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尔菲气象定律”显示气象经济投入与产出比为1∶98,而我国目前仅为1∶69。
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注定是不太平的,其中之一就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大陆的最强台风“桑美”。从不起眼的热带云团到超强台风,“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而8月9日夜间,中央气象局才最终确定“桑美”为超强台风。此时距离台风正式登陆已经不到24小时。此后,气象台开始在晚上不断发出紧急警报,提示沿海渔船回港避风,并对海上渔排人员强制撤离,浙江和福建两省撤离了超过150万的位于危险地区的人员,其中浙江撤离了近99万人口。
桑美登陆时风力达到17级,避风塘内的渔船象一张纸那样被风所撕碎,一艘接一艘的沉没,很多人甚至在没来得及逃离的情况下随着渔船一起沉没。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94.42亿元人民币,确认死亡数达458人。因致灾严重,“桑美”这一名称今后不再续用。“桑美”也因为造成重大灾害而载入世界台风史。
“桑美”虽被除名,其警示作用却更加凸显。事后,人们也意识到,如果没有准确的台风预报,以及依据准确预报所做出的撤离人口的决定,桑美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无法估计。
1:98
德国经济观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其撰写的《气候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天气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诸如航空、航海、商业零售、快递物流业、建筑业等,都对天气颇为敏感。
施瓦茨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场大雨,下在菲律宾某市,代表了一次小灾难,除了户外作业无法进行之外,沿着山坡出现的溪流还会冲走所经之路上的所有东西。而饭店周围会因为积水,让旅客遭受到种种不便。如果这场大雨下在德国的科隆市,情况就截然不同,街上的行人会拥入商店、咖啡厅和百货公司,一边躲雨,一边在这些地方消费。按照施瓦茨的理论,如果天气变化前,企业预先掌握“天机”,进而趋利避害,可能“钱途”光明。
在国外,气象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条“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的比为1∶98,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上每投入1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而经济学界有“一度效应”的说法,就是指气温发生1℃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德国气象公司开发出的啤酒指数,成为啤酒厂产量调整决策的重要参数。在啤酒畅销的德国,商人们发现,夏季气温在30℃以上时,气温每上升1℃,啤酒销量就会增加230万瓶。
与此类似,日本气象公司也开发出了一系列经济指数。如,根据“夏季30℃以上的气温多一天,空调销量即增加4万台”的现象,开发出空调指数。他们还研究出,气温升至24℃,泳装开始走俏;升至29℃时,雪糕比冰淇淋好卖;超过30℃冰淇淋销量则会下降,爽口的清凉饮料销量大增。各类气象经济指数也应运而生,洗车指数、感冒指数等逐渐进入市民生活。
全覆盖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海啸认为,气象信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是使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带来效益,比如说成功防御了一次台风,就可以减少多少损失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GDP的3%左右。另一种形式则是在气象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增值。如目前气象部门通过媒体或通信公司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媒体或信息中间商、服务商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效益链或叫价值链,处在这个链条上的供给者、传递者都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取得效益。
目前国内气象服务领域已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旅游、仓储、环保以及文化体育等行业和部门,服务的内容包括天气实况、大气清洁度、灾害性天气等,还可以对降水、风力、冰冻、雷电、温度、湿度等单个天气因素做出特别详尽的预报。从气象服务的类型来看,有一年的天气趋势展望,有季报、月报、旬报、周报,还有12小时至3天以及6小时以内的短时预报等。
特别是海上作业、码头、航运等传统靠天吃饭的行业,根据自身需求,都会向气象部门订购“天气套餐”,其中包括台风暴雨预报,气象中心安排每小时一次向他们报道台风暴雨的最新状况。建筑业也离不开气象警报网,如广东夏季雷雨来得突然,建筑工程在浇灌水泥时,一定要知道准确的天气情况。而民航部门更是离不开气象资讯服务。在保险公司的业务运营中,气象灾害在其中占很大分量。保险公司获得气象预报,会将其中灾害资讯及时通知相关客户,提醒他们作好防灾准备;其次,将气象部门提供的权威资讯作为理赔的依据,判断保户的损失是人为原因还是天气原因。
“公益”VS“商业”
1985年,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始开展有偿气象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许多气象台也陆续开展了针对特定企业、特定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但至今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也没有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却通过收取授权费、分成收入模式等方法,与各种媒体合作经营,每年从中获利颇丰。而气象信息商用,吸金动辄数亿,部分成为气象部门的额外盈利工具。
根据我国第一部《气象法》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可见气象信息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国内就有学者表示,气象资源应仅限于提供增值产品,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定向有偿服务。比如,为空调企业预测夏季气温走势,为建筑行业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雨水信息,等等。至于面向大众的基本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息,就应保持住公益性原则,绝对不能搞商业化收费。
