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vewpyc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有很多的教师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太差了,一个班挑不出一篇佳作,并且每次考试学生最喜欢询问的就是“要不要写作文”,当教师回答不用时,学生就会欢呼雀跃。由此可见,如今的初中生都不爱写作文。可是,教师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要想教出成绩,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是很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呢?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从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一旦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就不怕写不出好文章。
  所说的启蒙阶段是指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也就是小学时期。整个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也是要分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最开始接触写作应该是从看图说话和写日记开始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多鼓励,少命题,让学生大胆地写作。只要学生开始写了,哪怕是字数极少,条理不清晰,也应得到表扬,至少学生有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小心翼翼地去呵护他们的写作兴趣。升至五六年级,就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仅是表达他们的想法,还要做到语句通顺,略有文采。
  那么,如何使学生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呢?
  1.学以致用。即让学生学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成语、歇后语、修辞手法等运用到作文中去,前提是对所运用的内容有正确的掌握。少用口语,多使用书面语写作。
  2.广泛阅读。这里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每周可要求学生达到5000字的阅读量。教师还有必要指定一些读物,如,四大名著、人物传记等,让学生储备充足的写作素材。
  3.善于积累。主要是指作文书中的一些好字、好句、好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背出来。当然,这里不要求学生全篇文章的背诵,现在有很多升初中的学生反映,小学他们都是把写得好的作文整篇背下来,考试时用的上就全篇写上去。虽然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暂时取得高分,但是这对学生的危害是长远的,这样做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的写作陷入模式化,这样下去,学生终究是写不好作文的。
  做到以上三点,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写得好了,自然就会乐于去写。
  二、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创作
  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原因就在于拿到题目不知道写一些什么,所以,此时需要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文思泉涌。如何选材是引导学生学会写作的关键,教师应该“授之于渔”,让他们知道写作来源于生活,从而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还要构建平台,实现文章共享。关于平台,有很多的途径:
  第一,通过作文讲评课,大家一起欣赏佳句,佳句要读,要赞美,让学生感受到写出一些美好的句子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并且还需要分析作文中出现问题的句子,找出问题并集中解决,使学生留下印象,得以提高。这样,学生才会爱写作文。
  第二,通过多媒体交流,作文讲评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今是信息时代,电脑、手机这些多媒体都可以充分地运用到教学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建一个文学群,或者通过微博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作文的平台,佳作共赏,这样就拓宽了作文交流的空间范围。学生随时都可以创作,随时可以发表。
  第三,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班报的形式搭建平台,每周或每月发一次班报,挑选一些学生的文章,还可以摘录写作指导。一旦写的作文有人愿意看了,学生写作文就能由被动变成主动了,整个班集体定会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
  当然,要让学生爱上写作文,需要学生和教师作出很多努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摸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强烈的写作兴趣。日积月累,学生就会爱上作文,就会写出更多的好作文,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肤浅甚至错误,语文课上得走样了:变味的个性阅读、肤浅的课程整合、空泛的拓展延伸等种种现象时有发生。  所以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还应该呼唤简约、朴素,多一点实际内容,少一点花哨空洞的课堂。所以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而是要立足于文本。  立足文本,就是指教师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创设轻松而有激趣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模式。为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轻松而有激趣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模式,以发展的眼光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扩大学习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按部就班完成既定任务的基础上大胆实践,把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放到轻松而有激趣的模式之中,并给学生的课余生活留下更多学习语文的机会。  一、用递进式作业布置和批改延伸学习语文的空间  所谓递进式,就
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本,和以往的课本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如何改,鲁迅始终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鲁迅的文章也因为其深刻的内涵而让学生感觉晦涩难懂,但是无论怎样晦涩难懂,鲁迅对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始终是不可抹杀的。鲁迅是中国反封建反传统的一面镜子,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是中国的“民族魂”。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研究鲁迅的人和文章很多,但是我们始终和鲁迅有着一定的距离,更何况21世
期刊
一位美国小学教师在自然课上,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晶莹、透明的玻璃珠照片,照片吸引了每个学生的目光。这时她问:“谁知道这些美丽的玻璃珠是从哪儿来的?”  “宝石商店里买的。”一些学生回答。  老师笑着说:“不对。这是我们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月球上带回来的。这些玻璃球是月球土壤中的。”  这时,全班儿童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谁在月亮上做的?”  “怎么做的?”  学生抢着提出了许多问题。  教师却笑而不
期刊
当年,自己怀着对“太阳下最光辉事业”的美好憧憬,雄心勃勃地考入师范院校;四年的大学生涯结束后,自己又抱着要“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鸿远志向,豪情万丈地走上了三尺讲台;而今随着日子一天天地飞逝,年轮一圈圈地增长,自己对教师,对班主任这份工作的感受,也与当初越来越不尽相同,越来越感觉到教师这份职业,真可谓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下面就几年来自己对教师这份职业的些许感受粗浅地谈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谅解!  
期刊
一提到“学困生”,相信一线教师的眼前都会浮现出几张让人无奈的、熟悉的面孔,他们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对待他们,或许苦口婆心,费尽心思,或许怒其不争,咬牙切齿,或许无奈叹息,任他去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实在没辙,有的教师会将这部分学生统一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或是后墙的某个角落,因为这样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负影响”。  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针对实
期刊
人是群居动物,人们聚集在一起一定会有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眼神交流、肢体交流、语言交流等。而准确、清晰、丰富的语言交流,让人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翻开历史的书页,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张仪巧说六国合纵,孔明舌战群儒,有关口语交际的佳话比比皆是。“一言安邦”,“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些古语赞叹了口语交际的神奇功能。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责任和使命
期刊
新课标一个重要理念是在师生“角色”的表述上,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对课程理念的执行上,最终都要求教师不再做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该成为教学方案的开发者,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新课程同行,要为适应新课标的需要而转变或完善目前的角色,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断自
期刊
与幼儿园每天嘻嘻哈哈、玩玩闹闹的孩子相比,步入小学的孩子们,已经慢慢有点成熟,慢慢开始懂事,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那怎样才能让小学科学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科学方面学得更好呢,下面我来给大家提几点我的方法。  (一)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一门课,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所学的课感兴趣,培养自己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兴趣,这样才能学得更好。比如在学习物理反应的时
期刊
一堂语文课,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一般都能让学生自读课文,读中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这使学生人人动口动脑动手,有东西可学,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学效果自然较理想。但什么时候学生不再有新鲜感,兴趣明显下降了呢?问题就出在初读课文以后。阅读教学此时就处在一个交叉口,教师该如何去做呢?  一、读中感知课文  初读课文是整体感知。它是课文局部性学习的基础。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读的本身,做到读正确流利;二是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