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庆丰都名山被称为幽都地府,山上依传说中的地狱样式修建各式殿庙,山顶建“天子殿”,供奉阴天子。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史料考察了“天子殿”的历史,发现其供奉的不是佛道教神祗系统里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太一救苦天尊而是更具有群众基础、百姓口耳相传中掌管阴间的阎罗王,并且参照封建王朝的统治体系被称为“阴天子”。
关键词:阴天子;天子殿;历史
丰都名山被称为幽都地府,山上依传说中的地狱样式修建各式殿宇,“天子殿”位于山顶,供奉阴天子,阴天子像高6米余,庄重威严,阴天子座下左右塑值功曹立像,其下罗列四大判官,左右两侧为十大阴帅立像。殿内一片幽暗,颇有阴曹地府之气。阴天子究竟是何许神祗,其殿可以在名山众多阴间神祗殿宇中独领风骚、独霸幽都地府之顶。下文将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进行简要梳理。
从宗教上看,据李元国先生的考证,丰都名山早期是道教洞天福地,也确是道教经典中的幽都所指——酆都的所在地,而道教阴间的掌权者即为酆都大帝,这位神祗为道教第二代天师——张衡。后来随着佛教因素逐渐渗入,特别是宋以后,新的神祗体系建立起来,佛教地藏和十殿阎王被纳入酆都地狱的鬼神谱系。最终形成了太一救苦天尊——酆都大帝——地藏——十殿阎王的地狱统治系统。经由李远国先生对宗教典籍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名山作幽都,阴间有统治者是可以找到宗教依据的。那么名山“天子殿”里供奉的阴天子是不是宗教体系里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呢?
1991年出版的《丰都县志》关于天子殿的介绍如下:天子殿,位于名山顶,占地2431平方米,建筑面积1925.9平方米。该殿唐名“仙都观”,宋改“景德观”或“白鹤观”,清初重建时更名“阎君殿”,后称“曜灵殿”,俗名“天子殿”。以天子殿的更名为线索,可以梳理该殿的历史如下:
唐太和元年(827年)段文昌《修仙都观记》言“平都山最高顶即漢時王陰二眞人蟬蛻之所也,峭壁千仞,下臨湍波,老樹萬株,上插峰嶺,靈光彩羽皆非圖志中所載者,昏旦萬狀,信非人境……太和庚戌歲,自淮南移鎮荊門,有客由峽中來者皆言當時題記文字猶在,觀宇歲久,臺殿荒毀,不出數年必盡摧沒於巖壑矣,乃捐一月秩俸俾令修葺……”通观整篇文章,作者除了确认仙都观与王阴二人在平都山修炼有关,并未提及幽都地狱、阴间王者之说。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蒋夔《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说:“平都山在今四川重慶府忠州酆都縣之東北,山有觀,額曰景德。相傳漢王方平陰長生煉道登丹之所……舊有寥陽大殿及通明殿、酆都宫、救苦宫,至峰顶有淩雲台,余公玠生祠在焉,考停朱夫子為之記,臺後乃閻王殿,極其东侧则由土穴,深可數丈,名曰五雲洞……由寥陽殿西出則地藏殿,西廡又為四聖殿,殿之前為龍虎君殿,旁附趙帥祠,又其前為靈星門……惜乎,洞宇悉燬於火久矣……大明永樂元年癸未,繇欽差道士李進道啟奏蜀獻王,令旨住持是山領焚修事,悟囦初授業,郡城之三靈宮,精通元學,行檢端,方聞乎郡邑至是奉教以供,乃職蒞事之,始以重剏三清殿為先務,於是廣募檀施,命鳩工入山,掄材濱水陶甓,經書營繕,幾經數寒暑乃克落成……”由文得知,明前,名山顶有仙都观、酆都宫、阎王殿、地藏殿,道教佛教的地狱管理者在此都有宫殿,参照他们的地狱神祗系统,笔者推测酆都宫供奉的应该是酆都大帝,地藏殿为地藏王,阎王殿可能为十殿阎王。但可惜这些殿宇皆毁于火,至永乐年,重修名山殿宇时,首先修建或者说重点修建的为三清殿,至于其他殿宇的重建情况,文中未予记述。