面对“公益”与“商业”之争,国外已经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在国际商业性气象服务出现以前,国外传统的气象服务主要或全部由国家公共资金支持,气象部门无偿向政府和社会提供气象服务,民航气象服务则通过特殊的税收方式进行成本补偿,大部分国家对气象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20世纪40年代以后,商业性气象服务初具雏形,一些国家的气象部门开始了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服务,私营气象公司开始出现。
由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出现,许多国家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国家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气象预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所需的生产运行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完全由政府提供,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则主要由私营公司承担,按商业化方式运作,所需的气象资料和产品由国家气象部门免费提供,如美国、日本等国;二、国家气象部门既搞公益性服务又搞商业性服务,同时也允许私营公司从事商业性服务,这些国家气象部门经费的主渠道是政府部门,一些重要的政府部门用户使用气象服务时,要按成本补偿方式付费,为社会企业或经济部门提供服务则按商业利率收费,这些国家气象部门通常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实体开展商业性服务,如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三、国家气象部门转化为气象服务公司,按商业性公司方式运作,政府如需要气象服务也要按合同付费,如新西兰等国。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与英、法的做法更靠近一些。 气象“钱”景
在国外,气象经济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商业运作。有媒体报道,法国气象台为一级方程式赛车、法国网球公开赛等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大型户外文体活动提供详尽、准确的天气预报。仅此一项,法国气象机构每年的经济收益就高达2000万欧元。
在日本,仅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WNT)一家,一年的气象服务收入就有约3亿美元。日本的“天气经济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空调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和食品变质指数等一系列指数,都成了商家确定仓储和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而据资料表明,美国现在至少有2000多家私营商业气象服务公司,一年营业额几十亿美元。
当大多数中国的气象台还停留在依靠国家拨款维持运作,民众习惯于免费获取气象信息的时候,跨国气象公司已经对中国虎视眈眈。
有媒体报道,早在2003年,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WSI)、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NF)已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WNF麾下的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气象服务市场的海外机构,他们专门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不仅可以做到预报海上天气状况,而且可以为不同吨位的航海船只规划最佳行驶路线,以避开海浪袭击,仅这一项服务就拉走了中国大陆90%的业务。
在这些跨国气象公司中,步子走得最快的是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他们把澳大利亚和中国作为两个市场开发目标觊觎数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气象部门全部商业化的国家,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早已经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安装了航空信息管理系统(WINZ)。
而英国气象局也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气象部门寻求合作,双方同意把气象导航作为首选项目,确定由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与英国气象局开展合作。
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高层访问中国气象局时表示:中国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火灾)带来的风险很严重,但保险业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根据不同的风险确定承保率的经验、承保能力不足、再保险价格高,“中国市场巨大、业务快速增长,做好风险评估就有可能在市场中占有先机。”
分析人士认为,跨国气象服务机构之所以在中国许多地区抢得专业气象服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于他们以全球共用的中国基础气象资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再加工,并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
在众多的中国气象台还在沉睡的时候,上海气象台最先觉醒,和多个跨国气象公司合作开发气象商业市场。
早在1983年,上海市气象台和海洋石油公司就合资成立了一家专门公司——海洋石油服务总公司,专为南黄海的石油开发提供服务。但是公司最后由于此次开发任务的结束而终止运行。为了对东海石油气田大开发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上海市气象台又与海洋石油公司合作,注册资金50万,成立了上海海洋石油气象服务有限公司。但相对于国外成熟的气象服务来说,上海气象台的商业尝试还显得非常简单。
业内人士分析,气象需要大金融环境的支撑,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并且渗透到相关各个行业,形成一种竞争态势。据中国气象局开展的全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项目的结论表明:中国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每年至少在经济社会中产生3328亿元效用;投入产出的效益至少可达1∶69。在我国的GDP构成中,至少1/3与气象直接相关,另1/3与气象间接相关,经济越发达,气象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效益越明显,而这一比例也将进一步提升。
