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根筋”的无奈,到熟练掌握采访技巧;
从在外围打探消息,到身临非典隔离病房;
从一线记者,到社会新闻部主任。
北京日报记者李学梅用十几年的采访经验,
用工作起来“又狠又快”的热情,带领着她的团队——由10多个年轻记者组成的“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
在科教、政法、民生、城市应急管理等几十条战线上拼采访、抢新闻,开设了众多精彩专栏,撰写了大量生动感人的报道。这支以年轻记者组成的团队,也成为了报社一支活力四射的队伍。
初出茅庐默默积累成长
大学毕业后,李学梅来到《北京日报》工作,她的任务是采访教科系统的新闻。“教科口的新闻不乏去采访研究火箭发射的高科技人才,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去采访一位研究大熊猫繁殖的专家。”
上世纪90年代熊猫“盼盼”非常出名。熊猫“盼盼”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曾飞越太平洋远赴美国,让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激动了好一阵。1990年北京亚运会把熊猫作为吉祥物,手持金牌奔跑,憨态可掬的“盼盼”伴随着北京亚运会的成功,加深了人们记忆中存留。如今40岁左右的人,很多人还能记起熊猫“盼盼”那可亲可爱的样子。
“领导也觉得这是个能出彩的题材,还建议我用第一人称去写。”图书馆查到的资料有限,李学梅便准备在采访时多下功夫。李学梅本想通过专家工作中的故事来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呈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专家,“我问他工作中有没有好玩的故事?” 然而,现实在这里开了一个小玩笑,没有按照李学梅设计的情节展开。“没什么特别的,天天都这样。”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不是我们想要的。很多采访者听到这样的回答,第一个反应就是强烈的挫折感。李学梅想到了会有挫折,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样快、这样直接。她认为已经事先做足了功课,于是把准备好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拿了出来。当然,这里不能排除专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态度所表现出来的惜字如金,接连不断抛向专家的话题,用李学梅的话说,“才能换回几个字,要么就只回答‘是’或者‘不是’。”李学梅彻底悲催了,如果那时有这种说法的话。悲催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念,李学梅不甘心,之后又“一根筋”地去采访了一次,情况还是不好。好在是领导好,不再坚持第一人称写法,接受了用第三人称完成的稿件。此事过去了若干时间后,李学梅说:“专家在业务上非常出色,大熊猫生双胎对于专家是常识,但是我也没养过大熊猫啊,没有针对性地问了半天,只问到一些专业术语。后来面对“治学严谨、惜字如金”的采访对象,我尽可能提前多地掌握信息,从采访对象熟悉的东西入手。如果不行就不强求,采访他周边的同事和家人也可以丰满人物。”
还有一次,被采访者口音非常重。对方一开口,李学梅就像在听外语:“怕完不成任务,几乎每句话我都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结果他越着急口音越重,我越着急越听不懂。最后连写在纸上的办法都用了,两分钟能完成的采访用了半个小时。”“慢慢采访的人多了,再听到外地口音我可以先聊聊他的家乡。”
2001年春节,李学梅跟报社的一位老师到积水潭医院采访自焚的烧伤病人。跟主治大夫细细问过烧伤程度、救治过程、用药、未来康复等情况后,李学梅便准备走了。那位老师说:“你怎么能不去看看病人就结束采访呢?”带着她去了病床前。李学梅瞬间呆住了,这一幕远远超越医生的专业介绍所带给她的感受:花季少女浑身插满了管子,脸上的皮全掀着,露着大块大块鲜红的肉,嘴里含混地喊着疼。大夫正在用钉书钉把翻起的皮肤努力地钉在少女的脸上。李学梅吓得掉头就跑,跌撞中还踢翻了病房里的痰盂。这次采访让李学梅知道:“只要有可能,一定要见到新闻当事人,现场给记者的冲击力远远要比转述要强烈得多。”有了更为充沛的感情和鲜明的立场,写出的报道才会更加立体。
十七年厚积薄发担当起大事件
2003年春天,非典突袭北京。接触非典感染者,轻者意味着要被隔离数月重者甚至丢掉性命,李学梅还是坚持要进重症病房看看病人和医生,为了采访报道真实可信。此时的她,不再是那个见着烧伤病人扭脸就跑的记者了。
