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4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低氧3、7、14、21 d组(H3、H7、H14、H21组),每组8只,低氧组复制HPH大鼠模型.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肥大指数(RVHI)、血管形态学指标;Western blot或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c-JUN氨基端蛋白激酶(p-JNK)、磷酸化P38(p-P38);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HIF-1α的表达.结果 (1)H7组大鼠mPAP、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值及管壁面积与血管面积比值分别为(23.5±1.8)mm Hg、(45.5±3.1)%和(54.7±3.2)%,与C组[(16.2±2.0)mm Hg、(36.8±2.5)%和(63.2±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14组稳定于高水平;H14组RVHI为(26.5±2.9)%,与C组[(22.9±2.2)%]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6的表达和分布,初步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意义。方法收集EMS患者的子宫内膜(15例)、异位病灶组织(1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17例经“三区域”淋巴结清除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62.6
目的 评价经导管栓塞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部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了腹部动脉造影及经导管栓塞治疗,观察假性动脉瘤出现
目的:探讨犬胆管损伤后增殖平滑肌细胞受辐射后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在犬胆管内分别植入103 Pd放射性支架和普通胆管支架,取出胆管标本采用ABC法进行增殖细胞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抗独特型抗体3F6和其单链抗体(3F6ScFv)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以证明其作为抗SCLC疫苗的可行性。方法3F6和3F6ScFv(Ab2)免疫BALB/c小鼠获得
目的:探讨改良Wigand修正性鼻内镜术在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中的疗效。方法:对113例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患者行“由前→后→前”的改良Wigand修正性鼻内镜
目的检测胃癌细胞线粒体基因组(mtDNA)12S rRNA的变异,探讨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22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胃癌远端正常组织的细胞线粒体12S
目的观察肼苯哒嗪对雌激素受体(ER)α阴性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35ERα基因诱导表达作用;肼苯哒嗪联合三苯氧胺(TAM)对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对一年产560万m2阻燃性装饰板工程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按规范检测和评价其职业性有害因素.结果表明单项指数甲醇为0.27,甲醛为1.63,苯酚为0.24,粉尘为0.48;噪声合格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疗的特点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5月期间281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接受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