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显得日益紧迫,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凸现出更强的时代性意义。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为两者结合发展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认为:1)新《课标》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2)高校体育教育应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协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赋予“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以实际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标准;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3-0101-03 文献标识码:A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推出,重申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本质原则和“健康第一”的最终指导思想。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素材,是《课标》课程的重要资源。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高校领域内融入发展的适宜特征,为高校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协调发展创造科学的理性空间。
1 新《课标》的推行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的提出与推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成长环境,使我们在纷乱扰攘的多元文化发展进程重新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和民族自信。为了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成为十分必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无论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式上,还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属性,抑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者来说都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以下几个方面的开发:
1.1 民族传统体育人力资源的挖掘已成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如火如荼发展的映衬下,许多民族传统体育艺人只能默默忍受着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自己娴熟的体育技艺变得无人问津。我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一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足可以看出拯救民间传统体育人力资源已成当务之急。纵观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不难发现,我们一直十分缺乏这样的传统体育师资力量,尽管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射箭、滚铁环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民族体育项目,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进行教授,使得许多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失传,随之消失的就是一种体育文化的凋亡。在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积极保护和发掘民族传统体育人力资源是保障课程改革长远效益的首要任务。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的研发继承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就众多传统体育项目而言,每一种运动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故事,众多的小故事共同构筑起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属性。诸多文献资料显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爱、练习中国传统体育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想通过一种身体运动形式感受参悟它的文化价值,从小文化中感受大文化。比如一些国外友人练习中国武术并不单单是看重武术的健身技击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的练习可以了解武术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与西方社会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他们对东方人这种在体悟多而实证少的人文环境中如何达到“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的超越时空的“和合、康宁”意识状态感到迷惑。又如我国传统健身项目八段锦,动作简单纯朴却缺少数据统计分析,但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其练习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等语言描述恰当概括了整个运动项目的实践价值。这种文化魅力的展示无疑和运用解剖学、生理学、仪器测量来评价健身效果的西方竞技运动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能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更具有民族亲和力。所以,在既坚持去伪存真又主动吸收借鉴的中西文化交融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着重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的挖掘,以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1.3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项目,如宁夏回族的武术、蒙古族的摔跤、锡伯族的射箭、维吾尔族的舞蹈、白族的踢毽子和抽陀螺等都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不幸的是,我国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消亡或濒临灭亡,如羊皮鼓舞、铃铛舞、霸王鞭以及黎族的堆沙等项目已经永远离开了历史发展的舞台,无论如何,这些项目的健身功效、趣味性、教育价值是经过历史验证了的,也正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倍加推崇的东西,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竭力追求的。鉴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适应性,新《课标》没有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是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编写体育教材,这些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向学校体育引入成为可能。如:摔跤、射箭、民族舞蹈、抽陀螺等项目均具备了在学校体育课中开展的客观条件,做到民族的与世界的结合、传统的与现代的结合。又如维吾尔族的舞蹈则可以和体育舞蹈结合,创造出既体现现代体育节奏又流露民族艺术特色的舞蹈;抽陀螺已经在我国北方地区成为一种十分时尚的体育项目,陀螺的大小和样式也依照不同人群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突破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单一乏味的桎梏。所以,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合理开发对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来说具有很大诱惑力和实际价值,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4 深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特点与老式体育器材异曲同工
在信息多元化发展的科技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众多体育知识,他们已经不再是只知道温顺地接受的一代,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充满了“新、奇、美”的期待。体育器材的新颖性和运用方式的灵活性能够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极大兴趣,这和以三大球、田径、竹剑、单双杠为主要运动器材的旧式器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必须积极有效地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特点,以体现民族文化为第一需要,对传统体育器材进行深入挖掘改进,使其能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形式要求。了解精彩纷呈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并对传统体育器材进行深入挖掘改进,使其能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形式要求成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武术剑术教学,我们可以选择具有同样教学目的的传统器材——短兵。通过短兵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剑术教学的技击含义,明白手、眼、身法、步法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传统技击术中的短兵,无论在器材的长短、形质上都与竹剑相似,但在技击价值的表 现力度上也更加明确,即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又增加了学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致,全面体现了《课标》的实践性、灵活性原则。
1.5 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置应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相对竞技体育而言,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场地限制小,时空制约性低的特点,多数传统体育项目都能够在高校现有条件下开展,如跳绳、拔河、踢毽子、广西壮族回族乡的竹竿舞、笙舞以及藏族的抱石头等项目均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展。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其气候特点,走出校园,利用天然地理优势开展传统体育运动,如利用草原,可以进行骑马、武术等传统体育运动,利用南方竹林茂密的物质条件,开展竹舞运动;对于空间要求较高的项目,如射箭,则可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箭靶,如在山脚下等便于安全管理的地方设置,既节约了专门场馆的建设费用又符合《课标》中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场地设施条件,积极拓展场地使用范围,提高场地利用率的指导思想。
