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传统文化元素在坭兴陶茶壶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传承悠久的文明古国,广西在长期的发展中承载着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也是推动民族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广西的传统文化元素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很多,而且已经被运用到了现代化设计之中,而坭兴陶作为中国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广西传统文化相结合且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所瞩目的问题。本文先阐述了广西传统文化与坭兴陶简述,然后又对坭兴陶茶壶设计中对广西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广西:传统文化元素:坭兴陶:茶壶设计
  一、广西传统文化与坭兴陶简述
  广西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些艺术作为我国的瑰宝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元素,就像已经闻名于世界的苗族与侗族所建立的吊脚楼、风雨桥以及鼓楼等和壮族的山水壁畫与铜鼓等。从地域特点分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临海省份,所以其中民族文化的差异化也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它们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就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收藏的翔露纹铜鼓,它表面上的纹饰就是翔露纹和羽人舞纹,其纹路非常的清晰和精致,呈现出的图案也相当优美。纵观筒身处包含着人物、飞禽、花草以及风景等,这些都是在广西文化的熏陶下所铸就的[1]。
  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发展鼎盛时期可追寻到清朝的咸丰年间,目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主要采用的原料是钦州江东西两岸独有的紫红陶土。在制作陶具的时候需要把西岸边的泥土取出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大约半年,再将东岸边的泥料封存,当它散碎且溶解和氧化以后并呈现出自然状态,将其打碎按照6比4的比例就成为坭兴陶具的标准制作原料。总体上来说西岸的泥料较硬东岸的泥料较软,而两者相结合通过火烧制就可以进一步替身陶具的可塑造型。目前为止所制作出的坭兴陶图案基本上都是以民族文化元素为中心的人物、花鸟以及山水等。
  茶壶是用于泡制茶水的道具,它有着实用的价值和艺术价值两种,造型上十分优美,从古至今都是人们非常欢迎的道具。利用坭兴陶陶土制作的茶具拥有着极强的可塑造型,可以在茶具身上纹饰各种图案与装饰,要是不添加陶瓷颜料的坭兴陶放置火中烧制的话能产生窑变体。分析传统的坭兴陶烧制形成窑变体的颜色基本上就是朱红色和紫红色两种,因为坭兴陶土本身就具有材质和颜色优势,质地很细腻,加入适量的水分就能实现坚而不缺柔韧,这样所创设出来的作品自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除此之外,坭兴陶坯体上面会雕刻各种诗词或者绘画作为装饰,而且都是以风景和人物刻画等传统的民族文化为主。但是在实际造型的过程中却很少凸显出特色,因为颜色要是单纯的依靠窑变的话那就非常单一,这样也就让一些不了解坭兴陶的人感觉到它并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
  二、坭兴陶茶壶设计中对广西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基础上逐渐满足了物质需求,而我国自古以来就对饮茶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样风俗的影响下茶具和茶叶的质量自然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纵观古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茶具一直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在结合广西文化元素所制作的坭兴陶茶壶不仅实用,而且也极具欣赏性,那么如何才能将两者有机融合也成为目前艺术人员的重要研究方向[2]。
  (一)造型上的创新
  从广西文化的角度上去分析当地的记忆成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方式,就拿很多坭兴陶茶具去分析就能看出它的造型就类似于铜鼓,结构、元素上的统一已经证实。很多都采用了立式造型,整个茶壶所表现出的效果很突出,壶盖就像青蛙一般,因为青蛙是大部分广西人心目中的神灵,就像我国的龙和国外的宙斯一般,它是雷神和蛟龙所生的孩子。壶身部分采用了铜鼓纹路,将左江花山岩画中的人物以立体方式刻画,再加上颜色的衬托,造型更加突兀。而壶把也是青蛙造型,因为它直接与人肢体接触,所以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神明的敬畏。通过坭兴陶茶壶的造型与图案凸显文化特色并创新手法,这也是为了让人们进一步的了解坭兴陶和广西的文化。
  (二)内容上的创新
  广西各民族间文化因素有很多,那么融入到坭兴陶茶具中就会凸显出这些文化的内涵,从茶具的纹路和形态上去分析就结合很多的本土特色,就像以翔鹭为纹饰,这就把茶具和文化结合到了一起,壶盖部分把民族的一些特殊图案绘制上去,再加上流线的设计,这样就给人一种庄严的气息。茶具的纹路如果镶上金边,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贵重感,主体颜色以红色为主则呈现出了我国的文化,所以将坭兴陶茶具和广西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可以让它变得有欣赏和实用两个方面的价值[3]。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领域的不断发展,但是传统文化并没有就此埋没,反而通过更多的方式流传下来,比较常见的就是坭兴陶茶具和广西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机解决,将它继续创新和传承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詹小滨,韦宇航.广西传统文化元素在坭兴陶茶壶设计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3):137-138.
