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孙立军一直强调自己的目标不是一个成功的导演,而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用实践性培养人才的方式,在探索自己的一种独特理解。他每年招100个学生,如何招,招生类型,如何培养,与学生的谈话方式,怎么塑造自己的作品,这所有的问题都在用他拍片子的方式进行着。他始终认为这是他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加优秀更加独特的一种方式,用片子检验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
“我们应该反思,在创作观念、技术、环境、受众等方面思考中国动漫的发展问题。”孙立军语重心长的说道,目光中饱含着对中国动漫事业的深厚感情。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孙立军,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从1988年至今,一直从事教师工作。孙立军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期间,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中国原创动漫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由孙立军举办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简称“学院奖”)创立于 2001年12月,是国内学术性、专业性的动画评奖活动,每年举办一届,于每年12月举行颁奖典礼,并进行一系列影片联展、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学院奖的宗旨是鼓励与推动具有原创精神与独立风格的动画创作,不断挖掘动画艺术的多样性,为真正热爱动画艺术的人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与互相交流的平台,促进动画创作与动画教育的发展。目前,动画学院奖已被誉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
孙立军代表北京电影学院参加第四届文博会。在2009年12月18日成立的北京广播影视动画协会,出任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作为理事长单位在协会中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2010年5月31日,孙立军随温家宝总理赴日出席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文化交流座谈会,代表中国动漫界发言,希望今后中日两国继续加强动漫界文化交流,把日本的优秀动漫介绍到中国,将中国的优秀动漫推广到日本,建议应在中国建立中日动漫体验中心,更好地加强动漫交流,使中日动漫交流常态化发展,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学生绘制的温家宝总理和鸠山首相的肖像漫画赠予温总理和鸠山首相,得到的一致好评和积极认可。
孙立军最初接触动漫是在1984年,那时他刚上大学一年级。虽然从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就已经提出走市场经济,但是当时的大学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按照需求来决定招生人数的。孙立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与动画相识的。那时在电影学院动画这个专业是唯一一个因为没有社会需求而两年未招生的,由此可见动画这个专业在当时完全可称得上是冷门专业。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完全谈不上漫画,漫画和动画都是没有产业的。当时来讲,中国动画就是漫画,主要集中在一些连环画和小人书上,当然,另外还有一个称得上是真正的漫画,那就是报纸,集讽刺与幽默为一体。当时的动画都是以艺术动画短片为主,主流的商业片是非常少的,全年只有几百分钟,且动画的重心是制作动画,而不是创作动画,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很少有人是真正的做动画,做原创动画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中国动画从建国至今,已经多起来了,但在80年代做市场化动画的需求是有限的,电视台没有这样的动画栏目,影院也都是像当时的《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一样,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根本不需要向剧场版90分钟发展,动画的真正发展应该是在2000年《宝莲灯》上映。发展是有的,但是还不足以抵挡日美动画片的冲击。日美动画片在当时进入中国市场甚至不需要花钱,他们带着自己的广告送到中国市场,人们只需要在后面播放广告就可以了。2005年9月1日起,黄金时间(现在延长了一些)开始限播境外动画片,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这种限制无异于给中国动画做了一个温室大棚,当这个大棚退去时,小苗、小菜照样经不起风雨。孙立军却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应该支持政府限制播放境外动画片,而这恰恰是从市场公平的角度考虑的。中国动画的制片成本在一分钟5000元钱的时候,日本动画片一分钟1元钱就出售至中国市场。中国的动画行业如何发展,也许这与动画片直到今天也不卖价都是有关联的。
谈到日本动漫市场,孙立军表示他本人也看日本动画,他在大学期间就有日本老师授课,为期一年。他经常对别人讲,对日本动画的感情,也许在中国他们那批学生是最深的,因为他们是从老师教削铅笔开始的。感情虽然深厚,但他又坚定的反对日美动画。当中国的电视剧进入日本或韩国市场热卖时,都会遭到日韩民众的抗议;当韩国电视剧影响东京时,东京也需要接受来自日本职员的抗议。而在中国,这种抗议做法几乎没有。孙立军曾言辞恳切的说过,中国有5千年文化,文化厚重足以抵御任何文化的侵略,动漫做为最通俗的,或者说最不可能称为文化的一个文化产业,每一个从业者都要有足够的信心来发展壮大它。《喜羊羊与灰太狼》有150万的孩子观众和两三百万的家长观众,票房已经过亿了。全中国有3.75亿孩子,还远远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这需要每一个从业者的努力。
