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创新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实际上,在人们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实践过,只不过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的;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不是有计划的,而是盲目的;不是完整的,而是点滴片段的。虽然做了,但并没有理解它、认识它。因此,要把研究创新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大事来抓,就必须深入学习创新教育的基础理论,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的基本精神,使广大教师在总结认识以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使研究创新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实现由无意到有意,由自发到自觉,由盲目到计划,由片段到整体的自动转化。为此,我通过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在创新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下面就自己工作实践,谈谈在创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明确创新教学的基本思想
1.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创新教学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提出问题。课堂上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知识传授成为师生交流的过程,允许学生“接下茬”,“乱插嘴”。“接下茬”接的好的学生,不仅是听懂了,而且还主动地思考,思考有所得;允许学生“交头接耳”,会“讲话”的学生,说明他们有疑问,并且疑问力求通过师生沟通得到解决,长期以往,学生这种好奇质疑的个性品质必然得以形成。
2.坚持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就本质而言,应是教与学的统一,没有教师参加的教学不能称为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思维,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杂乱无章,漏洞百出,最终所得甚少。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积的乘方(ab)2=a2b2之后,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在乘法公式中出现(a+b)2=a2+b2或(a-b)2=a2-b2的错误。实际上,教师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思维结果反映出来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结构。例如,将一个知识点分成几个连环的小问题,让学生逐一解决,最后猜想出新知识。但是,在一个创新教学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的速度必然很慢,探索问题的方法必然很少,猜想问题的成功率也会很低,那么正常的教学将无法完成,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各种途径,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解决学生思维的去向,对错误的思维方向及时点明或者当堂讲解或者留做课后思考,否则,课堂上容易出现被动局面,在某一个错误问题上浪费时间,导致教学失控。
3.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科目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思考,我们的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教师必须围绕数学教学环节的衔接、转折、延伸,提出若干问题,引发一个思考的情境;围绕问题的提出、发现、解决,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情境;恰当利用实验、教具、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启迪学生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创设一个人人爱动脑的问题情境。
如:学习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在这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豪情。然后通过故事引入情境,提出“埃及金字塔通往墓穴的过道中时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石块搭配,美国第二十届总统加菲尔德曾用此图证明了勾股定理,你能证明吗”,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引发探索入手,教师创新地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因此,教师的责任在于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
如在上三角形全等的一节习题课时,选择的练习题是:如图,已知:AB=AC,BD=CE,BE和CD相交于点O,求证:BO=CO。
作练习时,我只给出条件,而把结论藏起来,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结果学生共发现了20个结论,其中有10对角相等,4对线段相等,5对三角形全等,1组垂直关系,大大扩展了题目的功能,一个题相当于20个题。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分类讨论思想得到了训练,钻研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也在解题中得到发扬,同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学习的生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从主体参与入手,学生创新地学
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主体智力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
如:在讲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课时,我没有按过去的讲法,给出一个方程(x+3)2=4,让学生求解,再展开原式得:x2+6x+5=0,再让学生求解。而是先提出问题:x2=4,x=?,(x+3)2=5,x=?,根据是什么?再提出方程 x2+6x+5=0怎么解,这样配方法解方程就很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个方法不是教师告诉的,而是学生根据解题需要发现的,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创造的主体。
3.从质疑问难入手,师生共同活动
质疑是认知的起点,创新寓于认知过程中,要学会认知,学会创新,必须学会质疑问难。
如“因式分解”第一节的教学,采用阅读、讨论的形式,学生竟能争先恐后提出教师难以预料的问题:如(m+1)a+(m+1)b+(m+1)c=(m+1)(a+b+c)因式分解吗?x3-3x2+2x+1=x(x2-3x+2)+1是因式分解吗?xm+1-3xm+xm-1=xm(x-3-x-1)是因式分解吗?澄清这些问题本身就是真正理解“因式分解”的实质,这样的安排往往收到传统教学难以取得的效果,随着学生质疑问难的深入,学生创造性的欲望将越来越强烈。
一、明确创新教学的基本思想
1.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创新教学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提出问题。课堂上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知识传授成为师生交流的过程,允许学生“接下茬”,“乱插嘴”。“接下茬”接的好的学生,不仅是听懂了,而且还主动地思考,思考有所得;允许学生“交头接耳”,会“讲话”的学生,说明他们有疑问,并且疑问力求通过师生沟通得到解决,长期以往,学生这种好奇质疑的个性品质必然得以形成。
2.坚持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就本质而言,应是教与学的统一,没有教师参加的教学不能称为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思维,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杂乱无章,漏洞百出,最终所得甚少。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积的乘方(ab)2=a2b2之后,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在乘法公式中出现(a+b)2=a2+b2或(a-b)2=a2-b2的错误。实际上,教师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思维结果反映出来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结构。例如,将一个知识点分成几个连环的小问题,让学生逐一解决,最后猜想出新知识。但是,在一个创新教学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的速度必然很慢,探索问题的方法必然很少,猜想问题的成功率也会很低,那么正常的教学将无法完成,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各种途径,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解决学生思维的去向,对错误的思维方向及时点明或者当堂讲解或者留做课后思考,否则,课堂上容易出现被动局面,在某一个错误问题上浪费时间,导致教学失控。
3.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科目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思考,我们的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教师必须围绕数学教学环节的衔接、转折、延伸,提出若干问题,引发一个思考的情境;围绕问题的提出、发现、解决,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情境;恰当利用实验、教具、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启迪学生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创设一个人人爱动脑的问题情境。
如:学习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在这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豪情。然后通过故事引入情境,提出“埃及金字塔通往墓穴的过道中时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石块搭配,美国第二十届总统加菲尔德曾用此图证明了勾股定理,你能证明吗”,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引发探索入手,教师创新地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因此,教师的责任在于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
如在上三角形全等的一节习题课时,选择的练习题是:如图,已知:AB=AC,BD=CE,BE和CD相交于点O,求证:BO=CO。
作练习时,我只给出条件,而把结论藏起来,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结果学生共发现了20个结论,其中有10对角相等,4对线段相等,5对三角形全等,1组垂直关系,大大扩展了题目的功能,一个题相当于20个题。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分类讨论思想得到了训练,钻研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也在解题中得到发扬,同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学习的生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从主体参与入手,学生创新地学
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主体智力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
如:在讲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课时,我没有按过去的讲法,给出一个方程(x+3)2=4,让学生求解,再展开原式得:x2+6x+5=0,再让学生求解。而是先提出问题:x2=4,x=?,(x+3)2=5,x=?,根据是什么?再提出方程 x2+6x+5=0怎么解,这样配方法解方程就很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个方法不是教师告诉的,而是学生根据解题需要发现的,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创造的主体。
3.从质疑问难入手,师生共同活动
质疑是认知的起点,创新寓于认知过程中,要学会认知,学会创新,必须学会质疑问难。
如“因式分解”第一节的教学,采用阅读、讨论的形式,学生竟能争先恐后提出教师难以预料的问题:如(m+1)a+(m+1)b+(m+1)c=(m+1)(a+b+c)因式分解吗?x3-3x2+2x+1=x(x2-3x+2)+1是因式分解吗?xm+1-3xm+xm-1=xm(x-3-x-1)是因式分解吗?澄清这些问题本身就是真正理解“因式分解”的实质,这样的安排往往收到传统教学难以取得的效果,随着学生质疑问难的深入,学生创造性的欲望将越来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