李学梅很清楚“里面非常危险,全是气管切开的病人”,之前,护士长再三告诫以期阻止其进入重症监护室。按照要求,李学梅戴上两个20层厚的纱布口罩,穿上连体防护服,再戴上橡胶手套,除此之外还要戴上两层罩得住耳朵的帽子,最后又套上三层鞋套,眼镜外还扣了个宽大的护目镜。全副武装后的李学梅被包得像个粽子,只能张着嘴大口呼吸,护目镜很快就变得雾气笼罩。她站在距离危重病人只有不到一米地地方,看护士们细心地为病人拍背、翻身、刮胡子、剪指甲、清洗口腔……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汗水慢慢打湿了李学梅临时用来记录的病历本,上面的字迹不知何时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李雪梅说:“当我回到报社,将采访到的故事写成文章时,我几乎没有用到那个‘采访本’——因为,一切都是那样鲜活,就在我的脑海中。”在通讯《零距离感受非常战士》中,她写道:“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护理,对于全副武装的SARS病区的护士来说,却要付出几倍的努力;而对于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SARS病人来说,却从中收获着几倍的希望。”这种希望也通过文字,传递给了城市中那些焦虑恐慌的人们。
时常有人说,女记者对新闻是敏感而细腻的。这句话究竟有多高的正确率,还真不好说,不过用在李学梅身上,你大可划上一个对勾。采访时,她偶然听护士说起感染科主任吴昊:“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孩子马上要考大学,挺不容易的。”她找到了吴昊的女儿,得知孩子给爸爸写过一封信,于是一鼓作气,连夜写了那篇后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激励了无数白衣天使的报道《爸爸,我等您回来兑现承诺》。
一个插曲是非典期间,为了保障采访,报社特地给她包租了一辆带着顶灯的夏利出租车!有次采访李学梅眼看着要到目的地了,一位交警伸手拦下让她靠边停车:“你是干嘛的?”李学梅赶紧解释:“《北京日报》记者,采访非典的。”交警疑惑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车,把驾照和记者证都看过后脸色才缓和不少,摆了摆手,算是放行了。但他随后说了一句让李学梅能记住一辈子的话:“知道吗,你可没资格开出租车。要搁平时,我见你一回罚你一回。” 八年来升职后为年轻人搭建成长平台
2007年开始,业绩突出的李学梅通过竞聘,成为了北京日报科教部主任、社会新闻部主任。升职后的李学梅知道,自己跑得再快,也只是一个优秀记者;让年轻记者跟上自己的速度,才是一名好“队长”。
2011年9月,同仁医院一名医生被患者砍伤,事件持续发酵。针对这个事件,北京日报的选择是不能失声。留给年轻记者方芳的时间很短,压力之下,李学梅选择和她共同承担。采访前,两人一起讨论至深夜。采访中,李学梅不再是主任,而是一名老记者。第二天5点多,李学梅就在过街天桥上暗访倒号的黄牛了。她与方芳分工合作,挂号处、门诊、病房、急诊、保卫处、手术室,一分钟工作人员要处理多少单据、一顿饭食堂要消耗多少斤粮食……一个又一个细节,被记录在采访本上。成稿后近4000字的《同仁一日》,十余个小时的时间跨度,数十位人物,这样饱和式的采访让方芳觉得又累又兴奋,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能力的提高。
方芳的努力和进步让李学梅觉得应该给年轻记者更大的平台。 2013年,《方芳看急诊》出现在北京日报一版,为期3个月的挂职蹲点让方芳“找回了入职时的激情和记者的本色”。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随后,“刘冕跑地铁”“东亮盯治污”“小童走社区”……年轻记者在北京日报上开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专栏。
对于新入职的记者,李学梅更是手把手地教,带着记者通读文件、拆分材料、反复讨论,晚上再带着一起上夜班盯版……李学梅说年轻人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她当年都遇到过,也因此特别能理解:“刚工作时,北京日报200个人做4个版面,稿子不能上是非常正常的。再比如采访对象拒绝采访、本来想发独家新闻却被别的记者抢了先。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记者常常会感觉家庭和事业难以两全。”李学梅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一一传授。
除此之外,李学梅还试着发现每一名同事的特长:“部门有个记者一让他采写突发新闻就一脸得不高兴,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不是不热爱新闻,而是对人物写作特别感兴趣,不管多小的稿子他都认真修改甚至重写。于是我就重点培养他写人物。他自己也非常努力,现在已经是团队中人物写作的翘楚,工作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李雪梅说:“有的记者不擅长在生活中抓新闻,但跑口很有一套,我就把最难跑的口给她,结果真的很快就能和被采访部门打成一片。”
做记者常遇到突发事件,有时夜里就要赶赴新闻现场。为此李学梅创新出好多工作方法,比如建立“值周小组”:根据特长、家庭住址等情况把团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保证至少一辆车,一个男生。“大家自己推选组长,按月轮流值班,组长带着组员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李学梅说:“原来报纸讲究记者的个人能力,现在更看重团队的合作,而且对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纸媒业态发生急剧变革的今天,年轻记者们用起新媒体来得心应手,李学梅也时常跟他们探讨未来的发展:“如今报纸不再求快,而要在报道的深度上做突破。各个新闻媒体在同题比拼,但不管渠道将来发生什么变化,核心还是做好内容。”
