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最新出版了《博物人生》一书,与此同时,他的另一本书《天涯芳草——我与植物的美丽邂逅》,获得第七届“文津图书奖”,这充分说明,作者近十余年关于博物学的追求与实践已经开始收获并在社会上产生反响,同时,对照两本书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坐而言”,同时“起而行”,这使得《博物人生》这本书,虽是从研究的角度关注博物学,但并不枯燥,论述观点鲜明,点评饱含情感,案例亲切可触,视野古今中外,当然,这一切皆因有“我”在其中。
遥想最早华杰邀请或筹谋我们远足,应该是十年前的事情,或踏山或涉水,每逢奇花异果,他总是能说出名字,叙出特性,让我们羡慕不已。但谁也没有料到,华杰爱好花草的同时,是将“博物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他不仅招博士生,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而且鼓与呼——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比对博物学与数理科学,强调恢复博物学传统的重要性。这本书就是工作之一,它系统介绍了博物学的一般性质和地位,介绍了西方的若干博物学家,介绍了《诗经》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介绍了民国时期的有关博物学书籍和杂志,还讨论了博物学的发展路径与个人的关联等等。内容之丰富,恰如博物学本身,正如作者所说,博物,包罗万象,“博物人生”,涵盖的内容更多,本书只来开窗帘的一个小角,大家共同参与,才能成就普遍的博物人生。
你我能够参与吗?说实话,不会是不喜欢,而是“身不由己”,就如同华杰后来再也不邀约我们去观赏自然一样,他一定对我们总是没时间的说辞感到失望。同样,华杰认为,博物学存在过,发达过,现在的衰落与科技近300多年的高速发展有直接关系,然而,这种高度崇尚力量和速度的科技和文化,已经异化,手段本身成为目的,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人性和人味,理性转变为非理性??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直接的问题就是“一批又一批学子不得不在各级学校中浪费人生中的大好时光,人们甚至希望学制进一步拉长,因为我们有的是知识要学习。华杰认为博物学教育是有助于把孩子培养为正常人、适应大自然的人,良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为个人寻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发展空间,而不是鼓励大家挤在少数狭窄的道路上恶性竞争。博物学将为满足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实现多样化的个人理想提供丰富的选项。
我当然相信,人是生来喜欢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在传统文化中,说一个人“博大精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蕴含着对一个人有广博的博物知识的称赞。社会发展到今天似乎不了,也似乎很难寻找这样的人了,但华杰呼吁,在人类积累的海量知识面前,博物学知识应该优先传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要求可能已无法实现,但了解风吹草动(风起于青萍之末),感受“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主动规避大自然的风险,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的。
这本书是作为“公众科学素养读本”系列出版的,可见编写者和作者已经把博物学提升到与每个人相关的高度,也许,从迫切性和可能性来说,教育者和家长最应该提高认识。
遥想最早华杰邀请或筹谋我们远足,应该是十年前的事情,或踏山或涉水,每逢奇花异果,他总是能说出名字,叙出特性,让我们羡慕不已。但谁也没有料到,华杰爱好花草的同时,是将“博物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他不仅招博士生,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而且鼓与呼——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比对博物学与数理科学,强调恢复博物学传统的重要性。这本书就是工作之一,它系统介绍了博物学的一般性质和地位,介绍了西方的若干博物学家,介绍了《诗经》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博物学,介绍了民国时期的有关博物学书籍和杂志,还讨论了博物学的发展路径与个人的关联等等。内容之丰富,恰如博物学本身,正如作者所说,博物,包罗万象,“博物人生”,涵盖的内容更多,本书只来开窗帘的一个小角,大家共同参与,才能成就普遍的博物人生。
你我能够参与吗?说实话,不会是不喜欢,而是“身不由己”,就如同华杰后来再也不邀约我们去观赏自然一样,他一定对我们总是没时间的说辞感到失望。同样,华杰认为,博物学存在过,发达过,现在的衰落与科技近300多年的高速发展有直接关系,然而,这种高度崇尚力量和速度的科技和文化,已经异化,手段本身成为目的,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人性和人味,理性转变为非理性??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直接的问题就是“一批又一批学子不得不在各级学校中浪费人生中的大好时光,人们甚至希望学制进一步拉长,因为我们有的是知识要学习。华杰认为博物学教育是有助于把孩子培养为正常人、适应大自然的人,良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为个人寻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发展空间,而不是鼓励大家挤在少数狭窄的道路上恶性竞争。博物学将为满足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实现多样化的个人理想提供丰富的选项。
我当然相信,人是生来喜欢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在传统文化中,说一个人“博大精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都蕴含着对一个人有广博的博物知识的称赞。社会发展到今天似乎不了,也似乎很难寻找这样的人了,但华杰呼吁,在人类积累的海量知识面前,博物学知识应该优先传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要求可能已无法实现,但了解风吹草动(风起于青萍之末),感受“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主动规避大自然的风险,是有许多事情要做的。
这本书是作为“公众科学素养读本”系列出版的,可见编写者和作者已经把博物学提升到与每个人相关的高度,也许,从迫切性和可能性来说,教育者和家长最应该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