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多”“慢”“差”“费”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花样不断翻新,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本文试着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分析教材,找准文章的切入点;研习教材和善于设疑等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目前的教学设计的各方面情况,以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有效性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多”“慢”“差”“费”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语文感到“一望而知”,教师在学生已知的内容上纠结不休,甚至人为的制造混乱。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花样翻新,仍然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原理等多方面着手,但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中,那么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下面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确定适合、具体的教学目标
让我们先来看关于《雨铃霖》 的教学目标。
案例1:1.理解意象、意境、情感、艺术风格等内涵,熟悉诗歌鉴赏常用术语;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提高鉴赏、表达能力;3.诵读训练,强调情感、想象在诵读中的重要性;4.锻炼积累、梳理、迁移、比较、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体味这首词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难点:对词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鉴赏。
认真审视,我们发现:案例1的目标大而空,难以具体落实,自然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案例2,其目标具体,有教学环节的操作性和突破点,教学方案的选取不言自明。通过这两个案例的比较,谁的教学设计更有效,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分析教材,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很多老师的由于没有找准切入点,使整个教学设计显得很混乱,课堂的四十分钟用完了,学生还在云里雾里,哪里谈得上学习收获。如果能找课文教学恰当的切入点,用切入点把文章巧妙地贯穿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简洁而高效。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文章的切入点。
(一)从文章的标题入手。标题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时抓住标题就可以抓住一篇课文的重点,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可从标题入手,将文章设计为四个问题:烛之武为什要退秦师(第1段);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第3段);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第4段);④你怎么评价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行为(结合第2段评价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再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围绕标题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17—26段);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1—6段);怎样实现这个梦想(6—16段);这个梦想实现后会怎样(27—32段)。这样的切入点思路新颖、清晰,中心突出,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二)从中心句段入手。一般的课文都有中心句或段,而这正是用于组织教学的关键切入点,如《荷塘月色》,我们就可从中心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入手来组织教学,“为什么颇不宁静;作者怎么让自己宁静的;作者最后宁静了吗”,教学线索明晰。
还有的中心句是不能在文中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认真思考总结,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字词,以此组织教学设计。我在教《离骚》时,就概括出一个关键词:美。围绕“美”,我这样设计教学环节:(一)屈原美不美?美在何处?(学生找“美”)(二)与屈原的美相比,文中还有很多不美,美与不美之间有什么矛盾(学生找不美、概括四重矛盾)(三)赞扬美(学生写作)。
(三)从文章中人事物切入。对于中心句段不是很突出的课文,我们可以试着找找文章有没有突出的人事物,以此为切入点,串联文章,例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就可找出黛玉的四次“哭”,从每个人的“哭”分析人物的形象,《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所有“套子”都可以成为串联文章的切入点。
还可以从文章的疑点、背景、神来之笔和结束语等,所谓“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文章,切入点也就不一样。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老师在不必要的情节上纠缠,同时也避免了以往的教学八股模式,老师一贯到底,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
三、研习教材,善于设疑
教师在每篇课文教学时都会提出十几个问题,前面的找准切入点其实让我们提问要有一个统帅,用一个大问题串起很多小问题,让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关联,层层深入。这里讲的善于设疑是指要提高设问的质量,如果问题设置得不精巧,就是无效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设问总是很不耐烦。特别是有些经典篇目,学生乍一读,似乎都懂,没有什么疑点,这时就要求老师要有在看似无疑处设疑的本领。
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婆家来到鲁四老爷家找祥林嫂,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掏箩的影子。”
这段文字看似平常,学生往往一读就过,然而一位老师却紧紧抓住,在这里设问:请填空:
阿呀,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了。于是大家分头寻。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
通过这四处的填空,一个人失踪,四婶最先想到的却是米、午饭、淘箩,人心之冷漠,祥林嫂作为一个封建妇女的悲哀就不言而喻了。以此设疑,同学们就会发现原来平平常常的语言居然内涵如此丰富,原来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读懂的文章并没有读懂,这样同学们的好奇心也会被激发,感觉语文也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解决教学设计的“多”“慢”“差”“费”等现象,是一项语文教师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决非一时之功,需要一代又一代语文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人.解读语文[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周一贯.穿越昨日与明天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简论[A].《中国校外育·理论》,2007
[3]王世群. 中学语文教学艺术100招[M].重庆出版社,2012.
