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也要有自己的“拳路”

来源 :第二课堂(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形象地再现了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武术大师。他用硬邦邦的拳头,灵活机动的拳术,多次打败了美、日、韩等国顶尖级的武林高手。
  李小龙为中国人扬眉吐气,靠的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靠的是过硬的武术本领。他最初学的是咏春拳,为了创新拳术,他主动挑战,积极应战,有时宁可挨打,也要找武林高手较量,从中吸取精华,消化后变成适合自己的“拳路”。他还把自己的“绝招”,毫无保留地传给对手,和日本的空手道、美国的柔术、菲律宾的双截棍等各种武术流派交流切磋。他的一片坦诚之心,换来了百家之长,最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超级水平的截拳道。
  李小龙追求自己有个性拳路的故事,启发我们中学生要怎样创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有人说,学习的革命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可见每个人挖掘大脑的潜能是何等重要。每个班都有几十名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攀登科学高峰的“拳路”。例如,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每个人记忆课文、单词、概念和定律的方法,以及理解、推导一些难题的思路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能像李小龙那样,经常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把别人的长处“拿来”,经过加工整理,打上自己的思维烙印,学习的“拳路”岂不是又多了一招?
  不仅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要创新学法,即使功课拔尖的高才生,也有集思广益的空间。请把爱因斯坦的公式作为座右铭,贴在课桌上并勉励实践之: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 少谈空话。那么,新学法的“拳路”,就会在春种秋收中日渐形成,李小龙式的习武方法就会为我所用,到那时,读书学习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泰国西萨菊省的Wat pa Maha Chedi kaew寺庙是由一百五十万个回收的啤酒瓶建造的。聪明的僧侣不但治理了当地的环境污染,还利用啤酒瓶廉价地建造了自己的寺庙。从寺庙的水塔至游客的洗手间,都是用绿色和棕色喜力牌和象牌啤酒瓶建造。到此一游,新奇有趣,又改善人们的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