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资助体系日益完善,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问题得以解决,然而,临时困难学生的问题也不在少数。本文以突发疾病致贫学生案例为切入点,从辅导员应对的实际工作角度提出大学生临时困难资助的处理措施和启示。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临时困难资助;案例启示
学生资助工作是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这既需要工作经验的积累,也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思考和改进。
1案例概述
2019年12月底,一年一度的考研大战结束,在统计学生考研信息的过程中,我得知毕业班某学生骨癌复发情况危急,班里同学正在自发筹款,想帮助该同学渡过难关。
2处理过程
学生事无小事。作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辅导员,我高度重视这一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将了解到的情况汇报给学院领导,商议紧急救助方案,经过商议,本次救助主要从提供心理帮扶和解决实际问题两方面入手。
心理帮扶层面。由于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我一方面查询学院学生信息库数据、困难学生档案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与班级学生干部进行沟通,了解该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情况。经过前期侧面了解情况,该生是单亲家庭,2017年因治疗费用家庭经济状况已经深受打击,但复学后他并未参加困难认定申请,此外,同班级学生和朋友反映该生非常乐观积极。在基本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为全面了解学生目前的困境,我主动联系到他,而此时学生已经在医院接受治疗,这时的他心理上非常煎熬,通话期间几次哽咽,我表示愿意听他倾诉,学生给我讲述了他的家庭情况、患病治疗的过程以及疾病复发的心理压力:单亲家庭,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家中唯一收入来源是父亲务农所得,勉强支撑学习费用和日常开支,2017年确诊骨癌入院治疗,花费十几万,父亲把能借钱的亲戚都借遍了,自己休学一年疗养,复学后努力的学习,想把失去的时间争取回来,还参加了考研,本以为一切都在变好,结果这个关键时刻疾病复发,第一次治病的欠债还没还清,这次的费用更是雪上加霜,手术费没有着落,学业也成了问题,心里极度痛苦。听完学生的倾诉,我首先对他在校期间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随后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现在老师和同学们正在一起努力想办法,帮助他克服困难,鼓励他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学生听后很感动,表示一定会坚强撑下去。
解决实际问题层面。学生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手术费用和治疗费用。虽然,学院向学校申请临时困难补助5000元,但这远不足以承担后续治疗费用,所以,跟领导汇报后,学院决定协助学生发起水滴筹捐助活动。为尊重学生意见,我与学生和家长充分沟通,最终在水滴筹发起在线公开捐款。在线捐款发起后,结合本次救助活动,学院发起爱心传递教育活动,学生们纷纷参与到本次活动,一时间信息转发、捐款链接铺满了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平台,最终募得三万余元捐款,本次朋辈帮扶的爱心教育也取得良好成效。捐款结束后,学生表示想要公开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表示感谢,经过考虑,我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建议其治疗期间先以短信或者其他线上的形式向大家表示感谢,等康复后,我会帮助其安排公开的感谢仪式,正好也为同学们上一堂感恩教育课,他表示愿意配合。
后续跟踪服务层面。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持续关注着他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及时给与安抚,帮助解决困难,与家长密切联系,发挥家校合育的成效。寒假期间,学校领导、学生工作处联合学院到学生家慰問,为他送上了学校和校友会的捐款以及生活用品,鼓励他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困难,早日康复返校。该生表示一定将大家的爱心化作动力,全力以赴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校学习,不辜负老师、校友和同学们的关心和支持。
3案例反思
在处理这次临时性困难资助事件的过程中,我发现临时困难补助体系并不完善,学生普遍不了解临时困难补助的申请流程,对资助体系的了解也是不甚了了。这导致部分因疾病、灾难致贫的特殊困难学生难解燃眉之急。
现如今,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社会力量助学、奖助学金等等资助覆盖面逐年扩大等,常规的资助工作解决了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但在疲于应对常规资助的流程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帮扶,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需要重视。
4案例启示
第一,辅导员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是许多人压力产生的根源。临时性困难补助的设置主要是针对突发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家庭的学生。这类学生受事件冲击、情绪起伏大,易崩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更需要体现“人文精神”,结合掌握的专业知识,采取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更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学生的资助知识普及需要加强。这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学生不知道怎样办理助学贷款,如何进行贫困认定等等,因此,在学生入学初,除了常规的入学教育,高校也要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完善资助流程管理,推动资助体系标准化建设,确保自上到下的明晰。
第三,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建立资助预警体系。学生之间交流密切,更容易较早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指导学生干部成立资助工作小组,在临时性困难发生时,及早上报,形成帮扶合力。
参考文献
[1]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64.
[2]吴雪萍.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相关数据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39.