责任编辑:陈思
从在外围打探消息,到身临非典隔离病房;
从一线记者,到社会新闻部主任。
北京日报记者李学梅用十几年的采访经验,
用工作起来“又狠又快”的热情,带领着她的团队——由10多个年轻记者组成的“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
在科教、政法、民生、城市应急管理等几十条战线上拼采访、抢新闻,开设了众多精彩专栏,撰写了大量生动感人的报道。这支以年轻记者组成的团队,也成为了报社一支活力四射的队伍。
初出茅庐默默积累成长
大学毕业后,李学梅来到《北京日报》工作,她的任务是采访教科系统的新闻。“教科口的新闻不乏去采访研究火箭发射的高科技人才,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去采访一位研究大熊猫繁殖的专家。”
上世纪90年代熊猫“盼盼”非常出名。熊猫“盼盼”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曾飞越太平洋远赴美国,让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激动了好一阵。1990年北京亚运会把熊猫作为吉祥物,手持金牌奔跑,憨态可掬的“盼盼”伴随着北京亚运会的成功,加深了人们记忆中存留。如今40岁左右的人,很多人还能记起熊猫“盼盼”那可亲可爱的样子。
“领导也觉得这是个能出彩的题材,还建议我用第一人称去写。”图书馆查到的资料有限,李学梅便准备在采访时多下功夫。李学梅本想通过专家工作中的故事来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呈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专家,“我问他工作中有没有好玩的故事?” 然而,现实在这里开了一个小玩笑,没有按照李学梅设计的情节展开。“没什么特别的,天天都这样。”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不是我们想要的。很多采访者听到这样的回答,第一个反应就是强烈的挫折感。李学梅想到了会有挫折,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样快、这样直接。她认为已经事先做足了功课,于是把准备好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拿了出来。当然,这里不能排除专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态度所表现出来的惜字如金,接连不断抛向专家的话题,用李学梅的话说,“才能换回几个字,要么就只回答‘是’或者‘不是’。”李学梅彻底悲催了,如果那时有这种说法的话。悲催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念,李学梅不甘心,之后又“一根筋”地去采访了一次,情况还是不好。好在是领导好,不再坚持第一人称写法,接受了用第三人称完成的稿件。此事过去了若干时间后,李学梅说:“专家在业务上非常出色,大熊猫生双胎对于专家是常识,但是我也没养过大熊猫啊,没有针对性地问了半天,只问到一些专业术语。后来面对“治学严谨、惜字如金”的采访对象,我尽可能提前多地掌握信息,从采访对象熟悉的东西入手。如果不行就不强求,采访他周边的同事和家人也可以丰满人物。”
还有一次,被采访者口音非常重。对方一开口,李学梅就像在听外语:“怕完不成任务,几乎每句话我都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结果他越着急口音越重,我越着急越听不懂。最后连写在纸上的办法都用了,两分钟能完成的采访用了半个小时。”“慢慢采访的人多了,再听到外地口音我可以先聊聊他的家乡。”
2001年春节,李学梅跟报社的一位老师到积水潭医院采访自焚的烧伤病人。跟主治大夫细细问过烧伤程度、救治过程、用药、未来康复等情况后,李学梅便准备走了。那位老师说:“你怎么能不去看看病人就结束采访呢?”带着她去了病床前。李学梅瞬间呆住了,这一幕远远超越医生的专业介绍所带给她的感受:花季少女浑身插满了管子,脸上的皮全掀着,露着大块大块鲜红的肉,嘴里含混地喊着疼。大夫正在用钉书钉把翻起的皮肤努力地钉在少女的脸上。李学梅吓得掉头就跑,跌撞中还踢翻了病房里的痰盂。这次采访让李学梅知道:“只要有可能,一定要见到新闻当事人,现场给记者的冲击力远远要比转述要强烈得多。”有了更为充沛的感情和鲜明的立场,写出的报道才会更加立体。
十七年厚积薄发担当起大事件
2003年春天,非典突袭北京。接触非典感染者,轻者意味着要被隔离数月重者甚至丢掉性命,李学梅还是坚持要进重症病房看看病人和医生,为了采访报道真实可信。此时的她,不再是那个见着烧伤病人扭脸就跑的记者了。
李学梅很清楚“里面非常危险,全是气管切开的病人”,之前,护士长再三告诫以期阻止其进入重症监护室。按照要求,李学梅戴上两个20层厚的纱布口罩,穿上连体防护服,再戴上橡胶手套,除此之外还要戴上两层罩得住耳朵的帽子,最后又套上三层鞋套,眼镜外还扣了个宽大的护目镜。全副武装后的李学梅被包得像个粽子,只能张着嘴大口呼吸,护目镜很快就变得雾气笼罩。她站在距离危重病人只有不到一米地地方,看护士们细心地为病人拍背、翻身、刮胡子、剪指甲、清洗口腔……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汗水慢慢打湿了李学梅临时用来记录的病历本,上面的字迹不知何时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李雪梅说:“当我回到报社,将采访到的故事写成文章时,我几乎没有用到那个‘采访本’——因为,一切都是那样鲜活,就在我的脑海中。”在通讯《零距离感受非常战士》中,她写道:“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护理,对于全副武装的SARS病区的护士来说,却要付出几倍的努力;而对于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SARS病人来说,却从中收获着几倍的希望。”这种希望也通过文字,传递给了城市中那些焦虑恐慌的人们。