2 高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随着《课标》的推行与实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高校体育教育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也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需要,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想尽快实现两者联姻,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参与者、实施者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包括高校体育教育决策者、高校体育教师、大学生等三个因素的要求都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我国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自建国初期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主要借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广阔平台得以发展,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组织、比赛经验,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组织管理上或是对体育目标的实现手段上都有很多高校体育教育值得借鉴的经验。长期以来,民间体育组织与高校体育教育始终处于泾渭分明的不良局面,高校体育教育过分强调学校体育教育的阶段性、目的性、科技性与超前性,突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竞争意识的培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开展又过多地强调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与广泛参与性,一味追求民族的才是纯正的才是唯一的体育思想。彼此的不信任不交流最终成为制约我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一大顽疾,在时代跨越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发展两者的交流合作关系。芦平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指出,“体育职能部门在传统体育活动发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体育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展示高校体育优势项目,认真学习传统体育技能,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在大学校园里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以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切实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发挥作用。所以,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联合社会体育组织,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广泛开展。
2.2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尽快实现四类角色的转变
体育教师是学生科学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引导者,传道授业解惑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年轻一代今后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否,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更要适时地完成各种角色的转变,其中包括教师对大纲认识的转变、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认识的转变、教师对自身劳动成果的社会认可方式的转变等几个方面。在《课标》中坚持贯彻“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引下,教学大纲已经不再死死地限制教师的理性选择,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地运用不同教学模式,教师已经从大纲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大胆询问,教师才乐意进行教学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意愿得到满足和肯定是《课标》的又一亮点,当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时,有了自己进行判断处理的权利,这不仅巩固了教师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鼓励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学的研究者,也愿意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对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是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在社会体育运动中的实际作用以及社会对他们的体育能力的评价等问题是切实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很少关注社会体育的发展状况,根本不去理会社会对学生运动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的评价。由此说明,体育教师缺少对社会体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是导致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脱节的原因,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疏远的原因。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尽快完成以上几类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新时期各项体育事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2.3 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投入到优秀传统体育运动热潮中
长久以来,学校体育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强势体育教育,在大多数学生进行老式的传统体育运动大环境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变得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信心,羞于把好的运动方式介绍给大家,因为它并不时尚甚至落俗。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大胆地把自己熟知热爱的运动方式引入高校校园,也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重要因素。在以保留、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第一责任的高等学府。我们更加不能让这些记载民族智慧的体育文化形式失去喘息的空间与土壤,我们应该鼓励、调动这一部分大学生勇敢地站出来,自发地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有益的体育活动,发挥有传统体育特长生的骨干作用,积极成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或者通过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并在高校中形成良好氛围,做好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与促进工作,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融入到传统体育运动中去。
2.4 高校体育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高校体育主管部门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运动的宏观指导者,也是担负各项体育运动开展的管理者、促进者。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差异性大、项目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参与性强、娱乐性突出的诸多特点。所以,在我国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也需要高校体育管理人员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熟悉项目规则、人员配备、物资购置以及现代管理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等知识。
3 结论与建议
1)《课标》的推行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广泛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点。为了适应《课标》的推行,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做好大胆吸收民族传统体育优秀成果的准备,民族传统体育也须做好适应高校开展需求的各项准备,我们应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课堂。
2)《课标》的提出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主要包括传统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属性的开发、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传统体育器材的改进研发以及传统体育场地设置的科学规划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到充分利用校内外人力、物力资源,合理配置学校场地器材,建立带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校本体育课程,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工作落到高校发展实处。
3)高校体育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课标》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掘高校、高校体育教师以及高校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与锻炼潜力,科学合理地将高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组织有机结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文化阵地上生根发芽。高校体育教师以及管理工作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使高校体育教育再上新台阶。
