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的语词(三则)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词的张力和粘连性


  散文诗的语言易散乱,拖沓,从而抵消和减弱了散文诗的诗意和发现性。
  想起少年时的一年冬天,我家的水缸盛满水。一夜之后,水成冰,溢出缸。水缸在夜里发出几声咔咔之响,之后,裂了。
  缸裂,冰溢出不落于地,而是向四周投射自己的身体。冰的内部是水,外部晶莹剔透,又坚硬无比。
  缸被由水变成冰时所撑破。这就是水的张力吧。
  我去水井挑水,辘辘是木头的,把是铁,在别人的鼓动下,我伸出舌舔一下,是的,只是舔一下。我一生就比人更早地知道一个叫粘连的词。
  是的,那种铁肉粘连。
  在写作了多年后,我对张力和粘连这两个词,突然有了疼痛般的感受。

语词从诗的内部生出


  有一年,我去赵州千亩梨园看梨花,无数雪白的梨花从梨树的身体里生生开出。
  是的,梨花从梨树的身体内里长出,没有过度,却又生动自然。大朵大朵的,一片连着一片。抬头看天空,云也是大朵大朵的,一片连着一片。梨花与云互相形成一种映照,似乎梨花开在天空,云朵飘在梨园。
  这些大朵大朵的梨花,让梨树像一个怀孕的女人,饱满,生动,多姿,透出生生不息之气。
  这些花啊,弯曲的,弯曲着;向上的,向上着;白的,白着。以自己的形状开着,多姿而饱满、生动。
  那么散文诗的语言,我想也要如此吧。所有的语词要自然,饱满,生动,有着生生不息之气。要从诗的内部生出,使语言本身成为诗本身,诗意本身。
  我站在梨树下看,花白着,树黑着,天蓝着,云飘着,如同站在一首诗里,语言滋生诗意,诗意四处弥漫,竟然看不出语言行走留下的痕迹来。