【关键词】语文教学设计有效性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多”“慢”“差”“费”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对语文感到“一望而知”,教师在学生已知的内容上纠结不休,甚至人为的制造混乱。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花样翻新,仍然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原理等多方面着手,但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中,那么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下面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确定适合、具体的教学目标
让我们先来看关于《雨铃霖》 的教学目标。
案例1:1.理解意象、意境、情感、艺术风格等内涵,熟悉诗歌鉴赏常用术语;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提高鉴赏、表达能力;3.诵读训练,强调情感、想象在诵读中的重要性;4.锻炼积累、梳理、迁移、比较、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体味这首词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难点:对词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鉴赏。
认真审视,我们发现:案例1的目标大而空,难以具体落实,自然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案例2,其目标具体,有教学环节的操作性和突破点,教学方案的选取不言自明。通过这两个案例的比较,谁的教学设计更有效,已经不言而喻了。
二、分析教材,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很多老师的由于没有找准切入点,使整个教学设计显得很混乱,课堂的四十分钟用完了,学生还在云里雾里,哪里谈得上学习收获。如果能找课文教学恰当的切入点,用切入点把文章巧妙地贯穿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简洁而高效。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文章的切入点。
(一)从文章的标题入手。标题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时抓住标题就可以抓住一篇课文的重点,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可从标题入手,将文章设计为四个问题:烛之武为什要退秦师(第1段);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的(第3段);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第4段);④你怎么评价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行为(结合第2段评价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再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围绕标题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17—26段);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1—6段);怎样实现这个梦想(6—16段);这个梦想实现后会怎样(27—32段)。这样的切入点思路新颖、清晰,中心突出,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二)从中心句段入手。一般的课文都有中心句或段,而这正是用于组织教学的关键切入点,如《荷塘月色》,我们就可从中心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入手来组织教学,“为什么颇不宁静;作者怎么让自己宁静的;作者最后宁静了吗”,教学线索明晰。
还有的中心句是不能在文中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认真思考总结,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字词,以此组织教学设计。我在教《离骚》时,就概括出一个关键词:美。围绕“美”,我这样设计教学环节:(一)屈原美不美?美在何处?(学生找“美”)(二)与屈原的美相比,文中还有很多不美,美与不美之间有什么矛盾(学生找不美、概括四重矛盾)(三)赞扬美(学生写作)。
(三)从文章中人事物切入。对于中心句段不是很突出的课文,我们可以试着找找文章有没有突出的人事物,以此为切入点,串联文章,例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就可找出黛玉的四次“哭”,从每个人的“哭”分析人物的形象,《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所有“套子”都可以成为串联文章的切入点。
还可以从文章的疑点、背景、神来之笔和结束语等,所谓“教无定法”,针对不同的文章,切入点也就不一样。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老师在不必要的情节上纠缠,同时也避免了以往的教学八股模式,老师一贯到底,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
三、研习教材,善于设疑
教师在每篇课文教学时都会提出十几个问题,前面的找准切入点其实让我们提问要有一个统帅,用一个大问题串起很多小问题,让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关联,层层深入。这里讲的善于设疑是指要提高设问的质量,如果问题设置得不精巧,就是无效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设问总是很不耐烦。特别是有些经典篇目,学生乍一读,似乎都懂,没有什么疑点,这时就要求老师要有在看似无疑处设疑的本领。
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的婆家来到鲁四老爷家找祥林嫂,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那女人又取了衣服,道过谢,出去了。其时已经是正午。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掏箩的影子。”
这段文字看似平常,学生往往一读就过,然而一位老师却紧紧抓住,在这里设问:请填空:
阿呀,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了。于是大家分头寻。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
通过这四处的填空,一个人失踪,四婶最先想到的却是米、午饭、淘箩,人心之冷漠,祥林嫂作为一个封建妇女的悲哀就不言而喻了。以此设疑,同学们就会发现原来平平常常的语言居然内涵如此丰富,原来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读懂的文章并没有读懂,这样同学们的好奇心也会被激发,感觉语文也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解决教学设计的“多”“慢”“差”“费”等现象,是一项语文教师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决非一时之功,需要一代又一代语文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人.解读语文[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周一贯.穿越昨日与明天的思考──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简论[A].《中国校外育·理论》,2007
[3]王世群. 中学语文教学艺术100招[M].重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