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注定是不太平的,其中之一就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大陆的最强台风“桑美”。从不起眼的热带云团到超强台风,“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而8月9日夜间,中央气象局才最终确定“桑美”为超强台风。此时距离台风正式登陆已经不到24小时。此后,气象台开始在晚上不断发出紧急警报,提示沿海渔船回港避风,并对海上渔排人员强制撤离,浙江和福建两省撤离了超过150万的位于危险地区的人员,其中浙江撤离了近99万人口。
桑美登陆时风力达到17级,避风塘内的渔船象一张纸那样被风所撕碎,一艘接一艘的沉没,很多人甚至在没来得及逃离的情况下随着渔船一起沉没。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94.42亿元人民币,确认死亡数达458人。因致灾严重,“桑美”这一名称今后不再续用。“桑美”也因为造成重大灾害而载入世界台风史。
“桑美”虽被除名,其警示作用却更加凸显。事后,人们也意识到,如果没有准确的台风预报,以及依据准确预报所做出的撤离人口的决定,桑美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无法估计。
1:98
德国经济观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其撰写的《气候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天气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诸如航空、航海、商业零售、快递物流业、建筑业等,都对天气颇为敏感。
施瓦茨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场大雨,下在菲律宾某市,代表了一次小灾难,除了户外作业无法进行之外,沿着山坡出现的溪流还会冲走所经之路上的所有东西。而饭店周围会因为积水,让旅客遭受到种种不便。如果这场大雨下在德国的科隆市,情况就截然不同,街上的行人会拥入商店、咖啡厅和百货公司,一边躲雨,一边在这些地方消费。按照施瓦茨的理论,如果天气变化前,企业预先掌握“天机”,进而趋利避害,可能“钱途”光明。
在国外,气象经济学界流行这样一条“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的比为1∶98,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上每投入1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而经济学界有“一度效应”的说法,就是指气温发生1℃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德国气象公司开发出的啤酒指数,成为啤酒厂产量调整决策的重要参数。在啤酒畅销的德国,商人们发现,夏季气温在30℃以上时,气温每上升1℃,啤酒销量就会增加230万瓶。
与此类似,日本气象公司也开发出了一系列经济指数。如,根据“夏季30℃以上的气温多一天,空调销量即增加4万台”的现象,开发出空调指数。他们还研究出,气温升至24℃,泳装开始走俏;升至29℃时,雪糕比冰淇淋好卖;超过30℃冰淇淋销量则会下降,爽口的清凉饮料销量大增。各类气象经济指数也应运而生,洗车指数、感冒指数等逐渐进入市民生活。
全覆盖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海啸认为,气象信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是使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带来效益,比如说成功防御了一次台风,就可以减少多少损失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到GDP的3%左右。另一种形式则是在气象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增值。如目前气象部门通过媒体或通信公司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媒体或信息中间商、服务商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效益链或叫价值链,处在这个链条上的供给者、传递者都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取得效益。
目前国内气象服务领域已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旅游、仓储、环保以及文化体育等行业和部门,服务的内容包括天气实况、大气清洁度、灾害性天气等,还可以对降水、风力、冰冻、雷电、温度、湿度等单个天气因素做出特别详尽的预报。从气象服务的类型来看,有一年的天气趋势展望,有季报、月报、旬报、周报,还有12小时至3天以及6小时以内的短时预报等。
特别是海上作业、码头、航运等传统靠天吃饭的行业,根据自身需求,都会向气象部门订购“天气套餐”,其中包括台风暴雨预报,气象中心安排每小时一次向他们报道台风暴雨的最新状况。建筑业也离不开气象警报网,如广东夏季雷雨来得突然,建筑工程在浇灌水泥时,一定要知道准确的天气情况。而民航部门更是离不开气象资讯服务。在保险公司的业务运营中,气象灾害在其中占很大分量。保险公司获得气象预报,会将其中灾害资讯及时通知相关客户,提醒他们作好防灾准备;其次,将气象部门提供的权威资讯作为理赔的依据,判断保户的损失是人为原因还是天气原因。
“公益”VS“商业”
1985年,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始开展有偿气象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许多气象台也陆续开展了针对特定企业、特定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但至今国内商业性气象服务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也没有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却通过收取授权费、分成收入模式等方法,与各种媒体合作经营,每年从中获利颇丰。而气象信息商用,吸金动辄数亿,部分成为气象部门的额外盈利工具。
根据我国第一部《气象法》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可见气象信息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国内就有学者表示,气象资源应仅限于提供增值产品,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定向有偿服务。比如,为空调企业预测夏季气温走势,为建筑行业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雨水信息,等等。至于面向大众的基本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息,就应保持住公益性原则,绝对不能搞商业化收费。
