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组织、指导、点拨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和提高。在实践中发现,在教学过程的互动探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能力,养成大胆质疑的习惯,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关键词:互动;探究;历史教学
一、案例的描述
这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一课的主要线索,开课教师创设了新的情景,借用孔子的疑问和脚印,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并有机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适当的比较和延伸。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引进了各种资料和图片。40分钟的课堂,让学生和听课教师保持了很大的新鲜感,整个课堂的气氛很自然融洽。应该说,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切合和贯彻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推敲,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二、存在的问题
1.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上,倾向被动,忽略主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整堂课下来,学生就是在老师预先设定的程序下一步步完成的,课堂中学生一直是被老师牵着走,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传递的一系列信息,包括最后得出的结论。没有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即使是采用了新的教学手段,创设了新的情景,却仍旧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早就设定的路径走下去,无法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学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老师授,学生受”的现象。
2.在热闹与深度的关系上,重视热闹,轻视深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总会设计各种场景,补充丰富的资料,采取多样的手段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似乎是热热闹闹地去“探究”,教师也好像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程,但是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呢,却被相对淡化。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了一种诙谐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站在古代孔子的立场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就课本的内容去探究和讨论,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大进步,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的课堂,基础知识是否真正的落实了呢?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是否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呢?
三、实施策略
1.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师教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在倾听中不断调整和协调课堂,明白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厌恶学习、拒绝学习,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参与、探究、合作;哪怕有最高明的教师,也无济于事。所以,新课改的最佳契入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注重各种合作学习。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在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各种合作学习,关注合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2.学生活动的呈现。(1)自主预习。自主预习是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导学功能,加强对学生进行预习时的学法指导。从认知学角度分析,这一阶段学习活动要指导学生感知教材,熟悉内容。但是单纯的让学生去“自习”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普通高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针对教材灵活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知道文章之大概”,使整个教学内容在学生眼中成为一个知觉整体。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寻找答案,就不会是简单的浏览而是会有意识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去收集信息,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這一阶段学习活动要引导学生收集与教材有联系的各种信息,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收集信息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理解教材服务,为参与学习活动服务,更在于培养收集信息、积累资料的学习习惯。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要发挥合作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共同的疑问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2)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此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思维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让课堂教学有序而高效地进行。激趣定向旨在从上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模拟的历史场景、故事、游戏、影视、音乐等多种手段,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此来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堂角色。在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教学中引入孔子这个学生都很熟悉的人物带领大家去看古希腊,就能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好奇。再如在《辛亥革命》中引入鲁迅笔下的阿Q,在介绍《汉武帝》的时候,以大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片景——汉武帝与卫青的一番对话等。学生提出问题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主动地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经常被采用的共同解决问题的形式。
班级交流是历史课中采用的最多的一种合作手段。班级交流,就是全班同学对某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班级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点拨作用,让学生尚处在模糊、散乱、片面的认识渐趋清晰、完整、全面。在古希腊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利用课后的材料(略)让学生展开了讨论“自然地理环境是否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类型?”由于在课前的自主预习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进行了引导,学生也已经收集了相关的一定数量的资料,课堂的活跃气氛可以想象,在“是”与“否”之间学生很自然地分成了两派,运用自己手头的资料来据理力争,最终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自然地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所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动因是十分复杂和具体的,因果关系一定是有条件的。当然,课堂的讨论有时并不是为了去寻找一个肯定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去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过程,寻找作为学习主体的感觉。
3.自主拓展。自主拓展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实践、自我表现、自我激励、自我创新的阶段,是动态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拓展。学生通过学习中的思维撞击、比较区别、问题矫正、思想交流等活动,掌握了基本原理和规律。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不能满足于此,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去课外收集更多的课外资料,阅读权威性历史著作等,还相应地开展一些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去读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的学习也应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把学习认知的内容与生活沟通、融合,并运用到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中,促使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如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可以建议学生走进社会,去了解1978年以来中国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亲身去体验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自己亲历的期待与领悟是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四、绩效分析
1.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导演”。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了与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等阅读教学所不同的方法,不再是直接进入“解决问题”状态,而是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再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时,教师的角色由“演员”变为“导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思维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
2.学生拥有了自由翱翔的天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动态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整个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个性得到了自由发展,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性。
3.弘扬了历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学习历史课可以使学生长知识、长能力。而互动探究的教学更激活了学生的潜能和热情,放飞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4]秦四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操作程序[J].北京教育,2001,(1).
