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中乡下,吃饭意味着某种仪式。饭桌上,偶尔左手不捧碗,我妈会隔着桌子伸过筷子来打手,说不打不长记性。有时五指朝上捧碗,也要挨一通说,这叫五指巴天,是不尊重上天。碗洗后得用抹布擦净,一只只反扣好,筷子得两根摆得一样齐。喝粥不能发出呼啦声,喝汤头不可埋到碗里,吸面条脖子不要仰得鼻孔眼朝天,筷子不得捅得饭碗“嗵嗵”响。对于让人活下去的东西,村子里的人有种天然的崇敬。我妈说,吃饭没吃相出息不会大,宁可饿在肚子里也不要穷在志气上。
  有种饿,不是没有得吃,而是每顿都不能尽兴吃饱。我妈说,糖吃到嘴里只甜到舌头,涂在脑勺子后面才能甜到心里,肚子里带着三分饥走路才知跑得快。因为粮食稀少,即使每顿都吃得刮碗底刮锅底,但若逢有人饭点上来找我爸谈事,我妈总是招呼人一起吃,说也就添双筷子的事,不麻烦的。吃饭的人来多了,我妈说也就是多添一瓢水的事。背地里我妈说,别老记挂着嘴上的食,自己吃了臭茅缸,让人吃了香四方。
  春天的日头长,门前苹果树的叶子在清晨的阳光下亮得如玉一样。临到中午,阳光爬到了梨树上,叶片上润泽的亮光渐渐带上一丝薄霧,像过年时吃的白米饭上那层热腾腾的轻烟,透着暖香。午饭时的村子,鸡不再与狗追着跑,圈里的羊也垂下它躁动的长睫毛,那些煮在锅里的关于春天的菜肴,让万物停止喧嚣,归于平和与温柔。午后,太阳骑在柿子树半边的树梢上,树下的母鸡们放慢了刨食的爪子,一朵花从树上吹落在跌跌撞撞的小鸡边上,幸而不是一枚种子,避免了被小鸡吃掉的命运。天,始终暗得慢。我跑到厨房里,对着水缸看,对着筷子看,我妈说吃饭就是添双筷子、多瓢水的事,可是这筷子这水缸,怎么看都是不抵饿啊。那天过得好慢,我竟然倚坐在梨树下,睡着了。
  五六岁时的我,头发黄软,个子瘦长。伯母背地里给起了个外号,叫豆芽。我妈知道后很是生气,我还挺喜欢的,像豆芽好啊,起码是棵菜呢。我还愿意像面条,像白米饭,饿不着,多好。
  夏天,村子在火里烤着。怕热,中午和晚上基本都不生火了,早晨烧一锅薄粥,管一天的吃喝。每天早上,我们喝一碗掺了番瓜的元麦糁子粥,余下的粥全都锁到我妈房里。等她中午收工回来,开了锁,才能喂我们早饿得像榆树叶子一样薄的肚子。小饭桌端到院子里的树下,盛上一碗元麦粥,桌上有瓜扯、盐蒸紫茄子、白糖拌红番茄、青椒炒黄豆米,微风从树杈间的各个缝隙里漏出来,带来远处稻田里的香味。偶尔也会捎来一两朵缠在丝瓜架上的牵牛花,那紫的红的花朵落在碗边,比菜香。没人去打扰它,任它继续一朵花的旅行。
  这一年的秋天,村子里隐伏着一股兴奋的情绪,平静的乡村生活充满了某种期待。邻居们都在议论,今年的稻子要用机器来收割了。我妈说这下好了,一颗颗米就像磕头磕出来的,插秧时弯腰驼背向后退,收稻时驼背弯腰向前爬,现在如果站着就能把稻子收上来,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我爸笑,说你也真会想,神仙还要费筋巴脑地种地?我妈说,那是肯定的,神仙也得吃饭嘛。
  终于,收割机在下午时分一路轰隆着开进村子。田埂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老支书举着一根竹子在收割机前作引导,还有两个大男将举着杈子和大麻袋跟在收割机后面,齐整整的稻谷卷进收割机,稻秆从收割机里吐出来就是穰草,谷子落在后面的麻袋里,装满一袋就再换一只麻袋。年近七十岁的老支书戴着草帽,他跑在收割机的前面,金黄色的田野大片地朝他身后退去,那是一片铺天盖地的金黄色,但在这种金黄色里,每种植株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号,一种符号就是一种命运。你看那远处的田野如团团燃烧的海水,壮阔的轮廓直接延伸成天际线;稻叶上布满砂粒样的纹路,在明净的秋阳下跃动、挣扎、闪烁出深浅不一的光斑,它们向大地的告别庄严而又热烈。我此后,再也没有见过这样壮阔的收割时的稻田,它们从此长在我的记忆里,并且在我后来的生活中反复再现,只是再现,无法覆盖。那天,收割机最终没有试验成功,机器碾过的地方遗留下的稻穗、碎谷子多于人工收割。农民们重新弯腰挥镰。后来,人们常常谈起那仅有的一次农业机械化的经历,因为兴奋,语气略带震颤。
  中秋节,我爸决定请客。客人有两位,小张和小王。他们是村办厂特地从无锡请来的师傅,在我们村用石棉瓦搭起的厂房里,教农民们如何用烧电炉子的办法提炼出酒精、硫酸、硝酸、盐酸。那天晚上,院子里点了两盏玻璃罩煤油灯,我妈用新收的白米煮了饭,贴了米粉饼,炖了一盆麻虾酱鸡蛋羹,红烧了一盘鲫鱼,煮了一大碗的肉圆子,煨了一锅芋头扁豆肉骨头汤。我爸买来一大捆橘子汽水,每个人都分得一瓶。饭碗一丢,小张和我妈打来井水,一边洗碗,一边唱锡剧,唱的是《珍珠塔》。小王跟我爸一人泡了一壶茶坐在梨树下聊天。小张唱,娘说我虎背龙腰生得好,一定要穿大红袍,脱了红袍换紫袍,腰束金镶白玉御骨套。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听着,一动不动。月亮上来了,小张和小王要回厂里去了,我和我妈举着煤油罩灯送他们到院门处。小张说,亮子上来了,可以省点灯油了,然后就接过我妈手上的罩灯,轻轻吹熄那一簇火苗。月光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小张学着我们当地人,将月亮唤作亮子,口音又轻又糯。她转身走在门前的泥路上,脚上一闪,那是穿在凉鞋里的玻璃丝袜在月亮下的反光。我站在那里看着他们的背影,直到小张肩上的两根辫子在月色里越走越远。回家,关上院门,落下门闩,我轻轻学着小张口音说,亮子上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听到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跳了一下。