4)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机结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传播、发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树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程标准;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3-0101-03 文献标识码:A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推出,重申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本质原则和“健康第一”的最终指导思想。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素材,是《课标》课程的重要资源。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高校领域内融入发展的适宜特征,为高校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协调发展创造科学的理性空间。
1 新《课标》的推行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的提出与推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成长环境,使我们在纷乱扰攘的多元文化发展进程重新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和民族自信。为了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成为十分必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无论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式上,还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属性,抑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者来说都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以下几个方面的开发:
1.1 民族传统体育人力资源的挖掘已成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如火如荼发展的映衬下,许多民族传统体育艺人只能默默忍受着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自己娴熟的体育技艺变得无人问津。我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一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足可以看出拯救民间传统体育人力资源已成当务之急。纵观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不难发现,我们一直十分缺乏这样的传统体育师资力量,尽管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射箭、滚铁环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民族体育项目,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进行教授,使得许多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失传,随之消失的就是一种体育文化的凋亡。在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积极保护和发掘民族传统体育人力资源是保障课程改革长远效益的首要任务。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的研发继承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就众多传统体育项目而言,每一种运动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故事,众多的小故事共同构筑起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属性。诸多文献资料显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爱、练习中国传统体育的真正原因是他们想通过一种身体运动形式感受参悟它的文化价值,从小文化中感受大文化。比如一些国外友人练习中国武术并不单单是看重武术的健身技击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武术的练习可以了解武术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与西方社会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他们对东方人这种在体悟多而实证少的人文环境中如何达到“天人合一、阴阳互补”的超越时空的“和合、康宁”意识状态感到迷惑。又如我国传统健身项目八段锦,动作简单纯朴却缺少数据统计分析,但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其练习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等语言描述恰当概括了整个运动项目的实践价值。这种文化魅力的展示无疑和运用解剖学、生理学、仪器测量来评价健身效果的西方竞技运动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能体现浓郁的人文精神,更具有民族亲和力。所以,在既坚持去伪存真又主动吸收借鉴的中西文化交融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着重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的挖掘,以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1.3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项目,如宁夏回族的武术、蒙古族的摔跤、锡伯族的射箭、维吾尔族的舞蹈、白族的踢毽子和抽陀螺等都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不幸的是,我国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消亡或濒临灭亡,如羊皮鼓舞、铃铛舞、霸王鞭以及黎族的堆沙等项目已经永远离开了历史发展的舞台,无论如何,这些项目的健身功效、趣味性、教育价值是经过历史验证了的,也正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倍加推崇的东西,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竭力追求的。鉴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适应性,新《课标》没有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是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结合当地课程资源、学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编写体育教材,这些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向学校体育引入成为可能。如:摔跤、射箭、民族舞蹈、抽陀螺等项目均具备了在学校体育课中开展的客观条件,做到民族的与世界的结合、传统的与现代的结合。又如维吾尔族的舞蹈则可以和体育舞蹈结合,创造出既体现现代体育节奏又流露民族艺术特色的舞蹈;抽陀螺已经在我国北方地区成为一种十分时尚的体育项目,陀螺的大小和样式也依照不同人群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突破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单一乏味的桎梏。所以,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合理开发对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来说具有很大诱惑力和实际价值,是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4 深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特点与老式体育器材异曲同工
在信息多元化发展的科技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众多体育知识,他们已经不再是只知道温顺地接受的一代,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充满了“新、奇、美”的期待。体育器材的新颖性和运用方式的灵活性能够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极大兴趣,这和以三大球、田径、竹剑、单双杠为主要运动器材的旧式器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必须积极有效地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特点,以体现民族文化为第一需要,对传统体育器材进行深入挖掘改进,使其能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形式要求。了解精彩纷呈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并对传统体育器材进行深入挖掘改进,使其能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形式要求成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武术剑术教学,我们可以选择具有同样教学目的的传统器材——短兵。通过短兵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剑术教学的技击含义,明白手、眼、身法、步法协调配合的重要性。传统技击术中的短兵,无论在器材的长短、形质上都与竹剑相似,但在技击价值的表 现力度上也更加明确,即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又增加了学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致,全面体现了《课标》的实践性、灵活性原则。
1.5 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置应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相对竞技体育而言,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场地限制小,时空制约性低的特点,多数传统体育项目都能够在高校现有条件下开展,如跳绳、拔河、踢毽子、广西壮族回族乡的竹竿舞、笙舞以及藏族的抱石头等项目均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展。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其气候特点,走出校园,利用天然地理优势开展传统体育运动,如利用草原,可以进行骑马、武术等传统体育运动,利用南方竹林茂密的物质条件,开展竹舞运动;对于空间要求较高的项目,如射箭,则可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设置箭靶,如在山脚下等便于安全管理的地方设置,既节约了专门场馆的建设费用又符合《课标》中充分发挥利用现有场地设施条件,积极拓展场地使用范围,提高场地利用率的指导思想。
