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要分阶段性。学生在不同阶段,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特征,根据他们不同的阶段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才是活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阶段性 阶段特征 特征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09-02
所谓教育的阶段性,即是说学生在不同阶段,教育者都应研究被教育者的心理特征,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根据他们年龄、生理、心理、知识等的不同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护士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能自觉克服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矛盾,以适应各阶段的学习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成长为合格的护理人员。
随着市场人才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综合性强的中级医护卫生人才,已成为中专护士生培养的主要目标,而素质教育贯穿于护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教育者能不能根据中专护士生的阶段性特征,探索出一些管理思路,从而使我们在学生管理中有效的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中专护士生在各阶段中得到成长,使教育者在各阶段中有效的施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达到培养合格的护士生目标。
长期以来“素质教育”的概念逐渐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一种实践模式,成为教育界使用频率极高的通用语言,可以说在社会上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且倍受学生、家长的关注。各个学校都在依照自己的方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然而,许多教育管理者都忽视了对素质教育的认真探索,尤其是缺乏对素质教育的阶段性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理论概念:“素质”这一范畴具有多重含义:从本体学说而言,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就社会学的分析看,是指后天造就的多种能力的总和与统一;从青年学研究的角度看,是指青年后天获得的各种生活、工作、学习能力的统一机制。广义的“素质”强调在头脑健全,智力正常条件下,经过后天的努力和实践,是可能变为现实的决定因素。狭义的“素质”是指智力发展和成才的物质基础。综合来看“素质”既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及其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在整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人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这种“基本品质”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在各个阶段都具有特征性。大量的学生管理实践证明素质教育在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蕴含着不同的内容,大致可分分三个阶段:一年级的导向期,二年级的定向期,三年级的志向期。在不同的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表现不同,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这些不同阶段的特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一 导向阶段——转变适应期
中专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属未成年人。一年级中专生面对新的中专生活,他们充满理想和幻想,决心奋斗一番。然而,这些刚刚结束中学生活的学生心理上还残留着“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进入中等医学学校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矛盾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指导新生做好转变工作,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的中专学习和生活。这个时期称为转变适应期。
1.在导向阶段学生的特征:
(1)心理上的自豪感与失落感并存:一方面,从农村到城市读书,有幸进入护理中专学习,为将来成为白衣天使而自豪;另一方面,在新的集体中,陌生的大家相聚在一起,失去了在中学受宠的地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在心理上萌生了失落感。
(2)学习上紧迫感和厌倦感并存:一方面,在填写自愿和面试时,在入学教育时,心理构画着一名白衣天使的前景,有想尽快掌握医护知识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紧迫感;另一方面,中考的艰辛印象还没有淡漠,一年级的“数理化”基础课,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中专教学方式的一时不适应也使学生滋生厌倦感。
(3)生活上的新鲜感和孤独感并存:一方面,入学之初,离开父母的约束,在同龄人之间学习、生活感到新鲜;另一方面,时间一久,依赖性强的学生对“三点一线”的生活感到枯燥,不会交往,使同学关系感到生疏,产生孤独感。
2.针对导向阶段的特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1)生活方式的转变:引导新生熟悉生活环境,熟悉作息时间,熟悉规章制度,开展“爱我校园”、“爱我教室”、“爱我寝室”、“爱我同桌”等以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训练“我的新的一天”活动,开展培训各方面的养成教育和习惯。使新生从旧的、不良的行为模式中迅速脱离出来,融入到新的教育模式中去。
(2)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新生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理需求,树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寻找良好的学习方法。
(3)思维方式的转变:引导新生改变初中的死记硬背、抄书、抄笔记的学习方式,培养综合性思维方式,培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
二 定向阶段——成才关键期
在度过适应期后,学习的内容起了变化,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参与活动增加,人际关系融合,存在着适应感、随意感、自信感。
1.在定向阶段学生的特征:
(1)人生观基本确立:关心政治及人生价值,把所从事的医护专业和社会医护现象及医护专业的发展前途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
(2)事业心基本确立:二年级学生经过对医护知识的学习探讨、思考,逐步稳固了专业思想、开始了解行业内的事情,事业心悄然升起。