面对“公益”与“商业”之争,国外已经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在国际商业性气象服务出现以前,国外传统的气象服务主要或全部由国家公共资金支持,气象部门无偿向政府和社会提供气象服务,民航气象服务则通过特殊的税收方式进行成本补偿,大部分国家对气象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20世纪40年代以后,商业性气象服务初具雏形,一些国家的气象部门开始了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服务,私营气象公司开始出现。
由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出现,许多国家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国家气象部门只搞公益无偿服务,气象预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所需的生产运行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完全由政府提供,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则主要由私营公司承担,按商业化方式运作,所需的气象资料和产品由国家气象部门免费提供,如美国、日本等国;二、国家气象部门既搞公益性服务又搞商业性服务,同时也允许私营公司从事商业性服务,这些国家气象部门经费的主渠道是政府部门,一些重要的政府部门用户使用气象服务时,要按成本补偿方式付费,为社会企业或经济部门提供服务则按商业利率收费,这些国家气象部门通常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或实体开展商业性服务,如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三、国家气象部门转化为气象服务公司,按商业性公司方式运作,政府如需要气象服务也要按合同付费,如新西兰等国。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与英、法的做法更靠近一些。 气象“钱”景
在国外,气象经济已经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商业运作。有媒体报道,法国气象台为一级方程式赛车、法国网球公开赛等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大型户外文体活动提供详尽、准确的天气预报。仅此一项,法国气象机构每年的经济收益就高达2000万欧元。
在日本,仅气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WNT)一家,一年的气象服务收入就有约3亿美元。日本的“天气经济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空调指数、冰淇淋指数、泳装指数和食品变质指数等一系列指数,都成了商家确定仓储和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而据资料表明,美国现在至少有2000多家私营商业气象服务公司,一年营业额几十亿美元。
当大多数中国的气象台还停留在依靠国家拨款维持运作,民众习惯于免费获取气象信息的时候,跨国气象公司已经对中国虎视眈眈。
有媒体报道,早在2003年,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WSI)、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NF)已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WNF麾下的上海海洋气象导航有限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气象服务市场的海外机构,他们专门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不仅可以做到预报海上天气状况,而且可以为不同吨位的航海船只规划最佳行驶路线,以避开海浪袭击,仅这一项服务就拉走了中国大陆90%的业务。
在这些跨国气象公司中,步子走得最快的是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他们把澳大利亚和中国作为两个市场开发目标觊觎数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气象部门全部商业化的国家,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早已经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安装了航空信息管理系统(WINZ)。
而英国气象局也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气象部门寻求合作,双方同意把气象导航作为首选项目,确定由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与英国气象局开展合作。
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高层访问中国气象局时表示:中国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火灾)带来的风险很严重,但保险业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根据不同的风险确定承保率的经验、承保能力不足、再保险价格高,“中国市场巨大、业务快速增长,做好风险评估就有可能在市场中占有先机。”
分析人士认为,跨国气象服务机构之所以在中国许多地区抢得专业气象服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于他们以全球共用的中国基础气象资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再加工,并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
在众多的中国气象台还在沉睡的时候,上海气象台最先觉醒,和多个跨国气象公司合作开发气象商业市场。
早在1983年,上海市气象台和海洋石油公司就合资成立了一家专门公司——海洋石油服务总公司,专为南黄海的石油开发提供服务。但是公司最后由于此次开发任务的结束而终止运行。为了对东海石油气田大开发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上海市气象台又与海洋石油公司合作,注册资金50万,成立了上海海洋石油气象服务有限公司。但相对于国外成熟的气象服务来说,上海气象台的商业尝试还显得非常简单。
业内人士分析,气象需要大金融环境的支撑,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并且渗透到相关各个行业,形成一种竞争态势。据中国气象局开展的全国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项目的结论表明:中国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每年至少在经济社会中产生3328亿元效用;投入产出的效益至少可达1∶69。在我国的GDP构成中,至少1/3与气象直接相关,另1/3与气象间接相关,经济越发达,气象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效益越明显,而这一比例也将进一步提升。