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勘察的技术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2008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是建在地面以上的,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质的疏松、
  强度,地下水的深度等都会影响到在建建筑的安危。所以.为了
  确保建筑及其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就必须有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作
  为科学依据。只有对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有个全面的了解、准确把握
  才能更好的对建筑及其地基进行设计.
  关键词: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Abstract: The building is built above the ground, under the ground soil distribution, porosity, strength of soil, groundwater depth would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So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Building and foundation design, geological data must have the construction site as the basis. Only the geological data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ha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ccurate grasp can better carry on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and its founda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4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是运用坑深、触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和方法,对
  在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
  资料。
  2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1)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
  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形情况将场地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级别:简单场
  地,对建筑地基影响不大:中等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
  响:复杂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存在很大的影响。
  (2)工程所在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机当地建筑工程经验比如,在某
  一陌生区域,对当地的地质条件缺少研究,则勘查工作量就有加大;相
  反,如果在此地有工程施工经验,则花费时问及工作量都会减少。
  3建设规模及建筑物等级
  依据所建工程类类型,建筑地基负荷大小、建筑地基损坏后造成建
  筑整体后果的程度等,可将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建筑物,主要指的是
  關键性或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破坏后果很严重.二级建筑,主要指的是
  地基负荷较大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重。三级建筑,主要指的是建筑地基
  负荷不大,破坏后果不严重。
  勘察工作的准备:
  (1)接受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书,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
  勘查工作计划。
  (2)建筑规模较大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应当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并实地观察场地地质情况。
  (3)设置勘查点和勘查线,采用各种地质勘查手段或方法探明场地
  地质情况,并取得地质试样。
  (4)对取得地质试样进行物理力性测试和水质分析测试。
  4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由于工程项目工期一般都比较紧。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就要求能够在
  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准确和全面的勘察结果。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
  形复杂,加上其他一些条件的限制,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一般较大。勘察
  结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总结勘查中的常见问题有以下几种:
  ①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缺乏研究,忽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
  用。如果对工程所在地地区缺乏了解,单纯去考察施工点,往往难以全面
  了解这个地区地基土层的变化规律,造成工期延误,资金浪费等问题.此
  外,勘察人员还经常忽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没有考虑到周围环境
  给施工场地带来的影响,对施工设计论证不足,往往造成严重后果。②在
  勘察结果方面的问题。一些勘察工作队为了赶任务或者降低成本,经常
  漏做或者少做勘察项目,在具体作业过程中经常与规范有出入,例如在
  钻探取样中,由于提钻次数少等往往造成对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
  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
  面等的结论不准确,或者对一些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所处位置、形态
  等难以探明。③在勘察报告编制方面的问题。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的成
  果,是工程施工的参考依据。但是由于勘察工作经常存在漏洞.加上一些
  工作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影响,勘察资料往往质量不高,不仅没有结合
  具体的工程条件,还缺乏严密的阐述,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岩土工程勘
  察中的问题还有很多,除了需要谋求更好的勘察条件,提升业务人员自
  身的素质之外。更需要应用更先进的技术,以提高勘察工作的整体水平。
  
  5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的应用
  5.1数字化勘察技术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传统勘察方法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这既是
  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应用中关键在于
  以下两个方面:
  (1)数字化建模方法。目前采用的建模方法主要足数字表面模型法
  (Digital Surface Model),
  这种方法能够擐真实地表达地面起伏情况。
  (2)数字表面模型法的基本内容就是通用精确表示工程地质体外表
  面的方式来表示均质地质体,可以抽象为把一系列同属性的点按照一定
  的规则连接起来,构成网状曲面片,进而确定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表
  面模型法的数据来源是通过测点获得的一系列离散的测点资料,包括测
  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然后利用数据解释结果重构地质体
  界面。地形建模方法是采用某地区的DEM数据作为基础,然后叠加遥感
  影像来完成三维地形的显示。对正射影像图进行投影变换,并使用
  Photoshop进行调色处理,作为地形纹理或者说是三维城市的“底图”。此
  外要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技术是地质三维数字化,就是以地球三维地理空
  间中全面的地下各项内容,包括地层、土质、岩石、石油、天然气、矿藏、海
  水、地下水、废物等,对这些对象相应在地球三维地理空间上各点的属
  性、状态、特征等的分布建立统一的三维数字化描述.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三维工程数值分析是基于己知离散点
  插值来实现的,但是地质空间的分布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不完全确定
  性,有时仅从地质空间剥离出离散点,并不能进行三维地质工程属性描
  述。同时由于工程地质对象应力、应变属性的相互关系无法把握,与现实
  地质条件相差太远,而用于分析工程地质应力、应变的前提即工程地质
  条件太简单,以及把己知力或位移边界条件简化成离散点进行考虑,因
  此建立起来的三维描述的适用性与精确性往往还存在误差或者缺陷。
