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现状
鄂尔多斯市位于世界优质羊绒生产带,是世界顶级绒山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产地,拥有中国羊绒服装第一品牌和排头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羊绒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农牧业产业化最大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标型产业。我市的羊绒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步,到90年代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一跃成为全市重要的优势特色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做出过巨大贡献。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羊绒产业已形成从原料生产、收储、加工,到新产品研发和国内外市场营销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优质原料多、研发能力强、企业集聚、工艺先进、品牌驰名、销售网络健全等优势,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地区知名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羊绒加工企业79家,占自治区规模以上羊绒加工企业的55%,其中,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2家,拥有国家级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内最具权威的专业检测实验室。2013年,全市生产无毛绒4850多吨,羊绒纱2436.7吨,羊绒制品1658多万件,解决就业3万余人,实现产值200亿元。
目前,全市大力推进羊绒产业集群发展,投资兴建的现代羊绒产业园区已投入使用,园区共规划用地7000亩,一期开发2791亩,一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园区建成后,将形成生产洗绒1500吨,分梳加工1000吨,纺纱2000吨,染色1800吨,羊绒衫450万件,精纺羊绒面料100万米,围巾披肩400万条的能力,解决8000人就业,该项目现已开始投产。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
羊绒资源的稀缺性和收购的季节性决定了羊绒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近年来,随着我市能源化工产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其它产业的“挤出效应”非常明显,政府、羊绒企业、商业银行和社会资本都将投资重点和放贷对象集中在资金利润率和回报率较高的领域,许多羊绒企业都不愿在本领域继续投资,行业内部资金流失严重,其自身技术更新、原料储备、市场开拓等资金逐渐减少。根据羊绒产业有关研究报告分析,鄂尔多斯股份公司羊绒业务收入所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13%,如果扩展到集团公司层面,这一比重更低。东达集团则基本停止了对羊绒产业的再投入。据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反映,目前羊绒产业园区投资巨大,建设资金(包括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内)全部为企业银行贷款,经其测算,搬迁至新工业园区后,每年企业的正常运行经费将新增4亿元,短期内给生产体系带来巨大亏损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市、区两级政府承诺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迟迟不能兑现,自治区的专项补贴资金也不能到位,资金不足已成为限制我市羊绒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绒山羊品种改良受市场影响大
近年来,包括我市及巴彦淖尔等地区的一些企业和农牧民受羊绒成本和价格影响,不断引进其它地区产绒量高、绒质粗的绒山羊品种与当地绒山羊进行杂交,导致当地羊绒的白度、细度和长度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严重的是细度变粗。内蒙古纤维检验局2012年的一次检测结果显示,2000年之前内蒙古地区的山羊绒平均直径在15微米之内,到2011年达15.71微米。绒质的下滑,大大降低了其制品轻柔、舒适、保暖、透气等品质,现在有些地方的羊绒已酷似绵羊毛,羊绒品质的变化正在威胁着全市乃至内蒙古羊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我市羊绒产量增长迅速,其增幅大于同期山羊数量的增长幅度,说明我市的绒山羊单体产量有较大突破,2004—2013年,全市绒山羊数量年均增长率为0.26%,羊绒产量为8.2%(详见图1),表明在山羊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羊绒产量持续上升,这必然伴随着羊绒质量的下降。这一问题的出现表面上是由于农牧民大量引进改良的绒山羊所致,而根源是经济效益导向的必然结果,经过增粗改良的山羊可增产原绒50%,而粗绒的市场价格仅比未改良细绒低不到15%,导致越是经济和信息发达的农牧区改良越严重。
(三)产业集中度偏低
目前,我市羊绒产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区域资源要素缺乏整合、区域集群竞争优势缺乏等突出问题,制约了羊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企业数量方面,我市羊绒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规模和年生产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产业集中度很低。在市场竞争方面,缺乏自律和规范,羊绒原料稀缺时,企业间为争夺原料资源而相互哄抬价格,导致羊绒及其制品的价格大幅上涨,而羊绒原料充足时,企业间又竞相压价,致使羊绒及其制品的价格大幅下跌,这种恶性竞争现状使得羊绒及其制品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最终受到损失的是企业和广大农牧民的利益。此外,我市羊绒产品结构单一,针织品占了绝大部分,主要是羊绒衫、围巾、披肩三大类,一些企业相互模仿致使产品同质性严重,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现象严重。