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以王昭君作为主题和形象的诗词却远远超过其他三位。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王昭君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还因为其多舛的命运。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描写王昭君的数量非常之大,据《青冢志》记载,与王昭君诗词有关的书籍就有两百多部,细化到相关的诗词,数量更是惊人。但是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怨”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话题。通过对王昭君诗词中的“怨”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王昭君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了解,还可以探索到王昭君自身的命运。
关键词:王昭君 诗词 艺术特征 “怨”
王昭君出塞下嫁匈奴这一事件发生于西汉时期。西汉早期,由于国家刚刚统一,所以国力尚且不够强盛,在面对匈奴长期骚扰的时候,西汉虽然多次派兵抵御,但是仍然无济于事。因此,和亲成为解决当时边疆问题的唯一方式。公元前33年,后宫女子王昭君被汉元帝追封为公主,然后赐婚于匈奴单于。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次婚姻有利于稳定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还实现了汉文化向少数民族的传播,但是从王昭君自身的角度来讲,则深刻地表现出了一位女子的“怨”恨。
一、王昭君诗词中“怨”的体现
(一)王昭君诗词的主题 从大多数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其主题大多是从王昭君自身出发的。因为王昭君本身身份低微,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最终不得不远离故乡。对描写王昭君的诗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王昭君的“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一个体现。“怨”就怨在受命运玩弄,不得不远嫁边疆,所以王昭君诗词中有很多以表达对家乡思念为主题的作品,由思生怨,由怨生思,怨思循环,不得而终。“合殿恩中绝,交河始渐稀”是王昭君刚刚离别故乡时的“怨”,“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是王昭君容貌日渐憔悴之后的“怨”。王昭君自从嫁到匈奴,整日整夜与匈奴的“明月”和匈奴的“胡风”为伴,所以越来越多肝肠寸断的诗句层出不穷,深刻地描绘出了王昭君对故乡的思念。
其次,对岁月的感叹。对岁月的感叹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二个体现。王昭君诗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在描绘王昭君感叹世事无常,岁月变迁,容颜易老。尤其是在唐代之后,以这一内容为主题的诗词也变得更加深刻,在“怨”的基础上还多了一些无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昭君自身的悲怨,并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怨,而是唐代那些文人志士们自身心情的一种体现,所以他们利用王昭君来表达自身的“怨”,如“玉貌愿期汉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就反映了王昭君以及那些诗人们对岁月的感叹。
再次,对命运的不忿。对命运的不忿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三个体现。造成王昭君命运多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自身的美貌,从“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就可以体会出,很多文人借王昭君因为自身美貌而被迫和亲一事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第二个原因是君王的无情,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王昭君出使和亲的是当时汉朝最高的统治者,所以很多文人便将矛头指向了君王,以此来表达王昭君的“怨”气,因此便有了“自是君恩薄如纸”的句子。
最后,对政策的抨击。抨击和亲政策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四个体现。从这些诗词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文人对于通过和亲来换取和平的方式并不支持,所以以诗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其次,有些诗人通过诗词来讽刺统治者没有能力提升国家的军事能力和边疆防御能力,只能通过和亲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由此可见,对和亲政策的抨击也是王昭君诗词表达“怨”的一种方式。
(二)王昭君诗词中的形象 在王昭君诗词中,除了通过主题来表达王昭君的“怨”之外,还通过王昭君的形象来表达王昭君的“怨”。
首先,从自身遭遇出发。 从自身遭遇出发是王昭君诗词中第一种表达“怨”的形象。古代的诗人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自身的想象,为王昭君构造了一幅幅出塞的画面,然后通过自己的笔将画面描绘出来。从王昭君自身遭遇来看,王昭君是悲惨的,因为她只身一人远嫁匈奴,不得不感叹自身的悲苦遭遇。
其次,從命运始因出发。 从命运始因出发是王昭君诗词中第二种表达“怨”的形象。因为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很多诗词都在追寻导致王昭君命运的原因。画师毛延寿是第一个原因,正是因为他的画像,才直接造成了王昭君的苦痛命运。第二个原因是汉代的君王,因为君王为了稳定边疆,才选择让王昭君远嫁匈奴。所以从王昭君命运始因出发也成了王昭君诗词中表达“怨”的一种方式。
二、王昭君诗词的艺术特征
(一)多样化的体式 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描写王昭君的诗词拥有多样化的体式。从刚开始的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到后来新增加的七言和七律,再到后来还有了五七杂言歌行体,甚至还有诗人通过组诗的形式来进行创作。由此可见,王昭君诗词的体式是多样化的。但与此同时又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体式又拥有不同的地位。但是不论在什么时期,绝句始终占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对王昭君诗词进行研究,还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词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多人称的手法 王昭君诗词中还善于使用多人称共用的手法,其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率较高。通过第一人称的使用,往往可以让读者站在王昭君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思考王昭君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状态。第三人称是使用最多的描写手法,虽然第三人称让读者和内容的距离被拉远,但是有利于读者客观的思考。通过第三人称的描写,读者可以直接、客观、自由地发表自身的意见。通过多人称的运用,王昭君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
