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词鉴赏的几种方法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鉴赏作为高考考察要求之一,一直备受师生瞩目,也是一块难啃的骨頭,就此浅谈诗词鉴赏的几点方法技巧。
  介绍方法前,先明确诗词鉴赏的前提,准确理解诗词的含义,读懂诗词。这既是考试大纲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进行诗词鉴赏的第一步环节。
  在理解诗词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鉴赏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准确品味诗词内容和分析表达技巧。从这两个角度入手,能够帮助我们全面而有效地进行鉴赏分析,达到鉴赏诗词的最佳境界。
  我们先谈鉴赏的第一个方面,品味诗词内容。
  一、品味诗词内容
  可以分为把握艺术形象,抓住诗眼,了解内容题材、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等三个方面。
  1.把握艺术形象
  形象是诗人经过艺术概括和加工制造出来的生活具体生活图景,更多的是指诗词中所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即诗词中的意象。它也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和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所以把握艺术形象即是把握诗词中的意象(意象即表达作者情感的景物)和人物。
  如杜甫的《登高》,诗中描写的意象即是“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等景物,加之意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的特点,就构成了深秋肃杀冷清的意境,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由诗词的后四句便可分析出是作者本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作者常年漂泊、身体多病、日益老迈、国恨家愁集于一身的窘困,作者饱含离愁的情感便跃然纸上。由此可见,通过分析艺术形象,可以准确把握诗词主旨,完成鉴赏目的。
  2.“诗眼”的理解
  “诗眼”讲究一字传神,读诗准确把握诗眼,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领会诗词的主旨,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的“闲愁”二字就精练概括了诗词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离别之愁。鉴赏过程中,找准“诗眼”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答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了解内容和题材,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
  诗词的内容,即上文讲到的构成意境的景、物、人、事。诗词的题材,一般常选用以下五种类别:
  (1)边塞(写边关故事、风光和将士的生活、思想情感等),如高适、岑参的边塞诗,表达思乡离别之情。
  (2)田园山水(多写归隐山林的生活场景),如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和王维的山水诗《山中》,表达作者纵情山水、修身养性的情怀。
  (3)怀古(借历史典故,讽喻现实)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抒发壮志难酬之慨。
  (4)官场(揭露官场黑暗,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如陆游的《书愤》,抒发壮志难酬之慨。
  (5)战乱(写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或家国破败的情景)如杜甫的《春望》,表达爱国忧民的情怀。
  了解诗词的内容和题材,体会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助于我们把握诗词的主题。
  二、分析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就是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可分为三种类型: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
  1.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表达方式一共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五种手法。诗词中经常运用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具体谈谈这两种表达方式在诗词中的运用。
  (1)描写。描写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粗笔勾勒、白描等手法。如王维的《山居秋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照”一“流”体现了动静结合;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由“竹喧”得知“归浣女”,由“莲动”得知“下渔舟”都是未见其人而闻其声、见其动,体现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2)抒情。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由作者直接表达对人物、事件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诗句表达了功业难就,空怀壮志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手法,都是借客观景物或事物表达见解、抒发感慨。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总之,了解描写在诗歌写景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答题角度。
  2.修辞手法
  诗词中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是为了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体现了庐山瀑布的气势宏伟和壮大。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仗、双关、通感、互文、用典等手法。
  3.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就诗词鉴赏而言,就是指扬抑变化、象征联想、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
  综上所述,诗词鉴赏的方法是很广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要求,做到简洁准确地答题。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第一课时(课本第125页-127页部分),也就是多边形的内角和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七年级上册多边形相关知识的延展和升华,并且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又与三角形相联系,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环环相扣,联系性比较强,同时本节内容与下一课时的多边形外角和又是一脉相承,也是学习多边形镶嵌的基础,也是
期刊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教师难指导,作文教学常常耗在时间加汗水的拼搏中,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是事倍而功半。在这种情形下,谁会有倾吐的愿望?  “情动而辞发”,对于小学生而言,更需要激发他们的习
期刊
摘 要 碘化钾与单质碘反应生成三碘化钾的平衡常数测定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该实验的测定过程是一个纯化学滴定实验,装置简单,易于操作。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一些操作易产生误差。本文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相关问题及改进方法,同时对实验的绿色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化学平衡常数 分配系数 实验教学 绿色化学实验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测定实验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
期刊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教好高中生物课程,课堂教学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浅谈心得:  一、巧设导入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
期刊
摘 要 动画是一门视听的综合性艺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如今已然成为某种主导时代价值观的工具。动画绝不仅仅是消遣,它对当代社会造成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得多,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动画主导的成长方式,由动画帮助他们形成价值判断,形成某种欢笑的权力空间。动画已经深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动画教学 探讨 教育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
期刊
教育家乌申斯基說:“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可见,兴趣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作为数学教师,要使学生学习好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愉快的求知情境,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内动力
期刊
摘 要 短跑是田径运动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的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短跑技术虽然简单,然而在短跑的教学与训练中,尚存有颇多模糊认识与做法,尤其是途中跑。鉴于途中跑在短跑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途中跑教學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短跑教学 途中跑 肌肉放松 摆臂  短跑是田径径赛项目中的一类,一般包括:
期刊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7—40页——角的度量。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习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的基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要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并且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本节教材角的度量是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度量的方法。第二层次,让
期刊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越来越注重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物类题型的解答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现将这类题型的规范答题技巧作一探究归纳。  一、人物形象概括题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①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③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期刊
摘 要 巧设思维,渗透学法。注意迁移,巩固学法。加强序列训练,促进认知发展。创设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综合掌握阅读、获取知识的特殊本领。  关键词 探索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再?昆同于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