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苹果棉蚜主要危害苹果枝、十和根部,被害部位形成小肿瘤,受害严重时树体衰弱,结果少,果个小,着色差,甚至导致早期落叶,对产量、质量影响很大。近几年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苹果棉蚜进人袋内危害果实,严重影响了套袋苹果的质量。本文进一步阐述了苹果棉蚜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状,更重要的是对苹果棉蚜的防治提出了具体办法。
【关键词】苹果棉蚜;发生;防治
苹果棉蚜又称血蚜、赤蚜,属同翅目棉蚜科,是国家二类检疫对象;原产北美洲,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辽宁、四川等省份,其寄主主要有榆科、蔷薇科植物,是目前果树主要虫害之一。2007年7月,在某果园内发生小面积苹果棉蚜,经进一步观察,2008年6月-7月份,发现虫枝率达25%,群居危害,形似一团棉球,覆在剪锯口、果树粗皮裂缝处和枝条叶柄处等。严重危害果树,使树势衰弱,花芽分化减少,产量降低。
1.苹果棉蚜的形态特征
1.1雌蚜
体长1.7-2.2毫米,体宽0.93-1.3毫米,体肥大、卵圆形。体暗红色至红褐色,触角、足、尾片等灰黑色,腹管黑色。体背密覆白色长蜡毛。触角6节,腹管半环形,稍隆起,尾片馒头形,尾板末满圆形。
1.2若蚜
1龄若蚜:体长0.65毫米,体略呈圆筒形,扁平,黄褐色至红褐色。腹部背面有少量白色蜡毛。2龄若蚜:体长0.8毫米,体略呈楔形,头部较小,腹部宽、稍膨大。3龄若蚜:体长1毫米,体呈圆锥形,红褐色。4龄若蚜:体长1.4-1.8毫米,体形与成蚜相似,红褐色。
1.3卵
椭圆形,一段端稍大,长约0.5毫米,宽约0.2毫米。初产时呈橙黄色,数日后变为褐色,表面光滑,薄覆白粉。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1-12代,全年活动时期约为6个月:主要以1-2龄若蚜越冬,越冬场所主要有树干粗皮裂缝、腐烂病伤疤边缘裂缝、前代棉蚜危害形成的虫瘤及棉蚜残体下面、剪锯口、根部的不定芽上等。越冬若蚜死亡率较高,且若蚜群落越小,死亡率越高。当早春平均气温达8.4℃时,即4月下旬以后,越冬若蚜开始在原越冬场所刺吸危害,约到5月中旬左右,苹果展叶期至开花初期成长为成蚜,并开始胎生第1代若蚜,这代若蚜先在原处危害。当平均气温达到11℃以上时开始迁移,到5月下旬到6月上旬产生第2代若蚜,1龄若蚜进行第2次迁移,在冠下部的剪锯口,老皮裂缝处以及下垂枝上危害,6月下旬多数集中在树冠上部的枝条叶柄和剪锯口处及嫩梢顶端危害。在平均气温达到22-25℃时,苹果绵蚜繁殖最快,每代历期仅8天。当平均气温在23℃以上时,成蚜寿命15-23天平均胎生天数15-18天,平均产蚜46-94头。
3.危害状
苹果棉蚜主要隐藏在苹果树枝、干和根部,以成蚜和若蚜集中在裂缝、伤疤、剪锯口以及嫩梢、叶腋果实的槽洼和梗洼等处危害。被害部位形成小肿瘤树体枝干各部位覆盖白色棉絮状物,受害严重时树体衰弱,结果少,果个小,导致早期落叶,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植株被害部膨大成瘤,棉毛成团,常因该处破裂,阻碍水分、养分的输导,严重时树势衰弱,产量下降,甚至全株枯死。且又危害果实的萼洼及梗洼部分,影响果品质量。背光枝干的伤疤、树皮裂缝、新梢的叶腋、短果枝端的葉簇及露于地表的根部等处均受危害,吸取汁液。苹果棉蚜以无翅胎生成蚜及若蚜群集在苹果树背光枝干的愈合伤口、剪锯口、新梢、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中和果梗、果实萼洼以及地下的根部或露出地表的根基等处寄生危害,吸取树液,消耗果树营养,使树势衰弱,树龄缩短,产量及品质降低。
