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人会长胖,但地球是否也会不断长胖呢?地球又是怎么变胖的呢?地球变胖,说的就是地球不断膨胀的过程。
如何证明地球在膨胀?这就不得不说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所相信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假设将各个大洋都刨除,各个陆地板块刚好会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小地球。这一点是当前的板块理论所解释不了的,难不成陆地板块漂移过?
在宇宙中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宛如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
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了这些陆地之间的关联。当时他因病卧床,百无聊赖地看着世界地图,突然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极为相似的海岸线,换句话说,要是把非洲和美洲凑到一起,它们彼此之间竟可以恰好吻合。再看其他陆地的边缘,也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
事实上,早在16世纪便有人观察过,注意到这一点的人也一样十分惊讶:陆地的形状实在太巧合了,似乎这一个个补丁本来就组合在一块儿,只是后来被划分开来,“粘贴”到了地球的各个位置。对此魏格纳便很严谨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大陆曾经漂移过,地球上现存的每一块陆地,其实早先就是一大块“补丁”,
其后由于漂移才相互远离的。
这种说法,也是当下人们最为接受的。
但是事实上,对于板块运动的理论,还有一点是人们无法解释的,即多个板块本源自“一张大补丁”,在漂流的过程中,板块发生碰撞,那么为什么直到今日,陆地的形状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刚刚分开时的形状呢?还有一个说法,即板块理论说,该理论认为,地壳会在海洋底部扩张,不过却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区域交错,而后进入地幔,再消失。
这一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不曾有什么准确的证据证明地壳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
支持板块漂移说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补丁”的难解之谜,一直一筹莫展,苦于寻找更为有力的证据。于是,一些脑洞大开的科学研究者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地球始终都在不断地膨胀。
这种观点认为,地球本是一个被水覆盖的很小的水球,也不晓得从何时开始,它在不知不觉中开始“长胖”,就像充气球一样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开始令本来坚硬的地壳分裂开来,岩浆从分开的裂缝处涌出,遇冷后凝结成了新的地壳。由于地球不停地膨胀,致使裂缝越来越大,断裂的板块距离也越来越远。水球中的水会不断地填充裂缝,板块与板块分离得也就越来越远,久而久之,陆地和海洋便形成了。
而如今的地球,海洋的占比也远远大于陆地。
这个观点并非凭空捏造。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的测量结果是,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以此推算,地球的半径在100万年中,会增长16千米,1亿年就会增长 1600千米!
目前,地球的半径约为 6371千米。按照上述比例增长,地球从最初的小球膨脹到现在的体积,并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再换一种方式来测算,每个大洋海底扩张的速度是10~60毫米/年,将其综合便可推算出,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要增大100毫米左右,这一结果与第一种计算方式相差不多。
由此可见,地球膨胀学说是能够让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地球的确是会一直“胖”下去的。
如何证明地球在膨胀?这就不得不说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所相信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假设将各个大洋都刨除,各个陆地板块刚好会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小地球。这一点是当前的板块理论所解释不了的,难不成陆地板块漂移过?
在宇宙中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宛如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
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了这些陆地之间的关联。当时他因病卧床,百无聊赖地看着世界地图,突然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极为相似的海岸线,换句话说,要是把非洲和美洲凑到一起,它们彼此之间竟可以恰好吻合。再看其他陆地的边缘,也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
事实上,早在16世纪便有人观察过,注意到这一点的人也一样十分惊讶:陆地的形状实在太巧合了,似乎这一个个补丁本来就组合在一块儿,只是后来被划分开来,“粘贴”到了地球的各个位置。对此魏格纳便很严谨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大陆曾经漂移过,地球上现存的每一块陆地,其实早先就是一大块“补丁”,
其后由于漂移才相互远离的。
这种说法,也是当下人们最为接受的。
但是事实上,对于板块运动的理论,还有一点是人们无法解释的,即多个板块本源自“一张大补丁”,在漂流的过程中,板块发生碰撞,那么为什么直到今日,陆地的形状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刚刚分开时的形状呢?还有一个说法,即板块理论说,该理论认为,地壳会在海洋底部扩张,不过却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区域交错,而后进入地幔,再消失。
这一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不曾有什么准确的证据证明地壳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
支持板块漂移说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补丁”的难解之谜,一直一筹莫展,苦于寻找更为有力的证据。于是,一些脑洞大开的科学研究者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地球始终都在不断地膨胀。
这种观点认为,地球本是一个被水覆盖的很小的水球,也不晓得从何时开始,它在不知不觉中开始“长胖”,就像充气球一样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开始令本来坚硬的地壳分裂开来,岩浆从分开的裂缝处涌出,遇冷后凝结成了新的地壳。由于地球不停地膨胀,致使裂缝越来越大,断裂的板块距离也越来越远。水球中的水会不断地填充裂缝,板块与板块分离得也就越来越远,久而久之,陆地和海洋便形成了。
而如今的地球,海洋的占比也远远大于陆地。
这个观点并非凭空捏造。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的测量结果是,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以此推算,地球的半径在100万年中,会增长16千米,1亿年就会增长 1600千米!
目前,地球的半径约为 6371千米。按照上述比例增长,地球从最初的小球膨脹到现在的体积,并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再换一种方式来测算,每个大洋海底扩张的速度是10~60毫米/年,将其综合便可推算出,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要增大100毫米左右,这一结果与第一种计算方式相差不多。
由此可见,地球膨胀学说是能够让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地球的确是会一直“胖”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