外侧或后外侧腹壁的皮下细胞组织内,左右交替,注射针应垂直插入用拇指和示指捏起的皮肤皱褶内,注意不要水平插入。⑵预防肺栓塞:下肢DVT时,栓子可脱落随同静脉回流入心而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因此对DVT患者除积极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外,急性期应卧床1~2周,防止一切使静脉压增高的因素而避免栓子脱落: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防止突然站立及过度通气;久卧下床时,要逐步增加活动量,以防发生意外。⑶加强医患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安慰患者,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感受,告知每项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配合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参与,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焦虑恐惧和悲观情绪,勿让其感到孤独,多沟通交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⑷加强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有无下肢肿胀和胀痛,有无广泛的浅静脉扩张,小腿营养是否改变。尤其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与对侧肢体相比有无改变,肢体远端搏动有无减弱,有无压痛的条索状物。因病程如继续发展,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供障碍,出现足部动脉搏动消失,进而小腿和足部出现水疱,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呈青紫色,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静脉性坏疽,后果将不堪设想,故要严密监测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患肢末梢血液循环。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劳动人民健康。下肢深静脉,从足部跖静脉丛向上到髂股静脉系统之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血栓形成。从临床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青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瘀证疾病,无论是早期静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或是后期静脉再通静脉血流倒流,都可以出现下肢静脉瘀血综合征——下肢胀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而症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临床特点。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因此,早诊断,积极预防DVT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诊断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应对术后、肿瘤、长期卧床、肢体瘫痪、老龄伴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重点加强观察DVT的早期表现,提高肿胀、疼痛轻微而症状不典型时的正确诊断率。
强化预防:对长期卧床或瘫痪患者,应适当抬高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可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1],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可采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或小剂量肝素等进行预防;对术后患者要鼓励其在床上多作肢体运动,尽早下床活动;对长期补液者,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缩短扎止血带时间,多选上肢抽血穿刺,防止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通道。
参考文献
1 李永光,刘珍.使用分级弹力袜预防深静脉栓塞.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2,15(9):553-554.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16例,男9例,女3例,年龄26~77岁。发生于左下肢12例,右下肢4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发病诱因:发病前有近期手术史10例,发病在术后3~20天。在原发病基础上并发DVT:恶性肿瘤2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1例,1例发生于瘫痪肢体;临床表现主要有患肢疼痛及肿胀,患肢髌骨上缘10cm处较健侧增粗5.98±4.24cm,髌骨下缘10cm处较健侧增粗6.00±3.48cm,增粗最明显者达20cm。其他表现有患肢广泛性肿胀,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淤血性皮炎、淤血性溃疡等。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静脉造影:静脉充盈缺损,全下肢(或节段)深静脉阻塞或狭窄;静脉再通,呈扩张状,管壁毛糙,管腔不规则狭窄,瓣膜阴影消失,侧支循环形成,呈扩张扭曲状。所有患者均给予患下肢抬高、制动,使用肝素及华法令抗凝、尿激酶溶栓及腹部皮下注射小剂量肝素等治疗,好转后出院。
临床观察:⑴积极预防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小剂量肝素治疗慢性DVT患者及应用溶栓剂治疗急性DVT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溶栓及抗凝治疗特别是剂量较大时易致出血并发症。在治疗前后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或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咯血等病史,此类患者不宜抗凝溶栓治疗。②用药后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牙龈、皮肤黏膜的自发或穿刺后出血,观察大小便颜色并及时送检常規及潜血检查,有无不明原因关节肿痛或痰中带血;因静脉注射溶栓剂可致脑出血发生,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③抗凝溶栓治疗时剂量及疗程的调整主要依赖出凝血机能检查,故要密切检测出凝血机能检测,一般保持KPTT、PT在正常的2倍左右,若超出2倍时应考虑停药,因抗凝剂的浓度直接影响检查结果,故应严格按1:9抗凝;穿刺时力争一针到位,避免过多损伤组织及血管壁而影响结果。④应用链激酶时要先做过敏实验,过敏者禁用;应用肝素时应准备好鱼精蛋白制剂,一旦过量可迅速用药以中和肝素;对于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出血倾向应事先向家属及患者交代清除,以免发生后引起患者恐惧或误解。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脉率、体温、呼吸频率和血压、出血倾向等。一旦出现出血症应立即停药,按出血情况和血液丧失情况补充新鲜全血。注意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不宜与大剂量的尿激酶同时使用,以免造成出血危险性增加。在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时,不能用于肌肉注射,只能皮下注射。患者取卧位,注射部位为前外侧或后外侧腹壁的皮下细胞组织内,左右交替,注射针应垂直插入用拇指和示指捏起的皮肤皱褶内,注意不要水平插入。⑵预防肺栓塞:下肢DVT时,栓子可脱落随同静脉回流入心而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因此对DVT患者除积极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外,急性期应卧床1~2周,防止一切使静脉压增高的因素而避免栓子脱落: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防止突然站立及过度通气;久卧下床时,要逐步增加活动量,以防发生意外。⑶加强医患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安慰患者,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感受,告知每项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配合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参与,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帮助患者消除或减轻焦虑恐惧和悲观情绪,勿让其感到孤独,多沟通交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⑷加强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有无下肢肿胀和胀痛,有无广泛的浅静脉扩张,小腿营养是否改变。尤其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与对侧肢体相比有无改变,肢体远端搏动有无减弱,有无压痛的条索状物。因病程如继续发展,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供障碍,出现足部动脉搏动消失,进而小腿和足部出现水疱,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呈青紫色,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静脉性坏疽,后果将不堪设想,故要严密监测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患肢末梢血液循环。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劳动人民健康。下肢深静脉,从足部跖静脉丛向上到髂股静脉系统之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血栓形成。从临床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青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瘀证疾病,无论是早期静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或是后期静脉再通静脉血流倒流,都可以出现下肢静脉瘀血综合征——下肢胀痛、肿胀、浅静脉曲张等。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而症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临床特点。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因此,早诊断,积极预防DVT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诊断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应对术后、肿瘤、长期卧床、肢体瘫痪、老龄伴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重点加强观察DVT的早期表现,提高肿胀、疼痛轻微而症状不典型时的正确诊断率。
强化预防:对长期卧床或瘫痪患者,应适当抬高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可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1],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可采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或小剂量肝素等进行预防;对术后患者要鼓励其在床上多作肢体运动,尽早下床活动;对长期补液者,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缩短扎止血带时间,多选上肢抽血穿刺,防止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通道。
参考文献
1 李永光,刘珍.使用分级弹力袜预防深静脉栓塞.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2,15(9):55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