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计算的柑橘果实识别系统的设计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柑橘果实目标检测模型多数需在服务器上运行,难以直接在果园部署且识别实时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边缘计算设备的便携式柑橘果实识别系统.该系统由优化的目标检测模型和嵌入式智能平台组成;通过扩展YOLOv4–Tiny目标检测算法,将所有批量归一化层合并到卷积层,加快模型前向推理速度;采用多尺度结构并使用K–means聚类方法获得柑橘数据集的先验框大小,使网络模型对柑橘果实识别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使用GIOU距离度量损失函数,使网络模型更加关注柑橘图像中重叠遮挡的区域.将改进算法部署到嵌入式平台Jetson nano,试验结果表明,识别系统对柑橘果实的识别平均准确率达93.01%,单幅图片的推断时间约为150 ms,对视频的识别速率为16帧/s.
其他文献
测定金镶玉竹、毛竹、黄竿乌哺鸡竹、孝顺竹、凤尾竹、观音竹、大明竹、狭叶青苦竹和茶杆竹等9竹种经自然干旱处理后叶片受害等级以及竹叶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抗旱系数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求抗旱性度量值(D值),再以聚类分析法综合划分竹种的抗旱级别,同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抗旱性与竹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9竹种的抗旱性由强到弱可分为3类,其中狭叶青苦竹和黄竿乌哺鸡竹为第1类;茶竿竹、大明竹、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