(3)服务观基本确立:通过对医护的实习课程,开始有为同学、朋友、家人服务的想法,对照书本知识,尝试着为他人服务。
2.针对定向阶段的特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1)培养奉献精神:敬业奉献是党中央为全体公民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医护人员更要遵守,要进行“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的思想教育。
(2)培养各种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培养各种技能:利用多种渠道,大量开展“一专多能”的活动,让每位学生施展各自的特长和才能。
三 立志阶段——就业准备期
在医护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已经基本学完全部基础课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他们的内心产生了独立工作、进入社会的愿望,交际范围扩展到社会,就业的压力逐渐增大,开始寻找工作单位。
1.在立志阶段学生的特征:
(1)对将结束的学习生活,有一种轻松感:对开始的实习新生活又有一种愉快感、新鲜感,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对将来能否找到工作,有一种忧郁感:面对就业的压力,担心自己的前途,感到信心不足。
(3)对理想化东西少了,有强烈的现实感:经历过多次双选,面对家庭、朋友,所去单位的工资、待遇、住房、晋升等问题开始考虑了。
2.针对立志阶段特征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
(1)双重身份意识教育:实习生既是医院实习生,又是学校学生,受双重约束和双重管理,受双重奖励和处罚。
(2)职业道德意识教育:高年级学生已从课堂走进病房,走到病人当中去,对每一个病人的诊断及处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医德培养过程。
(3)就业择业意识教育:开展礼仪培训,就业培训,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推荐,自我介绍能力,了解就业信息,准确评价自己。
(4)勇敢竞争意识教育:面对现实,积极参与竞争,人无我有,人有我兴。
(5)职业生涯意识教育:开展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的培训,设计自己的职业,创业就业教育。
以上三个教育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关系,所有在教育工作中要既相对分开,又要互相融合。在一年级中既有三个转变的教育,又要有职业道德教育;在二年级中既要有职业教育,又要贯穿就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在三年级中,既要有职业教育,又要进行新的三个转变教育。
综上所述,中专生在完成三年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按照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增长,教学、教育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素质教育方面尝试依据各阶段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工作既有阶段性,又有融合性。在各阶段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中专生各阶段的教育成为活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这样才能做好中专护士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有效地培养教育出社会需要的合格护士。
参考文献:
[1]陈钟光,陈钟光.医学生成才修养【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陈安福,陈安福.教育心理学【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崔红(1957—)女,成都大学中职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教育阶段性 阶段特征 特征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3-0009-02
所谓教育的阶段性,即是说学生在不同阶段,教育者都应研究被教育者的心理特征,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根据他们年龄、生理、心理、知识等的不同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护士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能自觉克服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矛盾,以适应各阶段的学习特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成长为合格的护理人员。
随着市场人才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综合性强的中级医护卫生人才,已成为中专护士生培养的主要目标,而素质教育贯穿于护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教育者能不能根据中专护士生的阶段性特征,探索出一些管理思路,从而使我们在学生管理中有效的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中专护士生在各阶段中得到成长,使教育者在各阶段中有效的施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达到培养合格的护士生目标。
长期以来“素质教育”的概念逐渐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一种实践模式,成为教育界使用频率极高的通用语言,可以说在社会上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且倍受学生、家长的关注。各个学校都在依照自己的方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然而,许多教育管理者都忽视了对素质教育的认真探索,尤其是缺乏对素质教育的阶段性的理解。
素质教育的理论概念:“素质”这一范畴具有多重含义:从本体学说而言,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就社会学的分析看,是指后天造就的多种能力的总和与统一;从青年学研究的角度看,是指青年后天获得的各种生活、工作、学习能力的统一机制。广义的“素质”强调在头脑健全,智力正常条件下,经过后天的努力和实践,是可能变为现实的决定因素。狭义的“素质”是指智力发展和成才的物质基础。综合来看“素质”既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及其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在整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人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这种“基本品质”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在各个阶段都具有特征性。大量的学生管理实践证明素质教育在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蕴含着不同的内容,大致可分分三个阶段:一年级的导向期,二年级的定向期,三年级的志向期。在不同的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表现不同,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这些不同阶段的特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一 导向阶段——转变适应期