在资源整合方面,我市羊绒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信息、产业布局、出口战略等方面尚未实现整合,难以形成要素资源的共享以及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从而不能以完整的产业链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加之,全市羊绒企业95%以上为家族式管理模式,产权不清、责权不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四)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手段落后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目前,我市羊绒制品业已融入世界羊绒产业链,但所处地位不容乐观,仍主要处在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品牌设计与推广、营销渠道等高端环节还主要被英国、意大利等国所控制,这导致我市羊绒制品业还只能在生产能力、价格等方面进行低水平竞争,在品牌竞争力方面与上述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是“鄂尔多斯”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很难以自己的品牌销售,仍以贴牌销售为主,只能赚取不足10%的加工费。据有关消息,日本某知名品牌在进行国际市场拓展时,不光注重研发团队的建设,更加注重国际汇率战略研究团队和世界畜牧政策团队在产品销售环节的作用。为此,一件外国羊绒衫通过各国税收及通关政策的扶持,在中国销售仅699元,却能够赚到600元以上的纯利润。而本土品牌羊绒衫在国内销售2000元/件,而它的纯利润要低于600元。 三、对策建议
(一)实施原料提升战略,稳定农牧民收入控制原料市场
要对全市白绒山羊核心区旗区,划定区域进行保护区建设,保护区内严禁引入其它外来山羊品种,严防群体混杂,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优良种羊供应能力,实施优质种公羊和基础母羊补贴。加强对优质白绒山羊增绒和繁殖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农牧民、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利用传统选育手段或生物科技等新技术,进行新品种的课题研究和专项公关。大力扶持和推进原料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与农牧民、农牧民合作组建立长期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设优质高产的标准化原料基地。完善羊绒收储制度,稳定羊绒价格和农牧民收入。要优先支持规模大、资信好、产业链条长的重点羊绒生产加工企业承担羊绒收储任务,使其掌握更多的优质羊绒资源,还要制定羊绒收购保护价,保护生产羊绒农牧民的利益,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壮大龙头骨干企业
要把着力点放在促进项目建设和创新发展上,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比较优势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和关键要素向优势企业、重点项目配置。大力支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东达蒙古王等骨干企业,通过兼并、控股、互相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整合重组,组建集团,形成优质资产和优势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发展优势。结合鄂尔多斯集团现代羊绒产业园区整体搬迁产业升级改造建设项目,落实包括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促进原料、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龙头企业集聚。进一步加强对绒纺企业的经营管理。鼓励企业淘汰家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有限公司,规范运作,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强羊绒园区建设
在现有羊绒产业的基础上,按照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加工能力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羊绒产业结构,提高羊绒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东达蒙古王等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的优势作用,重点建设东胜绒纺工业园区,要坚决杜绝旗区乱铺摊子,防止产能过剩。制定支持羊绒工业园区发展的土地、资金、税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配套优惠政策。本着政府积极扶持、企业迅速积聚、产业加快发展的原则,要先予后取,制定政策要有创新和突破,吸引更多的客商和企业入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不仅土地、建筑、水电、通讯、交通等要具备较高水平,培训、融资、咨询等相应的配套服务也要充分满足入园企业的要求,重点是抓好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便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要稳定绒纺企业员工队伍,优先满足企业所需的外地管理人员、研发人才、产业工人的落户需求,并在租房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四)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增强国际话语权
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收购国际品牌、提升国际营销管理水平、拓展海外营销渠道、设立海外直营公司、建设全国性旗舰店、扩大品牌宣传。制定全市创建羊绒知名品牌奖励和扶持办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羊绒自主知名品牌和国内具有知名度的羊绒品牌。对收购国际化品牌、以自主品牌出口达一定金额以上的、在海外以自主品牌开设直营店、在国内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设立自主品牌旗舰店的企业给予不同金额的补助资助奖励。大力支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创建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拓宽营销渠道。
(五)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工艺和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装备信息化改造、能耗和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利润率。加速羊绒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加大对企业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培训。充分利用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拥有的国家级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内最具权威的专业检测实验室的平台优势和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人才技术优势,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团队围绕羊绒产业重大科技公关、技术难题、产品研发等项目,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四、当前需要突破的几个重点