(三)多重角度的意象 通过意境来衬托王昭君的“怨”是王昭君诗词中惯用的手法。“明妃”这一称谓,是大多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惯用的对王昭君的称谓,不仅表达了诗人们对王昭君的想象,还体现出了他与汉元帝之间的特殊感情。“青冢”是王昭君诗词中特有的意象,白居易在《青冢》中就认为,青冢是王昭君死后所产生的元气形成的。但是也有人认为,秋后塞外的草木全部枯黄,只有王昭君墓边的草依然青葱,所以便将其称为青冢。王昭君诗词中通过多种意象来描绘王昭君已经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
关键词:王昭君 诗词 艺术特征 “怨”
王昭君出塞下嫁匈奴这一事件发生于西汉时期。西汉早期,由于国家刚刚统一,所以国力尚且不够强盛,在面对匈奴长期骚扰的时候,西汉虽然多次派兵抵御,但是仍然无济于事。因此,和亲成为解决当时边疆问题的唯一方式。公元前33年,后宫女子王昭君被汉元帝追封为公主,然后赐婚于匈奴单于。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次婚姻有利于稳定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还实现了汉文化向少数民族的传播,但是从王昭君自身的角度来讲,则深刻地表现出了一位女子的“怨”恨。
一、王昭君诗词中“怨”的体现
(一)王昭君诗词的主题 从大多数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其主题大多是从王昭君自身出发的。因为王昭君本身身份低微,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最终不得不远离故乡。对描写王昭君的诗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王昭君的“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一个体现。“怨”就怨在受命运玩弄,不得不远嫁边疆,所以王昭君诗词中有很多以表达对家乡思念为主题的作品,由思生怨,由怨生思,怨思循环,不得而终。“合殿恩中绝,交河始渐稀”是王昭君刚刚离别故乡时的“怨”,“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是王昭君容貌日渐憔悴之后的“怨”。王昭君自从嫁到匈奴,整日整夜与匈奴的“明月”和匈奴的“胡风”为伴,所以越来越多肝肠寸断的诗句层出不穷,深刻地描绘出了王昭君对故乡的思念。
其次,对岁月的感叹。对岁月的感叹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二个体现。王昭君诗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在描绘王昭君感叹世事无常,岁月变迁,容颜易老。尤其是在唐代之后,以这一内容为主题的诗词也变得更加深刻,在“怨”的基础上还多了一些无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昭君自身的悲怨,并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怨,而是唐代那些文人志士们自身心情的一种体现,所以他们利用王昭君来表达自身的“怨”,如“玉貌愿期汉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就反映了王昭君以及那些诗人们对岁月的感叹。
再次,对命运的不忿。对命运的不忿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三个体现。造成王昭君命运多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自身的美貌,从“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就可以体会出,很多文人借王昭君因为自身美貌而被迫和亲一事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第二个原因是君王的无情,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王昭君出使和亲的是当时汉朝最高的统治者,所以很多文人便将矛头指向了君王,以此来表达王昭君的“怨”气,因此便有了“自是君恩薄如纸”的句子。
最后,对政策的抨击。抨击和亲政策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四个体现。从这些诗词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文人对于通过和亲来换取和平的方式并不支持,所以以诗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其次,有些诗人通过诗词来讽刺统治者没有能力提升国家的军事能力和边疆防御能力,只能通过和亲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由此可见,对和亲政策的抨击也是王昭君诗词表达“怨”的一种方式。
(二)王昭君诗词中的形象 在王昭君诗词中,除了通过主题来表达王昭君的“怨”之外,还通过王昭君的形象来表达王昭君的“怨”。
首先,从自身遭遇出发。 从自身遭遇出发是王昭君诗词中第一种表达“怨”的形象。古代的诗人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自身的想象,为王昭君构造了一幅幅出塞的画面,然后通过自己的笔将画面描绘出来。从王昭君自身遭遇来看,王昭君是悲惨的,因为她只身一人远嫁匈奴,不得不感叹自身的悲苦遭遇。
其次,從命运始因出发。 从命运始因出发是王昭君诗词中第二种表达“怨”的形象。因为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很多诗词都在追寻导致王昭君命运的原因。画师毛延寿是第一个原因,正是因为他的画像,才直接造成了王昭君的苦痛命运。第二个原因是汉代的君王,因为君王为了稳定边疆,才选择让王昭君远嫁匈奴。所以从王昭君命运始因出发也成了王昭君诗词中表达“怨”的一种方式。
二、王昭君诗词的艺术特征
(一)多样化的体式 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描写王昭君的诗词拥有多样化的体式。从刚开始的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到后来新增加的七言和七律,再到后来还有了五七杂言歌行体,甚至还有诗人通过组诗的形式来进行创作。由此可见,王昭君诗词的体式是多样化的。但与此同时又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体式又拥有不同的地位。但是不论在什么时期,绝句始终占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对王昭君诗词进行研究,还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词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多人称的手法 王昭君诗词中还善于使用多人称共用的手法,其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率较高。通过第一人称的使用,往往可以让读者站在王昭君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思考王昭君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状态。第三人称是使用最多的描写手法,虽然第三人称让读者和内容的距离被拉远,但是有利于读者客观的思考。通过第三人称的描写,读者可以直接、客观、自由地发表自身的意见。通过多人称的运用,王昭君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
(三)多重角度的意象 通过意境来衬托王昭君的“怨”是王昭君诗词中惯用的手法。“明妃”这一称谓,是大多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惯用的对王昭君的称谓,不仅表达了诗人们对王昭君的想象,还体现出了他与汉元帝之间的特殊感情。“青冢”是王昭君诗词中特有的意象,白居易在《青冢》中就认为,青冢是王昭君死后所产生的元气形成的。但是也有人认为,秋后塞外的草木全部枯黄,只有王昭君墓边的草依然青葱,所以便将其称为青冢。王昭君诗词中通过多种意象来描绘王昭君已经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