語词的秘密


  语词使我们成为了独立于他人那一个自己,语词赋予自然以属性,或者说语词发现了万物,语词先于“物”存在。语词生,万物名。
  优秀的语言就是,每一个语词都藏着自己的秘密,都在东张西望,又都深藏不露,每一个语词与每一个语词之间有着天然粘合性,又有着内在的对抗性,这种悖论往往能造成词语的巨大张力,是原本普通的词语,经过一个新的密码排列之后,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说散文诗写作的秘密,我们不妨借用布罗茨基说诗歌写作秘密时所言:“必须把形容词减到最低程度,诗里的装置名词越多越好,甚至连动词也是多余的。”
其他文献
握镰的母亲  一把弯镰刀,陪伴母亲穿越时空隧道,酝酿深邃的诗。  河沟、土坎、田埂有母亲披星戴月,挥镰打猪菜的印痕;坡坡、岭岭、田野有母亲顶风冒雨,舞镰割牛草的足迹;麦秆、苞谷、禾稻有母亲躬身抛洒含辛茹苦的泪水……  家庭命运在镰刀里立根,儿女们在镰刃上读书、长大、成人。  母亲与镰刀迎寒霜、踏冰雪,书写平凡优美的词语,弹奏悠扬动听的交响曲。  母亲把镰刀带入天堂,继续割她最爱的青枝绿叶……驾驭算
期刊
1  俯身大地——  “不。你还蜷缩在最低微的土粒之下。你顺某种根须升上根须固有的黑暗中。你是昼夜可能出现的某个记号。你是倾斜的。朝着东方倾斜。你在命运般蠕动的土粒间,寻找自己的命运……”  不可能只俯身于大地。  你甚至决定了大地生长的方式。“大地是一个梦境。那些中途离开的人,比黄土苍老得更快。”你,不只属于让大地震颤的那些苦痛。  铁打的种子,正在经历谣曲般璀璨的轮回。它们将凭借怎样坚固的时辰
期刊
一缕光照射在麦穗上,泛着麦芒。  穿过大片的麦子,是佝偻的父亲。父亲的脸庞,在光里,像麦田神圣的膜拜者。  光在集聚。汇聚成一点。我的眼睛盯在父亲手中的鐮刀上,挪不开眼。  这把镰刀是父亲自己做的,像月牙,像艺术品,像父亲心心念念的老伙计。  芒种,麦粒贪婪地吸吮着头顶的阳光。我戴着草帽和父亲一起收割。  手握镰刀,攒足了劲儿迎接这片土地的饱满。  第二天,天蒙蒙亮,发黄的小麦堆积在谷仓里。我笨拙
期刊
“黄山的傍晚,用芳香称量空气,用黑夜称量芳香。”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长诗不够长,而桂花的记忆早早地落在远方。  那是一次东西文化的交流,你落在黄山之巅,夜幕和你的长发越来越长。  你喝着葛粉羹,仰望星空,一吐一座黄山,山川的雄奇壮美划过你沧桑的指尖,降服于一颗瑰丽而深邃的诗心。古老的诗句,因你,长出新芽。  你手捧落日,未尽的余晖,将雪山融化。夜幕深处的爱恋,覆盖了长河以及鸟雀的啼鸣。  你见
期刊
这是词语受潮的夜。  时间被卡车一趟趟运走,永不再回。  关上修辞的阀门,谁在呼唤你的小名:麦子!麦子!像细长的藤蔓,爬过异乡的窗棂。在耳际缠缠绕绕。  庄稼的影子也在房间来回走动。它们丢下的桨橹,滴著湿湿答答的水。是从故乡出发的吗?  白昼里跋山,月光之下涉水。  哦!这幻梦,翅羽招展,像一种呼唤。  “还是回去吧!”屋檐下缝补燕尾服的雨燕说。暴雨就要来临。  体面是一堆斑斓的泡沫,一触即破。 
期刊
在螺蛳山村,有稻浪千重。无数的小龙虾在浪底日夜风流。金黄的稻子低着头,却装着什么也没看见,稻和虾一直和睦相处。  稻下一个个水泡,一次次说出。田埂上的鹭儿优雅地行走,想破解龙虾的腹语。  美味的龙虾撩拨着龙城的烟火,螺蛳山村像龙虾一样红了。  贫困户程兴平暗自高兴,龙虾价格稳中有升,根本不愁销路。致富的手如同龙虾的大钳有力,从此日子有了盼头。  第一书记陈治中望着这片山水,欣慰地笑了。他借龙虾的大
期刊
佝偻的身影  路过片片的玉米地,再往前走,那儿有一片记忆的废墟地。房屋破败,树木成林,平地挖出许多河沟。地面覆盖的枯树叶来自这个刚来临不久的秋天对杨树林第一次的敲打和抚摸。有一些佝偻的身影穿梭其中,手拿笤帚和布袋。给祖母  屋后的杨树林在冬天开始之前又落了不少枯树叶吧?只是天气突然冷起来了,它们燃烧起来的火焰没能带来你需要的温暖。庭院里的秘密  众星隐匿的夜晚,誰捧了一把雨水从空中撒下,紧一阵缓一
期刊
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别人无法经历的。就像我,与黄姚的相遇。  我与黄姚的相遇,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  记得那个日子阳光灿烂,我从桂林荔浦驱车去黄姚看望一位湖南老家过来的诗人、画家汤树林先生。造访千年古镇黄姚,我心仪已久,在风华绝代的黄姚古镇与好友相聚更是今生难得的幸事。  而快要接近黄姚时,一条受了惊吓的大蛇急匆匆横穿高速路而去,当我们还没缓过神来,四川广元的挚友来电说地震了……那个日子,
期刊
1  王屋山,与绵延八百里的太行山紧紧相依。  王屋山,这王者之屋,自黄帝在此设坛祭天,九州同梦,天下归心。从此,一代名山显赫的声誉,携暖暖的春色一路扶摇直上,世人崇敬的目光,撇下无情的剑刃和盔甲,伴五千年风雨,贯穿了一部浸润风雨的线装史书。  那时的天空与大地是多么辽阔啊,连苍茫暮色也辽阔得无边无际。当轩辕的马车越过济水,花草伏地,山岚起舞,所有的渴望,所有赞颂的词语,于瞬间,都化成了浓香的烈酒
期刊
云,云,大云的云。  2021年4月的这个早上,在江南,在嘉善,在大云镇,在碧云花园,透过大片大片盛开的杜鹃花,云啊,我遇见了你——你,竟然也是花朵,在蓝天的花园里,大朵大朵地盛开,汪洋恣肆地摇荡。  云的花朵,在绽放,在幻化,变成大海,变成江河,变成湖塘,变成古镇的水路和滴水的屋檐,变成江南水乡挂满露珠的麦苗和油菜花……云啊,你是大地的回忆,大地是你的故乡。  云啊,你凭着记忆,在蓝色的天幕上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