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Ni3Al-Si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激光微细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表面微织构的刀具在切削过程中能降低切削温度、减轻冷焊、粘附及扩散等现象,因此非常适用于切削铝合金与钛合金等这类易使刀具发生粘结磨损的工件材料。然而表面微织构刀具对织构的强度要求极高,因此,首先要确保刀具基体材料具备足够的高温硬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其次要尽量减少微织构在加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WC-Co类硬质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用于制备表面微织构刀具的基体材料,但是Co的加入会使硬质合金的高温下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下降。因此选用性能更优异的Ni3Al金属间化合物作为WC的粘结相,并采用β-Si3N4晶须对WC-Ni3Al复合材料进行强韧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综合性能。其次采用在不同介质(水、液氮、冰层)下进行激光加工代替在空气中的加工来提高表面微织构的加工质量。本文首先引入原位自生β-Si3N4晶须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研究,并以WC-6 wt.%Ni3Al-4 wt.%Si3N4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步SPS烧结工艺(1800℃-0min-0MPa→1400℃-10min-30MPa),由于高温烧结时材料致密度较低,因此无法完成α→β-Si3N4的相转变以及相长大;采用多步SPS烧结工艺(1400℃-2min-30MPa→1800℃-0min-0MPa→1400℃-10min-30MPa),由于高温烧结时有一定量烧结液相溢出,导致α→β-Si3N4的转变以及相长大缺乏液相条件,因此只有少部分ɑ-Si3N4相完成相转变与相长大;采用SPS烧结与热压烧结相结合工艺(1400℃-2min-30MPa-SPS→1700℃-1h-0MPa-热压),由于Ni3Al液相与Si3N4相的化学亲和性较差,虽然基本完成α→β-Si3N4的相转变,但相转变产生的β-Si3N4的相并未长大成杆状晶须。基于上述原位自生β-Si3N4晶须可行性难以实现,采用直接加入β-Si3N4晶须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研究,并对WC-6 wt.%Ni3Al-x wt.%Si3N4(x=0,2,4,6,8)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过程、相组成、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发现随着β-Si3N4相的加入及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断裂韧性和横向断裂强度变化趋势大体相近,均是先减小后增加,其中未添加β-Si3N4相的WC-6 wt.%Ni3Al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对于添加了β-Si3N4相的复合材料,WC-6 wt.%Ni3Al-6 wt.%Si3N4拥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维氏硬度(HV10)、断裂韧性(KIc)和横向断裂强度(σbb)分别达到了18.01 GPa、9.26 MPa×m1/2和1423 MPa。对WC-6 wt.%Ni3Al-x wt.%Si3N4(x=0,4,6,8)复合材料表面进行微织构的激光加工及其缺陷抑制研究。研究不同激光功率对表面微织构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发现激光功率为20W时得到的表面微织构具有最大深宽比;研究不同Si3N4含量对表面微织构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发现未添加Si3N4相的复合材料表面的微织构具有最大深宽比;采用在水、液氮以及冰层下进行激光加工代替在空气中的加工来提高表面微织构加工质量,发现在0.5mm冰层下加工得到的表面微织构良好的形貌,且沟槽附近的维氏硬度大于在空气中加工得到的表面微织构附近的维氏硬度。
其他文献
以B4C为基体层材料,BNNTs为基体层补强增韧剂,TiB2为硬夹层,采用水基流延成型和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B4C-BNNTs/TiB2-B4C层状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体层与硬夹层的层厚比、硬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1-xSrxMnO3(x=0.3,0.4)纳米颗粒,并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重量比例的羰基铁/La1-xSrxMnO3复合物样本,研究了复合物的结构,形貌及微波吸收性质.研究
目的为了减少临床全瓷冠、桥崩瓷的发生,更多的研究侧重于氧化锆的表面处理,而很少关注崩瓷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影响因素——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负热膨
<正>作为当今文坛深受瞩目的一位作家,毕飞宇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相继创作了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中篇小说《玉米》、《青衣》、长篇小说《平原》、《推拿》等一系
文章从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炼油厂连续重整装置通过将二甲苯塔底C9+馏分油至催化装置少量掺炼解决连续重整汽油干点过高问题的技术改造入手,总结了此项技改的运行情况,分析论证
目的:探讨癌痛灵栓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中枢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研究癌痛灵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大脑疼痛介质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结果:福尔马林慢性疼痛模型中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