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uanzh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科技园区是新形势下农业与现代科技相互依托,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对于区域内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增速,也可以带动农业科技园区的进一步完善与更新。本文就钦南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区域经济;互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3125
  钦州市钦南区位于国务院最近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区中的前沿中心地带,是钦州市的辖区。钦南区是国家沿海水产星火产业带组成区域,是我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钦南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光、热资源充足,年均气温22℃,年降雨量2055mm,年均月照时数1081.4h,历年平均有霜期3~5d,适宜种植水稻、蔬菜、各种经济作物和亚热带水果。钦南的农业科技园区符合农科院快速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发展趋势,在推动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培育农业和农村科技人才、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1 钦南区农科园的现状与特征
  近年来,钦南农科园区以火龙果产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重点打造火龙果标准化生产、高标准采穗和育苗、成品深加工、休闲旅游观光4大产业,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促进了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增值,取得了实效。
  目前,已成功引进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有广西钦州高丰农业有限公司、广西玛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钦州玛氏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巨龙水果产业有限公司等9 家企业入驻园区;已建设和完善火龙果良种繁育基地6.67hm2、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40hm2,引进自花授粉火龙果新品种4个,引进和推广改良连排式架栽培、改良单柱栽培、老旧低产果园改造综合技术等新技术3项,开发火龙果醋、火龙果酒和火龙果化妆品等产品,现有授权发明专利2个;已建设1家企业技术研究中心(钦州市火龙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标准化育苗展示基地、1个信息服务平台(广西玛氏食品微信服务平台和广西玛氏火龙果集团官网)等;已建示范农场数个,有代表性的如位于水东街道办事处大沙垌社区的火龙果示范基地(广西玛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植火龙果566.67hm2,鲜果年均产量120多万kg。
  2 钦南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实践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一直是个以农业为产业支柱的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该区的发展战略都是以农业为导向的。钦南区又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产品易于输出,更加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与倾斜,也为农科园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科技要发展,必然需要物质条件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区域经济带得到政策支持,发展迅速,也会返利于农科园,并且更加利于招商引资。
  钦南农科园区计划,不仅在于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实践,还不断推出区内农业工作者的培训与指导,以求培养出更多的懂科技、善技术、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的新型农民,并且往周边扩散,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推动了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进程。钦南区得以顺利获得历年国家科技进步的认可。真正做到研发与实践接轨,迅速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的增产增收。
  区内的休闲农场、火龙果示范区、现代农业特色核心示范区不仅带来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创收,还给当地的旅游观光业带来了一道特殊的靓丽风景。尤其是现代农业特色核心示范区,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中,在努力升级、分别完善建设为火龙果种植区、采穗育苗区和休闲观光学习园区。
  钦南区农业科技园以火龙果产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引进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调整优化园区农业结构;建设技术支撑平台,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构建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推动可持续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火龙果旅游休闲产业带,培植建设钦南区火龙果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3 带动以火龙果产业为主的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发展策略
  3.1 引进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园区特色主导产业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加大土地供给、融资担保、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立足于现有产业优势和特色农业品牌,重点打造火龙果标准化生产、高标准采穗和育苗、成品深加工、休闲旅游观光4大产业。通过入园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培育上下游产业链,促进火龙果标准化生产、高标准采穗和育苗、成品深加工、休闲旅游观光4大产业成为钦南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3.2 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调整优化园区农业结构
  加大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力度,在园区内建设和完善火龙果良种繁育基地、高标准采穗圃和育苗圃,以加快优质火龙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火龙果优良品种覆盖率。鼓励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设备,开展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调整优化园区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3.3 建设技术支撑平台,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技部门、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创造条件,在园区内建设1家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研发中心、1家良种繁育中心、3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标准化育苗展示基地、1个信息服务平台等,深入研究火龙果品种选育、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产品深加工研发等新技术,争取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吸引国内外一流农业科技力量参与科技联合攻关,建立起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配套、与主导产业相协调的开放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园区创新发展能力。