清康熙壬寅年(1622年),林明儁《重修平都山記》载:“歷漢唐宋元明以迄,於今不知幾興廢存毀,甲申一變,咸陽烈炬,山中一無有存者,獨五雲樓巋然屹於靈光。康熙元年,湯候葉來令茲土值,酆都破裂垂絕,后,孑遺散失……有舉輒信命山中主持僧性學往焉,文武羣相感發,酆人亦樂風行之,自上不敢私蓋藏,越二年而完閻君殿,以懾弗馴也,越三年而完玉皇觀,存帝鑒於伊邇也……”观文可知,明代所修殿宇除五云楼外再次全部毁于一旦,至清康熙朝重建时,首先建成阎君殿,而后玉皇观。这是阎罗在平都山第一次被提升到首要位置,甚至先于玉皇而得到供奉。
清康熙辛巳年(1701年),王廷獻《秋山拾遺記》载:“辛巳重九前三日,訟庭無事,公餘退食,念舊志荒略,未足傳信,乃攜二童子乘款段,重為平山之遊。……蔣夔平都山記,左祠泰山,右府北陰,今尤仍舊跡也。……石臺上龍虎君殿,北上又有廖陽殿碑。寥陽殿者,故明蜀獻王香火,前為三石橋,以肅觀瞻。殿有樓可登,一覽城郭無遺,縣署門廡室庭中雙桂,歷歷可指。曆階而上為玉皇殿,,遠人歲致巨蠟可燃一年,銀缸猶燦燦也。路右為王母殿,前有楊宣慰重修景德觀碑。登山過觀音殿,則淩虛閣巋然出焉,閣前有碑,隸書東坡留題二絕,明巡按盧雍筆也。……閣後即淩雲台,為平山絕頂,相傳王、陰對弈處,亭址、石枰猶存。……後臺即曜靈殿,殿東向,榜其額曰“幽都”,本見《水經注》,鄉愚援此為陰司實證也。王端冕搢圭,按前巨蠟如玉皇殿,孽鏡圍逾丈,日久蒙昧,而奸邪過此猶凜凜不敢正視。”清康熙重修殿宇80年后,閻君殿未见,新有曜灵殿,同时标注“幽都”,于是县志推论认为清初时阎君殿已更名为曜灵殿。
光绪十九年(1893年)《酆都县志》卷三,祠庙志载:“酆都观,在平都山頂,唐曰仙都,宋改景德,亦稱曰白鶴觀,省志作城內誤。……平都山頂廟六:寥陽殿、玉皇殿、王母殿、觀音閣、曜靈殿、龍虎君殿。山麓廟五:東嶽殿、北嶽殿、石佛殿、接引殿、元天宮(今廢,碑存)。”至晚清,山上殿宇情况变化不大。但酆都观,笔者认为应该是明前的酆都宫,供奉的是酆都大帝,它与纪念王阴二人得道成仙而修之仙都观、景德观应该不是同一个,因为在蒋夔《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中,已经记载“山有觀,額曰景德。相傳漢王方平陰長生煉道登丹之所……舊有寥陽大殿及通明殿、酆都宫”这说明景德观与酆都宫曾经并存于丰都山。
民国16年《重修酆都县志》卷三佛寺道观记有:“九蟒殿、寥阳殿、玉皇殿、王母殿、观音阁、龙虎君殿、仙都观(下注:在平都山顶,俗称天子殿)……”其实看唐、明史料可知,仙都观、景德观与供奉阎罗的殿之间并不是承继关系,至少在明前,景德观与阎王殿是并存的。
民国24年,根据卫惠林先生的调查,彼时已经建有天子殿,其内供奉有阎罗、天子娘娘、四判官、十帅、十八地狱和金童玉女。至此,阎罗王彻底从十殿阎王中被提升出来,正式坐定平都山天子殿,成为想象中统治地狱的阎罗天子。在这里酆都大帝不见了,地藏、十殿阎王则被供奉到高半山的血河殿中。
至此,可以看到,从清康熙重建名山的神祗殿宇时阎罗王首次得到优先供奉,到民国时稳坐山顶天子殿,阎罗王在名山神祗系统的位置多次被重新排列,然而这种重新排列并不是按照宗教的神祗系统而更多是一种民间或者说是人为的推动。人们通过不断重建名山上的各种庙宇,也不断重新选择他们想要供奉的神祗,并将各种神祗依照他们的需要重新排列,安置在从上到下从主到次的各级庙宇中。正如清康熙重修平都山时,出于“以懾弗馴”的考虑而选择先建阎君殿,这种威慑不驯服者的考量明显是将时事的世俗需要置于宗教神祗体系之上。因此,“天子殿”供奉的不是佛道教神祗系统里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太一救苦天尊而是更具有群众基础、百姓口耳相传中掌管阴间的阎罗王,并且参照封建王朝的统治体系被称为“阴天子”。
