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便是小组合作学习。这已经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高效手段,更是语文学习的高效密码。走进课堂,无论什么样的课,教师或多或少都会采用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我们也能欣喜地看到,以往“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客观地说,“合作学习”的确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中有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不是很科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从旁指导,而是站在讲台上看学生们讨论,或者在教室内走来走去、巡视课堂,把自己置身于“论”之外,淡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讨论过程中, 应当是所有的学生同心协力一起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小组中的个别或者少数学生却主动充当“观众”。有的装模作样,充其量也就是“滥竽充数”,做做样子而已。能力强的学生反应迅速,而能力差的学生则反应迟钝,出现随声附和的现象。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而已,并不能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出现上述问题该如何应对呢?结合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策略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分配好各自职责。主持人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领导小组活动,确保任务完成;记录员的任务是分发资料、记录成果;检查员的任务是检查成员学习情况;报告员的任务是负责完成报告和交流。细化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体优势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有工作,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的机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是相对平等的。
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教师参与,适时调控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定位,要俯下身子,走向孩子,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随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及时拨动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本人于2016年12月参加了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观摩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听到参赛老师刘亚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一课中对教师的引导作用感悟颇深。在教学《劝说》这一课时,刘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播放《妻子劝戒烟》的动画,引出了本课内容:怎么劝老师戒烟呢?这里刘老师通过创设“劝说老师戒烟”这一情景,以模拟演练的方式展开教学,老师俯身走进每一个小组中去倾听、点拨。当学生情感不够真诚,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在劝说中加上表示理解、体贴的话语,站在对方角度关心他人。当学生劝说理由不够充分时,教师及时发放含有相关数据锦囊给每个小组,师生角色互换;亦师、亦生、亦亲、亦友,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演练中探究劝说的方法,指导无痕、润物细无声。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及策略,就能找到语文高效课堂的密码。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小學(512000)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从旁指导,而是站在讲台上看学生们讨论,或者在教室内走来走去、巡视课堂,把自己置身于“论”之外,淡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讨论过程中, 应当是所有的学生同心协力一起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小组中的个别或者少数学生却主动充当“观众”。有的装模作样,充其量也就是“滥竽充数”,做做样子而已。能力强的学生反应迅速,而能力差的学生则反应迟钝,出现随声附和的现象。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而已,并不能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出现上述问题该如何应对呢?结合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策略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分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分配好各自职责。主持人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领导小组活动,确保任务完成;记录员的任务是分发资料、记录成果;检查员的任务是检查成员学习情况;报告员的任务是负责完成报告和交流。细化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体优势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有工作,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的机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是相对平等的。
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教师参与,适时调控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定位,要俯下身子,走向孩子,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随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及时拨动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本人于2016年12月参加了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观摩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听到参赛老师刘亚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劝说》一课中对教师的引导作用感悟颇深。在教学《劝说》这一课时,刘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播放《妻子劝戒烟》的动画,引出了本课内容:怎么劝老师戒烟呢?这里刘老师通过创设“劝说老师戒烟”这一情景,以模拟演练的方式展开教学,老师俯身走进每一个小组中去倾听、点拨。当学生情感不够真诚,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在劝说中加上表示理解、体贴的话语,站在对方角度关心他人。当学生劝说理由不够充分时,教师及时发放含有相关数据锦囊给每个小组,师生角色互换;亦师、亦生、亦亲、亦友,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演练中探究劝说的方法,指导无痕、润物细无声。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及策略,就能找到语文高效课堂的密码。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小學(5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