关键词:互动;探究;历史教学
一、案例的描述
这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一课的主要线索,开课教师创设了新的情景,借用孔子的疑问和脚印,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并有机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适当的比较和延伸。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引进了各种资料和图片。40分钟的课堂,让学生和听课教师保持了很大的新鲜感,整个课堂的气氛很自然融洽。应该说,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公开课,切合和贯彻了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推敲,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二、存在的问题
1.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上,倾向被动,忽略主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整堂课下来,学生就是在老师预先设定的程序下一步步完成的,课堂中学生一直是被老师牵着走,被动的去接受老师所传递的一系列信息,包括最后得出的结论。没有放手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即使是采用了新的教学手段,创设了新的情景,却仍旧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早就设定的路径走下去,无法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学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老师授,学生受”的现象。
2.在热闹与深度的关系上,重视热闹,轻视深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总会设计各种场景,补充丰富的资料,采取多样的手段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似乎是热热闹闹地去“探究”,教师也好像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程,但是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呢,却被相对淡化。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了一种诙谐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站在古代孔子的立场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就课本的内容去探究和讨论,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大进步,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的课堂,基础知识是否真正的落实了呢?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是否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呢?
三、实施策略
1.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师教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在倾听中不断调整和协调课堂,明白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厌恶学习、拒绝学习,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参与、探究、合作;哪怕有最高明的教师,也无济于事。所以,新课改的最佳契入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注重各种合作学习。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在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各种合作学习,关注合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2.学生活动的呈现。(1)自主预习。自主预习是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导学功能,加强对学生进行预习时的学法指导。从认知学角度分析,这一阶段学习活动要指导学生感知教材,熟悉内容。但是单纯的让学生去“自习”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普通高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针对教材灵活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知道文章之大概”,使整个教学内容在学生眼中成为一个知觉整体。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寻找答案,就不会是简单的浏览而是会有意识进行分析和解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去收集信息,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這一阶段学习活动要引导学生收集与教材有联系的各种信息,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收集信息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理解教材服务,为参与学习活动服务,更在于培养收集信息、积累资料的学习习惯。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要发挥合作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是共同的疑问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2)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此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思维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让课堂教学有序而高效地进行。激趣定向旨在从上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模拟的历史场景、故事、游戏、影视、音乐等多种手段,巧妙地导入新课,以此来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堂角色。在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教学中引入孔子这个学生都很熟悉的人物带领大家去看古希腊,就能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好奇。再如在《辛亥革命》中引入鲁迅笔下的阿Q,在介绍《汉武帝》的时候,以大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的片景——汉武帝与卫青的一番对话等。学生提出问题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主动地解决问题。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经常被采用的共同解决问题的形式。
班级交流是历史课中采用的最多的一种合作手段。班级交流,就是全班同学对某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班级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点拨作用,让学生尚处在模糊、散乱、片面的认识渐趋清晰、完整、全面。在古希腊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利用课后的材料(略)让学生展开了讨论“自然地理环境是否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类型?”由于在课前的自主预习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进行了引导,学生也已经收集了相关的一定数量的资料,课堂的活跃气氛可以想象,在“是”与“否”之间学生很自然地分成了两派,运用自己手头的资料来据理力争,最终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非常自然地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所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动因是十分复杂和具体的,因果关系一定是有条件的。当然,课堂的讨论有时并不是为了去寻找一个肯定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去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过程,寻找作为学习主体的感觉。
3.自主拓展。自主拓展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实践、自我表现、自我激励、自我创新的阶段,是动态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拓展。学生通过学习中的思维撞击、比较区别、问题矫正、思想交流等活动,掌握了基本原理和规律。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还不能满足于此,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去课外收集更多的课外资料,阅读权威性历史著作等,还相应地开展一些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去读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的学习也应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把学习认知的内容与生活沟通、融合,并运用到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中,促使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如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可以建议学生走进社会,去了解1978年以来中国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亲身去体验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自己亲历的期待与领悟是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四、绩效分析
1.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导演”。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了与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等阅读教学所不同的方法,不再是直接进入“解决问题”状态,而是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再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时,教师的角色由“演员”变为“导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思维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
2.学生拥有了自由翱翔的天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动态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整个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个性得到了自由发展,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性。
3.弘扬了历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学习历史课可以使学生长知识、长能力。而互动探究的教学更激活了学生的潜能和热情,放飞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4]秦四年.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操作程序[J].北京教育,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