关键词:阴天子;天子殿;历史
丰都名山被称为幽都地府,山上依传说中的地狱样式修建各式殿宇,“天子殿”位于山顶,供奉阴天子,阴天子像高6米余,庄重威严,阴天子座下左右塑值功曹立像,其下罗列四大判官,左右两侧为十大阴帅立像。殿内一片幽暗,颇有阴曹地府之气。阴天子究竟是何许神祗,其殿可以在名山众多阴间神祗殿宇中独领风骚、独霸幽都地府之顶。下文将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进行简要梳理。
从宗教上看,据李元国先生的考证,丰都名山早期是道教洞天福地,也确是道教经典中的幽都所指——酆都的所在地,而道教阴间的掌权者即为酆都大帝,这位神祗为道教第二代天师——张衡。后来随着佛教因素逐渐渗入,特别是宋以后,新的神祗体系建立起来,佛教地藏和十殿阎王被纳入酆都地狱的鬼神谱系。最终形成了太一救苦天尊——酆都大帝——地藏——十殿阎王的地狱统治系统。经由李远国先生对宗教典籍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名山作幽都,阴间有统治者是可以找到宗教依据的。那么名山“天子殿”里供奉的阴天子是不是宗教体系里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呢?
1991年出版的《丰都县志》关于天子殿的介绍如下:天子殿,位于名山顶,占地2431平方米,建筑面积1925.9平方米。该殿唐名“仙都观”,宋改“景德观”或“白鹤观”,清初重建时更名“阎君殿”,后称“曜灵殿”,俗名“天子殿”。以天子殿的更名为线索,可以梳理该殿的历史如下:
唐太和元年(827年)段文昌《修仙都观记》言“平都山最高顶即漢時王陰二眞人蟬蛻之所也,峭壁千仞,下臨湍波,老樹萬株,上插峰嶺,靈光彩羽皆非圖志中所載者,昏旦萬狀,信非人境……太和庚戌歲,自淮南移鎮荊門,有客由峽中來者皆言當時題記文字猶在,觀宇歲久,臺殿荒毀,不出數年必盡摧沒於巖壑矣,乃捐一月秩俸俾令修葺……”通观整篇文章,作者除了确认仙都观与王阴二人在平都山修炼有关,并未提及幽都地狱、阴间王者之说。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蒋夔《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说:“平都山在今四川重慶府忠州酆都縣之東北,山有觀,額曰景德。相傳漢王方平陰長生煉道登丹之所……舊有寥陽大殿及通明殿、酆都宫、救苦宫,至峰顶有淩雲台,余公玠生祠在焉,考停朱夫子為之記,臺後乃閻王殿,極其东侧则由土穴,深可數丈,名曰五雲洞……由寥陽殿西出則地藏殿,西廡又為四聖殿,殿之前為龍虎君殿,旁附趙帥祠,又其前為靈星門……惜乎,洞宇悉燬於火久矣……大明永樂元年癸未,繇欽差道士李進道啟奏蜀獻王,令旨住持是山領焚修事,悟囦初授業,郡城之三靈宮,精通元學,行檢端,方聞乎郡邑至是奉教以供,乃職蒞事之,始以重剏三清殿為先務,於是廣募檀施,命鳩工入山,掄材濱水陶甓,經書營繕,幾經數寒暑乃克落成……”由文得知,明前,名山顶有仙都观、酆都宫、阎王殿、地藏殿,道教佛教的地狱管理者在此都有宫殿,参照他们的地狱神祗系统,笔者推测酆都宫供奉的应该是酆都大帝,地藏殿为地藏王,阎王殿可能为十殿阎王。但可惜这些殿宇皆毁于火,至永乐年,重修名山殿宇时,首先修建或者说重点修建的为三清殿,至于其他殿宇的重建情况,文中未予记述。
