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关键词:学习;兴趣;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明明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明明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生要进行有效地学习,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还需要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在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因,是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动力。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为了在教学上取得理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人们通常把促使人去活动的原因称之为动机,动机可以把人的精神力量发动起来。”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动机在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创造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不仅要准确地、艺术地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到“知识王国”里来。兴趣的发展有三个层次,从“有趣”开始,产生“乐趣”,然后向“志趣”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本性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往往具有好奇心。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等活动,设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完表内乘除法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在黑板上不出声地写出几个数:12、6、4、8、2、3、18,这些看似漫无主题的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想:咦!这些数有什么用处?老师写这些数干什么?问号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然后老师告诉学生:用这些数组成乘法或除法算式,要求积和商也必须是所给的数,你能组成多少道算式?比一比,看谁想得最多?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动脑,人人都想争第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在教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后问学生: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就在学生中引起激烈的争论。众说纷纭,各尽所能,方法各不相同。有的从画图、测量、计算的方法入手;有的先假设数据然后计算,利用假设法来计算。大家各显“神通”,最后得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正方形大”的结论。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学习兴趣也就更浓了。
  (三)探索、提示数学内在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美学。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常设计适当的数学内容,带领学生步入数学的百花园中,发掘、欣赏数学的内在美,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兴趣,自我去探索数学的奥秘。除此之外,教师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注意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注重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实际。教学中的素材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课堂提问是讨论型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活动以思考讨论分析为主。以不同的生活现象,侧面引出知识点,以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点。这样课堂更加活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知识获得一定的能力,这实际上也对我们教师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材料的基础上合理的组织好课堂。通过学生的自主的活动不断地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答案,从而学到新的知识。通过他们自己的探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记忆也是最深刻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  关键词:阅读;朗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教学领域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登上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其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一名当代高中语文教师,我积极投身于教改的大军。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其课堂主体地位,以达到促使高中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高中;语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向来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门槛。由于有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阅读督促。另外,也因农村学校藏书有限,或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因此,在新课标的推行下,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农村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下面就此浅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兴趣;读;思;悟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 要: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可能是语言能力较弱,而有的学生可能不知自己到底为何掉队,这时作为英语教师就应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帮他找出原因,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特色课堂  我是一名有十五年教龄的英语老师,很想让学生学好英语,但总有一部分成绩差的让我头疼。我们俗称它们为“边缘生”一旦这个学生英语成绩下降,要想将他的英语补上去,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总是收获甚微,差强人意。这十
摘 要:普通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中职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中职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理论和实践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
摘 要:在语言学习中,学习策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新课改内容倡导利用科学的英语学习策略来指导初中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任课教师,对英语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高效的在课堂中学习英语。为此,初中英语教学要系统地、持久地对英语学习策略教学进行运用,使英语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得到内化。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初中教学
摘 要:职中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是今后职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但现今仍然没有一套现成的模板可以借鉴,对于将职中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也仍在不断探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介绍了一些教学心得,望对今后的职中数学教育有所启发。  关键词:职中数学教学;专业教学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在大多数职
摘 要: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
摘 要:当前,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进行了全面课改,许多理念被运用到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本文基于“微课”理念探讨高等职业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微课理念;计算机教学;改革路径  在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教学成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课理念,促进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对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素养是每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在中职语文教育实践中,如何科学地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是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事实证明,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育中,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养;教学  一、职业素养的深刻内涵  所谓职业素养,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