中国的加工业已经拥有30年的历史,其中也包括动画漫画这个行业。七十年代时,矿泉水和听装可乐是很稀罕的商品,瓶子更是舍不得丢弃,各种造型也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原创。对一个加工者来说,创作根本无从谈起,与创作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很多年轻人因为海外的某一步作品而开始喜欢动画漫画,然后上相关学校,包括像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性学校,自我培养原创意识和独立的艺术个性,毕业后想从事原创,但为了生存,开始进行加工工作。这种工作实际上就是命题式作文,无需去考虑销售市场与受众是否喜欢的问题,也就离原创更远了。
孙立军经常在学校对教师们讲:“千万不要把动画当成一个动画去看,因为教师授课,如果仅仅只是教给学生技能,而没有一点思想在其中,那这点技能只能是九牛一毛。因为现在了解的些许技术是10年前的,当今技术发展的程度,没有经过一线创作,甚至说没有高深的创意,这都是无法真正理解的,那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又何谈创意呢?所以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有思想的技术,有我们自己的标准。”这不禁让人想起宝马初进中国时发生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挑了30辆宝马车,全部车辆的前大灯罩都裂开了。原因是塑料罩的热胀冷缩原理。所有都是按照生产国德国的气候算好的,拧螺丝要四圈半,而中国师傅是手工制作,拧四圈半时觉得太松,又多拧一圈,热胀冷缩时自然裂掉了。为什么挑车的人会发现呢?他是修理厂的人,有人提车时他发现灯罩裂了一点点。过后他去车库查看时却发现三十辆车的灯罩全裂了,研究得知,是多拧了一圈。 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可这就是一个文化。我们总是强调经验主义,就是理所当然主义,差不多主义,可国外很多人讲的却是科学主义、工业化、标准化,而我们的标准化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孙立军一直在探索这样一条路,中国的标准化之路。中国所谓的经验能不能转化为新的标准,孙立军给了众人一个回答:“中国人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标准,不是好莱坞,是北京电影学院,是孙立军,这是很重要的。”
孙立军一直强调自己的目标不是一个成功的导演,而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用实践性培养人才的方式,在探索自己的一种独特理解。他每年招100个学生,如何招,招生类型,如何培养,与学生的谈话方式,怎么塑造自己的作品,这所有的问题都在用他拍片子的方式进行着。他始终认为这是他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加优秀更加独特的一种方式,用片子检验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他把这种方式比喻为剥洋葱皮,剥到最后看到真实的内心就是这样的,虽然还是洋葱,但等值并没有变。从《兔侠传奇》到《小兵张嘎》,再到《快乐奔跑》,也包括8月6日在三元桥组织的定格偶动画——中国第一部数字的偶动画电影,孙立军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垮了三家投资人,从类型、制作技术、制作风格,以及经验标准化入手,寻找着他能找到的最佳方式。
其中1999年开始创作的《小兵张嘎》是以动画学院优秀师生为创作核心,耗时六年的力作;该片把现代的动画技术与传统的中国风格绘画相结合,片具有鲜明的"学院派"风格,将学术与商业相结合并探索出了一条积极的动画产业特色之路。该片结束了北京没有自产动画电影的历史同时也是第一部红色现实主义题材的国产动画,为中国的民族动漫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动画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并且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受到了各界的好评。而动画电影《快乐奔跑》则参加了文化部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并获得第七届中国游戏行业年会年度优秀动画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获高等院校产学研先进单位。
《兔侠传奇2》明年寒假可能就上映了。从第一集到第二集,两年多的制作时间虽没有第一集时间长,但技术就更成熟了,也许最后的效果会更好。孙立军谈起《兔侠2》,情绪很是高涨,与第一集相比,第二集更独立些,并且做了简单的提高,在某些方面更有了质的飞越,比如侠文化,既赏心,又悦目,里面的桥段,含有一些幽默,一些滑稽,一些搞笑,按照人的心理喜好曲线来设计看点,让观众能够看到功夫以外的功夫,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侠文化,在角色和服饰方面,更加突出。整体层析分明,看头十足,让听到的人急切的想观看到这部中国人自己的动画。
孙立军拥有四个制作团队,同时在做,即使这样做,也需要几年才能出一部动画。两三个月,四个团队的代表坐在一起开会,互相听取工作进度,刺激落后团队努力赶超。孙立军表示,他是在做一种标志,一种模式。四团队同时进行,动画的四部分同时推进,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所使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不同的。手绘、三维、定格,这三种是主流技术,当然也包括一些其他技术,第四组就是组合技能,也被称为组合拳,通过这样一个技术,打出一个特色击倒对手。
多年来,为了缩短与日美动画的差距,为了找到国产动画的发展道路,也为了更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孙立军带着学生创作了一部部动画电影长片,刷新了一个个国产动画电影的纪录。被业界公认为“中国动画电影领军人物”的他,像所有理想主义者一样:执着、坚定、义无反顾的想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着。(编辑:杨磊)