  3.4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在核心区建立1个火龙果高产高效高标准示范基地,在示范区建设2个火龙果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制定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区产业主导品种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实现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形成先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模式;实现标准化与品牌化的有机结合,以标准化解决质量安全问题,以品牌化体现标准化生产的价值,不断提升园区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5 构建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选派1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进驻园区开展科技服务,建立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机构或类似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构成,以农村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园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强化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联村带户的新型农技推广制度,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培训制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运用现代化农业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6 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推动可持续发展
  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领域,紧密结合钦南区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通过科学使用有机化肥、农药和其它农用资料,使用新型生产资料和新技术替代常规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与环境损害最小化。
  4 结 语
  钦南区农业科技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引,使得钦南区农科园与区域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促进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学新,张玉军.农业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9):72-76.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城市正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绿地增量指标不足的情况,已进入存量更新时代。丰富的林下闲置地是可利用的存量绿地,本文旨在探索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更新途径的方法和思路。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对闲置土地含义、山地公园、林下闲置地概念进行研究,从山地空间类型、视觉变化、林相特点3个角度分析了山地公园利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由此提出因地制宜、空间功能多元、林相结构丰富和持续性维护管理4种更新策略。并结合临平杜
摘 要:以113份来自吉林、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室内低温低氧鉴定,并结合田间盐碱、熟期、产量鉴定,筛选适宜吉林西部中轻度盐碱稻区直播的水稻品种(系)。结果表明:113份供试材料中有17份材料表现出较强的低温低氧耐性;89份正常成熟材料小区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水平在8000kg/hm2以上的品种(系)有6份。综合考虑品种(系)的苗期低温低氧耐性、大田盐碱耐性及熟期、产量等性状,筛选出
摘 要:榉树在秋季色彩艳丽、是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树种。为了建立榉树无性繁殖体系,探讨榉树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以榉树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75%乙醇(30s)、2%次氯酸钠溶液(25min)消毒,接种于含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观察统计培养结果。结果表明:榉树叶片作为外植体可以启动愈伤组织的形成。在诱导培养基中,BA浓度为0.5mg/L,2,4-D浓度0.2mg/L的条件下,愈伤组
摘 要: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是全球用量最大的塑化剂,同时也是常见的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作为邻苯二甲酸酯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在环境中被普遍检出,其在环境中的降解过程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不同使用类型红壤中的降解情况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DEHP为材料,研究其
摘 要:本文调查了四川甘洛埃岱和赤普沟铅锌矿,分析了矿区土壤及自然生长的9种优势木本植物体内的铅含量,并对植物对铅的富集能力和转运特性作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铅污染风险高,属于需要修复治理的重金属元素。矿区内西南粗糠、七叶树、杉木和青冈4种植物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从土壤和根系向地上吸收并富集铅元素的能力,可以作为原位修复甘洛矿区土壤铅污染的理想植物品种进行下一步修复效果研究和验证。  关键
摘 要:通过分析添加免烘干活性物质来实现颗粒生物有机肥造粒的免烘干工艺,在保证生物有机肥颗粒硬度达标的同时,确保了添加的微生物菌群的最大成活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能源的消耗,从而顺应了社会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颗粒生物有机肥;造粒;免烘干;工艺研究;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430022  引言  生物有机
摘要:  天麻是云南省6大中药材品种之一,天麻产业发展也是推进云南省扶贫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中药材支柱产业,昭通天麻于2004年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扶持天麻产业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云南天麻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及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及挑战(Threats)进行分析
摘要:  研究水旱轮作地、连续旱作地中黑色生物降解膜对杂草与花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相比无地膜覆盖处理,黑色生物降解膜对杂草有明显抑制作用,提高了花生主茎青叶数、百果重,改善荚果饱满度,荚果产量增产但不显著。综合来看,膜厚0008mm的黑色生物降解膜采用覆膜开孔播种的操作顺序在生产中应用效果好。[JP]  关键词:  黑色生物降解膜;杂草;花生;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本文以正交设计优选金银花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试验以金银花总黄酮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次数、乙醇浓度4个参数条件进行优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总黄酮含量,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超声次数在120次、料液比为1∶40、超声功率为120W、乙醇浓度为50%时,出现极值或最值。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因素对总黄酮提取
摘要:  对“大地0A1号”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旨在为有机茶园中推广使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茶树发芽密度高于对照1818%,一芽一叶百芽重高于对照1308%,每667m2产鲜叶高于对照4274%,每667m2增利润比对照多2686元,制茶感官品质与对照基本一致,该肥可供有机茶园施用。  关键词:  有机茶园; “大地0A1号”生物有机肥;肥效比较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