  5.2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
  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的原始数据主要为地理信息方面
  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数据来源包括:①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地
  形地貌图和自然区划图。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主要有所研究区域的工
  程地质勘探资料。各勘探点的所有信息(如地理、环境、土的物理力学指
  标等).各类建筑场地的地层信息,比如年代、沉积相、液化等级等。数字
  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步骤有:第一,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
  的概念模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
  统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个数据密集、处理复杂的数据库应用问题。为了
  能获得反映信息世界的概念性数据模型,将与实体和联系相关的功能与
  行为剥离出来,仅从现实世界中实体的数据侧面来建立模型即研究数。
  6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意义
  场地的选择和分区在城市规划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要选择合适
  的建筑场地,就需要我们从经济条件及其自然条件等多个方面加以论
  证,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之前进行各个方面的调查是必须要经过
  的一个程序。其中,工程地质勘察在场地的选择和分区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在工程场地选择和分区的评价中,主要考虑的工程地质因素有
  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以及动力地质作用四个方面。
  6.1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特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意义重大。例如平坦、广阔的地形,适合
  于修建一般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因为这样能够减少或是完全不需要进
  行平整场地工作,大大减少了土方工程所需的费用,另外,还有利于交通
  运输。同时,在这种场地上进行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不会受到来自地形方
  面的约束和限制。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可以将场地划分为河谷地上的场
  地、较宽阔的溶蚀洼地中的场地、地形起伏显著的场地和山麓或河谷斜
  坡上的场地。场地不同,建筑条件也就不同,那么进行勘探的方法也就不
  同。例如,对于河谷场地。我们要垂直于阶地的延伸方向进行勘探线的布
  置;对于没有被切割的开阔平原场地,我们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第四
  纪沉积物的成因布孔;对于第三类场地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地震法或是电
  法查明基岩的埋藏地形特征。之后再按照这种特种布孔;对于最后的两
  种场地,我们应该根据自然地质现象和微地形特征来进行坑孔的布置。
  6.2水文地质条件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时,考虑水文地质的条件的重要性是
  很有必要的,通过了解和掌握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我们就可以有效的
  减少或是完全的避开地下水的危害。在进行建筑的水文地质勘察中,主
  要查明的条件有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绝对标高和季节变化幅度,地下
  水的化学成分以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和埋深。
其他文献
摘要:为进一步凸显武汉市城市特色和自然山水风貌,实现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由平面二维向立体三维精细化管理拓展的目标,武汉市全面启动了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本文笔者结合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在2008年以前开展的各项宏观层次城市设计前期专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为加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明确城市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内容,特对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体系进行综合研究。  关键词:城市设计;相关案例;技术
摘要:本文是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具体工作实例,主要介绍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监控对策.并重点阐述从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到混凝土原选用、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表面缺陷修补全过程所采取的措施等相关问题作出了相应的阐述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u
摘要:正确判断桥梁桥墩纵向偏移出现成因,是从根本上加固桥梁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是通过举例多个连续性桥梁出现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各个桥梁在不同荷载量的作用下出现的位移变化进行数据统计,从而总结得出桥梁的纵向偏移与纵坡下自重分力、施工放样偏差、对应支座“锁死”现象均有密切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正确判断同类桥梁桥墩纵向偏移成因,设计适当的养护和加固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偏移;建立
摘 要:造价控制对建筑工程来说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并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之中。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科学化。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造价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造价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策略  Abstract: the cost c
摘要: 本文结合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说明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中的注意要点,对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ode for design of civil air defence basement that points to pay attention to a
摘 要:在当今人类面临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大环境下,建筑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题。本文通过选择居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能源消耗特点,综合考虑气候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不稳定性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节能设计方法,并探讨出寒冷地区住宅节能的典型形式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以求创造节能的、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居住建筑。    关键词:建筑节能,寒冷地区,居住建筑    Abstract
摘要:地板辐射采暖作为一种新的采暖方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推广使用到建筑采暖中。本文着重介绍了地板辐射采暖及其优越性和不足,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板辐射采暖;优越性;不足;参考  Abstract: the radiant floor heating is a new heating method, wa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摘要:本文浅析了密肋结构的优势,并介绍了叠合箱、蜂巢芯、模壳三种常见材料形成密肋结构的差异,为设计、施工等人员提供了抉择的参考。  关键词:密肋结构,叠合箱,蜂巢芯,模壳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multi-ribbed structure, and introduces three kinds of common 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