孙立军一直强调自己的目标不是一个成功的导演,而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用实践性培养人才的方式,在探索自己的一种独特理解。他每年招100个学生,如何招,招生类型,如何培养,与学生的谈话方式,怎么塑造自己的作品,这所有的问题都在用他拍片子的方式进行着。他始终认为这是他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加优秀更加独特的一种方式,用片子检验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
“我们应该反思,在创作观念、技术、环境、受众等方面思考中国动漫的发展问题。”孙立军语重心长的说道,目光中饱含着对中国动漫事业的深厚感情。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孙立军,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从1988年至今,一直从事教师工作。孙立军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期间,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中国原创动漫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由孙立军举办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简称“学院奖”)创立于 2001年12月,是国内学术性、专业性的动画评奖活动,每年举办一届,于每年12月举行颁奖典礼,并进行一系列影片联展、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学院奖的宗旨是鼓励与推动具有原创精神与独立风格的动画创作,不断挖掘动画艺术的多样性,为真正热爱动画艺术的人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与互相交流的平台,促进动画创作与动画教育的发展。目前,动画学院奖已被誉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
孙立军代表北京电影学院参加第四届文博会。在2009年12月18日成立的北京广播影视动画协会,出任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作为理事长单位在协会中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2010年5月31日,孙立军随温家宝总理赴日出席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文化交流座谈会,代表中国动漫界发言,希望今后中日两国继续加强动漫界文化交流,把日本的优秀动漫介绍到中国,将中国的优秀动漫推广到日本,建议应在中国建立中日动漫体验中心,更好地加强动漫交流,使中日动漫交流常态化发展,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学生绘制的温家宝总理和鸠山首相的肖像漫画赠予温总理和鸠山首相,得到的一致好评和积极认可。
孙立军最初接触动漫是在1984年,那时他刚上大学一年级。虽然从1978年改革开放,国家就已经提出走市场经济,但是当时的大学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按照需求来决定招生人数的。孙立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与动画相识的。那时在电影学院动画这个专业是唯一一个因为没有社会需求而两年未招生的,由此可见动画这个专业在当时完全可称得上是冷门专业。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完全谈不上漫画,漫画和动画都是没有产业的。当时来讲,中国动画就是漫画,主要集中在一些连环画和小人书上,当然,另外还有一个称得上是真正的漫画,那就是报纸,集讽刺与幽默为一体。当时的动画都是以艺术动画短片为主,主流的商业片是非常少的,全年只有几百分钟,且动画的重心是制作动画,而不是创作动画,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很少有人是真正的做动画,做原创动画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中国动画从建国至今,已经多起来了,但在80年代做市场化动画的需求是有限的,电视台没有这样的动画栏目,影院也都是像当时的《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一样,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根本不需要向剧场版90分钟发展,动画的真正发展应该是在2000年《宝莲灯》上映。发展是有的,但是还不足以抵挡日美动画片的冲击。日美动画片在当时进入中国市场甚至不需要花钱,他们带着自己的广告送到中国市场,人们只需要在后面播放广告就可以了。2005年9月1日起,黄金时间(现在延长了一些)开始限播境外动画片,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这种限制无异于给中国动画做了一个温室大棚,当这个大棚退去时,小苗、小菜照样经不起风雨。孙立军却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应该支持政府限制播放境外动画片,而这恰恰是从市场公平的角度考虑的。中国动画的制片成本在一分钟5000元钱的时候,日本动画片一分钟1元钱就出售至中国市场。中国的动画行业如何发展,也许这与动画片直到今天也不卖价都是有关联的。
谈到日本动漫市场,孙立军表示他本人也看日本动画,他在大学期间就有日本老师授课,为期一年。他经常对别人讲,对日本动画的感情,也许在中国他们那批学生是最深的,因为他们是从老师教削铅笔开始的。感情虽然深厚,但他又坚定的反对日美动画。当中国的电视剧进入日本或韩国市场热卖时,都会遭到日韩民众的抗议;当韩国电视剧影响东京时,东京也需要接受来自日本职员的抗议。而在中国,这种抗议做法几乎没有。孙立军曾言辞恳切的说过,中国有5千年文化,文化厚重足以抵御任何文化的侵略,动漫做为最通俗的,或者说最不可能称为文化的一个文化产业,每一个从业者都要有足够的信心来发展壮大它。《喜羊羊与灰太狼》有150万的孩子观众和两三百万的家长观众,票房已经过亿了。全中国有3.75亿孩子,还远远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而这需要每一个从业者的努力。
