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肺消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饮瘀互结证临床研究

来源 :吉林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温肺消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饮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饮瘀互结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温肺消胀方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力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FEV1%pred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CAT评分降低、6 min步行距离增加、呼吸困难指数下降、肺功能FEV1%pred增加(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肺消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饮瘀互结证)患者可温补肺肾,逐饮化瘀,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体适能.
其他文献
风邪是小儿肺系疾病的主要病因,本文总结了王烈教授从“外风”论治小儿肺系疾病所提出的解表散风、化痰除风、活血祛风、解毒消风四法,及应用以上四法治疗小儿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喘嗽等疾病的临床经验.
目的 探讨瓜萎薤白半夏汤对冠心病痰浊内阻证患者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血管内超声(IVUS)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冠心病痰浊内阻证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2D-STE指标、IVUS指标、血液流变学、血脂及中医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倦怠乏力、气短痰涎、头重腹胀、纳呆便溏、胸闷痛评分降低(P<0.05),血管体积、管腔体积、斑块体积、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
目的 观察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血EOS、IgE、VEGF、INF-γ以及IL-4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平喘固本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ACT和AQLQ评分及血EOS、IgE、VEGF、INF-γ及IL-4的水平变化,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CT和AQL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EOS和IgE的水平较治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