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 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 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 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 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 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 。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 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翻译式串讲的特点与古文今译相近,但又有所区别。首先,古文今译是把古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译成现代汉 语,不能有遗漏,翻译式串讲则是有选择的今译,只把那些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译成现代语言,而那些只需解释个别语词就能读懂的句子则不必翻译,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今译要灵活一些。
另外,古文今译既要求忠实 原作,又要求译出的文字通顺、流畅、准确,尽量反映出原作的风格特点和感情色彩,浑然一体,读来朗朗上口,不能有支离生涩、前言不搭后语、文气不贯的感觉。而翻译式串讲,由于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联贯性,只要能通顺、准确地解释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上算达到了目的。
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 。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 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 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 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 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 。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 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 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
教师和学生的思 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 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过程: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 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 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
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
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 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
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 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三类系统中的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 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 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 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 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 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 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 。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 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翻译式串讲的特点与古文今译相近,但又有所区别。首先,古文今译是把古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译成现代汉 语,不能有遗漏,翻译式串讲则是有选择的今译,只把那些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译成现代语言,而那些只需解释个别语词就能读懂的句子则不必翻译,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今译要灵活一些。
另外,古文今译既要求忠实 原作,又要求译出的文字通顺、流畅、准确,尽量反映出原作的风格特点和感情色彩,浑然一体,读来朗朗上口,不能有支离生涩、前言不搭后语、文气不贯的感觉。而翻译式串讲,由于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联贯性,只要能通顺、准确地解释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上算达到了目的。
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 。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 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 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 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 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 。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 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 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
教师和学生的思 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 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过程: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 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 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
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
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 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
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 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上述三类系统中的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河北省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