若蚜群集在果树枝干的病虫伤口,剪锯口,老皮裂缝,新梢叶腋,果柄,以及地下的根部等处刺吸危害,树干枝条和根系受害后,被害处形成瘤状突起,严重时肿瘤累累,不久肿瘤破裂造成大小深浅不同的伤口。08年冬剪时,受害果树对平均每棵剪掉虫瘤枝约占整树的总枝条的1/4左右。根系产生的密集肿瘤处,不能生出须根,并逐渐腐烂。
4.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
(2)早春及时刮去翘皮、挖伤疤,刷枝干,清扫果园。尽可能消灭越冬若蚜。
(3)发芽前(4月上中旬)喷射5%柴油乳剂或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连续喷2次),防治效果良好。
(4)保护天敌:苹果棉蚜的主要天敌是日光蜂,在7-8月份日光蜂寄生期禁止树上喷布广谱性杀虫剂。
(5)果树生长期的药剂防治
1)树上喷药,开花前后棉蚜分散前用48%乐斯本500倍液,涂刷棉蚜越冬部位,集中消灭。5月-6月和8月-9月分棉蚜发生高峰期各喷1次48%乐斯本1500-2000倍液或40%蚜灭磷1000-1500倍液或5%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2)包扎和涂茎:蚜虫为害初期,将树干基部老皮刮出10cm的环,露出韧皮部,用10%吡虫啉30-50倍液涂刷,用药量6-8ml/株(20年生),然后用塑料布或报纸包好,处理后37天对绵蚜仍有防治效果,对3年生幼苗,可用1-5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涂茎,用药量1毫升/株,9天后防治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高步衢.森林植物检疫[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1-184.
[2]山西运城农业学校.果树病虫害防治学[M].太原:农业出版社,1978:127-128.
【关键词】苹果棉蚜;发生;防治
苹果棉蚜又称血蚜、赤蚜,属同翅目棉蚜科,是国家二类检疫对象;原产北美洲,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辽宁、四川等省份,其寄主主要有榆科、蔷薇科植物,是目前果树主要虫害之一。2007年7月,在某果园内发生小面积苹果棉蚜,经进一步观察,2008年6月-7月份,发现虫枝率达25%,群居危害,形似一团棉球,覆在剪锯口、果树粗皮裂缝处和枝条叶柄处等。严重危害果树,使树势衰弱,花芽分化减少,产量降低。
1.苹果棉蚜的形态特征
1.1雌蚜
体长1.7-2.2毫米,体宽0.93-1.3毫米,体肥大、卵圆形。体暗红色至红褐色,触角、足、尾片等灰黑色,腹管黑色。体背密覆白色长蜡毛。触角6节,腹管半环形,稍隆起,尾片馒头形,尾板末满圆形。
1.2若蚜
1龄若蚜:体长0.65毫米,体略呈圆筒形,扁平,黄褐色至红褐色。腹部背面有少量白色蜡毛。2龄若蚜:体长0.8毫米,体略呈楔形,头部较小,腹部宽、稍膨大。3龄若蚜:体长1毫米,体呈圆锥形,红褐色。4龄若蚜:体长1.4-1.8毫米,体形与成蚜相似,红褐色。
1.3卵
椭圆形,一段端稍大,长约0.5毫米,宽约0.2毫米。初产时呈橙黄色,数日后变为褐色,表面光滑,薄覆白粉。
