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来源 :今日科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est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更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本文在厘清两业融合发展基础概念的基础上,以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服务业为切入点,尝试构建分析研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融合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湾区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知识产权服务业存在着需求定位不清晰、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两业融合状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此,本文围绕合作路径、业务关联、业态模式、政策环境等维度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现代服务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智库建设进入高质量大规模发展阶段.智库人才作为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智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建设工作亟待加强.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智库人才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综述了智库人才概念内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后续智库人才相关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当前,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国际贸易变革,形成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第四次全球化浪潮.衡量数字贸易规模,对于我国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制订相关政策法规,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和全球市场竞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商务年鉴》利用中国两化融合平台数据测算出各类数字贸易服务子项融合比,进而计算得出我国数字贸易总体规模,借以分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条启示与建议:制定数字贸易发展战略规划,强化数字贸易管理机制;优化数字贸易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核心产业;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外包与制造业
转基因玉米是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工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主题.本文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融合”范式,构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发展”的全链条态势分析逻辑框架,开展中美两国转基因玉米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比较.结果表明,美国在“转基因玉米”创新价值链上具有多节点相互衔接和协同发展的优势,保障其在目标结果端(商业化种植和生产)居于全球性垄断地位;我国“转基因玉米”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之间有一定的贯通和衔接,但创新价值链的前端和后端(生产试验、产业化)的衔接性较弱,在商业化发展道路方面任重道远.本文既是科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