一是抓紧成立行业协会,提升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加强服务手段和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形成统一有效的整体,为避免我区羊绒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快成立鄂尔多斯羊绒纺织协会,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根据羊绒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规划等提供咨询和建议;制订实施行业行为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营造行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提供行业信息和咨询服务,组织展览会、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及国际交流等活动,创办刊物,推出品牌,推动纺织行业跨地区交流和加强对外开放、国际交流。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资金问题。解决羊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一是加强银企合作,在企业资产抵押和担保机构担保的基础上,适度增加银行对企业的授信力度,实行一次审批、周转使用、随用随贷。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并简化审批程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三是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羊绒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四是增加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羊绒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大全市财政资金对羊绒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发展精深加工。
三是立足当前,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解决我市羊绒产业的发展难题,要重点解决好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骨干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是各级政府要积极兑现承诺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保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难题,促进项目早日达产增效。二是通过资金配套或项目补贴等形式,积极支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建设“世界羊绒博物馆”,提高我市羊绒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对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政策支持,切实服务好、支持好企业的发展。此外,要积极支持企业申报认定为国家民族贸易企业,使其享受国家民族贸易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课题组负责人:余永崇;课题组成员:刘二永、乔建江、张宇栋、贺慧)
责任编辑:代建明
鄂尔多斯市位于世界优质羊绒生产带,是世界顶级绒山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产地,拥有中国羊绒服装第一品牌和排头企业——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羊绒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农牧业产业化最大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标型产业。我市的羊绒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步,到90年代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一跃成为全市重要的优势特色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做出过巨大贡献。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羊绒产业已形成从原料生产、收储、加工,到新产品研发和国内外市场营销完整的产业链条,具有优质原料多、研发能力强、企业集聚、工艺先进、品牌驰名、销售网络健全等优势,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地区知名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羊绒加工企业79家,占自治区规模以上羊绒加工企业的55%,其中,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2家,拥有国家级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内最具权威的专业检测实验室。2013年,全市生产无毛绒4850多吨,羊绒纱2436.7吨,羊绒制品1658多万件,解决就业3万余人,实现产值200亿元。
目前,全市大力推进羊绒产业集群发展,投资兴建的现代羊绒产业园区已投入使用,园区共规划用地7000亩,一期开发2791亩,一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园区建成后,将形成生产洗绒1500吨,分梳加工1000吨,纺纱2000吨,染色1800吨,羊绒衫450万件,精纺羊绒面料100万米,围巾披肩400万条的能力,解决8000人就业,该项目现已开始投产。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
羊绒资源的稀缺性和收购的季节性决定了羊绒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近年来,随着我市能源化工产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其它产业的“挤出效应”非常明显,政府、羊绒企业、商业银行和社会资本都将投资重点和放贷对象集中在资金利润率和回报率较高的领域,许多羊绒企业都不愿在本领域继续投资,行业内部资金流失严重,其自身技术更新、原料储备、市场开拓等资金逐渐减少。根据羊绒产业有关研究报告分析,鄂尔多斯股份公司羊绒业务收入所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13%,如果扩展到集团公司层面,这一比重更低。东达集团则基本停止了对羊绒产业的再投入。据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反映,目前羊绒产业园区投资巨大,建设资金(包括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内)全部为企业银行贷款,经其测算,搬迁至新工业园区后,每年企业的正常运行经费将新增4亿元,短期内给生产体系带来巨大亏损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市、区两级政府承诺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迟迟不能兑现,自治区的专项补贴资金也不能到位,资金不足已成为限制我市羊绒产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绒山羊品种改良受市场影响大