中国的加工业已经拥有30年的历史,其中也包括动画漫画这个行业。七十年代时,矿泉水和听装可乐是很稀罕的商品,瓶子更是舍不得丢弃,各种造型也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原创。对一个加工者来说,创作根本无从谈起,与创作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很多年轻人因为海外的某一步作品而开始喜欢动画漫画,然后上相关学校,包括像电影学院这样的专业性学校,自我培养原创意识和独立的艺术个性,毕业后想从事原创,但为了生存,开始进行加工工作。这种工作实际上就是命题式作文,无需去考虑销售市场与受众是否喜欢的问题,也就离原创更远了。
孙立军经常在学校对教师们讲:“千万不要把动画当成一个动画去看,因为教师授课,如果仅仅只是教给学生技能,而没有一点思想在其中,那这点技能只能是九牛一毛。因为现在了解的些许技术是10年前的,当今技术发展的程度,没有经过一线创作,甚至说没有高深的创意,这都是无法真正理解的,那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又何谈创意呢?所以我们应该教给学生有思想的技术,有我们自己的标准。”这不禁让人想起宝马初进中国时发生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挑了30辆宝马车,全部车辆的前大灯罩都裂开了。原因是塑料罩的热胀冷缩原理。所有都是按照生产国德国的气候算好的,拧螺丝要四圈半,而中国师傅是手工制作,拧四圈半时觉得太松,又多拧一圈,热胀冷缩时自然裂掉了。为什么挑车的人会发现呢?他是修理厂的人,有人提车时他发现灯罩裂了一点点。过后他去车库查看时却发现三十辆车的灯罩全裂了,研究得知,是多拧了一圈。 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可这就是一个文化。我们总是强调经验主义,就是理所当然主义,差不多主义,可国外很多人讲的却是科学主义、工业化、标准化,而我们的标准化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孙立军一直在探索这样一条路,中国的标准化之路。中国所谓的经验能不能转化为新的标准,孙立军给了众人一个回答:“中国人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标准,不是好莱坞,是北京电影学院,是孙立军,这是很重要的。”
孙立军一直强调自己的目标不是一个成功的导演,而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用实践性培养人才的方式,在探索自己的一种独特理解。他每年招100个学生,如何招,招生类型,如何培养,与学生的谈话方式,怎么塑造自己的作品,这所有的问题都在用他拍片子的方式进行着。他始终认为这是他培养学生,使学生更加优秀更加独特的一种方式,用片子检验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科学。他把这种方式比喻为剥洋葱皮,剥到最后看到真实的内心就是这样的,虽然还是洋葱,但等值并没有变。从《兔侠传奇》到《小兵张嘎》,再到《快乐奔跑》,也包括8月6日在三元桥组织的定格偶动画——中国第一部数字的偶动画电影,孙立军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垮了三家投资人,从类型、制作技术、制作风格,以及经验标准化入手,寻找着他能找到的最佳方式。
其中1999年开始创作的《小兵张嘎》是以动画学院优秀师生为创作核心,耗时六年的力作;该片把现代的动画技术与传统的中国风格绘画相结合,片具有鲜明的"学院派"风格,将学术与商业相结合并探索出了一条积极的动画产业特色之路。该片结束了北京没有自产动画电影的历史同时也是第一部红色现实主义题材的国产动画,为中国的民族动漫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动画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并且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受到了各界的好评。而动画电影《快乐奔跑》则参加了文化部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并获得第七届中国游戏行业年会年度优秀动画奖,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获高等院校产学研先进单位。
《兔侠传奇2》明年寒假可能就上映了。从第一集到第二集,两年多的制作时间虽没有第一集时间长,但技术就更成熟了,也许最后的效果会更好。孙立军谈起《兔侠2》,情绪很是高涨,与第一集相比,第二集更独立些,并且做了简单的提高,在某些方面更有了质的飞越,比如侠文化,既赏心,又悦目,里面的桥段,含有一些幽默,一些滑稽,一些搞笑,按照人的心理喜好曲线来设计看点,让观众能够看到功夫以外的功夫,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侠文化,在角色和服饰方面,更加突出。整体层析分明,看头十足,让听到的人急切的想观看到这部中国人自己的动画。
孙立军拥有四个制作团队,同时在做,即使这样做,也需要几年才能出一部动画。两三个月,四个团队的代表坐在一起开会,互相听取工作进度,刺激落后团队努力赶超。孙立军表示,他是在做一种标志,一种模式。四团队同时进行,动画的四部分同时推进,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所使用的技术大部分都是不同的。手绘、三维、定格,这三种是主流技术,当然也包括一些其他技术,第四组就是组合技能,也被称为组合拳,通过这样一个技术,打出一个特色击倒对手。
多年来,为了缩短与日美动画的差距,为了找到国产动画的发展道路,也为了更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孙立军带着学生创作了一部部动画电影长片,刷新了一个个国产动画电影的纪录。被业界公认为“中国动画电影领军人物”的他,像所有理想主义者一样:执着、坚定、义无反顾的想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着。(编辑: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