  [2]杨建军.谈壶论艺——坭兴陶与建水陶的对话[J].大众文艺,2020(09):149-150.
  [3]古晓,黄红欣,曾小芬,陈冰.关于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制作纪录片《三江印象》有感[J].戏剧之家,2020(32):134-135.
  作者简介:韦兴科;男;1975.12-广西钦州人,大专在读;从事坭兴陶茶壶设计制作工艺。
  (钦州市陶李轩坭兴陶艺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湖湘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地域文化形态的差异性,所以湖湘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鉴于此本文以湖湘民间艺术的地域性特色为研究对象,对湖湘民间艺术、湖湘民间艺术的地域性特色进行了阐述,得到了湖湘民间艺术中湘西、北、中、南、东地区具有不同的民间艺术特色的结论,期望对发展湖湘民间艺术,创造更好的湖湘民间艺术价值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域性特色;湖湘民间艺术;初探  民间艺术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钦州坭兴陶设计中融合多样元素,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本文针对我国传统钦州坭兴陶特点以及内在含义进行分析,探索在现代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实现情趣化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钦州;坭兴陶;设计;情趣化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传统的钦州坭兴陶更是具有东亚神韵的艺术特征,由于我国地缘广阔,因
期刊
摘要:在多元化设计风格的背景下,设计的美感被重新定义,不再是以实用或优先考虑其功能主义为主要评判设计美感的依据。设计品不仅仅需要体现其实用价值,更需要成为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设计的美感更体现在于人类的需求、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设计同其服务所服务对象之间的良好关系之中。本文将以纤维灯饰艺术为例,来说明设计美感在于绿色环保的生态之美、风格多变的时尚之美、善意温馨的人性之美以及丰富多样的装饰之
期刊
摘要:在融媒体高度融合的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网络电影为载体,实现了网络电影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本文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网络电影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分析,在其内容植入与形式构建方面作出了详细的现状剖析,有利于传统文化与网络电影在有机的融合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传统文化;网络电影  “融媒体”是近年来伴随着新兴媒体发展所产生的新概念,它整合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特点,借助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去研究艺术、欣赏艺术,同时为艺术买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艺术领域的繁荣。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漆画 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种艺术形式同绘画艺术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漆画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应该吸收各种艺术形式 的优势,尤其是要对绘画艺术进行借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漆画艺术的先进性,促使
期刊
摘要: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始建于清朝,现在作为全国热门的5A级古城景点之一,如诗如画的凤凰古城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它的传统元素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保存较为完好,这些传统元素有属于他们的“故事”。凤凰古城传统元素发展中慢慢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民族元素,为我们用他们朴实无华的手工艺展现出了百年来湘西凤凰的历史变化以及元素更迭交替,是可以為现代文创设计提供富有特点以及创造性设计灵感的元素,所以
期刊
摘要:纪念馆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将其不断的进行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信息传播是如此迅速,在进行红色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使得红色文化的价值不断助力中国新时代的建设,基于此,本文在互联网视域下,加强纪念馆红色文化的传播策略的研究,从而助力纪念馆红色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红色文化遗产
期刊
摘要:命运共同体意味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从整体层面在价值和精神上的升级,这种以共同命运或前程为主体和内容的高度超越了自然意义共同体的简单层次,深刻彰显了以共生主义为主的伦理价值基质。在近几年出现道德失范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公民道德以公民共同体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当有人违背公民道德的时候,就是对公民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威胁,同时也威胁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
期刊
摘要:日照水族舞是我国日照地区的一种民俗艺术。日照水族舞由沿海渔民生产劳动产生,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之后,目前已经形成专业的舞蹈艺术。然而日照水族舞仍然是一种小众的地方艺术,面对当下繁荣的文化艺术发展,日照水族舞蹈的文化的推广和传承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本文提出日照水族舞蹈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通过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熏陶、引入课堂教学、建立网络视频教学的形式,来实现日照水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及发扬。  
期刊
摘要:对郁文轩墨的发展现状的困境经行描述,并延伸到整个制墨行业发展现状和整个行业在革新和传承上面临的巨大挑战,指出了徽墨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社会,在保留古法匠心的过程中,也要运用现代科技经行创新,创新制作和营销方式,以徽墨继承和宣扬古徽州文化,使之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古法制墨;郁文轩墨;墨模雕刻;创新和传承;匠心;发展现状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房书写工具,即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