近年来,包括我市及巴彦淖尔等地区的一些企业和农牧民受羊绒成本和价格影响,不断引进其它地区产绒量高、绒质粗的绒山羊品种与当地绒山羊进行杂交,导致当地羊绒的白度、细度和长度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严重的是细度变粗。内蒙古纤维检验局2012年的一次检测结果显示,2000年之前内蒙古地区的山羊绒平均直径在15微米之内,到2011年达15.71微米。绒质的下滑,大大降低了其制品轻柔、舒适、保暖、透气等品质,现在有些地方的羊绒已酷似绵羊毛,羊绒品质的变化正在威胁着全市乃至内蒙古羊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我市羊绒产量增长迅速,其增幅大于同期山羊数量的增长幅度,说明我市的绒山羊单体产量有较大突破,2004—2013年,全市绒山羊数量年均增长率为0.26%,羊绒产量为8.2%(详见图1),表明在山羊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羊绒产量持续上升,这必然伴随着羊绒质量的下降。这一问题的出现表面上是由于农牧民大量引进改良的绒山羊所致,而根源是经济效益导向的必然结果,经过增粗改良的山羊可增产原绒50%,而粗绒的市场价格仅比未改良细绒低不到15%,导致越是经济和信息发达的农牧区改良越严重。
(三)产业集中度偏低
目前,我市羊绒产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区域资源要素缺乏整合、区域集群竞争优势缺乏等突出问题,制约了羊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企业数量方面,我市羊绒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企业规模和年生产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产业集中度很低。在市场竞争方面,缺乏自律和规范,羊绒原料稀缺时,企业间为争夺原料资源而相互哄抬价格,导致羊绒及其制品的价格大幅上涨,而羊绒原料充足时,企业间又竞相压价,致使羊绒及其制品的价格大幅下跌,这种恶性竞争现状使得羊绒及其制品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一直未能有效解决,最终受到损失的是企业和广大农牧民的利益。此外,我市羊绒产品结构单一,针织品占了绝大部分,主要是羊绒衫、围巾、披肩三大类,一些企业相互模仿致使产品同质性严重,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现象严重。在资源整合方面,我市羊绒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信息、产业布局、出口战略等方面尚未实现整合,难以形成要素资源的共享以及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从而不能以完整的产业链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加之,全市羊绒企业95%以上为家族式管理模式,产权不清、责权不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四)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手段落后
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目前,我市羊绒制品业已融入世界羊绒产业链,但所处地位不容乐观,仍主要处在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品牌设计与推广、营销渠道等高端环节还主要被英国、意大利等国所控制,这导致我市羊绒制品业还只能在生产能力、价格等方面进行低水平竞争,在品牌竞争力方面与上述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是“鄂尔多斯”等国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很难以自己的品牌销售,仍以贴牌销售为主,只能赚取不足10%的加工费。据有关消息,日本某知名品牌在进行国际市场拓展时,不光注重研发团队的建设,更加注重国际汇率战略研究团队和世界畜牧政策团队在产品销售环节的作用。为此,一件外国羊绒衫通过各国税收及通关政策的扶持,在中国销售仅699元,却能够赚到600元以上的纯利润。而本土品牌羊绒衫在国内销售2000元/件,而它的纯利润要低于600元。 三、对策建议
(一)实施原料提升战略,稳定农牧民收入控制原料市场
要对全市白绒山羊核心区旗区,划定区域进行保护区建设,保护区内严禁引入其它外来山羊品种,严防群体混杂,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优良种羊供应能力,实施优质种公羊和基础母羊补贴。加强对优质白绒山羊增绒和繁殖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农牧民、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利用传统选育手段或生物科技等新技术,进行新品种的课题研究和专项公关。大力扶持和推进原料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与农牧民、农牧民合作组建立长期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设优质高产的标准化原料基地。完善羊绒收储制度,稳定羊绒价格和农牧民收入。要优先支持规模大、资信好、产业链条长的重点羊绒生产加工企业承担羊绒收储任务,使其掌握更多的优质羊绒资源,还要制定羊绒收购保护价,保护生产羊绒农牧民的利益,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壮大龙头骨干企业
要把着力点放在促进项目建设和创新发展上,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比较优势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和关键要素向优势企业、重点项目配置。大力支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东达蒙古王等骨干企业,通过兼并、控股、互相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整合重组,组建集团,形成优质资产和优势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发展优势。结合鄂尔多斯集团现代羊绒产业园区整体搬迁产业升级改造建设项目,落实包括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促进原料、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龙头企业集聚。进一步加强对绒纺企业的经营管理。鼓励企业淘汰家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有限公司,规范运作,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强羊绒园区建设