清康熙壬寅年(1622年),林明儁《重修平都山記》载:“歷漢唐宋元明以迄,於今不知幾興廢存毀,甲申一變,咸陽烈炬,山中一無有存者,獨五雲樓巋然屹於靈光。康熙元年,湯候葉來令茲土值,酆都破裂垂絕,后,孑遺散失……有舉輒信命山中主持僧性學往焉,文武羣相感發,酆人亦樂風行之,自上不敢私蓋藏,越二年而完閻君殿,以懾弗馴也,越三年而完玉皇觀,存帝鑒於伊邇也……”观文可知,明代所修殿宇除五云楼外再次全部毁于一旦,至清康熙朝重建时,首先建成阎君殿,而后玉皇观。这是阎罗在平都山第一次被提升到首要位置,甚至先于玉皇而得到供奉。
清康熙辛巳年(1701年),王廷獻《秋山拾遺記》载:“辛巳重九前三日,訟庭無事,公餘退食,念舊志荒略,未足傳信,乃攜二童子乘款段,重為平山之遊。……蔣夔平都山記,左祠泰山,右府北陰,今尤仍舊跡也。……石臺上龍虎君殿,北上又有廖陽殿碑。寥陽殿者,故明蜀獻王香火,前為三石橋,以肅觀瞻。殿有樓可登,一覽城郭無遺,縣署門廡室庭中雙桂,歷歷可指。曆階而上為玉皇殿,,遠人歲致巨蠟可燃一年,銀缸猶燦燦也。路右為王母殿,前有楊宣慰重修景德觀碑。登山過觀音殿,則淩虛閣巋然出焉,閣前有碑,隸書東坡留題二絕,明巡按盧雍筆也。……閣後即淩雲台,為平山絕頂,相傳王、陰對弈處,亭址、石枰猶存。……後臺即曜靈殿,殿東向,榜其額曰“幽都”,本見《水經注》,鄉愚援此為陰司實證也。王端冕搢圭,按前巨蠟如玉皇殿,孽鏡圍逾丈,日久蒙昧,而奸邪過此猶凜凜不敢正視。”清康熙重修殿宇80年后,閻君殿未见,新有曜灵殿,同时标注“幽都”,于是县志推论认为清初时阎君殿已更名为曜灵殿。
光绪十九年(1893年)《酆都县志》卷三,祠庙志载:“酆都观,在平都山頂,唐曰仙都,宋改景德,亦稱曰白鶴觀,省志作城內誤。……平都山頂廟六:寥陽殿、玉皇殿、王母殿、觀音閣、曜靈殿、龍虎君殿。山麓廟五:東嶽殿、北嶽殿、石佛殿、接引殿、元天宮(今廢,碑存)。”至晚清,山上殿宇情况变化不大。但酆都观,笔者认为应该是明前的酆都宫,供奉的是酆都大帝,它与纪念王阴二人得道成仙而修之仙都观、景德观应该不是同一个,因为在蒋夔《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中,已经记载“山有觀,額曰景德。相傳漢王方平陰長生煉道登丹之所……舊有寥陽大殿及通明殿、酆都宫”这说明景德观与酆都宫曾经并存于丰都山。
民国16年《重修酆都县志》卷三佛寺道观记有:“九蟒殿、寥阳殿、玉皇殿、王母殿、观音阁、龙虎君殿、仙都观(下注:在平都山顶,俗称天子殿)……”其实看唐、明史料可知,仙都观、景德观与供奉阎罗的殿之间并不是承继关系,至少在明前,景德观与阎王殿是并存的。
民国24年,根据卫惠林先生的调查,彼时已经建有天子殿,其内供奉有阎罗、天子娘娘、四判官、十帅、十八地狱和金童玉女。至此,阎罗王彻底从十殿阎王中被提升出来,正式坐定平都山天子殿,成为想象中统治地狱的阎罗天子。在这里酆都大帝不见了,地藏、十殿阎王则被供奉到高半山的血河殿中。
至此,可以看到,从清康熙重建名山的神祗殿宇时阎罗王首次得到优先供奉,到民国时稳坐山顶天子殿,阎罗王在名山神祗系统的位置多次被重新排列,然而这种重新排列并不是按照宗教的神祗系统而更多是一种民间或者说是人为的推动。人们通过不断重建名山上的各种庙宇,也不断重新选择他们想要供奉的神祗,并将各种神祗依照他们的需要重新排列,安置在从上到下从主到次的各级庙宇中。正如清康熙重修平都山时,出于“以懾弗馴”的考虑而选择先建阎君殿,这种威慑不驯服者的考量明显是将时事的世俗需要置于宗教神祗体系之上。因此,“天子殿”供奉的不是佛道教神祗系统里地狱的最高统治者太一救苦天尊而是更具有群众基础、百姓口耳相传中掌管阴间的阎罗王,并且参照封建王朝的统治体系被称为“阴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