中专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属未成年人。一年级中专生面对新的中专生活,他们充满理想和幻想,决心奋斗一番。然而,这些刚刚结束中学生活的学生心理上还残留着“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进入中等医学学校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矛盾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指导新生做好转变工作,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的中专学习和生活。这个时期称为转变适应期。
1.在导向阶段学生的特征:
(1)心理上的自豪感与失落感并存:一方面,从农村到城市读书,有幸进入护理中专学习,为将来成为白衣天使而自豪;另一方面,在新的集体中,陌生的大家相聚在一起,失去了在中学受宠的地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在心理上萌生了失落感。
(2)学习上紧迫感和厌倦感并存:一方面,在填写自愿和面试时,在入学教育时,心理构画着一名白衣天使的前景,有想尽快掌握医护知识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紧迫感;另一方面,中考的艰辛印象还没有淡漠,一年级的“数理化”基础课,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中专教学方式的一时不适应也使学生滋生厌倦感。
(3)生活上的新鲜感和孤独感并存:一方面,入学之初,离开父母的约束,在同龄人之间学习、生活感到新鲜;另一方面,时间一久,依赖性强的学生对“三点一线”的生活感到枯燥,不会交往,使同学关系感到生疏,产生孤独感。
2.针对导向阶段的特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1)生活方式的转变:引导新生熟悉生活环境,熟悉作息时间,熟悉规章制度,开展“爱我校园”、“爱我教室”、“爱我寝室”、“爱我同桌”等以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训练“我的新的一天”活动,开展培训各方面的养成教育和习惯。使新生从旧的、不良的行为模式中迅速脱离出来,融入到新的教育模式中去。
(2)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新生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理需求,树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寻找良好的学习方法。
(3)思维方式的转变:引导新生改变初中的死记硬背、抄书、抄笔记的学习方式,培养综合性思维方式,培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
二 定向阶段——成才关键期
在度过适应期后,学习的内容起了变化,开始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参与活动增加,人际关系融合,存在着适应感、随意感、自信感。
1.在定向阶段学生的特征:
(1)人生观基本确立:关心政治及人生价值,把所从事的医护专业和社会医护现象及医护专业的发展前途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使自己适应社会的需要。
(2)事业心基本确立:二年级学生经过对医护知识的学习探讨、思考,逐步稳固了专业思想、开始了解行业内的事情,事业心悄然升起。
(3)服务观基本确立:通过对医护的实习课程,开始有为同学、朋友、家人服务的想法,对照书本知识,尝试着为他人服务。
2.针对定向阶段的特征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1)培养奉献精神:敬业奉献是党中央为全体公民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医护人员更要遵守,要进行“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的思想教育。
(2)培养各种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培养各种技能:利用多种渠道,大量开展“一专多能”的活动,让每位学生施展各自的特长和才能。
三 立志阶段——就业准备期
在医护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已经基本学完全部基础课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他们的内心产生了独立工作、进入社会的愿望,交际范围扩展到社会,就业的压力逐渐增大,开始寻找工作单位。
1.在立志阶段学生的特征:
(1)对将结束的学习生活,有一种轻松感:对开始的实习新生活又有一种愉快感、新鲜感,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对将来能否找到工作,有一种忧郁感:面对就业的压力,担心自己的前途,感到信心不足。
(3)对理想化东西少了,有强烈的现实感:经历过多次双选,面对家庭、朋友,所去单位的工资、待遇、住房、晋升等问题开始考虑了。
2.针对立志阶段特征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
(1)双重身份意识教育:实习生既是医院实习生,又是学校学生,受双重约束和双重管理,受双重奖励和处罚。
(2)职业道德意识教育:高年级学生已从课堂走进病房,走到病人当中去,对每一个病人的诊断及处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医德培养过程。
(3)就业择业意识教育:开展礼仪培训,就业培训,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推荐,自我介绍能力,了解就业信息,准确评价自己。
(4)勇敢竞争意识教育:面对现实,积极参与竞争,人无我有,人有我兴。
(5)职业生涯意识教育:开展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的培训,设计自己的职业,创业就业教育。
以上三个教育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关系,所有在教育工作中要既相对分开,又要互相融合。在一年级中既有三个转变的教育,又要有职业道德教育;在二年级中既要有职业教育,又要贯穿就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在三年级中,既要有职业教育,又要进行新的三个转变教育。
综上所述,中专生在完成三年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按照学生年龄和年级的增长,教学、教育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素质教育方面尝试依据各阶段的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工作既有阶段性,又有融合性。在各阶段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中专生各阶段的教育成为活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这样才能做好中专护士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有效地培养教育出社会需要的合格护士。
参考文献:
[1]陈钟光,陈钟光.医学生成才修养【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陈安福,陈安福.教育心理学【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崔红(1957—)女,成都大学中职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