2.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1-12代,全年活动时期约为6个月:主要以1-2龄若蚜越冬,越冬场所主要有树干粗皮裂缝、腐烂病伤疤边缘裂缝、前代棉蚜危害形成的虫瘤及棉蚜残体下面、剪锯口、根部的不定芽上等。越冬若蚜死亡率较高,且若蚜群落越小,死亡率越高。当早春平均气温达8.4℃时,即4月下旬以后,越冬若蚜开始在原越冬场所刺吸危害,约到5月中旬左右,苹果展叶期至开花初期成长为成蚜,并开始胎生第1代若蚜,这代若蚜先在原处危害。当平均气温达到11℃以上时开始迁移,到5月下旬到6月上旬产生第2代若蚜,1龄若蚜进行第2次迁移,在冠下部的剪锯口,老皮裂缝处以及下垂枝上危害,6月下旬多数集中在树冠上部的枝条叶柄和剪锯口处及嫩梢顶端危害。在平均气温达到22-25℃时,苹果绵蚜繁殖最快,每代历期仅8天。当平均气温在23℃以上时,成蚜寿命15-23天平均胎生天数15-18天,平均产蚜46-94头。
3.危害状
苹果棉蚜主要隐藏在苹果树枝、干和根部,以成蚜和若蚜集中在裂缝、伤疤、剪锯口以及嫩梢、叶腋果实的槽洼和梗洼等处危害。被害部位形成小肿瘤树体枝干各部位覆盖白色棉絮状物,受害严重时树体衰弱,结果少,果个小,导致早期落叶,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植株被害部膨大成瘤,棉毛成团,常因该处破裂,阻碍水分、养分的输导,严重时树势衰弱,产量下降,甚至全株枯死。且又危害果实的萼洼及梗洼部分,影响果品质量。背光枝干的伤疤、树皮裂缝、新梢的叶腋、短果枝端的葉簇及露于地表的根部等处均受危害,吸取汁液。苹果棉蚜以无翅胎生成蚜及若蚜群集在苹果树背光枝干的愈合伤口、剪锯口、新梢、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中和果梗、果实萼洼以及地下的根部或露出地表的根基等处寄生危害,吸取树液,消耗果树营养,使树势衰弱,树龄缩短,产量及品质降低。
若蚜群集在果树枝干的病虫伤口,剪锯口,老皮裂缝,新梢叶腋,果柄,以及地下的根部等处刺吸危害,树干枝条和根系受害后,被害处形成瘤状突起,严重时肿瘤累累,不久肿瘤破裂造成大小深浅不同的伤口。08年冬剪时,受害果树对平均每棵剪掉虫瘤枝约占整树的总枝条的1/4左右。根系产生的密集肿瘤处,不能生出须根,并逐渐腐烂。
4.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
(2)早春及时刮去翘皮、挖伤疤,刷枝干,清扫果园。尽可能消灭越冬若蚜。
(3)发芽前(4月上中旬)喷射5%柴油乳剂或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连续喷2次),防治效果良好。
(4)保护天敌:苹果棉蚜的主要天敌是日光蜂,在7-8月份日光蜂寄生期禁止树上喷布广谱性杀虫剂。
(5)果树生长期的药剂防治
1)树上喷药,开花前后棉蚜分散前用48%乐斯本500倍液,涂刷棉蚜越冬部位,集中消灭。5月-6月和8月-9月分棉蚜发生高峰期各喷1次48%乐斯本1500-2000倍液或40%蚜灭磷1000-1500倍液或5%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2)包扎和涂茎:蚜虫为害初期,将树干基部老皮刮出10cm的环,露出韧皮部,用10%吡虫啉30-50倍液涂刷,用药量6-8ml/株(20年生),然后用塑料布或报纸包好,处理后37天对绵蚜仍有防治效果,对3年生幼苗,可用1-5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涂茎,用药量1毫升/株,9天后防治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高步衢.森林植物检疫[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1-184.
[2]山西运城农业学校.果树病虫害防治学[M].太原:农业出版社,197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