作者简介
张萌(1991.08—),女,山东烟台人,鲁东大学商学院辅导员。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临时困难资助;案例启示
学生资助工作是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和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这既需要工作经验的积累,也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思考和改进。
1案例概述
2019年12月底,一年一度的考研大战结束,在统计学生考研信息的过程中,我得知毕业班某学生骨癌复发情况危急,班里同学正在自发筹款,想帮助该同学渡过难关。
2处理过程
学生事无小事。作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辅导员,我高度重视这一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将了解到的情况汇报给学院领导,商议紧急救助方案,经过商议,本次救助主要从提供心理帮扶和解决实际问题两方面入手。
心理帮扶层面。由于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我一方面查询学院学生信息库数据、困难学生档案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与班级学生干部进行沟通,了解该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情况。经过前期侧面了解情况,该生是单亲家庭,2017年因治疗费用家庭经济状况已经深受打击,但复学后他并未参加困难认定申请,此外,同班级学生和朋友反映该生非常乐观积极。在基本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为全面了解学生目前的困境,我主动联系到他,而此时学生已经在医院接受治疗,这时的他心理上非常煎熬,通话期间几次哽咽,我表示愿意听他倾诉,学生给我讲述了他的家庭情况、患病治疗的过程以及疾病复发的心理压力:单亲家庭,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家中唯一收入来源是父亲务农所得,勉强支撑学习费用和日常开支,2017年确诊骨癌入院治疗,花费十几万,父亲把能借钱的亲戚都借遍了,自己休学一年疗养,复学后努力的学习,想把失去的时间争取回来,还参加了考研,本以为一切都在变好,结果这个关键时刻疾病复发,第一次治病的欠债还没还清,这次的费用更是雪上加霜,手术费没有着落,学业也成了问题,心里极度痛苦。听完学生的倾诉,我首先对他在校期间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随后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现在老师和同学们正在一起努力想办法,帮助他克服困难,鼓励他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学生听后很感动,表示一定会坚强撑下去。
解决实际问题层面。学生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手术费用和治疗费用。虽然,学院向学校申请临时困难补助5000元,但这远不足以承担后续治疗费用,所以,跟领导汇报后,学院决定协助学生发起水滴筹捐助活动。为尊重学生意见,我与学生和家长充分沟通,最终在水滴筹发起在线公开捐款。在线捐款发起后,结合本次救助活动,学院发起爱心传递教育活动,学生们纷纷参与到本次活动,一时间信息转发、捐款链接铺满了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平台,最终募得三万余元捐款,本次朋辈帮扶的爱心教育也取得良好成效。捐款结束后,学生表示想要公开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表示感谢,经过考虑,我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建议其治疗期间先以短信或者其他线上的形式向大家表示感谢,等康复后,我会帮助其安排公开的感谢仪式,正好也为同学们上一堂感恩教育课,他表示愿意配合。
后续跟踪服务层面。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我持续关注着他的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及时给与安抚,帮助解决困难,与家长密切联系,发挥家校合育的成效。寒假期间,学校领导、学生工作处联合学院到学生家慰問,为他送上了学校和校友会的捐款以及生活用品,鼓励他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困难,早日康复返校。该生表示一定将大家的爱心化作动力,全力以赴战胜病魔,早日回到校学习,不辜负老师、校友和同学们的关心和支持。
3案例反思
在处理这次临时性困难资助事件的过程中,我发现临时困难补助体系并不完善,学生普遍不了解临时困难补助的申请流程,对资助体系的了解也是不甚了了。这导致部分因疾病、灾难致贫的特殊困难学生难解燃眉之急。
现如今,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社会力量助学、奖助学金等等资助覆盖面逐年扩大等,常规的资助工作解决了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但在疲于应对常规资助的流程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帮扶,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需要重视。
4案例启示
第一,辅导员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是许多人压力产生的根源。临时性困难补助的设置主要是针对突发自然灾害、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家庭的学生。这类学生受事件冲击、情绪起伏大,易崩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更需要体现“人文精神”,结合掌握的专业知识,采取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更有利于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学生的资助知识普及需要加强。这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学生不知道怎样办理助学贷款,如何进行贫困认定等等,因此,在学生入学初,除了常规的入学教育,高校也要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完善资助流程管理,推动资助体系标准化建设,确保自上到下的明晰。
第三,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建立资助预警体系。学生之间交流密切,更容易较早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指导学生干部成立资助工作小组,在临时性困难发生时,及早上报,形成帮扶合力。
参考文献
[1]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64.
[2]吴雪萍.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相关数据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39.
作者简介
张萌(1991.08—),女,山东烟台人,鲁东大学商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