时常有人说,女记者对新闻是敏感而细腻的。这句话究竟有多高的正确率,还真不好说,不过用在李学梅身上,你大可划上一个对勾。采访时,她偶然听护士说起感染科主任吴昊:“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孩子马上要考大学,挺不容易的。”她找到了吴昊的女儿,得知孩子给爸爸写过一封信,于是一鼓作气,连夜写了那篇后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激励了无数白衣天使的报道《爸爸,我等您回来兑现承诺》。
一个插曲是非典期间,为了保障采访,报社特地给她包租了一辆带着顶灯的夏利出租车!有次采访李学梅眼看着要到目的地了,一位交警伸手拦下让她靠边停车:“你是干嘛的?”李学梅赶紧解释:“《北京日报》记者,采访非典的。”交警疑惑地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车,把驾照和记者证都看过后脸色才缓和不少,摆了摆手,算是放行了。但他随后说了一句让李学梅能记住一辈子的话:“知道吗,你可没资格开出租车。要搁平时,我见你一回罚你一回。” 八年来升职后为年轻人搭建成长平台
2007年开始,业绩突出的李学梅通过竞聘,成为了北京日报科教部主任、社会新闻部主任。升职后的李学梅知道,自己跑得再快,也只是一个优秀记者;让年轻记者跟上自己的速度,才是一名好“队长”。
2011年9月,同仁医院一名医生被患者砍伤,事件持续发酵。针对这个事件,北京日报的选择是不能失声。留给年轻记者方芳的时间很短,压力之下,李学梅选择和她共同承担。采访前,两人一起讨论至深夜。采访中,李学梅不再是主任,而是一名老记者。第二天5点多,李学梅就在过街天桥上暗访倒号的黄牛了。她与方芳分工合作,挂号处、门诊、病房、急诊、保卫处、手术室,一分钟工作人员要处理多少单据、一顿饭食堂要消耗多少斤粮食……一个又一个细节,被记录在采访本上。成稿后近4000字的《同仁一日》,十余个小时的时间跨度,数十位人物,这样饱和式的采访让方芳觉得又累又兴奋,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能力的提高。
方芳的努力和进步让李学梅觉得应该给年轻记者更大的平台。 2013年,《方芳看急诊》出现在北京日报一版,为期3个月的挂职蹲点让方芳“找回了入职时的激情和记者的本色”。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随后,“刘冕跑地铁”“东亮盯治污”“小童走社区”……年轻记者在北京日报上开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专栏。
对于新入职的记者,李学梅更是手把手地教,带着记者通读文件、拆分材料、反复讨论,晚上再带着一起上夜班盯版……李学梅说年轻人遇到的困惑和困难她当年都遇到过,也因此特别能理解:“刚工作时,北京日报200个人做4个版面,稿子不能上是非常正常的。再比如采访对象拒绝采访、本来想发独家新闻却被别的记者抢了先。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记者常常会感觉家庭和事业难以两全。”李学梅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一一传授。
除此之外,李学梅还试着发现每一名同事的特长:“部门有个记者一让他采写突发新闻就一脸得不高兴,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不是不热爱新闻,而是对人物写作特别感兴趣,不管多小的稿子他都认真修改甚至重写。于是我就重点培养他写人物。他自己也非常努力,现在已经是团队中人物写作的翘楚,工作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李雪梅说:“有的记者不擅长在生活中抓新闻,但跑口很有一套,我就把最难跑的口给她,结果真的很快就能和被采访部门打成一片。”
做记者常遇到突发事件,有时夜里就要赶赴新闻现场。为此李学梅创新出好多工作方法,比如建立“值周小组”:根据特长、家庭住址等情况把团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保证至少一辆车,一个男生。“大家自己推选组长,按月轮流值班,组长带着组员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李学梅说:“原来报纸讲究记者的个人能力,现在更看重团队的合作,而且对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纸媒业态发生急剧变革的今天,年轻记者们用起新媒体来得心应手,李学梅也时常跟他们探讨未来的发展:“如今报纸不再求快,而要在报道的深度上做突破。各个新闻媒体在同题比拼,但不管渠道将来发生什么变化,核心还是做好内容。”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