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由于缺乏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和队伍,农村垃圾处理难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
[关键词]村镇 生活垃圾处理 资源化 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147-1
靖安县辖5个镇、6个乡:双溪镇、仁首镇、宝峰镇、高湖镇、躁都镇、香田乡、水口乡、中源乡、罗湾乡、雷公尖乡、三爪仑乡,7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为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万人,占69.5%。
由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数量大、垃圾种类特别复杂,农村垃圾呈现出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量变,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已增加到0.4吨每年,并有逐渐增长趋势;二是质变,现在的农村垃圾已不再是简单的村民废弃的脏旧衣物、草秸草灰、牲畜粪便等,农资产品包装用品、“白色垃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高。
1现有垃圾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与城市的焚烧、填埋、沤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不彻底,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等特点。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县乡等各级政府则会更多的将政府财政向城市和乡镇倾斜,大量的资金投入城市和乡镇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专项资金参与农村垃圾的处理,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2实行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必要性分析
(1)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环境保护及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在新形势下,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反映了政府对人民的责任和对社会的态度。
(2)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保护靖安县水源水质的重要措施。靖安县有着良好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垃圾的无序处置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地下水质,特别是一些有毒、有害垃圾更是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建设垃圾集中收集和转运工程可以解决垃圾对地下水形成污染的可能,保证地下水资源的水质。
(3)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的需要。目前,靖安县所辖75个行政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广大居民、农民的共同建设下,已经逐渐呈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人们在解决了温饱后对环境改善的要求日益增长,实施垃圾有序收集和转运也是满足这一愿望的重要举措。
(4)垃圾有效收集处理是生态创建的需要。生活垃圾处理率作为生态县、乡镇、村的建设重要指标,对处理率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完成情况对于生态创建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靖安县建设全县村镇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
3.1“户分类”
涉及7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27257户,每户配发两个垃圾分类桶,共计54514个。户分类执行如下措施,即:(1)厨余垃圾沤肥,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清洁燃料;(2)废弃电池、农药、油漆等有毒有害垃圾由供销社统一收集封存处理;(3)建筑垃圾由谁产生谁清运的原则清运到指定地点铺路填坑;④金属、塑料、橡胶、纸类、玻璃陶罐、毛发等可利用垃圾回收;⑤其它垃圾如植物类废弃化纤类等垃圾实行城乡一体化处理,即清运到县垃圾压缩处理中心经压缩后,送县垃圾处理场处理。
3.2村组收集
以自然村为单位,50人以上的自然村按每150人配备1名保洁员,150人以下的自然村配备1名保洁员,并在每个自然村方便农户垃圾入桶和垃圾清运的地方设置10个100L的高密度塑料垃圾桶(或铁桶、建垃圾池),由农户将其他垃圾等投放到桶内。以每自然村村设置1垃圾收集池计,共需建573个,各村配置1辆时风农用四轮车,共需75辆,每辆车按1个司机2个保洁人员编制。由每个行政村配备的垃圾收集清运员将自然村垃圾桶内的垃圾清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
3.3乡镇压缩转运
每乡镇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双溪镇,雷公尖乡利用县城垃圾压缩中转站,县城垃圾压缩中转站投资不在本项目之内),包括垃圾压缩设备1套,中转站房200平米,渗滤液预处理设备1套,中转站选址应与周面环境敏感点设置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为200米,并按要求办理环评及环保审批手续。
3.4县城集中处理
靖安县2012年拟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2013年10月建成投运,场址为距离靖安县城约7.5公里的黄龙村谷地,服务年限共计20年,填埋库区最终填埋标高124.36m,总库容约133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052.0万元(此项工程投资不在本项目之内)。由县城管局将乡镇中转站的垃圾拖运至县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农村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机制来解决日益突出的村庄污染问题。针对靖安县的实情,靖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以提升农民文明素质为根本,以策应旅游业发展、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工作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为推进方式,采用“3+5”操作模式,努力形成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进一步净化农村环境,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提供强力保障。
综上所述,垃圾处理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村落村民的自组能力薄弱,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时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介入给予引导。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相结合,就是政府引导的一个典型范例。靖安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工程的正式启动,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项目符合省财政厅、环保厅关于申报中央、省、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要求。项目建设是可行和必要的。