  常在饭点上来我们家的人当中,习余算是一个。习余原先是六队的生产队长,大队里筹备化学试剂厂时,我爸说你高中毕业,有文化,来当厂长吧。习余厂长三天两头就来我们家,我爸白天在外东奔西跑,他只有在饭点上才能遇到我爸。来了也不多话,一脸苦恼。我妈喊,一块坐下吃饭吧,肚里有食了人就不慌了。饭点上家里突然来一个人,我们就都没机会添第二碗饭。我妈刮锅底时还特细作,生怕那点响声让人家难为情。有一年老传着要地震,家家搭起防震棚,村里、公社还有县上的干部天天在有线喇叭里讲防震。有一天半夜突然喇叭里拉起地震警报,我爸把睡得正酣的我们一个个连拉带抱地拖出去,紧接着再去西屋里喊我爷爷奶奶,一家人正坐在院子里惊魂未定呢,就见大路上奔来一个人影,到了近处边跑边喊,是习余。我爸迎上去,以为厂里出状况了。习余满头大汗,说厂里没事,今天停电没开工。警报一响,他两脚一拔就奔来了,想着这里老的老小的小,担心一大家子光靠我爸我妈应付不过来。我爸递过去手上的芭蕉扇,拖了把椅子,说,坐吧,没有大事的。等习余走了后,我爸说,你们以后要记住习余,要做这样的人。
  我妈说,地里长出来的庄稼,你只要在嘴上慢慢嚼上十来下、二十来下,都能嚼出香味来、甜味来,说饭菜不香,是嚼得太快了。有些话虽然听过,但要听懂,得经历了实实在在的生活后才能明白。有一天,我认真地煮了一锅饭,洗手漱口后,盛了满满一碗,每口饭认真地嚼上二十来口,一口口嚼碎、咽下,没有任何小菜,就一碗米饭,竟然吃得眼泪汪汪。世上哪有不香的饭菜呢,只有不会细嚼慢咽的人。
  【作品赏析】
  “世上哪有不香的饭菜呢,只有不会细嚼慢咽的人。”作家的这句话,不仅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也许吃遍了各种美食,但我们从食物中体会到的幸福感,真的比当初期待一碗元麦糁子粥的人们多吗?作家蒋勋曾说,那些在自助餐厅里想着“我还有哪一种食物没有吃到”的人很可怜,因为他们不是在品味美食,而是出于贪婪在折磨自己的胃。抱着这样的心态吃饭的人,人生也不会太幸福,因为无论是食物还是其他事物,只有体悟、珍惜、感恩“你能吃到的当下的每一口”“你能拥有的当下的每一刻”,才会幸福,才会在饥饿的日子里感恩一碗元麦糁子粥,才能在贫穷的岁月里,依然能观察到“一朵花的旅行”,感受到“亮子上来了”的美好。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把栏杆拍遍——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一书给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山水自然为主题的篇章是我最喜爱的。晋祠、乌梁素海、榆林红石峡以及长城、古寺、红柳……作者通过艺术与文化的诉说,以生动优美的笔触,以新奇神异的故事,引导读者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与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告诉我们:人与大自然要互相保护、互相依存。  在与万物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四十年前乌梁素海的美丽富饶与四十年后生态状况的严
期刊
回想我的半生,父亲到底对我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少?影响了什么?  青少年时期,我对父亲一直是存有抵触情绪的。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分居八年——父亲在北京,母亲在东北乡下,我在母亲身边长大,父爱有所缺失;一是这种缺失造成的一个“关键事件”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因为预考成绩不佳,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父亲一再催促我复读,而我对复读深感无望,断然拒绝。此事导致以后我们父子之间交流很少,彼此在心理上有意
期刊
提起童年,你会想起什么? 花棉袄里的一针一线,藏着奶奶满满的疼爱;墙院里的方寸之地,是欢乐的“百草园”;屋前院后的芦苇荡,飘荡着最烂漫的欢笑;一生中,最简单快乐的时光是童年。  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時候,整个世界都是彩色的,生活就像天上的彩虹和乐园的城堡一样,多彩而欢乐。  童年的我们,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在我们眼里,一切都是好玩的,非得玩到大汗淋漓,才肯像个泥鳅一样溜回家。  童年的我们,没有手机
期刊
