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由支付单位代纳税义务人承担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的是税后净收入时,其应交税金的计算需要将税后所得还原为税前所得,以正确计算应交税金。税后所得的还原计算较为烦琐,为简化实务中的工作量,用Excel设计出税后所得的还原模型,可以方便地取得各种模式下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税后所得;还原;模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7)12-0034-04
随着我国税收法规体系的完善及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已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它直接涉及个人的利益,又关系着纳税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义务人和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支付单位都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虽然税收法规在许多具体纳税问题上作了规定,但实际工作中的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各种具体情况会带来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支付单位承诺为个人承担个人所得税,即个人取得的是税后净收入,需支付的税款由单位承担。例如,某饭店与员工的协议是每月支付给某位员工5 000元,税金由饭店承担,不从其工资中扣除;某单位根据当年的效益全年一次性支付给某位员工税后奖金10万元,个人所得税由单位承担;某医院聘请外单位著名外科专家主持手术,支付税后报酬2万元,税金由医院承担。上述所举事例可以归纳为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中的3个项目,即:工资收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和劳务报酬所得。
按照税法的规定,应纳税的收入指的是含税收入,因此单位在计算为员工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时,应先将不含税收入还原为含税收入,再计算应缴税金,而不能以实际税后所得直接计算,否则会出现少缴税款的问题,可能被税务机关处以偷漏税款的处罚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由于我国对工资收入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一次性劳务报酬畸高的情况下适用加成征收,因此税后所得的还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为准确计算应纳税款,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使用Excel设计出一个通用的模型,以简化计算。
一、 税后工资收入的还原及模型设计
根据实务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又需要分以下3种情况区别对待。
(一) 单位为员工承担全部个人所得税
单位承诺为员工全额承担个人所得税时,其还原及应纳税额的计算用以下的公式进行,推导过程从略(下同)。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 / (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前收入=应纳税所得额 费用扣除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使用Excel进行模型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税率表计算出税后收入各级的分界点,如表1所示(本表的计算可以使用Excel很快完成,由于其作用是用来确认不含税级距,故计算过程从略)。
其中需要着重说明的是“lookup()”函数的应用,该函数用于查找还原时和纳税计算时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注意该函数用多种组合方式,使用时选择系统默认的第一种类型(如图2所示)。
(二) 单位为员工定额承担个人所得税
在这种方式下,即无论员工的工资是多少,单位为其支付固定数额的所得税,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其还原过程只需将员工的收入加上单位为其支付的所得税额即为应税所得,按正常计算方法进行,而使用Excel 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模型设计在众多的文献中有所提及,故本文不再赘述。
(三)单位为员工按比例承担个人所得税
单位为员工承担固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如单位承担40%,员工个人承担60%,其还原过程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公司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公司负担比例)/(1-税率×公司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含税工资=应纳税所得额 费用扣除标准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见图5);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根据以上公式,模型的设计及各单元格的公式定义如图5所示。
三、 税后劳务报酬的还原及模型设计
按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对劳务报酬征收个人所得税,是用纳税义务人的所得减除扣除标准作为应纳税所得,具体扣除方法是收入未超过4 000元时,定额减除800元;超过4 000元时,定率减除20%。另外,当纳税义务人一次收入畸高时,采用加成征收的方式,加成征收的判断标准是应纳税所得额而非劳务报酬所得,故在还原时需要计算确定扣除标准和适用税率的级距,具体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
在一个工作簿中,分别设计上述4个模型放在4个工作表中,在实际应用时,根据还原计算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表,则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税后所得的还原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此外,还应提醒支付单位的是,企业除了要依法纳税,还应当注意: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是企业承担个人所得税的,应明确约定承担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承担方式,企业交纳的税额显然不同。如果约定不清,一方面纳税时企业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劳资纠纷。
[关键词] 税后所得;还原;模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7)12-0034-04
随着我国税收法规体系的完善及个人收入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已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它直接涉及个人的利益,又关系着纳税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义务人和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支付单位都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虽然税收法规在许多具体纳税问题上作了规定,但实际工作中的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各种具体情况会带来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支付单位承诺为个人承担个人所得税,即个人取得的是税后净收入,需支付的税款由单位承担。例如,某饭店与员工的协议是每月支付给某位员工5 000元,税金由饭店承担,不从其工资中扣除;某单位根据当年的效益全年一次性支付给某位员工税后奖金10万元,个人所得税由单位承担;某医院聘请外单位著名外科专家主持手术,支付税后报酬2万元,税金由医院承担。上述所举事例可以归纳为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中的3个项目,即:工资收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和劳务报酬所得。
按照税法的规定,应纳税的收入指的是含税收入,因此单位在计算为员工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时,应先将不含税收入还原为含税收入,再计算应缴税金,而不能以实际税后所得直接计算,否则会出现少缴税款的问题,可能被税务机关处以偷漏税款的处罚而给企业造成损失。由于我国对工资收入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一次性劳务报酬畸高的情况下适用加成征收,因此税后所得的还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为准确计算应纳税款,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使用Excel设计出一个通用的模型,以简化计算。
一、 税后工资收入的还原及模型设计
根据实务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又需要分以下3种情况区别对待。
(一) 单位为员工承担全部个人所得税
单位承诺为员工全额承担个人所得税时,其还原及应纳税额的计算用以下的公式进行,推导过程从略(下同)。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 / (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前收入=应纳税所得额 费用扣除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使用Excel进行模型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根据税率表计算出税后收入各级的分界点,如表1所示(本表的计算可以使用Excel很快完成,由于其作用是用来确认不含税级距,故计算过程从略)。
其中需要着重说明的是“lookup()”函数的应用,该函数用于查找还原时和纳税计算时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注意该函数用多种组合方式,使用时选择系统默认的第一种类型(如图2所示)。
(二) 单位为员工定额承担个人所得税
在这种方式下,即无论员工的工资是多少,单位为其支付固定数额的所得税,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其还原过程只需将员工的收入加上单位为其支付的所得税额即为应税所得,按正常计算方法进行,而使用Excel 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模型设计在众多的文献中有所提及,故本文不再赘述。
(三)单位为员工按比例承担个人所得税
单位为员工承担固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如单位承担40%,员工个人承担60%,其还原过程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公司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公司负担比例)/(1-税率×公司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含税工资=应纳税所得额 费用扣除标准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见图5);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根据以上公式,模型的设计及各单元格的公式定义如图5所示。
三、 税后劳务报酬的还原及模型设计
按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对劳务报酬征收个人所得税,是用纳税义务人的所得减除扣除标准作为应纳税所得,具体扣除方法是收入未超过4 000元时,定额减除800元;超过4 000元时,定率减除20%。另外,当纳税义务人一次收入畸高时,采用加成征收的方式,加成征收的判断标准是应纳税所得额而非劳务报酬所得,故在还原时需要计算确定扣除标准和适用税率的级距,具体计算过程如表2所示。
在一个工作簿中,分别设计上述4个模型放在4个工作表中,在实际应用时,根据还原计算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表,则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税后所得的还原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此外,还应提醒支付单位的是,企业除了要依法纳税,还应当注意: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果是企业承担个人所得税的,应明确约定承担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承担方式,企业交纳的税额显然不同。如果约定不清,一方面纳税时企业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劳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