[关键词]村镇 生活垃圾处理 资源化 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147-1
靖安县辖5个镇、6个乡:双溪镇、仁首镇、宝峰镇、高湖镇、躁都镇、香田乡、水口乡、中源乡、罗湾乡、雷公尖乡、三爪仑乡,7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为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万人,占69.5%。
由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数量大、垃圾种类特别复杂,农村垃圾呈现出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量变,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已增加到0.4吨每年,并有逐渐增长趋势;二是质变,现在的农村垃圾已不再是简单的村民废弃的脏旧衣物、草秸草灰、牲畜粪便等,农资产品包装用品、“白色垃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高。
1现有垃圾处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与城市的焚烧、填埋、沤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不彻底,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等特点。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县乡等各级政府则会更多的将政府财政向城市和乡镇倾斜,大量的资金投入城市和乡镇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专项资金参与农村垃圾的处理,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2实行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必要性分析
(1)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环境保护及治理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在新形势下,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也反映了政府对人民的责任和对社会的态度。
(2)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保护靖安县水源水质的重要措施。靖安县有着良好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垃圾的无序处置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地下水质,特别是一些有毒、有害垃圾更是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建设垃圾集中收集和转运工程可以解决垃圾对地下水形成污染的可能,保证地下水资源的水质。
(3)垃圾有序收集处理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的需要。目前,靖安县所辖75个行政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广大居民、农民的共同建设下,已经逐渐呈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人们在解决了温饱后对环境改善的要求日益增长,实施垃圾有序收集和转运也是满足这一愿望的重要举措。
(4)垃圾有效收集处理是生态创建的需要。生活垃圾处理率作为生态县、乡镇、村的建设重要指标,对处理率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完成情况对于生态创建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靖安县建设全县村镇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
3.1“户分类”
涉及7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27257户,每户配发两个垃圾分类桶,共计54514个。户分类执行如下措施,即:(1)厨余垃圾沤肥,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清洁燃料;(2)废弃电池、农药、油漆等有毒有害垃圾由供销社统一收集封存处理;(3)建筑垃圾由谁产生谁清运的原则清运到指定地点铺路填坑;④金属、塑料、橡胶、纸类、玻璃陶罐、毛发等可利用垃圾回收;⑤其它垃圾如植物类废弃化纤类等垃圾实行城乡一体化处理,即清运到县垃圾压缩处理中心经压缩后,送县垃圾处理场处理。
3.2村组收集
以自然村为单位,50人以上的自然村按每150人配备1名保洁员,150人以下的自然村配备1名保洁员,并在每个自然村方便农户垃圾入桶和垃圾清运的地方设置10个100L的高密度塑料垃圾桶(或铁桶、建垃圾池),由农户将其他垃圾等投放到桶内。以每自然村村设置1垃圾收集池计,共需建573个,各村配置1辆时风农用四轮车,共需75辆,每辆车按1个司机2个保洁人员编制。由每个行政村配备的垃圾收集清运员将自然村垃圾桶内的垃圾清运至乡镇垃圾中转站。
3.3乡镇压缩转运
每乡镇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双溪镇,雷公尖乡利用县城垃圾压缩中转站,县城垃圾压缩中转站投资不在本项目之内),包括垃圾压缩设备1套,中转站房200平米,渗滤液预处理设备1套,中转站选址应与周面环境敏感点设置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为200米,并按要求办理环评及环保审批手续。
3.4县城集中处理
靖安县2012年拟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2013年10月建成投运,场址为距离靖安县城约7.5公里的黄龙村谷地,服务年限共计20年,填埋库区最终填埋标高124.36m,总库容约133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052.0万元(此项工程投资不在本项目之内)。由县城管局将乡镇中转站的垃圾拖运至县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农村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机制来解决日益突出的村庄污染问题。针对靖安县的实情,靖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重点,以提升农民文明素质为根本,以策应旅游业发展、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工作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为推进方式,采用“3+5”操作模式,努力形成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进一步净化农村环境,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提供强力保障。
综上所述,垃圾处理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村落村民的自组能力薄弱,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时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介入给予引导。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相结合,就是政府引导的一个典型范例。靖安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工程的正式启动,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项目符合省财政厅、环保厅关于申报中央、省、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要求。项目建设是可行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