在现有羊绒产业的基础上,按照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加工能力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羊绒产业结构,提高羊绒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东达蒙古王等现有龙头骨干企业的优势作用,重点建设东胜绒纺工业园区,要坚决杜绝旗区乱铺摊子,防止产能过剩。制定支持羊绒工业园区发展的土地、资金、税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配套优惠政策。本着政府积极扶持、企业迅速积聚、产业加快发展的原则,要先予后取,制定政策要有创新和突破,吸引更多的客商和企业入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不仅土地、建筑、水电、通讯、交通等要具备较高水平,培训、融资、咨询等相应的配套服务也要充分满足入园企业的要求,重点是抓好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便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要稳定绒纺企业员工队伍,优先满足企业所需的外地管理人员、研发人才、产业工人的落户需求,并在租房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四)实施品牌建设战略,增强国际话语权
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收购国际品牌、提升国际营销管理水平、拓展海外营销渠道、设立海外直营公司、建设全国性旗舰店、扩大品牌宣传。制定全市创建羊绒知名品牌奖励和扶持办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羊绒自主知名品牌和国内具有知名度的羊绒品牌。对收购国际化品牌、以自主品牌出口达一定金额以上的、在海外以自主品牌开设直营店、在国内省会城市及重点城市设立自主品牌旗舰店的企业给予不同金额的补助资助奖励。大力支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创建国际知名品牌。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拓宽营销渠道。
(五)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工艺和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装备信息化改造、能耗和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利润率。加速羊绒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加大对企业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培训。充分利用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拥有的国家级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内最具权威的专业检测实验室的平台优势和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人才技术优势,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团队围绕羊绒产业重大科技公关、技术难题、产品研发等项目,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四、当前需要突破的几个重点
一是抓紧成立行业协会,提升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加强服务手段和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形成统一有效的整体,为避免我区羊绒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快成立鄂尔多斯羊绒纺织协会,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根据羊绒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规划等提供咨询和建议;制订实施行业行为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营造行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提供行业信息和咨询服务,组织展览会、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及国际交流等活动,创办刊物,推出品牌,推动纺织行业跨地区交流和加强对外开放、国际交流。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资金问题。解决羊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一是加强银企合作,在企业资产抵押和担保机构担保的基础上,适度增加银行对企业的授信力度,实行一次审批、周转使用、随用随贷。二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并简化审批程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三是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羊绒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四是增加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羊绒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大全市财政资金对羊绒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发展精深加工。
三是立足当前,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解决我市羊绒产业的发展难题,要重点解决好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骨干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是各级政府要积极兑现承诺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保障,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难题,促进项目早日达产增效。二是通过资金配套或项目补贴等形式,积极支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建设“世界羊绒博物馆”,提高我市羊绒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是对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政策支持,切实服务好、支持好企业的发展。此外,要积极支持企业申报认定为国家民族贸易企业,使其享受国家民族贸易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课题组负责人:余永崇;课题组成员:刘二永、乔建江、张宇栋、贺慧)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