一  我出生时,满天星辰将它们最后一缕浊气溶解在榆树的露水里,被温暖的晨光揉进我的梦。从此,我失去了平平淡淡度过此生的资格。  二  在我的梦中,戈德里山谷的美远不及它真实的模样。梦中的玫瑰不再吐露鲜红的芬芳;阳光流进戈德里山谷时失去炽热的温度,穿进我的梦里就失去了暖黄的颜色。孩子们晒着苍白的太阳,读着课本上古老的句子,话一出口就成了静谧的风,飘去了。  我的梦没有斑斓缤纷的色彩,只有一帧帧令人难
期刊
于德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协副主席。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小说选刊》《诗刊》《散文》《散文选刊》《儿童文学》《小小说选刊》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零点开始》,长篇随笔《我和端端》,散文集《自然笔记》,散文诗集《渡口集》,短篇小说集《少年菊花刀》,小小说集《杭州路十号》等六十余部。曾获第三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冰心图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有作品被译介到日
期刊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汪国真说,你要活得快乐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你要活得辉煌些,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是的,在一定程度上,平凡也是人生中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有着一头倔强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面镜子能映出当时社会丑恶,手握一支敢于针砭时弊的钢笔――是鲁迅。对鲁迅,很多人一直有着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印象。  但
期刊
孩子们,提及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你们会想起哪首诗?  我猜,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那首打小就会背的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就让大家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粮食。作者李绅也凭借《悯农》系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名中的“悯”字有“怜悯、同情”的意思,我将它理解为作者对劳苦大众的悲悯之心。
期刊
麦子黄了,大地再也不像大地了,它得到了鼓舞,精气神一下子提升上来了。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村落与村落之间,在风车与风车、槐树与槐树之间,绵延不断的麦田与六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耀眼的金光。太阳在天上,但六月的麦田更像太阳,密密匝匝的麦芒宛如千丝万缕的阳光。阳光普照,大地一片灿烂,壮丽而又辉煌。这是苏北的大地,没有高的山,深的水,它平平整整,一望无际,同时也就一览无余。麦田里没有风,有的只是
期刊
“我与文学的故事”主题征文发布以来,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的投稿。父亲买的书为年幼的杨超艺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的大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杨超艺与文学的故事。  “归来是诗,离去成词,且笑风尘不敢造次。”我偶然瞥过,一下喜欢上这句话,不仅因为它的美,还因为它所包含的文学气息。回看我走过的路,归来离去风雨参差,穿插着一段段文字插曲。  父亲读大学时买了许多书,泛黄的书页氤氲着墨香和岁月的气息,为年幼的我
期刊
2168年6月z市中心医院  “杨博士,您确定要这么做吗?这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成功率不会超过30%,您身份特殊……”  “不用说了,为了科学和人类的进步,我就算牺牲了也值得。”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躺在手术台上看着询问他的医生说。他的身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针管,密密麻麻的线缠紧他的身子,四周来来往往检查仪器的医生都是全国著名的手术专家,他们或在重大的手术中担任过主治医师,或在著名报刊中发表过论文。他们的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