2 高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随着《课标》的推行与实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高校体育教育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也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需要,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想尽快实现两者联姻,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参与者、实施者必须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包括高校体育教育决策者、高校体育教师、大学生等三个因素的要求都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我国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体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自建国初期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主要借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广阔平台得以发展,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组织、比赛经验,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组织管理上或是对体育目标的实现手段上都有很多高校体育教育值得借鉴的经验。长期以来,民间体育组织与高校体育教育始终处于泾渭分明的不良局面,高校体育教育过分强调学校体育教育的阶段性、目的性、科技性与超前性,突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竞争意识的培养;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开展又过多地强调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与广泛参与性,一味追求民族的才是纯正的才是唯一的体育思想。彼此的不信任不交流最终成为制约我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一大顽疾,在时代跨越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发展两者的交流合作关系。芦平生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中指出,“体育职能部门在传统体育活动发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体育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展示高校体育优势项目,认真学习传统体育技能,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在大学校园里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以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切实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发挥作用。所以,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应积极主动联合社会体育组织,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广泛开展。
2.2 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尽快实现四类角色的转变
体育教师是学生科学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引导者,传道授业解惑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年轻一代今后事业发展的成功与否,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更要适时地完成各种角色的转变,其中包括教师对大纲认识的转变、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转变、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认识的转变、教师对自身劳动成果的社会认可方式的转变等几个方面。在《课标》中坚持贯彻“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引下,教学大纲已经不再死死地限制教师的理性选择,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地运用不同教学模式,教师已经从大纲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教学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是融洽的人际关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大胆询问,教师才乐意进行教学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意愿得到满足和肯定是《课标》的又一亮点,当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时,有了自己进行判断处理的权利,这不仅巩固了教师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鼓励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学的研究者,也愿意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对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是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在社会体育运动中的实际作用以及社会对他们的体育能力的评价等问题是切实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很少关注社会体育的发展状况,根本不去理会社会对学生运动能力以及知识水平的评价。由此说明,体育教师缺少对社会体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是导致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脱节的原因,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疏远的原因。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尽快完成以上几类角色的转变,才能适应新时期各项体育事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2.3 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投入到优秀传统体育运动热潮中
长久以来,学校体育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强势体育教育,在大多数学生进行老式的传统体育运动大环境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变得对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信心,羞于把好的运动方式介绍给大家,因为它并不时尚甚至落俗。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大胆地把自己熟知热爱的运动方式引入高校校园,也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重要因素。在以保留、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第一责任的高等学府。我们更加不能让这些记载民族智慧的体育文化形式失去喘息的空间与土壤,我们应该鼓励、调动这一部分大学生勇敢地站出来,自发地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有益的体育活动,发挥有传统体育特长生的骨干作用,积极成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或者通过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并在高校中形成良好氛围,做好优秀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与促进工作,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融入到传统体育运动中去。
2.4 高校体育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高校体育主管部门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运动的宏观指导者,也是担负各项体育运动开展的管理者、促进者。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差异性大、项目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参与性强、娱乐性突出的诸多特点。所以,在我国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也需要高校体育管理人员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熟悉项目规则、人员配备、物资购置以及现代管理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等知识。
3 结论与建议
1)《课标》的推行为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广泛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支点。为了适应《课标》的推行,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做好大胆吸收民族传统体育优秀成果的准备,民族传统体育也须做好适应高校开展需求的各项准备,我们应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课堂。
2)《课标》的提出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主要包括传统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属性的开发、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传统体育器材的改进研发以及传统体育场地设置的科学规划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到充分利用校内外人力、物力资源,合理配置学校场地器材,建立带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校本体育课程,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工作落到高校发展实处。
3)高校体育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课标》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掘高校、高校体育教师以及高校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与锻炼潜力,科学合理地将高校体育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组织有机结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文化阵地上生根发芽。高校体育教师以及管理工作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使高校体育教育再上新台阶。
4)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机结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传播、发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树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